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北京书店印象读后感锦集

北京书店印象读后感锦集

《北京书店印象》是一本由严彬 主编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元,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京书店印象》读后感(一):坚守最后的神殿

在万圣书园看到这样一本书,不需任何理由就要买下来。

书店,读书人心目中的圣殿。

这些民营独立书店坚守着最后的圣殿,抵御着世俗文化。

万圣是经常去的书店,逐渐走近,逐渐喜欢,万圣的书仍然变得深刻。

豆瓣也是留下许多记忆的地方,特价书同样很有特色,可以淘到很多好书。

墨盒子,进去过几次,经常在门口驻足,如果童年有这样一个书店相伴,该是多么绚丽多彩。

彼岸书店,也是一个经常去的地方,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了那个长长的桌子是鸡翅木。

最震撼的还是读到最后,那个香港书店老板在库房被书压死,何其惨烈,何其悲壮。如同勇士与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

我们从滚滚红尘中走来,走进一家家小小的书店,洗出一颗颗明净的心灵。

《北京书店印象》读后感(二):边读边抄之一(刘明清)

我不是“醒客”,去万圣有时只是为瞎逛。 ——沈昌文

我觉得人们与其收藏那大量发行的邮票,倒不如搜罗这种印数无多的图书呢。 ——止庵

我知道读书人都敬惜字纸,以干净整洁为荣,以乱写乱画为耻,这没错,但难免因此没了兴致。——杨葵

那几年,生活单纯而美好,从一个书店到另一个书店,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绿茶

任何阅读都是碎片化的,这是它的本质,这是对苏格拉底那句“人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的最好呼应。——思郁

尽力去破坏这个世界,只是为了满足片刻的冲动,年龄越大,对人生便感失望,便越会觉得,拯救遥不可及。——唐山

十年来,和书店的缘分更多是因为职业的要求。做读书节目主持人,不逛书店,就像厨子不逛菜市场,时尚大师不参加时尚周。——贺超

我承认,自己读这些书是安静的,内心却又是电闪雷鸣火光四射的,那是最美好的时分,那是静悄悄的快乐。 ——张莉

可以低头看书,不用抬头看人,若是想读懂人,就只留意他的书单。——许春宇

开书店的人给爱书店的人以梦想,爱书店的人给开书店的人以幻想。——邱小石

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了某个高于我们自身的理想一道奋斗过,体验过人生中非凡的时刻,体验到那种人生被点亮的感受。——许知远

《北京书店印象》读后感(三):愿书店通过继承与创新长存

虽然书籍不会消失,但是书店能在滚滚车轮中前进的时代里获得一些尊重与支持,愿更多人能在书店里收获幸福的灵魂交汇。

这本书写于2015年,三年过去了,书中提到的一些书店,尤其是人文学校附近的传统书店愈来愈艰难,北师大的盛世情书店和墨香书店,已经坚持不下去了,人大里的静闲斋书店不知道老板现在还在别处开书店么,还是转了行。书里的读者篇从读者的直接和间接感受里展示了书店的精神意义,有时会很有同感,因为逛书店真的是一个挖宝的过程,那不经而遇的欢喜是多少金钱与美食都换不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作者又采访了很多有名书店的创始人,对万圣书店的的刘苏里和彼岸书店创始人的开业日记感受更深,尤其是直接放出了开业日记的原文,会看到开一个书店背后更多的阻碍与现实斗争纠结。

虽然现在电子书很发达,可是有很多的经典不是通过电子书可以看到和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感的。虽然书店不一定要还是按照传统方式营业,比如可以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提供样书内容试读和书评展示或者其他更多不一样的与书的内容相关的东西,而不是死气沉沉的海报等,让更多人对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后进行选择是否想要带走它,然后通过扫描书籍条码下单,可以选择现场提货,也可以选择快递上门。同时也可以开辟借阅专区,将一些可能稍微影响书籍品相但不影响阅读的书,进行会员制免费阅读,一定要借走的话,需要每月读完至少一本书籍并给书店提供线上书评,来获取积分换取带走的借阅书籍。当然这都是随便想想,但是真的希望书店可以继承与创新并存,不要让后代失去这个家园。

《北京书店印象》读后感(四):“涵芬楼书店赵万波访谈录”中关于男女分工部分。

这玩意儿是怎么出成书的。

什么叫做“中国人传统的女性就是相夫教子”

什么叫做“纳妾传统不一定都是负面消极的。”

什么叫做“一个家庭妻子整天在外面忙碌,九十点才回家,孩子顾不上,家里这一块怎么建设?”

照顾孩子,建设家庭要是一个人的活儿,那趁早别生了也别建设了。什么时候了,还一味靠着性别分工。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证明女性天生就更该,也更适合照顾孩子。

总说女权无道理打拳,甚至听上去“女权”已经成了贬义词,但女权的出现不就是因为有太多装聋作哑还试图拿着传统说事的作呕男性。

不知道这人够不够格称得上文人,但这发言也够让人作呕。

《北京书店印象》读后感(五):我们从来都不是终点,而是你们通向未来的路

“我们和不相识的人一起,每天进出于北京各条街道,各座楼里的书店,我们为书店的光所吸引,像蚂蚁出入自己的精神巢穴。”

现如今做书店的人,多少是有一点理想主义的,也是有一点固执的。置身事外的人可能很难理解个中滋味——他们坚持着琐碎繁杂的日常劳作,获取着卑微可怜的酬劳,他们要营造精神世界的乌托邦,也要迎合浮躁残酷的市场。仿佛不死,已成为他们最大的成功。我打心底佩服这些人,他们把许多人心中的梦想雕刻在城市街道一隅,为受不了灯红酒绿的人们寻求片刻的宁静。

书店篇里印象最深的当属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的访谈录,对于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来说,很遗憾,在北京的两年时间并未踏足过半步,不过单是看一看人家的理念、管理模式以及对图书行业的预见,都收获不小。还有读者篇里“在书店,来自陌生人的美意”,温暖的故事让人对曾经的书店有了一丝艳羡之情。我们这个年代里的大多数人,跟书之间的缘分浅的可以忽略不计了,上到学者、下到普罗大众,估计放在老一辈眼里都是自上而下的失望透顶——上层学问不精,底层干脆几乎放弃阅读了。

联想到日渐萧条的出版行业,也早已不是当初做文化的纯粹。商业、产品、利润,这些硬梆梆冷冰冰的词语,越来越不可避免地冲击着脆弱不堪的出版业。数以万计的从业者不过是流水线上的工人,打造着自己也未必在意的商品,迎合的不过是散发着铜臭味的钞票而已。即便是没什么积淀的普通从业者,怕是也对此时的行业现状失望了吧。而对于那些做学问的人,真是对此心痛不已了。“当编辑,其实是需要有点罗永浩说的工匠精神和罗振宇说的死磕精神的。当编辑,要么做有意思的书给读者快乐,要么做有诚意的书给读者温暖,要么做有品质的书给读者营养。”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编辑会带着一点情怀和许多认真做书,但以我对本书编辑的认识,她还在坚守着这一点。

这本书,让我对市场冲击下这一小撮有理想有担当的写书人、做书人、卖书人心生敬佩。书中所写读书人,不止是读书人,他们是文化的继承者;书中所写卖书人,也不止是卖书人,他们更是文化的摆渡者。虽然大多数人对实体书店前途持有悲观的态度,但他们从来不想放弃对传递文化这一职责的坚守。

所谓摆渡,既是出版社之于作者与读者间的关系,也是书店之于作者与读者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出版社与书店肩负着同样的使命。雨枫书馆奉行这样一种理念——“我的存在,只为目送你再次远行的身影”。

我们从来都不是终点,而是你们通向未来的路。

(题外话,书中的大部分插图,是由摄影爱好者肖文俊提供,他也是我尤为膜拜的才人之一,一张亲手拍摄的美片,配上一段亲自着笔的文字,一向是他的风格。虽未见其人,但也不妨碍我对这类人的认识,倒不是他的人生,而是他面对人生的态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