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日日好话心自暖读后感精选

日日好话心自暖读后感精选

《日日好话心自暖》是一本由琹涵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日好话心自暖》读后感(一):用古典智慧温暖人生

台湾著名散文家琹涵四十年来甘之如饴,艰苦不辞地写作,其的文字清丽隽永,内容情真意切,总是因其自然诚挚而动人心弦。

最近几年,作者尝试着将生活散文与经典文学相结合,新书《日日好话心自暖》可谓是代表力作。作为枕边书的《格言联璧》是琹涵最喜欢的一本古籍。作者琹涵从高中时代开始反复阅读《格言联璧》,不论是欢喜的时候,还是悲伤、孤独的时候,都会读上几则,每次都觉得非常受用。多年来,琹涵对《格言联璧》在生活中的体悟和感怀,最终写成了《日日好话心自暖》,它没有拘泥于原词的解释,而是通过一个个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和温柔婉约的文字,从持躬、存养、处事、接物、齐家、惠吉、悖凶、敦品、学问等方面将《格言联璧》的智慧精髓诠释得浅显易懂,并深情勾勒出现代人生活中每一个酸甜苦辣的时刻,从中我们可收获为人处世的哲理和心灵的抚慰,让人生不再迷茫、困顿。

《格言联璧》是清代学者金缨所编,在民国时期为弘一法师所推崇,弘一法师曾抄写很多此书中的格言警句赠与结缘人。大众熟知的“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等均是出自《格言联璧》。

经典的智慧书不应该只供奉在知识的殿堂,还应该让大家都能看到它亲和可爱的一面。在引进出版简体中文版《日日好话心自暖》时,出版方特别邀约老树为本书绘画,诗意的文与画相得益彰,想让日日好话,就存在于大家日常的美好生活里,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古典智慧闪耀的光芒。

《日日好话心自暖》读后感(二):【雨枫试读】人生路漫漫,仍需努力!

人生路漫漫,仍需努力!

——评《日日好话心自暖》/By Rene-summer

忘记了是从哪里看到老树的画,那么的古意盎然、悠闲自在,却又深深的抓住了我的心。所以当在豆瓣上看到《日日好话心自暖》这本书的介绍,说有老树画的插画,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看看这本书。

收到书的时候,我就被书折服了,一个字,美!不得不佩服的是老树的画,真的很美!寥寥数笔,传统的古典山水背景,身着民国时期长衫的无脸人,偶尔看到的吊灯等一些现代元素。传统与现代,在此随意“混搭”与“穿越”,渲染出了悠闲自在的感觉。再配着诗句,看了很是安静、平和。

美的不仅仅是画,还有文字。琹涵在书中多有提及花,康乃馨、芒花、向阳的小花、含笑花、茉莉花、夜来香、七里香等等,可见琹涵也多有喜欢花。喜欢花的人,心态也会变得平和,写出来的文字,自然也就柔美。就像在《亲情:时间最美的花》一文中,夫妻因工作长期分居,无法照顾儿子,但后来婚姻又有问题,儿子跟随父亲,因父亲不允许,所以不敢和母亲亲近。等他长大一些,有自己的想法后,和母亲也亲近了。作者借用芒花来写,“你们都曾像是风中的芒花,孤单地摇曳在大地之上,那凄惶之色,多么让人不舍啊!”

《日日好话心自暖》是一本心灵励志书籍,是全球华人心灵知己琹涵以清代金缨所编的《格言联璧》为基础,把其中的嘉言警句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一个个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和温柔婉约的文字,从六个方面浅显易懂的诠释了《格言联璧》的智慧精髓。

整本书中,几乎每篇文章都有提到《格言联璧》这本书,换种方式来说,《日日好话心自暖》也算是《格言联璧》的详解,只不过方式不同罢了。《格言联璧》作为佛学入门书,作为传承百年的国学经典,每一条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读书是修身、造就高尚品德最有效的方式。读什么书,如何读书,《格言联璧》也都说的很清楚。看来,我有必要去找一本来读读了。“为善最乐,读书便佳”,想必也就是说的如此了。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公平之事。抱怨、愤怒又有什么用呢?反而会伤及身体。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抱怨,多反思,让心态逐渐平静下来,就会少许多烦恼。《陆象先传》中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烦恼解决了,心态平衡了,自然也就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了。

人生路漫漫,仍需努力!

《日日好话心自暖》读后感(三):【雨枫试读】你若真心温柔,便能吸引温柔。

被温柔击中了。

这是看时的第一感觉。

不论是老树那悠游自在的画,还是文中那温柔如水的故事,都好似一股清泉,涓涓流淌,虽不足解夏之燥热,但也可在心静之时,细细品味。

这真的是一本非常温柔的书。

不论是从封面,插画还是内容来说,都足够温柔,足够让人在阅读时心中泛起点点涟漪。

翻开书,伴随着淡淡的绿色映入眼帘:

人间行路,有太多的风霜雨雪。

谁能平安涉渡呢?

恐怕仍需仰仗前人的智慧。

日日好话,

就在每一次我们所遇见的美好生活里,

随处可以看到古代智慧闪耀的光。

琹涵在书中以生活中所得的感悟,与《格言联璧》结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幅美丽而又平和的日常画卷。琹涵并没有拘泥于原词的解释,而是通过一个个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和温柔婉约的文字,从六个方面将《格言联璧》的智慧精髓诠释得浅显易懂,并深情勾勒出现代人生活中每一个酸甜苦辣的时刻,从中我们可收获为人处世的哲理和心灵的抚慰,让人生不再迷茫、困顿。

这是非常适合在困惑时读的一本书。

在《生命的微笑》里,看到这样的疑问,“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呢?”“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想必我们在迷惑时,都曾经思考过这些问题,我们奋力想要移开它,但又谈何容易?于是,我们到书本中去寻求答案,希望古圣先贤的智慧之言能对我们有所帮助;我们经常演讲,还亲近师长,就是希望能够向高明的人求教……为此,我们也用心地阅读,冀望有一天眼前的迷雾得以散去,又见朗朗的晴空。我们辗转红尘,经历世事,在其中学习和历练,所得的经验就是生活给我的教导。这不是刻板的理论,而是活生生的教材,足以感人肺腑,引为平生教训。

《格言联璧》中有这样一句话: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子也。

人生路上的风云变化,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世间的人情冷暖,可以培养人的忍耐性;世事的是非颠倒,可以作为人们修身实践的依据。

单靠自己的人世历练的经验,或许的确是有所不足的,这时,前人的经验能够指引我们少走弯路,少些纠结。

《日日好话心自暖》能够让心静下来想一些事,并且确实能对生活中没有注意到细节有所了解,所引用的《格言联璧》也确实是字字珠玑,指引方向。

足以抚慰心灵,足以治愈心灵,却并不能够给人以改变的力量。

太温柔,太平和的处世之道,想要坚持下去,有种甚为艰难的感觉。

或许,你以温柔之道处世,世事皆温柔以待你,这是最好的。

你若真心温柔,便能吸引温柔。

《日日好话心自暖》读后感(四):【雨枫试读】你总叫我多读书,却忘了说书读多了会傻

这本书太漂亮了,漂亮到我一个老爷们儿不好意思在办公室拿出来读。

翻开便是老树标志性的水墨水粉,写意的封面和插画,透出一股清幽隽永之气,较以往作品不同,这

次的插画,多是在以现代为题,画面狭长逼仄,一袭古着清冷自持。幽幽的冷色调画面下,总有一抹暖色

,或星星点点,或瞻首远望,或自在心中。这画,想必也是为了点题——好言一句三冬暖。

然而印刷上却有瑕疵,其中《敦品》中左下角有一噪点,格外扎眼。就像是买了液晶显示器却不偏不

倚,正中间一个坏点,不管什么时候,什么画面,视线都无法从那个坏点上移开。由这个噪点可以推断的

是,这一定是CTP版印刷的了。只是问题出在人工业务疏忽上还是在CTP制版过程中,不得而知。侧面了解

到,在印前制版时,用的是海德堡超霸A105,属于热敏型设备,那么在明室操作中会不会因为操作不当或

环境因素,而产生这种噪点的瑕疵呢,在经过咨(bai)询(du)后,结果是可能的。

在想明白这点后,我便舒了口气,心满意足的合上了书。

“为善最乐,读书更佳。”谁说不是呢,猫靴当即决定,马上去弄本《格言联璧》来看。恰逢某东活

动,才15块钱。便悻悻下了单。

窗外华灯烂漫,在帝都雨后氤氲中,心绪亦随云远去。

回想刚刚(可能)读过的这本《日日好话心自暖》,并没什么感觉。道理大家都懂,可过于温软的文风,和暧昧的处世态度,实在是难以亲近。我想,这可能是本更适合女人去读的书,毕竟,她通篇都是上善若水任方圆的道理,而在这个遍地戾气的世道,我哽住了,不知道不假思索的按书上去生活,这么去做是好是坏。如果人人向善,自然是大善,但哪怕只有一个歹人,便是狼入羊群。不可收拾。

脑中闪过另一句俗理,“男戴菩萨女戴佛”,个中道理也是劝男人多些菩萨心肠,心性柔和一点,能有救人于危难的担当,至于女人,则是劝她们凡事大度,遇事宽容。可这种寄托,也只是希望稍作改变即可,真是照单全收,则又会是男不男,女不女的。

所以我说,书中的事,看看就好,毕竟违和,容易出戏。

男人的完美一生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海贼王的男人,这是有大志向,但我一介草民,还是正身清心以立本而应务。

而至于生活的态度,腐国有云:Keep Calm And Carry On。

《日日好话心自暖》读后感(五):【雨枫试读】一个养坏的“胃”

隔壁邻居,有这样一个人,每每一句话,总习惯性地加“就是这道理,你知道吧?”就算只是到点吃个饭,肠疼拉肚子,也要说:“就是这种道理,你知道是吧?”好像别人饿就要吃饭,肚子痛跟他不是一回事似的,每次听他说话,再配他中气十足的声气,都忍不住鄙夷,好的,只有你说的道理是天大的大道理… 兴许我强烈的反感也怪如今时代,道理横行。它们在任何一个街巷缝隙穿穿荡荡,无孔不入,它们已经泛滥成灾,我想,又因为我们都懂道理的重要性,它们才对人群持续发挥力量。但当下的阻碍,之所以对这件事避之不及,则是那些闪烁的智慧,早被咀嚼嚼烂,星光不在。如何令根本的言语焕发光泽?这是写作者面临的难题了。可惜,作为一本依循《格言联璧》之精髓诞生的书,无论从语言的新颖,或传达的正面影响,和大多同种类型的书,没有不同。 本书讲“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摘抄一段经典格言,糅合生活小故事,古人与现代相遇,依靠作者的手,诠释现实世界的处世门道。像《人要常和悦》里“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渲染出陌生人间因一团和气而感受的喜悦;《当仁不让》中总对别人伸援手的医生,在自己遭受困难时,自会有他人相助,映和了“惠不在大,在于当厄”的美丽给予;《有一种幸福叫知足》显然易见,“知足常乐,忍能自安”,乃是亘古不朽的幸福秘诀;《天道还好》中隐忍、孝顺婆婆的大儿媳妇;《遇见微笑》选择快乐,都旨在敦敦教导人们与人为善、宽厚、包容、心境美好的人生态度。不可忽视的是,作者把这些一一道来,不骄不躁,实属难得。 其实1851年,《格言联璧》一经刊发,便广为流传,达到“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的盛景。一百多年后,那样的景况再难觅得,人们不仅对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籍产生免疫,更对整体阅读氛围滋生懒倦心情。这种状态下,作者琹涵执着追寻先人遗留的智慧,看她近几年写就的书,尽是经典解读,这次无一例外,她营造的一种返璞归真的心境,就实在诚恳了。 对读者而言,诚恳自然体现在行文走笔中。全书文笔的温文、真挚,像有亲和力,渐次弥漫纸墨间。如同作者自己所说:“我的文字不深,所以较大众化,为人所亲近。”但是,可能正因为文字简朴,毫无惊喜修饰之感,读来平平泛泛,一方面有作者追求的“轻而清”,在胃口被语言养坏的读者眼中,一方面就过于规范,致显平铺直叙了。加上篇幅短短,故事情节一笔带过,更添一种“为讲道理而讲道理”的观感,让人心底无波,浑浑噩噩。然而这似乎和作者曾任中学教师有关,勤勤恳恳、平和温柔的气质,渗透到心性,使她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颇有看淡世事风情的味道。只是过了那段学生岁月,人一犯懒,再好的心性品质,也难得琢磨。 如此,可以说明,作者怀揣的质朴之心,我虽触摸到,却仍持着一种倦怠不理的心情。当然,我这又怪环境气氛不对头,又说讲道理要生新意,还归咎时间很沧桑,不过是为放任自己不努力,放任自己不善学习的态度找个借口而已。那些真的希望在书中寻得休养生息的办法的人,随便一则警句,就足以裨益无穷。 而那种“良言一句三温暖”的确切柔美,是我需要重新领略的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