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匠人的读后感大全

匠人的读后感大全

《匠人》是一本由[美] 理查德·桑内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72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匠人》读后感(一):做个匠人有什么不好?

大约半年前刚刚用某种实用主义把自己从理智主义、灵性论的大坑里拯救出来,但还是无法说服自己成为一个匠人(俗称搬砖狗)(但又必须承认自己只是庸人一个,于是造成了不少分裂的痛苦),而且也没意识到匠人和创造者的区别也是实践与理论、经验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一部分,是一种傲娇的错误划分。

这本书委实是一个安慰,作者晚年也终于想通了类似的问题,于是温柔地告诉我们匠艺活动其实是一种持续的基本的人性冲动,是一种单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无可厚非的欲望;而无法将双手和大脑联系起来,无法正面承认和鼓励这种人性冲动是西方文明根深蒂固的缺陷。

此外,匠人的动机比才华更重要,在他们的脑海里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是紧密相连的,匠人并非只问“怎么办”而不问“为什么”。在这种意义上,做个匠人有什么不好的呢?物质文化可能反而能提供更多意义感不是吗?

《匠人》读后感(二):匠人精神

一、手艺人的悲剧

随着工业发展和物质文化的迅速崛起,机器生产逐步代替了人力手工,脑力劳动凌驾在体力劳动之上,经济价值高于一切,在瞬息万变又精彩万千的大时代中,美食、美景、建筑、艺术、文明等美好事物以从未有过的速度直达每个人眼前,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人们的追求渐渐演变成一种对财富的狂热。

在激烈的竞争中,目标作为最有效的导向性工具越来越被人看重,甚至有人将其视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我们开始忽视过程的重要性,过去总说“但求耕耘,莫问收获”,如今恰恰相反了。过去的木匠一人可撑起一家店面,手工的板凳、桌子、各种精致漂亮的小玩意,可现在见到的木匠大概都是装修时的木工吧,按照图纸切割打磨,再无创造性的智慧和精湛手艺;过去的厨师手艺是祖传的,一锅老汤、一团发酵的面团可能都是祖传的,现如今手艺是新东方几个月学出来的,逐利竞争的产物是大家拼的不是手艺,而是降低成本和如何使用添加剂。

这些现象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大家心里对匠艺和劳动的忽视和不尊重,曾经“劳动人民最光荣”的口号震天,可时代发展至今,功名利禄变成第一位的,成功一定不属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劳动者,想要成功就赚钱吧,金钱会给你的人生带上光环。试问又怎么能一味苛责手艺人呢。尊重每一个拥有匠人精神的人吧,无论对方是贫穷还是富有。

二、人人皆匠人

把匠人理解为手艺人是最初的认知,但桑内特却认为,匠人的领域远远大越熟练手工劳动的范围;今天的程序员、医生、艺术家和父母都需要了解匠人精神价值所在。

何为匠人精神: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秉承匠人精神,走在匠艺打磨之路上,我们需要日复一日的专注,在面临困难和阻力时,依靠智慧解决问题。

所谓创造性,更多的是在探寻路上智慧的结晶;所谓目标,把定义为匠艺之路的前方一个驿站,才不会让我们背弃初心。

给自己一万个小时的时间,成为所在领域中的“大师”。

《匠人》读后感(三):不会拉小提琴的厨子不是好哲学家

文/呆呆 图/来自网络

“我特别感谢哲学家理查德·福利。有段时间的我研究毫无进展,他问我:‘你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我当时脱口而出:‘制造就是思考。’”——《匠人》致谢部分

一、双手和大脑的分离

今天,“匠人精神”是一个在畅销书架和名人演讲中常常出现的词汇。无论是关心食品安全与质量标准问题的老百姓、看过《寿司之神》的观影者、擅长绘画或陶艺的手艺人,还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们都可能谈论这样一个似乎超越时空的概念。


毫无疑问,这个词语的走红与一种公开宣扬的精神失落有关: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一辈子认真做好一件事,在细节上追求完美,在态度上迷恋投入的人,实在是太稀缺了。



人们这样谈论“匠人精神”,但从来没有将光环赋予过“匠艺活动”。

匠人精神是原研哉、寿司之神小野二郎,而匠艺活动,则是你我更为熟知的蓝翔挖掘机和新东方烹饪;在前者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人格与信念的力量,甚至创造力;而后者似乎被重复性的技巧和物质追求淹没。



这种矛盾的真相是,我们从未相信手工/体力劳动能够发展出除了“吃苦耐劳”之外的精神性。而“匠人精神”得到的荣耀,要么是由于这种劳动成果关乎经济发展前景;要么则是被简单化约为成功学中的抽象人格。



对于《匠人》作者桑内特来说,这种“双手”与“大脑”的分离(以及后者对前者的贬低)是令人不安的。自小学习小提琴,一朝因伤放弃音乐生涯,踏上学术道路——这位当代西方不可或缺的思想家,比任何人都深谙手艺与精神之间的关系。




《匠人》读后感(四):怀念不完美的美

看理查德•桑内特的《匠人》,总让我想起小时候。每逢佛诞,母亲便张罗着手做几个面饼,倒半锅油,生大火,炸出来的面饼卖相各一黄滋滋的,各样口味都有。尽管母亲的手艺令人垂涎三尺,但作为小孩子的我,仍然羡慕邻居灶不生烟去小卖铺里买回来的蛋黄派。直到今日,我才初初体悟,面饼和蛋黄派之间,竟隔了一颗匠心。

理查德•桑内特定义匠人是,一切拥有想要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的人。这里的匠人不依附于机器,也不依赖于别人,仅仅指自身。就像面饼和蛋黄派。蛋黄派个头均匀包装精美口味一致堪称完美,而母亲手作的面饼卖相各一滋味也各异,比商铺所贩实有许多的不完美。然而正是这不完美使其拥有独特性。在机器取代人力的时代,量化生产满足了我们对衣食住行无尽的需求,也让“世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成为了可能,因为机器与人相比,误差几乎为零。而匠人凭的是拙心手作,生产速度难以匹敌人们对物欲的追求和机器的运作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匠艺越来越成为一座孤岛,后继无人,难以维系。

有些变化曾悄悄地经过我的生活,但若不是《匠人》提醒,我几乎要遗忘。幼时每到夏天,总盼望着吃凉豆腐。从母亲那攥两块钱,赤着脚跑到豆腐作坊里,要两块刚磨的豆腐,那作坊里到处堆满了黄豆子,石磨被豆腐水染得雪白雪白的。作坊阿姨边寒暄手边却也不闲着,边磨着豆腐。冰凉的豆腐一上桌,母亲淋上点香油和酱油,夹一口到嘴里,甜香甜香的。屋外的蝉被热得一阵惨叫,但有那豆腐入口,竟不觉得暑热多难熬。而今,那作坊早没了踪影,偶有机会再吃家乡的豆腐,却总也找不出小时候的味了。母亲说,现在的人哪有闲心磨豆腐,都交给机器了。

这是时代的悲哀抑或是驽钝的匠人该被淘汰,我不置可否。越是科技发达机器作业普遍的现在,衣食住行唾手可得,人们越是懒于追究所用之物是否倾注匠心。《匠人》唤起人们重新重视和物件以及造物之人的情感交流。所谓匠心,也是造物者之于物件所倾注的态度和心情。幸运的是,我发现人们虽然义无反顾地随时代洪流而进,也有人有意识地回过头寻找遗失的过去。一波又一波守艺人声名渐闻。

有人识得年近半百的老木匠刨出的木花很美,雕花师傅不留神手绘的桌花开了个小岔很美,全靠榫卯不见钉子的八仙椅有难以磨去的木结也很美。对这些不完美的美投注的目光和欣赏的心情也许将成为匠人们毕生的慰藉。

《匠人》读后感(五):如何撰写一篇菜谱

推荐桑内特的《匠人》这本书的文字中,我在文末留了一个尾子——力推第二部分第六章“形象的说明书”,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文案撰写说明书”。这一章确实值得单独写一篇推荐。

1、语言很难描绘身体动作,指导性语言和身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这是我们看说明书抓狂的根本原因。

2、要展示,不要说。“她情绪低落”,应该写成”她端着沉甸甸的杯子,慢慢地向咖啡壶走去”。

3、文字只表述结果和动作,没有过程和感受,省略自以为“每个人都知道”的“废话”,写出来的说明书很可能就是“无效指令”,解决无效指令的诀窍,在于破解隐性知识。

4、厨师奥尔尼用去骨鸡做的名菜“阿尔比费拉鸡”,大约有四种写法,奥尔尼的“直白地说”,还有另外三种是——蔡尔德的“诉诸通感”、戴维的“场景叙事”和本肖太太的“寓教于喻”。

5、奥尔尼是这样写的:切断连接鸡翅骨和肩胛骨的筋肉,然后右手按住鸡身,左手的食指和拇指牢牢地捏住鸡翅骨,把它抽掉……只有动作。

6、“诉诸通感”除了过程,每个阶段提出警告,蔡尔德写法是这样的:永远将刀刃对着骨头,不要对着肉……这其间的差别是,蔡尔德诉说的对象是做菜的人,而不是做成菜的鸡。

7、戴维的“场景叙事”菜谱很简单,但她在其中增加了故事,让你体会一道菜的文化背景:一个乡下厨师,抓起鸡不停的摸和捏……你首先要想象生活在某个地方是什么样子,才能去做当地的人和事。只要你在烹饪之前阅读,就可以开始动手,无需再参考它。

8、最精彩的来了。

9、本肖太太是这样写的,括弧里面是桑内特的解释:死去的孩子(鸡),做好让他重生的准备(去骨)。用土把它填满(填充馅料)。当心点!他不能吃得太饱(不要塞太多馅料)。给他穿上金色的外套(涂抹烧烤汁)。为他沐浴(准备炖汤)。给他温暖,但要小心,孩子晒太多阳光是会死的(烤炉温度设定在130摄氏度)。给他戴上珠宝(烤好之后,涂上甜椒酱)。

10、这篇被桑内特称为大师之作的菜谱,让所有的动作都具有了重要的符号意义。这就是“寓教于喻”。

11、呵呵,坦率的说,别说好吃了,看完这四种写法,我也做不出一只能吃的鸡。根据我的观察,厨房是这样一种空间,它天生亲近有天赋的人。任何菜谱,都是对会做的和好吃的人的耽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