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是我读读后感摘抄

如是我读读后感摘抄

《如是我读》是一本由张辉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3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是我读》读后感(一):争取做个好读者

张辉《如是我读》,商务印书馆二零一五年十月一版一印,硬面精装。文学博士的书评和读书笔记,西蒙娜·韦依,索尔·贝娄,阿伦特,伯纳德特……书中这些我没听过的名字,列出来起码有十几个,他们的作品更是闻所未闻,所以这本分为五辑的书评,我只对第一辑和第五辑最末两篇读出了点共鸣,中间的大部分基本上字都认识,但不知所云。有时候读点自己读不懂、都不明白的书也是有好处的,至少见了高山。见了远方的高山,才会知道自己活在低谷,才会更加要想去争取做个好读者——一个除了愉快别无奢求得读者,一个如朱子所说:“虚心,则见道理明;切己,自然体认得出”的读者。书中《卡尔维诺与金克木的启示》一文中,金克木这一段我就读得不亦悦乎——

文化和书籍应当是前进中脚下的车轮而不是背上的包袱。读书应当是乐事而不是苦事。求学不应当总是补课和应考。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应当是在时代的中间和前头主动前进而不应当是跟在后面追。仅仅为了得一技之长,学谋生之术,求建设本领,那只能是学习的一项任务,不能是全部目的。为此,必须想法子先“扫清世界”……由此前进。“学而时习之”本来是“不亦说乎”的。

家里书架上有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金克木的《书读完了》也有。不错。但我哪里有时间读呢?“我实质上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和悲观的乐观主义者。”这话是赫拉巴尔说的。谁是赫拉巴尔?

要命呐!

《如是我读》读后感(二):《如是我读》的精神气象

《如是我读》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张辉教授的一本读书随笔集。

作为一位读书人,首先面对的问题是“读”什么?有必读书吗?在《没有必读书?》一文中作者谈到,如果“必读书”基于别人的号召甚至强制,或“只是为了证明你的知识储备的量和新鲜的程序”,则这种“必读”的实质是被动地、消极地阅读,这种“必读书”也理应被丢弃。但我们“仍有必要坚持内心的律令”,基于自身的真正需要来确认适用于自己的必读书。

在《读书,读一部完整的书》中作者针对现实问题继续谈到,读书首先要读的是“书”,而不是微博、微信……其次,要读“一部完整的书”,不仅要将一部书“自首至尾读之”,还要将其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文摘”或“段子”合集。第三,作者建议读“伟大的原典本身”,要“读懂读通这些作为其他书的基础的书”。

作者将自己定义为“读书人”。作者认为“读书人”的说法较之“知识分子”或“知识人”“更朴质、更本真,更能接通中国传统,也更能反映读书这一行为本身在精神生活中的绝对优先性”。读书人的际遇和机缘是“从夫子游”。在《我的导师乐黛云先生》一文中作者回忆了跟随乐先生读比较文学博士的因由与经过。也讲述了乐先生对他的老师王瑶先生与季羡林先生的敬重与怀念。在这里,一段师承关系郑重而温情地呈现出来。在《比较文学的真精神》一文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乐先生著作的精通,对乐先生所研究和推崇的作家、作品也十分熟悉。真正做到了“从先生读”。

作者十分重视读书人的德性问题。这里的“德性”首先指“读书法”,即要认真读书,“回到阅读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关心细节、语言、情节、字里行间隐含的意思,以及作者谋篇布局的方式等等,体会阅读的快感和趣味。”“德性”更深一层意思直指心性与灵魂的品质,即乐先生意义上的“精神气象”,即“君子不器”的格局,“不可以不弘毅”的气象,以及顶天立地的真精神。

作者曾在《读书》杂志发表过一篇文章《尼采的面具——<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书名试解》,可见作者对书名、标题的研究和讲究。以上,我也从书名出发,从“读”、“我”、“如是”三个角度来进入本书,惜乎窥一斑远远不能见全豹。我们理应像作者所推崇的那样读“一部完整的书”,以此领略作者语言之典雅、学识之渊博、品味之纯正、思想之深邃以及情感之真挚。进而懂得阅读,热爱阅读,为己而读,做一个真正的“读书种子”。

(拟发表于《华西都市报.当代书评》。请勿转载。)

《如是我读》读后感(三):学海无涯,读书有法

2016年4月9日,在昆山图书馆有幸见到了北大教授张辉、历史学者范泓,并得到了张辉老师《如是我读》这本书的签名。那天,两位老师分别从文学和历史的角度,对“做个好读者”开出了“重读、慢读、读一本完整的书”这三剂良方,并回答了读者的疑问和困惑。听罢老师的教诲和与热心读者的交流互动后,我好似又读了一本好书,也做了一点“读书笔记”。

读书要正心诚意,完整地阅读。谈到在当下微博、微信碎片化的阅读时代,读书风气的变易,老师的担忧也引起我的思索。新兴媒介虽带来了崭新的阅读经验,但把我们原本就不充裕的时间切得七零八落,难得沉心静气地捧着一本书手不释卷了。而提倡完整阅读的真正原因在于:书籍是经过作者精心编辑和整理的,有起承转合、有谋篇布局,通过完整地阅读书籍才能慎思明辨、砥砺精神,才不至于因为随手阅读导致精神涣散,无法集中精力认认真真地去处理我们生活中工作中每一个重要的问题。

读书要学而不厌,反复地阅读。在讲座中,老师即兴提到的对《红楼梦》中的贾雨村籍贯的解读,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如果不是一个好读者,你大概不会知道为什么作者要安排贾雨村这个人物来自湖州吧,所言“胡诌”而已,是不是很巧妙!如果没有不厌其烦多读个几遍,定是领略不到著者的匠心独运。很多书中那深藏的线索,那隐晦地表述,那惊人的呼应,需要读者至少有审慎的德行,甚至有和作者过招的思想和精神准备。

读书要开山铸铜,思考地阅读。当台下的昆山读者提问“应该如何做读书笔记”的时候,老师的回答非常幽默:“这个问题你不应该问我,因为在几百年前在昆山,有人写了一部气势恢弘的读书笔记——《日知录》,他叫顾炎武!”《日知录》就是一部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通过写读书笔记,可以加深对所读著作的理解,让头脑中模糊的零乱的东西清晰明朗起来。

读书要去伪存真,历史地阅读。此次讲座,出乎意料地听闻三个名人日记的故事:从《竺可桢日记》到《胡适日记》再到存放于斯坦福大学的《蒋介石日记》。范弘老师是一位历史学者,他的讲述中带有很多历史的观点:相对于名人间的书信,以及像竺可桢这类学者的学术日记,历史人物日记的真实性就大打折扣了。对他们来说日记怎么写,写什么,包括后来应该怎么修改,什么时候展示出来,展示什么内容,以期达到什么目的,也许都是要煞费苦心的。因此它作为历史资料的价值能还原多少真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在读这些资料的时候读者更应该参照相关史料来印证。

读书要以书会友,分享地阅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讲座中老师提到千古名言。如果没有书友间的交流,久而久之则会孤陋寡闻、见识闭塞。我不禁联系到在清朗书房的点滴见闻:在每周的读书分享会上,朋友们带着近期的爱书,读取其中喜爱的一个篇目或者一个片段,大家引申开来,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这期间不乏智慧的火花,精神的碰撞。如果再来个流觞曲水,真可以媲美《兰亭集序》中的风雅集会了,“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听罢讲座后,和江南烟雨在图书馆外面的餐厅偶遇。她回忆起学生时代的一个细节让我十分认同。还记得中学时代的语文课本吗?在那个书声琅琅的岁月,老师有没有让你一定要牢牢记下课文左下角第一个注释呢,或是点名随堂提问,或是来一个默写的小测验,或是最终它出现在月考期末考甚至高考的考卷上:本文选自哪里?作者是谁?这本书是什么文学体裁?有什么特殊的时代意义?等等,等等。为了那一分就能甩下一万人的独木桥,很多朋友应该都记过吧,可能你和我一样似乎从来没有想过找到传说中的出处去翻一翻。。。。。。没关系,幸好读书永远都不嫌晚,当你意识到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心灵的书桌上好像又打开了一本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