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山有木兮木有枝》读后感100字

《山有木兮木有枝》读后感100字

《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本由丛桦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2015-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有木兮木有枝》读后感(一):厚重的情感,入心的描写,你我的生活

一读,便不能自拔。如果此时外人看你,你就是个傻子,你不知自己的表情其实是,一会哭,一会笑,一会莞尔,一会惆怅。桦姐的文字就是这么有魔力。与其说是文字的魔力,更应该说是她对待生活总是那么宽容,接纳一切生活给予的,并且都把它变成美好。

《山有木兮木有枝》读后感(二):来自天性的文字

这是一本特别好看的散文集,特别走心的阅读体验。在日常与平淡中,读到普通人的无奈、读到作者的悲悯心、童心和童真。写出这种文字的人,是特别优秀的,真正的,有品质的作家。让人在阅读的时候,感觉作者从心底流露的情感,不是为写而写,不是为了发表而写,没有功利性的写作。能体验生命深处的东西,并且能完美有趣地表达出来,特别动人,看似平铺直叙,没有任何技巧,达到了羚羊挂角的天然境界,这种功力来自作者的文字修养,更来自天性。

《山有木兮木有枝》读后感(三):月光照进我心里

本来是搜“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材料,没想到还有一本书。

以为写的是充满暗恋悸动的少女情愫,没想到满篇却是山村、梨园、玉米、秋收还有上了年纪的父亲母亲。

和作者一样,我从小也生活在北方的小村子里,清晨麦苗尖上的露珠,盛夏麦子的香气,深秋黄澄澄的玉米,都深深留在我的脑海里,每次想起,仿佛又回到那个小小的村子,闻到北方空气特有的味道。

但是,和作者不一样,面对平凡普通的村民,我看到的,是在泥土中刨食的卑微与劳苦,而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却是旺盛的生命力,打麦、秋收、以及应对无数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是对生命的赞歌。

感谢作者的文字,让我看到生命的另外一面,像月光照进我心里。

之所以给这本书打三星,是因为有一篇关于女性生小孩的观点我不太认同,虽然现代医学大大降低了产妇的死亡率,但风险还是有的,生小孩也并非像作者讲的那样轻松,不过,这种事也是因人而异,说不定作者生产过程比较顺利,所以才得出那样的结论吧。

《山有木兮木有枝》读后感(四):我以为 心悦君兮君不知

(以下,是想写《山有木兮木有枝》的书评的,但是,,,就当我大(gan)半(en)夜(jie)抒情了)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出自先秦佚名《越人歌》,成为很多女生表达暗恋的最佳引用。嗯,我是在去年追《花千骨》的时候才知道这两句诗的,感觉它简直美绝。我拿这本书来读,也是因为书名《山有木兮木有枝》,我以为这样的书名下面,讲的一定是“心悦君兮君不知”(原谅我人丑读书少)。我是怀着一颗红色25岁少女心来读的好吗,但是,全书都不讲恋爱,不讲暗恋,好吗?差评(傲娇脸),图书编辑你一定不知道“山有木兮木有枝”下来是“心悦君兮君不知”(口亨)。

原来,丛桦的《山有木兮木有枝》直接把暗恋上升到爱了,她对父母的爱,对儿子的爱,对邻居的爱,对乡村土地河流草木季节的爱。好吧,这是一个高度问题。

如果丛桦有像沈从文先生萧红三毛李娟他们那样多的作品,我也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列入采购书单,可惜的是,她作品太少,我读过《山有木兮木有枝》不过瘾,想找她别的作品,太少,我觉得可惜了。一个好的作者,没有分享多的作品,是读者的损失。

《山有木兮木有枝》读后感(五):丛桦:散文王国的独行侠

丛桦的散文别有洞天。

如果你想尝试一种阅读上的新鲜感,就看丛桦的这本《山有木兮木有枝》。

丛桦以探索的姿态写散文。她一反散文创作的“常理”,以逆反、倒置、差转错落的艺术手段演绎散文,以独特的语言、灰色的幽默、厚重的文气,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散文王国,形成了别于他人的散文风格,可以说是独具韵味、独树一帜、独具风流。她为自己的散文贴上了防伪标签,别人很难模仿和复制。

那么,丛桦的散文独在哪里,又特在哪里?我感到有三点,一是选择题材独特。散文写作一般都选择大美或者大爱作为自己叙述的对象,而丛桦的叙述对象大部分比较偏狭,进入她笔下的常常是一些不起眼的事物,甚至是有些灰暗的、更有些表面上看来有些丑的事物,如夕阳中墙根下的老人、即将病死的老牛、城市中狭窄泥泞的街道胡同、串行于胡同中收破烂和卖包子的人,而恰恰是这些事物中最有故事、最有色彩、最有写头。如她的散文力作《石马街叙事》,就是描写城中一条古老的聚居着各色人物、演绎着各色故事的普通小街。这条小街我太熟悉了,然而在丛桦的散文中我却感到陌生,因为她写得太好了。二是语言独特。丛桦的散文语言很朴拙、很辛辣、很老道,极具张力,同样一句话,用她的笔写出来就流光溢彩了。比如她写姓氏文化的传播者丛松坡先生:“他貌相威武,体型剽悍,颇有雄姿,穿上兽皮,再戴上貂裘护耳帽,就是正宗的匈奴单于。他胸腔宽厚,嗓音粗犷。记得2007年在丛氏大宗祠,他对着一株挂满花穗的槐树,一声怒吼,落花便如雨了。”三是文史底蕴深厚。丛桦的散文虽然大部分写凡人凡事,但任何小事凡事她都能用文史勾连起来,我有时就惊叹于她古今中外引经据典,天文地理,正史野谈,知道得那么多那么广,这无疑增加了她的散文的文化含量和艺术品位。

丛桦像一个独行侠,在散文创作大漠上孤独地行走着,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无门无派,不在乎任何评说,但追她的读者很多、很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