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人与中国文 语言与文化》读后感精选

《中国人与中国文 语言与文化》读后感精选

《中国人与中国文 语言与文化》是一本由罗常培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5-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人与中国文 语言与文化》读后感(一):《中国人与中国文•语言与文化》:继往而开来

任何学问的探究,其根本总是为了使该学科的研究结果可以实现更充分的引导和延伸。但这种发展却不能靠空口白话,它的前提是更深入、扎实的继承。这显然并不容易,就像是一位日本数学家在临终前的感慨,“我走过了太多前人的路,终于看过了所有风景,可当我要着手构筑自己的建筑时,我却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这大概就是现如今身为一个学者最深刻的遗憾了。继往而开来,并不容易。

所以在众多对罗常培先生的评价中,我比较偏爱来自于同样是语言学家的王力先生的一种:

“有人说罗先生是‘继往开来’,我认为‘继往’不难,难在‘开来’。他的成就是时代的。”

手上的这本书,收录了罗常培先生的两部作品。《中国人与中国文》中杂文12篇,系同一时期所做,偏重于关于语言的教育方法与常识普及方面的讨论。而《语言与文化》则是罗常培先生在三四十年代时的研究成果,最初于1950年结集出版,意义既在于其学术价值,又是为新中国的语言学研究发端。

《中国人与中国文》起首便开宗明义,以同题的一篇广播演讲词,讲明了“国民”与“国文”之间的关系:

“凡属一国的国民,对于他本国固有的语言文字必须有最低限度的修养。”

从这样的要求出发,作者实际上预设了语言之于一个民族,在它的构成与演进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关于这一论题,作者也在之后的篇目中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而一国国民实现语言上“最低限度的修养”,意义在于更好地沟通交流,从而可以在一国的社会内部,形成良性的互动与理解,从而指向更好的发展和未来。而这一目的的达成,自然要依赖于教育。于是作者用了很多篇目来探讨“国文教学”,而其中有关应用、素材的选择、语言的实践等许多观点,在今天其实仍可以受用。

《中国人与中国文》一辑中的其余文章,则围绕语言文字应用、国文运动、戏曲演变展开。看似驳杂,其实围绕的中心始终是常识。而作为一本普及读物,常识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而到了《语言与文化》,这一部分内容独立成书也已被多次再版,盖因其既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又提纲挈领,彰明了语言学研究的实际方向。这大概也是罗常培先生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所致了——既拥有深厚的小学功底,又接触前沿,视野广博。于是在《语言与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朴素而丰富的诸多例证,但这些饶有趣味的考察,最终指向的却是更为宏大的语言学研究版图。学科间的交构与牵涉,在薄薄的几章论述中,“尽显风流”。

一本书的好,可以有很多种可能,但一部经典作品的流传,却只能因为它适应了更多在时代层面上“选择标准”。时至今日,这本《中国人与中国文•语言与文化》中所辑录的文字显然是属于“旧日时光”的,但原本写来就是为了“继往而开来”的他们被今天的读者读来,刚好也可以作为进一步的发展,去了解和创造我们的“语言与文化”之起始吧。

它仅仅是起点,却决定了无数可能。

《中国人与中国文 语言与文化》读后感(二):我们应该向早期语言学者们致敬

《中国人与中国文/语言与文化》:我们应该向早期语言学者们致敬

文/ 杨三月

这本书由中国著名语言学者罗常培的两部作品构成,分别是《中国人与中国文》和《语言与文化》。罗先生在《中国人与中国文》中提出振聋发聩的目标:凡属一国的国民对于他本国固有的语言必须有最低限度的修养,否则就不配作这一国的国民。而他的《语言与文化》小品与知识兼具,非常有趣,更是一部受大众肯定的作品。

其实“最低限度的修养”是一个很难界定的范围,但涉及到“修养”二字的,绝不是单纯把话说明白了那么简单,更何况大多数人只是自己感觉自己把话说明白了,我相信罗先生提到的“修养”,在我们这个时代,至少有一半的大学生还达不到。语言的“修养”不仅仅是感受自己母语所传达的美,还意味着要了解一定程度上的语言学,意味着在大方向上对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词源以及古代汉语的变迁有一定的了解。语言文字和文学还是有着一定的不同之处,不学一点语言学上的知识,很多时候也影响对文学的判断。

说到语言学,其实和大多数人想的并不是太一样,我在没有接触语言学的时候,也觉得“语言学”这种东西根本是一群吃饱了撑的的读书人绞尽脑汁自己给自己找事的。不得不承认这种想法是“部分”正确的,在西方,早期的现代语言学家就是一群“吃饱了撑的”的人。诸如索绪尔、乔姆斯基、洪堡特这类大咖都属于社会精英阶层,他们是很少为衣食操心的一类人,比如洪堡特本身是当时德国的高官,业余爱好搞搞文字研究,瑞士的索绪尔几乎一家子都是人文领域或者科学领域的博士,这个娃娃中学开始就自己鼓捣梵文了,最不济的乔姆斯基,好歹也是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总之,一群生活条件优渥的人发展并完善了现代语言学,他们开始用比较“科学”的方式研究语言。

而中国研究语言学的人却是另一番境遇。从清政府晚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读书人开始频繁出国留学,他们中的一些人接触到了西方语言学,接受了西方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并开始尝试用这些方法研究汉语,比如本书的作者罗常培。正是这些人把当时最先进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带到了中国,为汉语的语言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当然由于汉语的独特性,这套方法并不是方方面面都配合地完美,但这些学者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

然而这些人的命运却并不像西方语言学家们那样顺遂,他们自身的命运深深地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结在一起,为此承受着贫穷和痛苦。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中的陆焉识就是那个年代典型的语言学家的缩影,踌躇满志从国外回来,祖国战争频仍,朝夕不保,好不容易战争结束了,又赶上国家动荡。读季羡林先生的文章的时候,那种绝望和荒唐也都不绝于耳。但,奇怪且可敬的是,那个年代包括语言学家在内的文人们,一个个都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故事。他们是真的把自己献身给自己的事业。我们到哪都应该尊敬那样的人。

对于汉语来讲,可能现在又是一个风口浪尖了,语言学者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更本土化地研究汉语是一个难题,对于汉语能力日渐下降的国人,如何完成汉语作为中国人语言文化的载体的深化教育又是另外一个难题,罗先生提出的国人应该具备的“最低限度的修养”的目标到现在还没有实现。也许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在阅读罗常培那一代语言学家坚持不屑的工作成果的同时,除了获得一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也该想想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对待我们的语言。

《中国人与中国文 语言与文化》读后感(三):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罗常培曾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凡属一国的国民,对于他本国固有的语言文字必须有最低限度的修养,否则就不配作这一国的国民。”

罗先生的这席话,其实已经说得相当严重了。因为在他看来,在那个年代里一般国民对于文字的修养显然相当不足。他每次评阅大学统一招考的国文试卷时,总是看到笑话百出、凌杂浮泛的问题,而这些毛病让他感到深深地忧虑。

可就如今而言,这样的忧虑几已不为忧虑。因为语言文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变成了一个工具,甚至是一个符号。

它离我们是这么近,却又那么远。

我还记得一位老教授的口头禅:“你们这些小傻瓜啊,真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位老教授曾教过我古代文字学,每次他说起这话时,总是和蔼地笑,却又附着着一丝游离的叹息。

过去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再也不会有人想起。语言文字的文化成为了时代的老古董,而那些老学者们则要跟着它一起踏入暮年的晚钟。而此刻,罗先生的话却像是一个永垂不朽的誓言,他用毕生的热情在诉说:这条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却仍要走下去。

于是在这样一种难以浇灭的激情里,诞生了《语言与文化》与《中国人与中国文》。

《语言与文化》和《中国人与中国文》均是罗先生三四十年代在语言文字方面所作出的研究成果,内容以汉语、汉字为基点,迅速向外延伸扩散,涉及到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等多种学问,而这些涉猎的学科也并非只是浅尝辄止,其间与语言深远的关系讲解得鞭辟入里,大量的实例仿佛是天降之物,随手摘取,呈于纸间,单单就含“六”的少数民族居所就列举了五十种之多。语言在罗老的手中就像一把万能钥匙,只要他想,就能走进任意一个全新的世界。

但若只是如此,那么这两本小册子也就只是“语言学里的博物学”罢了。罗常培编写这两本书的用意远远不在于此。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道阻且长,仅罗老一人在其间溯洄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两本书与其说是写给对其感兴趣的人看的,不如说是写给感兴趣的教育工作者看的。语言学作为一门较为枯燥的学问,罗老一路走下来自然深有感触。他和许多语言大师相比,起步晚,没有良好的基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缺陷中努力”。他当过中学老师,当过大学教授,他在纷飞的战火中研究知识、整理心得……研究的路途中诸般坎坷,罗老却从不曾放弃。他所拥有的不仅仅只是丰富的理论,更多的——还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教学经验。正是因为他知道语言不是一个人的欣赏,而是一群人的传承,所以在让人深受文化磅礴力量震撼之时,也细说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教育成果,罗老以自己为蓝本,旨在用更好的方式让人们理解到语言学与文化的魅力,同时对教育工作者也是一种告诫:语言与文化分不开,语言作为一种手段,文化才是它的根本。教授知识的过程学而忘本,将语言只作为一种实用的工具或者抽象的符号来进行教学,那么最终的结果只可能是恶性循环,失却了精髓的传授成为了知识的简单复制储备,传承变成了空壳,深厚的人文情怀逐渐淡薄成一张纸。

因此,“博学与经验并重”成了这两本书合集的最大特点,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它是罗老的一个梦想。

《蒹葭》中言:“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罗老一生都在语言学的河流里来回漂荡,全在寻得一个民族的根并为之珍藏,所以纵使是道阻且长也在所不惜。

因为只要有一天,可以看到那个梦想“宛在水中央”——就足够了。

而对于现在的每个人而言,这条路依然道阻且长,若要溯洄从之,却是征途漫漫。

《中国人与中国文 语言与文化》读后感(四):中国的文与语言

阅读一本书,对其社会的背景有所了解是有必要的,特别是阐述于社会变革的年代,尤为如此。也正因为牵涉于社会的当时环境与社会的变迁,现在的人评价历史的观点与人物的时候,难免会陷入以已知者对古人进行论述,也以新观点对旧有观点进行阐述,多少难以进行公平的评价与总结。而在阅读罗常培的《中国人与中国文 语言与文化》一书,对社会背景的了解,对语言和文化在这么多年的变迁中改变的了解尤为重要。如果我们完全陷入罗的观点,我们会忽视一些东西,而如果我们忘却我们所处的年代的语言习惯与那个年代的习惯的差异,又是将我们自己的观点陷入一种高大上,而他的显得有些落伍的错误判断。

文字从产生的那刻开始,就承载其所诞生的意义,表达与记录,而人要实现其创造文字之初衷,就必然要——用罗的话——识字。中文于其他字母文字不同,其内部的结构紧凑而且稍微变化则字不达意,也是让多数人对其掌握并不那么顺利。于罗的年代及本书诞生的时代,胡适先生与他的战友们拉开新文学运动的时代,要使文字更容易传播和认知,由文言改白话文是其中之一方法。新文化运动也为后来,甚至今天中文的表达奠定了基础。罗在本书中也阐释了他在教学中文中使用的方式,恰恰也和今天我们在教中文的所使用的一样,不过于介绍背景、解字释句,划分段落、分析写作方法,总结中心思想与所具有的意义。没错,这就是我们当代中文学习中老师所教我们的方式,而这恰恰也是探索新时期中文教学的“错误”,却被当做了模式传了下来,而罗所提出的因材施教,善于启发,注重修改作文等却没有被多少继承,不得不说算是一条路已经有人证明是错误的,却还走了那么久。

当我辈回望阅读前人的文的时候,我们或许不屑于那些浅白的表达,并无美感的诗歌,但不得不致敬他们的努力,为了打破文字表达与文字传播的障碍——艰深文言文。有些人会说,正是新文化运动让文言文的美和认知丢失,以至于今日无法破解大多数故人的文献,今天也鲜有熟练文言文的人。也许胡适先生等人着实在破坏中建造,而并不能做得完美。然而却不能将所有的罪过安在他们的身上,文字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且不说文言文是否因为文言文减少使用而没有知己,当当是一次文字简化革命,就已经足以用新文字毁灭旧文字缔造且维固的文言文。而香港台湾等地虽然保留了正体字,其社会文化却并完全源自中文文化,各中掺杂着移民文化,还有本地各种文化运动,文字也就必然变化,成文方式便随之改变。我们无法假设历史的虚无,这也是当代人回顾过往难以对其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之故。

而语言之于中国而言,则是了解整一个社会的重要的工具。相对于文的记录属于衔接过去与现在,未来而言,而语言则是更多关注于现时的交流。中国的语言的形成与世界各地的语言形成有着许多共同点,都不外乎是外来文化,本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等等的杂糅,形成新的语言环境,也就有了新的语言词汇。在罗的年代,那是战争快要结束,也是战争不断开始的年代,社会氛围较为宽松的同时也是较为紧张,从鸦片战争之后的那些年,外来语占据着中国语言的重要的位置,以致于中国的语言中出现了新词,比如说“引擎”,当然,同样中国的语言也“出口”到国外,出现了不少的中国式的英文,诸如“chin-chin”,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中国话,也同时丰富了中国的文字。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展示之一,而文字同样如此,它同时还将语言表达成文。

除了文化之间的交流使得文字的丰富和文化的多样性在文字中彰显,罗还从诸如婚姻辈分,地名,造词,姓氏等来说出语言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窥探我们这个国家的语言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用最直白的方式认识我们自己的语言与文化,触碰这个国家的内核。

中国的文字和语言总是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配合的关系,这种关联从文字诞生那一刻开始就有了。社会的变革会产生新的语言系统,文字也可能改变,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没有变过,就像它们从正体字变成简体字,官话和方言之间,都总是能够彰显当地当时的文化和人文社会的风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