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抓住时机读后感100字

抓住时机读后感100字

《抓住时机》是一本由[美] 索尔·贝娄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页数:1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抓住时机》读后感(一):几小时的人生和那赌上命运的投资

父亲对儿子自己造成的窘境嗤之以鼻;

儿子年轻时的特立独行造成如今的困境;

他错信于人,投资失利,自始至终活在期待与幻想中;

因此父亲保持高高在上的态度,固执己见,不施与援手。 主人公威廉,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代表了一系列在社会经历摸爬滚打,认为自己十分努力却始终不得志的人的缩影。威廉忍受着冲动的惩罚,虚荣心让他变得软弱。他背负着家庭责任,面对经济压力而处于焦虑,在没有自由的生活里苟延残存。

这场发生在一日白天数小时的故事让读者认识到一场悲哀的人生。父亲自命不凡地对待亲情,妻子“挖空”了曾经的爱情和被利用的友情。但又不能说他多么值得同情,他做错了很多选择,走上太多的歪路,很多是咎由自取的结果。

虽然总会有一小撮人是人生赢家,他们或许看似是社会辉煌灿烂的那一部分。但是还有更多跟不上浪潮的人,叹息生活的艰苦。或许这也只是那一时代的悲哀,而这一些人不过是被它投射出来的个体罢了。大部分人没有办法脱离社会活着,这就是无奈的地方吧。

之前错失了机会,能不能抓住未来,掌握时机,是这一刻,下一秒的关键。

《抓住时机》读后感(二):无力的同情

书中屡次出现的一种情感:同情。

主人公非常善于同情,或者可以说,他的屡屡失败就部分源于这种对别人的同情心(对星探,对塔姆金,对妻子和孩子)——他害怕让别人失望,于是总是不得不跳入别人给他挖的坑。他实质上对自己有着充分的自觉:”威廉撒谎起初是自吹自擂,后来是出于对自己的怜悯。但是他的记忆很好,他仍然能够分辨出什么是他编造的,什么是真正发生过的“(P13)。

这便是动人之处——若你只有怜悯心却没有实力,便做不了什么,只能受苦。因为追逐金钱的社会在规则上没有给怜悯心留下空间。

对我来说,小说中最有力的情节发生在P39,父亲对”同情心泛滥“的儿子的一句话:

父亲医生在此并非只是简单的虚伪,而是他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病痛”造成的悲哀之处:即使是获得财富成功的人,也逃不过肉体的病痛和死亡——这是一个古典的悲剧议题。

我想,很难说这个父亲此时是“伪善”的,因为他的价值体系里,财富本身就是善的一个方面,而贫穷代表了心智缺陷的某个方面,本身就是不齿的。

而威廉甚至get到了父亲的警告。他绝非愚蠢,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就是心太软。这个角色身上兼有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的影子:在现实决策的层面(在遵循生存法则、避免灾祸的方面),他就像哈姆雷特一样无能;在对别人、对世界的情感方面,却像堂吉诃德一样倾向于义无反顾。

这种人做事时常常“想当然”,总是把事情搞砸,任由冷酷的现实捉弄摆布,他感到自己与世界惨烈地撕裂开了,他知道沉重的现实最终总是自我的某种特质造成的,既无力挣脱,又做不到妥协,意志没有自由施展的空间,而失败就仿佛成了一场宿命——这是最典型的现代悲剧议题:异化。

《抓住时机》读后感(三):《抓住时机》:关于我碌碌无为的理由

《抓住时机》似乎是索尔•贝娄的著名作品里最为独特的一部——它并没有涉及“某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仅从篇幅来看,它出奇得短,讲的只是一个人在一天中发生的事。可这一天的故事,差不多就可以概括这个人狼狈而仓促的一生——而这个狼狈而仓促的人,或许可以代表我们中碌碌无为的大多数。

故事的开场,我们的主角威尔姆,或者叫汤姆•威廉,是一个正处在困境中,不得不向自己那冥顽不化的老父亲求助的失业者——尽管为了梦想,他曾经费尽心机想要从他身边逃开。威尔姆曾经是个演员,因为坚信自己的才华,他无比鄙夷自己老父亲——一个犹太人——实用主义的那一套。可是现实的打击又似乎证明了自己的那一套有点行不通。当然,在威尔姆看来,那也可能只是运气不好——说来也是奇怪,越是这样的时候,人越是相信自己的运气,似乎否极就一定会泰来。威尔姆遇上了一个看起来无比智慧的哲学家塔姆金,因为他的智慧,他们谈得很愉快,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彼此欣赏”。互相欣赏的朋友难免会相互信任,于是把自己最后的七百美金交给了这位新朋友,指望着能够借此翻身——他又一次失败了。

我不太相信这会是威尔姆先生的最后一次失败,即便他的朋友塔姆金拿走的是他最后的七百美金。生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个不太圆的环,看似一切都在改变,实则一切发生的,都会似曾相识,再经由兜兜转转回到原点。毕竟经历这一切的人是我们自己,而我们自己,又是那么坚定,不容易被改变。

但威尔姆的努力,是以改变为目的——梦想正是这样一种东西,它让人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路障,拥有的一切都是包袱,梦里那座天边的玫瑰园才是自己要寻找要到达,并且一定会到达的地方。而想要到达那里,人就必须不屑于眼前,还要卸下自己不应和理应背负的所有东西,以便身轻如燕,从而飞升上天。其实不顾一切去做什么,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可梦见的事,从来都不会切实地成为可能。而梦想的另一特性,恰恰是它可以被反复尝试——不得到的人,从来都不会死心,因为论证不可能,刚好是比实现本身更加困难的事。

在这个故事里,索尔•贝娄的写作意图并不在于反对梦想。他写的这位碌碌无为的威尔姆——这是他原本的犹太名字,他更愿意成为汤姆•威廉,一个典型的美国人——是为了揭露某种可以被无限制使用的,关于碌碌无为的理由:我是一个奋不顾身的逐梦者,我一无所有,却义无反顾。我大概要注定失败了,注定要一无所有了因为我的生命里有太多需要改造的地方——这一切多么可歌可泣!只是一个人从来都不会一无所有,除非他执意要丢下自己拥有的一切。

成长总是一个逃离的过程——逃离温存与骄纵,在更开阔的世界上找到通往自我的道路。可逃离并不意味着背弃。一个人会成为什么,取决于他的向往,更在于他背负了怎样的行囊上路。而什么都不背的人,除了天才和超人,大概就只有哗众取宠的乞丐了。

《抓住时机》读后感(四):别把命运交给别人

小说的最后,主人公走进了一场葬礼。葬礼的主角的是一位死去的老人。之前,他一直在昏头昏脑中寻找拿着他资金消失了的心理医生。而在送葬的队伍人群里看见心理医生时,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抓住时机》并不是索尔贝娄写得最好的小说,拖沓,臃肿,跟《雨王亨德森》的轻快、明晰相比,实在相去太远。在读这部小说之前,读的都是中国文学的书,刚翻开读,就感到翻译语言太拗口碜心,不过读到后半截感到明显好过之前的。

这部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小说,小说人物的对话有些是跟柏拉图《理想国》的内容有关,关于灵魂的那些,这只能说在都市繁忙生活的人也时刻不忘寻求精神生活的宁静。所以,要是对这部小说里人物的对话探讨有兴趣的话,不如直接读柏拉图。

撇开那些对话,知识性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故事的发展进程。当然,这之间不得不夸赞索尔贝娄对生活细节各方面的熟悉。比如小说开头出现的守门人鲁宾,他在整部小说好像就出现了两次,第二次还是主人公想出来的,都没有直接现身。那这个人物在小说有什么用呢?唯一的解释,只能是给小说人物营造真实的生活环境。这都有点强作解释。

还有些属于主人公回忆出来的人物,他的母亲,与妻子、孩子的从前,都是必要的对小说主人公境况的描写。而这些叙述,在一部篇幅不长的小说里以回忆穿插的方式出现,怎么都显得太拥挤,就跟小说人物置身的繁华都市一样。

小说主人公是位四十出头的男人,索尔贝娄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正是四十岁,这部小说出版于1956年。小说主人公多少都有些作者的影子,主要是心境上。而主人公的母亲是哪一年去世的,小说主人公和父亲在对话的时候,各说了一个年份,最后主人公”告诫自己“,”是的,是年龄。不要在这件事上挑起争论。“

故事其实是一个生活中很容易会发生的事例,最后导向了类似喜剧的描写,让人哭笑不得。想来小说是想向读者更多传达人性善的观念。整部小说也就不温不火的结束了。如果只是写一个人在交易所上的滑稽表现的话,不用拉拉杂杂地出现那么多细碎的描写,把整个家庭三代都写出来,更有很多一晃而过的人物。当小说结束在一场葬礼上的时候,值得主人公对待的问题也就来了。死亡,生活,朋友,家庭,这些都是该思索的。在青年的时候,朋友往往是把你引诱出家门的人,家人的谆谆教诲,却当成耳旁风。主人公正是这样的例子。

《抓住时机》读后感(五):失败者的独白

索尔•贝娄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极富创造性地塑造一些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1976年,由于其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抓住时机》虽然不是贝娄最有名的作品,但他用极短的篇幅,流畅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反英雄汤米•威廉,虽然简短却并不简单。

安德鲁•戈登说:“《抓住时机》简短、密集、浓缩、极其精练。”贝娄用极端的篇幅描写了主人公汤米•威廉失败又疯狂的一天。故事发生在百老汇附近的酒店里,汤姆•威廉是一个当过演员、推销员,却最终在四十多岁一无所成的老失败者,他离开妻子来到了父亲的城市,与父亲住在同一家酒店,即将身无分文,父亲对他极度失望和冷漠,妻子不愿意放弃婚姻却将所有的账单压在他的身上。小说描写了即将一无所有的汤米•威廉的一天,当他即将身无分文的早上,他在嫉妒不安和愧疚下,带着一丝期望去祈求父亲的帮助,但他的犹太父亲冷漠的批判了他一生的逃避、空虚和缺乏远见,拒绝了他的请求。在随后的时间里,他与一个神神叨叨的伪科学家、假医生、真骗子塔姆金周旋,最终在交易所里经历了从希望到绝望的心里路程。而最终当他追寻着塔姆金的时候冲进了一场葬礼,最终崩溃的放声大哭,将这一生的无助和呐喊尽数发泄。

贝娄用简短的篇幅,将汤米•威廉的一天极其丰富、生动、真实的展现了出来。书名是《抓住时机》但在全书中,主人公却没有一次能成功的抓住属于自己的时机,所以面临的永远是失败的结果。在父与子的关系里,小说中影射了贝娄和他保守父亲的关系,在贝娄的一生里,犹太人的父亲一直都没有认可过他作家的身份,对他的冷漠大于支持,所以他将这份感情完整的投射到了小说里。主人公汤米•威廉从小就背离了父亲的期许与规划,也失去了父爱的关心与爱护。在他一事无成、身无分文的绝望之际,他的父亲依然用他冷静、残酷的语言拒绝了儿子的求助。而贝娄也用主人公细腻、矛盾的心理活动,展现了对父亲冷漠、专制的控诉。与父亲不愉快的关系,让主人公本就失败的人生显得更加荒唐和凄惨,正如书中所说:“父不父,子不子。你不得不白天与自己交谈,夜晚与自己理论。”

在威廉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许多决定的形成,都似乎早已预示着失败,也许正是由于他缺乏父爱的支持和认可,他才对突如其来的肯定无法拒绝。如果说年少一时冲动放弃学业去闯荡好莱坞,是年少轻狂的不知天高地厚的话,对于塔姆金的矛盾心思就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最后一丝希望。当父亲不爱、妻子不解,孤身一生的生活在纽约时候,塔姆金的出现无疑给了他一个可以说话和交谈的人。所以有时候即便知道是欺骗,是虚假,却仍怀有一丝希望,不忍决绝。在这一点上汤米和父亲有着极大的反差,他没有父亲的冷漠和理智,更多的是感性和善良。虽然塔姆金是个骗子,但作者却用他的嘴讲出了对于人生、金钱、灵魂的众多观点。一个人虚伪与真实的两个灵魂、人们对于金钱的极度崇拜等等观点,作者将这些真实的社会图景通过一个骗子的叙述展现不得不说作者的讽刺意味十足。

《纽约时报》评论“小说通过对完整的一天的描述,展现了极度真实的人类存在图景、他们在时间里留下的轨迹。时间——这是我们竭力最大利用、却湮灭在我们手心里的东西。”汤米的大半生都已从手中溜走,没能抓住时机的失败者的哭泣里,除了自己又有谁能救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