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分离的幻象》读后感1000字

《分离的幻象》读后感1000字

《分离的幻象》是一本由[英]西蒙·范·布伊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分离的幻象》读后感(一):爱的支持

爱可以胜过一切,爱可以使处在死亡边缘的人回归生命,爱可以使困难的人勇敢面对,爱是生活的支持。

作者英国小说家西蒙•范•布伊,短篇小说集《爱,始于冬季》曾荣获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本书属于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两个在二战中幸存的战士在战后的生活。

书中以两个人为线索,穿插且倒叙的写作方式,呈现出两个人生活的鲜明对比,使文章增加了好奇性。整个文章都充满了爱,爱可以胜过一切。

马丁和雨果先生的开篇,让人看得一头雾水,直到书的结束,才知道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雨果也正是二战中幸存的战士之一,他的头部已经畸形生活在养老院中,看似只是普通的医护关系,却有着不可思议的联系。马丁知道自己是孤儿,在养老院中对雨果无微不至的照顾,爱使他们关联着,马丁正是雨果冒着生命危险而救下的孩子,而现在正是由马丁为他终老,小说如此的安排也印证着付出爱终会有回报。雨果的老年同时还陪伴着另一个孤单的男孩丹尼,用他的爱使丹尼在儿时没有那么孤独。

另一个幸存的人约翰,在战中差一点死掉,而哈莉特的爱支撑着他,他坚持着,最终从死亡线上回来。对他来说,哈莉特是他的一切,从离开的依依不舍到最后从死亡线上回来,爱是支持他唯一活下去的理由,而哈莉特也一直等待着他,相信他一定会回来。在战争中,他们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等待成为一个家庭唯一的目标,可是有很多人因为战争而死亡,很多家庭支离破碎,很多孩子成为孤儿,战争给他们带来了无比的伤痛。

而在现代中,约翰的孙女艾米莉亚也面临着生活中的困难,她是一个盲女。可是由于爱,在书中并没有看到她的自卑、感伤,反而看到一个开朗、期待爱情的美丽女孩。在工作中,她也找到了自信,热心地帮助着别人。对面巨额财富的祖父约翰,艾米莉亚没有贪心,而是追寻着祖父以前的故事。她也看到了在祖父与祖母之间爱的坚持,爱的能量能够战胜一切。

《分离的幻象》,重新再读,慢慢地会发现,分离只是一种现象,人与人也许不会在同一个空间,而爱才是永恒,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你有爱,那么它一定会把你的爱传达到另一地方。

《分离的幻象》读后感(二):迷宫

I561.45_169 对我而言,非常残忍的讲述手法,我习惯顺着作者思路走,但这个作者不走平常路,你不看到结尾你根本不知道前面什么鬼有什么联系,标题并没有起到暗示作用,文章先后毫无顺序,就算是每一章都做笔记的话,也毫无作用。就这样,我一边庆幸着自己没有读原著,一边找到了新的阅读方式,就是认真阅读。只看到灰色大理石的我,因为这本书终于看到夹在大理石中间的嫩丽鲜花,就是这些微不足道却饱满生机的小小鲜花,将这些微不足道的,无相关的故事相连起来。对了,我十分佩服编辑整理出的故事思路,把我要做的做了。它让我想起了《低俗小说》、《大空头》神一般讲述手法,《地球之夜》的平行叙述,《百年孤独》、《权力的游戏》、《巨人的陨落》这些让我做笔记思考人物关系的书,在下佩服,这种书应该用耳朵听,才不会忽略细节。这是一本像迷宫一样高门槛的书,但你找到了前后相关联的暗示点,就会非常满足地拼凑出作者想讲述的故事。挺有趣的。

附注:

●小说:

《分离的幻象》

作者:(英)范·布伊

定价:25元

评分:8.5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年,已过中年的马丁是加州一所养老院的护工,自青年时代起他就为自己的身世困扰。他的养父母告诉他,他是被一双陌生的手送进母亲的怀抱的。有一天,养老院新来了一位住户雨果先生,他死在了马丁的臂弯里。

1981年,雨果先生一个人住在曼彻斯特,孤独地和邻居有拼读障碍的小男孩丹尼维持着友谊,他终身和自己“不共戴天之徒”的德军身份抗衡。

1945年,美国空军士兵约翰乘坐的B-24型轰炸机在旷野坠毁,凭着对妻子哈特利的爱以及和雨果的相遇,他从地狱般的世界逃脱,余生一直隐秘地通过慈善为世界注入善意。

2005年,艾米莉亚在当代艺术博物馆为盲人们筹划艺术展。她的生活从未被失明这一事实束缚,她打开全部的感知触角,去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还有祖父约翰被战争遮蔽的传奇人生。

1968年,塞巴斯蒂安·达赞在自家农场的树林里发现了一架飞机的残骸,不过当时他思考的是如何与海莉展开新的人生。

当这些完全隔绝的人生缓缓展开,这本书通过摆布这些故事的双手,蓦然发现世界的因果和神迹。我们都被自己无力改变的事物所束缚。伤痛和残缺都有因果,爱却从来不问。

读家:周方舟

《分离的幻象》读后感(三):世间从无真正分离

随着社会发展,六度分隔理论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并且认同,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更是缩小了六度分隔的范围,两个陌生人之间,根本不需要六个人,就能联在一起。

也就是说,理论上讲,地球上不存在无法产生关联的两个人。换句话说,无论怎样,每个人都不算是孤独存世。

英国作家西蒙范布伊用小说《分离的幻象》对这个理论进行了最好的诠释。这本小说初看起来,根本没有主线,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说,讲的都不算是一个故事,而是片断的组合。里面的人物与故事发生在不同年代和空间:2010年,洛杉矶护工马丁在养老院里遇到了雨果先生,马丁是犹太人后裔,二战时刚出生不久,没人知道他的父母是谁。

1981年,在曼彻斯特,雨果先生与邻居一个有拼读障碍的小男孩丹尼产生了友谊,雨果先生教会了丹尼阅读。

1945年,美国空军士兵约翰的轰炸机在法国旷野坠毁。

2005年,盲人女孩艾米莉严在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为盲人们筹划艺术展。

作者对几人的故事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描写,有着良好家庭的马丁,是如何成为护工的,他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活?雨果先生为什么一个人来住养老院,他背后有什么故事?学会了拼读的男孩丹尼之后的生活会跟之前有什么不同。一个普通的盲人女孩为什么能走上帮助别人的道路?约翰在飞机炸毁之前有什么生活,炸毁之后他是否得救了,他在和平年代是如何生活的……

每个人的故事都像是可以独立成篇的精致短篇小说,充满质感和打动人心的特质。

然而,这些看似生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人,其实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约翰与雨果先生,雨果先生与马丁,约翰与艾米莉亚,甚至是艾米莉亚与马丁……每一个人与别人都是有关系的,即使不是直接联系,也有着间接联系。

作者精心地将一个故事写出,剪碎,再重新放置,读者唯有读完整本书,才能将这些碎片像拼图一样拼好,看到故事全貌:二战时期,美国士兵与德国纳粹之间产生了交集,而这样的交集,又让生活在后世的人们产生了关联。

作者在题记中录用了一行禅师的话:“我们在这里,是为了从分离的幻象中苏醒”,他也在用整本小说,几个人的人生来说明这个问题:世间从来没有真正的分离,每一个人都会与别人产生交集,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独的。

某一天某一点上发生的事情,会对今后发生的事情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处于世界一端的人,会因为那件不经意的事,与几万公里之外的一个人产生羁绊。

在某些时候,当我们深深怀疑自己无所羁绊,必须独自忍受孤独与隔绝时,其实我们与别的生命有着不可分隔的羁绊。

各自分离的生命,实则深深相连。

《分离的幻象》读后感(四):《分离的幻象》:告别之后,我们要纪念什么

法国人喜欢说,“每次告别,都意味着要死去一点点。”所以情感丰沛的他们会把对离别的厌恶,换做下一次见面时的狂喜:“我是多么的想念您呀,一分钟有六十秒,可我爱您有八十秒那么久!”

不过其他人对待别离就要冷静许多了。英国作家西蒙•范•布伊的作品《分离的幻象》就是这样一个关于别离的故事。故事的起点是一句偈语——“我们在这里,是为了从分离的幻象中苏醒”,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这就是小说名字的来源,我把一行禅师的话和我妻子祖父母的故事结合,就有了这个故事。”

那么,作者妻子的祖父母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1942年,布伊夫人的祖母收到了一份噩耗,说她参加二战的丈夫在欧洲战场失踪了。绝望的她之后经常去闻丈夫的手绢、衣服和衣柜的气味,希望能找回这个一去不返的男人仍然存在的证据。两年后,她又收到一份电报说“亲爱的艾丽斯我刚刚在欧洲大陆度过了最美好的假期”,下面是她丈夫的署名。可就像是一个不合时宜的玩笑一般,在那之后,老人满怀希望地等待了半个多世纪,丈夫却再无音信。

这便是《分离的幻象》故事的主线。一个真实的片段,往往会触发人们更多的幻想,而一个出色的作者,除了善于捕捉真实与幻想,还要尽心去装扮和打磨。《分离的幻象》便是这样一部富于雕琢的作品——布伊在语言上的独特风格,与他在结构上的匠心独运,同样在这样的一部作品里得到了彰显。

毫无意外地,《分离的幻象》依旧展现了布伊极具辨识度的语言特色。用专业评论的话来概括,他的语言呈现的,是一种“自觉的诗性”。你可以把他的作品中的许多场景,都还原成某一蕴含丰富的“镜头语言”,去延展他的深意。而另一方面,他深邃的思考,会让许多句子既优雅又精辟——“爱也是一种暴力,而且无法挽回。”像这样的断言在文本中时常出现,令人着迷。

于是关于告别,或是战争,大概只是布伊选择的一个“故事外壳”。他的主题依旧是爱——“从某个冬天开始”(《爱,始于冬季》,布伊的一本短篇集)。因为爱,人们彼此相拥,也是因为爱,人们不得不忍受分离的苦楚。可故事总有峰回路转。布伊特意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片段式,通过几对主要人物命运的交错、分离与重逢,展现了一个迷宫样的、却清澈透明的世界。如果在自己的文本里,作者总是上帝般的存在,那么布伊显然是位善良的主宰。散落的情节被打磨地光洁清透,生怕会有棱角,刺痛读者的眼光。

“经历了几个多事之秋,世间却一切如旧。这真是个伤感的早晨。”周而复始,聚散离合,似乎我们都无力抗拒。可是当爱真的存在过,我们总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告别和怀念——倘若没有用力爱过,我们还有什么可以纪念呢?

《分离的幻象》读后感(五):无需想起,因为不会忘记

世界三大宗教虽起源、信众、禁忌等迥异,但在关于人的前世今生这个问题上,每个宗教都有着相似的长篇大论。然而前世不可追,来生太渺远,把握今生,活在当下才是生活要义所在。我们走过很多路,遇见过很多人,曾经认为再也不会相遇的那些人,那些事,却从未曾消失不见。这分离,只是一种幻象。

在《分离的幻象》这部小说中,作者用巧妙的布局,将一个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人物的人生交织在一起,用作者的话来说,“他们各自的生活像绳子般交错在一起”。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在巴黎郊外的战火中,在曼彻斯特的阴雨中,在洛杉矶的阳光下,忆及过去或平淡或难忘的岁月,想着那些他们爱过和爱过他们的人。

故事的核心人物是两位经历二战死里逃生的老兵约翰和A,他们支撑起整部小说的结构框架。如果没有战火中的垂死挣扎和一念之善,后来的那些故事便都无从源起。然而生活的魅力就在于其不确定的偶然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人们的一生,那些看似偶然的事情,也有其必然发生的根源。

约翰在残酷的空战中幸存下来,在茫然、孤独、饥饿中忍着剧痛,他当时只要稍有想要放弃挣扎的念头,这致命的思想便会如病毒般由大脑传达给本就难以支撑的身体的各个器官。但约翰不会这样轻易放弃,对故乡温暖的阳光的眷恋、对从小生活的饭店的回忆、对那个他深爱的女子的思念,都在他想要放弃的那一刻,将这负能量击得粉碎。

A亦是二战的幸存者,但与约翰相比他不幸得多。幼年丧母使其童年过早地失去快乐,粗暴的父亲令本就残酷的现实雪上加霜。对于自己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他一直是无法释怀的。相似的是,即使是作为正义者的抵抗运动成员一方,对自己在战争时的杀戮亦不愿触及。当人性美好的部分觉醒,接受自己曾是一个刽子手的事实是痛苦的。那些往事深深地印刻在内心深处,即使事情已过去数十载,却从不曾褪色。

约翰与A在短暂的相遇后各自走向相反的方向,也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约翰在战后得到一份好工作,多年后生活富足、家庭幸福;A不幸被弹片削去头部的一部分,多年后生活拮据、孑然一身。相同的是,他们对战场上的经历都缄默不提,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知道约翰究竟在法国经历过什么。他们多年来一直被与战争有关的噩梦所困,那些经历永远不会被忘记。

约翰不会想到,他的孙女在博物馆要给人讲解的那张照片就是他当年驾驶的轰炸机座位下遗留的哈特莉的照片;A不会想到,在公园里给他带来面包的那个小男孩就是当年他救下的那个孤儿。那些分离后不曾希冀再遇见的人与物,就这样奇妙地重逢。

他们亲眼目睹同类那么轻易地被屠戮,从地狱的边缘挣扎回人间,在不同的空间感受着同样的孤独,年轻时的那段战争记忆从来不需要想起,因为永远都不会忘记。

注:文中翻译似乎有误,约翰应该是艾米莉亚的外祖父,从上下文语境来看,翻译为祖父有点不合逻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