绿林网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算不算永远》读后感摘抄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算不算永远》读后感摘抄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算不算永远》是一本由余光中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21-4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算不算永远》读后感(一):不要问我心里有没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

道不尽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提起乡愁,我们会立刻想起一个名字—余光中。乡愁,是道不尽,写不完,它将自己的童年、母亲、爱人和故乡联系在一起。而那道浅浅的海峡,生生阻断了两岸亲情。 余光中,才兼诗文,情系两岸,他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乡愁”是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 梁实秋盛赞其: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 “不要问我心里有没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 1945年至2017年,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相识,相恋相守72年,他始终没有停下手中的笔,没有停下对妻子的爱的冥思。 余光中擅长把最浓烈的爱描绘得轻描淡写。作家张晓风说过,“余光中是一口众人汲饮的井,而范我存则是那位护井的人。” 今天江竹向小主们推荐余光中的最新散文书籍《一眨眼,算不算少年;一辈子,算不算永远。》 本书共分为三个章节,21篇散文,围绕旅途见闻,旧时光景,天下之事展开的。 。 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作为四个女儿的爸爸,余光中心里一直默念海岸那边的女儿们。 。 渐渐老去,是不可逆的,我们每个人终将和这个世界告别,然而,生命中真切的感动,一定与和少年相关。 有的人,出走半生,归来依然是少年, 有的人,年少老成,自有重担在双肩。 。 希望读到这本书的每一个你,内心都珍藏着世间独一无二的法宝。 。

书摘 1.大舜南巡而葬于苍梧,孙武仕吴,诸葛相蜀,王羲之好于山阴,李清照苦吟于江南。不仅山东人,以他们为傲,所有的中国人都以他们为荣。 2.令我一见就倾心,叹为群艳之尤的,是丁香。然后是爱情的联想“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3.紫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还要对望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开出了泉州湾? 4.这是父女第一次相视而笑,像风吹水绽,自成涟漪,却不落言筌,不留痕迹。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算不算永远》读后感(二):余光中绝美散文|永远 少年

文学大师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梁实秋评价: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乡愁》一诗仅用二十分钟写成,却成为一代人永远的记忆。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算不算永远》是他的一本散文集。共21篇,包含名作《听听那冷雨》。分为三个章节:满庭星月在,不见故人归;金陵子弟江湖客;人间万事皆成文,一一表述旅途见闻、旧时光景、天下之事。

在岛上,他静听初春冷雨的声音,思绪飞回过往。 “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祖籍福建,生于南京。离别半个世纪后,他重回故里,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玄武湖这么一泓湛碧,倒映着近湖的半城堞影,远处的半天山色,且又水上浮洲洲际通堤。就是这一汪深婉与安详,温柔了我的幼年,妩媚了我的回忆。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少年时随父母赴川躲避战乱七年。六十年后旧地重游,得见同学乡亲。 “重上朝天门,白首回望,虽然水非前水,但是江仍故江,而望江的我,尽管饱经风霜,但世故的深处仍未免当年那‘川娃儿’跃跃的童心。 老同学面面相觑。惊喜里有错愕,亲切中有陌生,忘我的天真之中又有些尴尬。岁月欺人,大家都老了,可堪一叹。” 临别时,带走了旧居屋顶上的一块瓦片。

他曾幻想有九条命,各用来陪老父,做丈夫和爸爸,做朋友,读书,写作,旅行,从容地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来人往。 也写过:在我,不但是逆着时光隧道探入少年复童年,更是回到了此生的起点。

人们常说,真切的感动总与少年相关。朝气无畏,永远赤诚。 人生太短,一眨眼就走过了中年,走到了老年。蓦然回首,总有道不尽的深情与浪漫。赤子之心犹在,心中永是少年。 愿做那少年,永远。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算不算永远》读后感(三):余光中出走一生,归来仍是翩翩少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

余光中的《乡愁》,短短88个字,却承载了几代人的童年回忆。同时,也道尽了一个人对故土的眷恋与浓浓的思亲之情。

多年前,因年级尚轻、阅历尚浅,还无从体会余老对别离、失亲,以及对祖国的怀乡之苦。

多年后,读过余光中的散文集《一眨眼算不算少年,一辈子算不算永远》,方知“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是学满白头”。

这部散文集收录了余光中先生的21篇散文,分为三部分:旅游风光、往事回忆、天下之事,篇篇堪称经典之作。

散文集共247页,仅有一个指肚的厚度,我却读了半月之久。

余老的文字,美得像一幅灵动的江南水墨画,字里行间流淌着来自生活的美,源于内心的情。

余老的母亲原籍江苏武进,余老便自称为“江南人”。

母亲的故土,他未曾踏足过。但却用6个字将它的美呈现于纸上:“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余老出生于江苏南京,曾辗转于重庆、厦门,及台湾等多地求学。台大毕业后,余老便在宝岛多家大学担任文学教授。

从此,一片海峡,阻隔在余老与故土之间。

即便与妻子、友人一起,在台湾观海亭,观满天星斗、赏落日余晖,余老也不忘遥对海峡两岸,思故土,念亲人。

其中,印象蕞深刻的一篇是《黄河一掬》,73岁的余老第一次去拜黄河。观完滚滚东去的黄河后,回到车里,不忍心拭去鞋底的湿泥,于是穿着泥鞋去登机。

回台后,余老刮下鞋底的干土,把它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放在书房,陪伴自己。

让我蕞动容的是结尾那句:从此,深夜时分,书房里就传来隐隐的水声。

我曾分别去过山西和陕西两个地方观看壮观的“壶口瀑布”,可却写不出余老笔下的黄河之势与他那份华夏儿女情。

余老未去黄河时,便为其作诗《民歌》: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想必这就是风景在眼中,亦或风景在心中的不同之处吧?

合上余老的散文集《一眨眼算不算少年,一辈子算不算永远》后,我才发现,这一路上居然错过了太多的风景。

譬如,稻城亚丁的满天繁星、夜幕下的西安古城墙、雨打窗檐的自然交响乐……

我想,待楼下四月梨花盛开时,定不可再错过,一定要好好驻足欣赏一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