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社群的进化读后感锦集

社群的进化读后感锦集

《社群的进化》是一本由[英] 罗宾·邓巴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90,页数:3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群的进化》精选点评: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万物。

●9分吧,挺好的书不知为何分低,可能与人类简史重复比较多吧

●就……开阔一下视野吧,第一次看这么详细从进化人类学角度阐述社群的书,也通俗易懂。感觉这本的大框架逻辑比较顺,但看细节又觉得系统性好像不是很强,看到有网友说像散文,有那么点意思

●内容挺丰富的,但是整个呈现方式感觉对普通读者不是很友好

●科普文,流水账,邓巴四处抖机灵。 都是一些很小很小的点凑出来的章节,当散文读吧,还是很轻松的。但是没什么用。 可能有用的点: 接吻可能是对潜在配偶基因型组成的测试。 大脑真正的消耗可能源于配对。 亲密关系或联结感有赖于:亲密接触(触觉激发情绪),唱歌跳舞(本能),微笑。 女性谈话在维系关系,男性在表现力量。 区分于其他物种的特征:意向性,从经验世界中退缩,并思考未来的能力。而莎士比亚可能是在意向性上不断挑战我们而闻名。 文化能力源于元认知。大脑难以处理连续性知识,故简单二分。 人类后期的社会功能进化:社交性梳毛,内啡肽释放,宗教。

●这书虽然通俗易懂,但整体很散,一开始讲社群,然后是人类起源,最后讲到基因,结尾又提倡环保?里面的概念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般。

●好枯燥……但很适合用来打发时间。读后感大概是:我爱全人类(?@折原临也

●个人认为前文的汪丁丁文字更为精彩,旁征博引的给邓巴取了个中文名字,但是对邓巴的理解也说到点,邓巴数字源于长期对动物社会的观察得出来的,从而衍生出来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人类喜欢八卦,为什么一夫一妻制,为什么单身男性更危险种种现象,都通过观察得到了自己的解释,这本书是论文的一个扩充和合集,所以分章节来读完全可以,没有特别的故事连贯性,但是对于其本质的底层假设是一致的。我觉得还不错,建议再读下人类的演化。

●人是个牛逼的人,书写的很碎

●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很多,但是也造成了散而不精的问题出现。适合快速阅读,不乏一些有趣的解读和知识。

《社群的进化》读后感(一):社群的博弈论

社交网络有一个非常基础的理论,那就是“150定律”, 即著名的“邓巴数字”,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邓巴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而精确交往的人数为20人左右。该定律认为,这是由人的大脑新皮层的应对能力决定的。而古今之发展变化,也因为通信交流手段之变化出现一定程度的更替。

群,自古以来便有之。早有“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之说,古书原意则释义为“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论语》中曾有“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之言。 当代之社群发展,论年龄发展,总角黄口儿童多始于周边,而于弱冠之前数年,始于网络颇盛,成长于社区,流行于网络通讯,兴盛于点赞评论,与动物的“群”互有异同,社群之要贵在“社”;因人之社交属性,热闹非常。犹记得,绝大多数的人无法踽踽独行一人存世。即使采菊东篱,独守一处,或国内,或异国,或许内心存在孤独,而不能抛弃社群独立存在,隐士如此,哲学家也亦然。 似乎,我们对新时代的社交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期待,将事情依托于对别人的期待和关注,无论是网络创业还是出名。优质独立人格才能出现优质的社交,而崇尚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们,害怕与所处环境产生相应的偏差和矛盾,畏首畏尾。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崽会打洞。同样的道理也存在所生活的环境中,一本正经的学习反而被嘲讽,遵守原则反而被讥笑,一步步为了调和矛盾,人们开始学习社群不论对错的原则,忘记了交往的初心。

社群交往,如若按其自然的规律去使用经营,求同存异,至少能让一个人理解和关心别人。但我们啊,总是会有很多自以为是,把这个世界的良好秩序遵照自己的意愿去修正,去判断。不知道在其他人眼里,我们所谓的自作聪明到底又有多么愚蠢呢。人坚持自己的信念,从而进入更好更优秀的集体,周围群众不以为异类并鼓励,这种社群才是人文的最好体现。

《社群的进化》读后感(二):微信好友数超过150的部分,可能是你这辈子都不会联系的人

今天要总结的是湛庐文化出品的深度理解社群四部曲之一的《社群的进化》,本书的作者是罗宾邓巴,著名的“邓巴数”的提出者。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最大的感觉是,邓巴是一个好的学者,但不是一个好的作者,整本书读起来非常散乱,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性,一会儿讲社群心理学,一会儿讲进化论,一会儿又讲社会学,过分散乱的组织,让这本书读起来十分费劲,好在这本书还是有很多干货的,只不过,总结起来也会有点散乱。

#邓巴数的解释

关于邓巴数理论,这本书介绍的非常少,可以说是一带而过,简单的说,就是说一个人的社交圈最多可以维持150个左右的好友,这就是邓巴数理论,当然这个150个只是一个平均范围,有的人社交能力强,这个数字就大一点,有的能力弱,这个数字只有小点。我最早接触这个理论是在冬吴相对论的脱口秀里面听到的,其实关于邓巴数理论还有一个详细的分析,就是说一个人密友差不多有5个,至交差不多有15个,好友差不多有50个,而朋友这个级别的差不多会有150个,这就是基于邓巴数理论的友谊环。

关于这个理论,冬吴相对论里面有更深层次的解读,就拿这个密友来说吧,5个只是一个平均的范围,从社交能力的角度来考量的话,女性的数量会比男性多,也就是说女性之交的密友可以,7~10个,男性基本就是3~5个这样,而且这里面还有更奇妙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密友是不断改变的,但密友的数量始终都是一定的。

这个再进一步说的话就是当你结交了一个新的密友的话,那么你曾经的密友就不知不觉的被剔除到第2层级了,不管你内心愿不愿意,大脑都是这么认为的,而事实也是如此,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那些鼓吹地球是平的人可以歇停一下了,互联网打通通了人们的连接,但地理的距离依然会把人际关系拉远,就像邓巴数解释的那样,在总数一定的情况下,总是会有新陈代谢的。

#社交是人类本质的需求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来说,当人类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社交就是其最基本的需求了。而这本书也提到,大脑天生爱社交。作者甚至从人类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人类大脑的进化就是为了社交,大脑新皮层的发展程度,决定了社群的规模,不过这本书也没有解释为什么是150这个数字,也许后面的书籍会提到吧。

书中提到社群是生活的核心,在传统社会,社群基本都是由血亲组成,由此组成的社群极为可靠,效率非常高。当然随着社会发展,这样的社群越来越少,因为亲属感在当今这个社会已经渐渐淡化了。当然这个问题属于社会学讨论的范畴了,这本书只是说了这个现象没有讨论其背后的原因。

我斗胆分析一下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吧,随着社会文明高度发达,人类在这个社会上基本可以独立生存,不再像远古时期需要通过人跟人的协作才能在更好的生存,再加上当今社会的快节奏下人跟人的交流也进一步淡化,从而造成了现在的现象。

#语言的意义

传统的观点认为语言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方便交流,但是如果说仅仅是为了便于交流的话,那么只需要一种语言即可,不需要发展出如此多的语言,因为有科学研究表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起源于1万代前非洲平原上的共同祖先。

作者从进化人类学的角度去分析了这个问题,语言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沟通交流,那就是社群之间的识别,因为研究表明语言这种东西的分化不需要像进化需要成千上万年,语言的分化只需要一代,那么在这个分化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社群,社群跟社群之间的分隔能让团体协作更有效率。原因就是之前已经说过的,大脑新皮层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团体的大小,只有一定规模的群体才是最高效的,所以控制群体的规模是有利于群体的发展的,而语言恰恰担当了这个角色。

从这个角度而言,方言是你出生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识。因为方言成年之后,学会的概率非常小。以前一直以为方言只是方言而已,认真想想,方言其实是跟着另一种根的体现。无奈的是,就我身边而言,方言已经渐渐弱化了,甚至代际传承传承也出现了脱节。没办法,因为根这种深厚的话题对于青少年来说,理解起来还太早。

#社群中的行为研究

* 碰触的重要性

书中提到的碰触行为的重要性

>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活得很紧绷,不喜欢被触碰。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不习惯与很多东西接触。毫无疑问,触觉是人的诸多感觉之中最为亲密的。

在人类的各种感觉之中,触觉是最能体现亲密性的,一次牵手,一个拥抱,一个亲吻,这些都是碰触。面对陌生人,我们讨厌碰触,可以说碰触这个行为把生人和熟人划分得一清二楚。

* 信任的化学基础

传统的观点认为,信任是基于互惠的基础,也就是说我信任你,是因为我相信如果我这次帮助你,那么下次你会帮助我,但是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信任是有化学基础的,它是由我们体内的一种叫催产素的激素决定的,这个多少有点像《人类简史》这本书里面提到的一些观点,人类的很多情感是由化学物质操控的,这么想想的话,其实人类有点像机器人,只不过操控我们的是这些激素而已,仔细想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还是我们吗,或者说怎样的我们才是我们,How to be yourself?

* 笑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当自己心情好的时候会微笑,那这本书里面的研究告诉我们,笑可以加强社群的连接感,化解社群中的紧张,这是因为当人们大笑的时候,体内会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东西,好吧,又扯到化学物质了。也许有一天当人类彻底破译生命密码的时候,会带给我们另一幅完全不同的画面,在那之前尽情大笑吧,得意的笑,开心的笑,欢快的笑。

* 我们为什么喜欢八卦

当我们在八卦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关于这个点书中是这么说的,当人们闲聊的时候,这有点像动物互相梳理毛发,这是我们建立社群连接的方式,也是一种告诉对方我很在意你的行为,就像动物互相梳理毛发其实就是在建立关系,当人们在互相闲聊扯淡的时候,其实潜台词就是这么说的:我宁愿跟你在这边扯淡,也不想跟他去做其他事情,这是人们喜欢闲聊最基本的原因。书中有一句话,总结的非常到位:

> 流言蜚语成就世界

* 人类的记忆永远无法精准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记忆永远无法像计算机存储一样精确,所以当人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往往会凸显某些细节,而遗漏掉另外一些细节,这就是为什么当证人在法庭上作证的时候,你不要完全相信他说的话,这不是说他自己想说谎,而是大脑的运行机制决定了他无法记住全部的细节。从这个角度分析的话,我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也不是所有细节都是可信的。

* 关于出轨这个话题的讨论,

科学研究表明,出轨这个是由基因决定的,RS3基因位点上是否有334型等位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的人是否会出轨,有的人在这个基因点位上是没有334型等位基因的,有的人有一个,有的人有一对,科学研究表明,,有这个基因的人有更大的可能出轨。

* 对死记硬背的肯定

在我从小接受的教育系统内,似乎都看不起死记硬背,大多都在提倡活学活用,但作者通过研究表明死记硬背对于大脑的发育是有促进效应的,通过对记忆力的不断磨练,可以强化神经,同时作者也表明,如果仅仅有天才的大脑,没有记忆力的话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今后如果再有人攻击你,你要知道,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 归根结底,所有人都要靠记忆力来做很多事。只有天生的智商永远不足以让科学进步。任何学科都取决于人文学科中被称为“学识”的部分——这是“记住事物的能力”的一种礼貌说法。就像所有形式的知识进步一样,科学的进步也源于能够以新的方式将不同的事件或事物联系起来的能力。如果没有能力去记住这个世界运行的细节,那些著名的天才也不可能仅凭直觉,就产生一个与任何记忆都无关的新想法。甚至数学家也要依赖记忆,来认识到数学问题的几种解决方法中哪一个是最优解。

好了,关于这本书大概就总结这么多,因为这本书组织比较散乱,所以总结起来也十分费劲,后面我会继续读深度理解社群4部曲的另外三部,希望后面的书写的好一点吧。

---

下面分享一些书中我喜欢的话

> 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科深奥知识的技术培训,还是训练如何思考和评价,如何为了支持和反对某种立场提供证据,如何在不受偏见和预先影响的情况下批判性地思考一个问题。

> 直言不讳地说,律师这个职业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寻求真相,而是为了维护自己客户的利益——无论客户是对还是错,这才能促成最好的交易。这意味着律师总是会尽力追求真实的经济收入。他们就是讲故事的人,目的是要说服陪审团从他们的角度来看问题。在我们的法律体系中,陪审团是被动的,只能倾听:他们不能自己检验证据,也不能质疑律师对事实的解释(只能被洗脑式地说:“是的,是的……”)。在我看来,这就是误判、错判为什么较为常见的原因。

> 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想问的问题,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这些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 有一个特征的确是人类所独有的,那就是虚构世界。

PS:《人类简史》也有相同的观点,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人类虚构的:宗教、政府、信仰等等等等,可以说,虚构的力量成就了人类的伟大。

《社群的进化》读后感(三):原始部落与现代社会成员的熟人数量都不超过邓巴数:3星|邓巴《社群的进化》

“就像雌孔雀一靠近,雄孔雀就开屏一样,女人在场时,男人也会开启吹嘘模式。你可以试试观察同一个男人,在只有男人的场合和有女人的场合下有什么差别。有女人的场合下,他的谈话风格就会明显不同,变得更加爱炫耀,更加幽默。”

01

以为会详细解释邓巴数,其实相关篇幅很小。

读后感觉内容有点发散,像是从社群的角度讲了一遍人类简史,不少内容在《人类简史》中见过。实际本书英文版比《人类简史》出版时间更早,这部分重复的内容基本是学术界共识。

全书分了7个部分,第1部分先介绍邓巴数。原始部落的规模一般在150左右,现代人的熟人基本也在这个规模,不需要层级管理的公司的规模,军队的最小作战单位,村落的人数,基本都是150人左右。150这个社群规模上限,就是邓巴数。

后面几个部分,从语言、心智、亲密关系、基因与进化、文化等方面看社群,讲人类学与进化史,内容比较发散。

第七部分讲社群的崩解,指出了当前社会的一些危机。

翻译稍逊,有些语句需要多看几遍才能明白。

英文版权是2010年的,有点旧了。

总体评价3星,还可以。

02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研究结果表明,大脑真正的消耗可能源于配对(pairbonding)。你是否总是对伴侣的缺点耿耿于怀?如果你发现你们的关系中有些摩擦,那你们其实很般配。对鸟类和一般的哺乳动物来说,大脑在身体中占比最大的物种绝对是单配的(一雄一雌)。那些群居且任意交配的动物,如羊、牛,其大脑往往较小。P6

2:另一此鸟类一生只拥有一个伴侣,比如很多猛禽,猫头鹰、大部分乌鸦和鹦鹉。第二种鸟类的大脑是所有鸟类中最大的,哪怕我们已经排除了生活方式、饮食和体型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这样的结果依然非常显著。P6

3:实际上,雌性在大脑皮层的控制权争夺中获得了胜利,因为对她们来说,社交技能更有价值;雄性则赢得了边缘系统的控制权,因为这可以让他们一旦投人战斗就无须思考太多。两性之间的进化战争最终是关于控制大脑的某些部分的,P10

4:已经有发现表明,在人类之外的多种灵长类动物中,群体规模(会影响社会的复杂程度)与大脑新皮层(主要负责有意识思维的大脑外层)的大小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证实了上述那种社会智力理论。这种结果似乎表明,任何一个物种的动物都只能同时维持一定数量或质量的关系。P19

5:有关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大脑新皮层和社群规模的关系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人类拥有前所未有的大容量大脑,那么,人类的社群规模会有多大呢?参考猴子和猿类,人类社群的规模大概是150人——也就是人类能拥有的关系数量的上限,这一数字已经被冠以“邓巴数”之名。P20

6:那么技术更加发达的社会呢?是否有证据表明150人就是一个社会单位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对此有所关注的话,你会发现到处都在印证着这个神奇的数字。P21

7:这一数字同样经常出现在商业领域。“拇指法则”(rule of thumb)通常被用在商业组织理论当中,即员工数量小于150人的机构基本上还能面对面沟通,良好运转,一旦超过这个数字,机构想要有效运行就必须引入等级制度。P22

8:还有一种界定邓巴数的方法。有些人你如果凌晨三点在香港机场的候机厅遇到,过去打招呼说“嘿!最近好吗?有段时间没看到你了!”也毫不尴尬。这些人的数量不会超过邓巴数,也就是150人。P23

9:更有趣的是,如果我们观察组成社会的150人群组中的社会关系模式,总能发现很多亲密的关系。而关系最为亲密的小圈子一般都由3~5个人组成。这个核心的小圈子里,基本上就是你遇到困难时会求助(寻求建议、安慰甚至会借钱救急)的好朋友。比这一层小圈子稍微外围一点的,是一个大概由10人组成的小团体。而在这个小团体之外,还有一个大约30人的大圈子。P27

10:这些熟人圈子简明地揭示了我们与朋友接触的频率——对于5个人的核心小圈子,至少每周一次;对于15人的小团体,至少每月一次;而对于50人的关系圈,至少一年要联系一次。P28

11:简而言之,裙带关系在苏格兰移民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带来了诸多裨益。也许正是因为裙带关系,苏格兰人成了18世纪和19世纪英伦三岛上最成功的移民群体。P35

12:就像雌孔雀一靠近,雄孔雀就开屏一样,女人在场时,男人也会开启吹嘘模式。你可以试试观察同一个男人,在只有男人的场合和有女人的场合下有什么差别。有女人的场合下,他的谈话风格就会明显不同,变得更加爱炫耀,更加幽默。但是,除此之外,你还会发现技术和其他“知识性”的话题会变得更有攻击性。P64

13:更有趣的是那些能反思他人心理状态的例子,如“我想你一定认为……”这种措辞。这种能力定义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意向性,通常被称为二阶意向性。这相当于儿童在5岁掌握心智理论时所达到的阶段。更有趣的是这种阶次还能被扩展到更高。我们已经通过实验证明,正常的成年人可以达到五阶意向性,P96

14:进化心理学家有时把人类描绘成“太空时代宇宙中的石器思想者”。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思想是我们大脑的产物,但大脑的进化并不迅速,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验仍然映射着人类早期对环境的适应,一如人类在50万年前的生活图景,P109

15:麦凯恩注定会失败,而这不仅仅是因为佩林效应。事实上,证据一直就摆在那里。奥巴马注定赢得大选,理由有两个:第一,他是两位候选人中个子较高的那个(自1900年以来,相比于较矮的总统候选人,个子较高的候选人当选美国总统的概率高3倍多);第二,他的脸更为对称。P112

16:即使是在陪审团的房间里,也不是12个思想独立的人在努力评估所有的事实。大多数陪审团实际上就是一两个人的陪审团。一两个非常强势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通常可以通过人格或自己的辩论能力来左右陪审团。这种心理学现象已经在进化中被反复证明了:P121

17:如果你也想进入婚恋市场,我可能会建议你忽略人们在征婚广告中怎么描述自己,只要看他们对伴侣的要求就可以了。这能够更好地预测他们真正喜欢的类型。否则,这就会沦为一场赌博。P141

18:一夫一妻制几乎就是铁律——大约90%的鸟类是成对的,至少在特定的繁殖季节都是配对的。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真正的婚姻幸福。但在10多年前,当DNA指纹的新技术发现雌鸟所产的卵中,有1/5并不是受精于它们的固定伴侣,这一事实打破了鸟类采用一夫一妻的幻象。P159

19:如今,除了一小部分语言外,基本所有的欧洲语言都源自早期印欧移民的语言。似乎只有巴斯克人在这场移民狂潮中存活下来了,完好地保存了自己的民族身份(或基因)。在比利牛斯山营寨的庇护下,巴斯克人的祖先一定看到了自己营寨的山脚下那浪涌般的入侵者和漫天的侵略。P177

20:遗传学证据表明,红毛猩猩才是格格不入的——它确实在1800万年前与其他类人猿共同拥有一个祖先,但那是在三个非洲猿类亲戚(人类、黑猩猩和大猩猩)进化之前的事情了。P210

21:碰巧的是,现在有相当有力的证据表明,北美最早的居民实际上是在20000年前的某个时候从欧洲来的,大概是从西班牙附近的某个地方到北美的。而在5000年前,他们被来自西伯利亚白令海峡的现代美洲土著的祖先消灭·..···但这是另一个故事了。P211

22:他坚持认为,如果博物馆里没有这些展品的标签,我们很难判断它们是由人类还是猿类制造出来的。黑猩猩的工具箱与人类在前技术时代的工具箱相比,仅在两个方面存在差异:黑猩猩没有储存容器,也不会设置陷阱用于捕鱼或狩猎。P221

23:然而,有一个特征的确是人类所独有的,那就是虚构世界。动物们根本无法理解故事是什么,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缺乏语言,还因为它们无法理解虚构小说的全部概念。P225

24:这绝非易事,因为他此时运行的心理层次已经比成年人平均水平高一阶了。同时,他也将观众们推向了极限水平——观众必须运行五阶的心理意向才可能理解这一故事。也许正是因为莎士比亚能够在这个层次上获得成功,挑战观众的极限,他才成了一位如此成功的剧作家。P227

25: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语言只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一个聪明手段而已。它本身只是一种把知识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的机制。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不得不面对那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在没有语言帮助的情况下探索思维? P253

26:发展心理学家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后代在出生时缺乏所谓的心智理论,但在大约4岁时会突然形成。在此之前,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到其他个体可以对这个世界抱有不同于自己的信念。如果他们自己看到有人吃了罐头里的糖果,他们就会假设每个人都知道。P253

27:宗教信仰是一个真正的谜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至少会做出一些努力来检验自己所信奉的真相。然而,说到宗数,我们似乎最相信那些与已知物理定律相悖的故事。P260

28:实际上,灵长类与其他物种不同的是,它们的群体中存在隐形的社会契约:个人必须放弃一些直接需求,以保障群体的利益。如果你对自己的需求要求太多,最终就会把其他人都赶走,从而失去这个群体所能提供的保护和资源。P262

29:那么,什么可以弥补联结更大群体所需的内啡肽呢?尽管笑声和音乐可以填补这一空白,但宗教似乎在人类进化的后期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宗教似乎是除了社交性梳毛和内啡肽释放之外的第三种力量,促成了人类后期的社会功能进化。P263

30:然后我们将这些值标在同一张图表上,证据表明,早在200万年前,直立人就已经有了三阶意向性,或许这就可以使他们形成个人信仰。四阶意向性在大约50万年前出现在古人类身上。而在20万年前,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类进化出来之前,我们并没有看到多少五阶意向性出现的痕迹,P265

31:最后我们得知:只有白人,尤其是北欧人具有消化新鲜牛奶的能力,另外就是撒哈拉南部边缘的一些牧民了。而世界上的其他人,基本都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牛奶,最多能吃一些精加工的奶制品,比如酸奶、奶酪,或者在必须食用前先进行高温烹煮。P275

32:蝴蝶和两栖动物都非常不同。在鸟类中,只有XY组合的性别才能产卵,XX组合的鸟类则有着华美的羽毛,擅长歌唱,忙着捍卫自己的领土。为了避免混淆,鸟类研究者往往用W和Z染色体来取代X和Y染色体,但这也无法掩藏它们就是哺乳动物镜像的事实。P284

33:荷兰瓦赫宁恩大学的图恩·赖克斯(Toon Rijkers)和他的同事,以及来自厄立特里亚的阿斯马拉大学的研究者们,研究了非洲之角乳香树的繁殖。他们发现,乳香树如果被攫取得越多(在最密集的收获季节,整个旱季里每棵树每隔三个星期就要被重新割一次),在接下来的雨季里,它们的花和果实就会越少。P308

全文完

相关链接:

社群相关5本书,好书1本有点旧

心理学相关38本书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5月31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5月31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169本书(截至5月31日)

本号979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