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丰子恺自述读后感锦集

丰子恺自述读后感锦集

《丰子恺自述》是一本由丰子恺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4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丰子恺自述》读后感(一):丰子恺:生活总是不易,妙笔总能生花

中国现代文艺史上,如果有通才的话,丰子恺当之无愧。他无论在文学、绘画还是书法、音乐、翻译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禀赋奇异、风骨高迈的传奇人物。日本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称他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你一定会好奇:这个"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有着怎样的生平呢?让我们一起去揭开丰子恺的“真面目”:

丰子恺,乳名慈玉,学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1898年11月9日生于浙江石门镇,1975年9月15日在上海病逝。

他是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翻译家、书法家。

《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名为“自传”,实为丰子恺有关自身经历的部分文章的结集。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三十五篇丰子恺的自述散文,涵盖了丰子恺幼时至耳顺之年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内容涉及他的童年回忆、求学之路、笔墨生涯、历史流光和生活随感等,形象勾勒出了一代艺术大师六十余年的人生轨迹。

在书里,丰子恺除了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还真实记录了石门湾的市井人情,为我们展现了浙江边城古镇的淳朴风情。

他写自己:“七岁入塾即擅长丹青。课余常摹古人笔意,写人物花鸟之图,以为游戏。同塾年长诸生竞欲乞得其作品而珍藏之,甚至争夺殴打。师闻其事,命出画观之,不信,谓之曰:‘汝真能画,立为我作至圣先师孔子像!不成,当受罚。’某从容研墨伸纸,挥毫立就,神颖晔然。师弃戒尺于地,叹曰:‘吾无以教汝矣!’遂装裱其画,悬诸塾中,命诸生朝夕礼拜焉。于是亲友竞乞其画像,所作无不惟妙惟肖……”

他写家乡:“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挑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

难怪郁达夫当年就指出:丰子恺的散文有哲学味,“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

丰子恺的一生,以1937年为界,分为两个大阶段。前半生前的安居乐业阶段和后半生的颠沛流离逃难之旅。

安居乐业的阶段,是《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中试水绘画、拜师学艺、赴日游学、结婚生子、创办学校过着与人无争世俗生活的岁月。从丰子恺把人生看做三层楼来攀登:“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足以见得。

然而生活并不总带着笑脸。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年近四十岁的丰子恺拖家带口逃难,几乎跑遍了南方各地,一路接触了社会各层面的人物,目睹老百姓在战争里的生活变迁。

跟安居乐业阶段相比,丰子恺的心境则超然了许多,从他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来:“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清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巴金曾这样评价丰子恺:“我的脑子里有一个‘丰先生’的形象:一个与人无争、无所不爱、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

日本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缘缘堂随笔>译者的话)中说::“我觉得,著者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这并不是因为他多才多艺,会弹钢琴,作漫画,写随笔的缘故,我所喜欢的,乃是他的像艺术家的真率,对于万物的丰富的爱,和他的气品,气骨。如果在现代要想找寻陶渊明、王维这样的人物,那么,就是他了吧。”

正是这种真率与超然,造就了丰子恺文章与绘画的独特魅力。纵观丰子恺的一生,一直不停地在拓展自己人生的宽度和厚度,尽管他《旧话》中一再强调:“ 我的一生都是偶然的,偶然入师范学校,偶然欢喜绘画音乐,偶然读书,偶然译著,此后正不知还要逢到何种偶然的机缘呢。”这些偶然与其说是运气,不如说是努力的必然。在《我的苦学经验》里便可看出端倪。

“从此我对于学问相信用机械的方法而下苦功。知识这样东西,要其能够于应用,分量原是有限的。我们要获得一种知识,可以先定一个范围,立一个预算,每日学习若干,则若干日可以学毕,然后每日切实地实行,非大故不准间断,如同吃饭一样。照我当时的求学的勇气预算起来,要得各种学问都不难:东西洋知名的几册文学大作品,我可以克日读完;德文法文等,我都可以依赖各种自修书而在最短时期内学得读书的能力;提琴教则本《Homahmn》五册,我能每日练习四小时而在一年之内学毕;除了绘画不能硬要进步以外,其余的学问,在我都可以用机械的用功方法来探求其门径。”

只有这样的努力付出才配得上偶然,才对得起承受的苦难,才可以赢得必然,拥有出众的才华开启不平凡的人生。丰子恺有七个子女。如果说他还有一个孩子,那就是缘缘堂了。

缘缘堂与他的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仅是他学习成长和享受天伦之乐的居所,还是他的精神乌托邦。

在丰子恺看来,缘缘堂“富有诗趣画意而得天独厚”,在《辞缘缘堂》中,丰子恺这样描述缘缘堂:“缘缘堂构造用中国式,取其坚固坦白。形式用近世风,取其单纯明快。一切因袭,奢侈,烦琐,无谓的布置与装饰,一概不入。全体正直,高大,轩敞,明爽,具有深沉朴素之美。”

透过这样的表述,在今天,我们依然会对缘缘堂有几分垂涎和神往。缘缘堂对他的人生到底有哪些影响?何以一写再写,以缘缘堂为名的作品《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新笔》、《缘缘堂续笔》等一部接着一部?

可见缘缘堂之于丰子恺,绝不只是一个居所,还象征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态度。在《丰子恺自述》里,《居缘缘堂》、《辞缘缘堂》、《还我缘缘堂》等章节对缘缘堂也有着墨较多的表述。

除此之外,也有读者想知道:有着传奇色彩的丰子恺,他是怎么遇到贵人李叔同和夏丐尊?他们对他在艺术成长中对他有哪些影响?

在共读的过程当中,我们会一一为你揭开谜底,带你跟随先生的足迹,看一看先生笔下的旧时风物,体验先生的“百味”人生。

《丰子恺自述》的第一篇,是《姓》,介绍了丰这个鲜有人知道的姓。

丰姓,繁体为酆,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61位。

丰姓源出于姬姓。春秋时期,郑穆公有个儿子叫公子丰,在郑僖公时任大夫,丰的孙子施,卷以他们的祖父的名为姓氏,称为丰氏。

周初,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封于酆国(今陕西省户县东),后人以国名为姓,称为酆氏。后来,后人中有取酆字的左边为姓(丰字的繁体),即丰字为姓,得丰氏。

丰姓分布在望居松阳县,今浙江省松阳县一带。

大运河走到北端的拐角处,有一个四百多户人家的小镇,叫石门湾。

这里几百年来从未见过炮火战争,邻里和睦,处处洋溢着杭州文人雅士的文艺味道。

丰子恺,就出生在这里。丰姓,在石门湾“只此一家”,举人也只有丰子恺的父亲一人,被称做“丰老爷”。

出得石门湾,人家问起丰子恺“尊姓?”跟人家再三解释:丰,咸丰皇帝的丰、五谷丰登的丰,都让听者一头雾水,或被误认为“冯”,或不知所云,后有商人提醒是汇丰银行的丰,才算给丰姓找到了贴合的介绍方式。

今天,我们了解了丰子恺的人生轨迹以及丰姓的少见。明天,我们将走近这个举人之后,了解丰子恺生长的家庭故事。

《丰子恺自述》读后感(二):每一个美好的呈现,都有爱的启蒙

昨天我们读了《丰子恺自述》的第一篇《姓》,对丰子恺的丰姓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知道了他的姓不仅少还不好介绍。

丰子恺九岁父亲去世,母亲以一身任严兼慈母之职而教诲他抚养他。母亲严肃的光辉给予他有力地勉励,慈爱的笑容给予他抚爱和关照。

那么丰子恺究竟是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有着怎样美好的童年回忆呢?让我们一起站在丰子恺本人的视角,走进接下来的几篇散文。

1.

在丰子恺记忆里,母亲总是坐在老屋西北角的八仙椅上,那高高的凳子让母亲显得尤为高大与严肃。

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重要。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要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

丰子恺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母亲和他们姐弟六人靠父亲遗下的薄田数亩和染坊店一间度日。

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诫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

我廿二岁毕业后,赴远方服务,不克依居母亲膝下,唯假期归省。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现出慈爱的笑容。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

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

丰子恺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他家老屋西角里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他母亲坐在那里了。可每逢丰子恺看见这只椅子,脑子里一定会浮出母亲端坐在那里,眼睛里发了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的模样。在丰子恺眼里,母亲既做母亲,同时还做他的父亲。

这便是《丰子恺自述》的第二篇《我的母亲》,丰子恺在这篇文章里,介绍了自己的母亲相夫教子,持家训子的故事。

正是母亲慈母兼任严父的家庭环境,培养了丰子恺乐观从容的一面,能够坦然面对清贫的生活和苦难的人生。

2.

丰子恺的父亲去世早,中举人的记忆让他记忆最为深刻,一起共读《中举人》:

丰子恺的父亲是清朝光绪年间最后一科的举人。父亲中举人时丰子恺只四岁。

丰子恺的家从明末清初就在石门湾。他的祖父名小康,行八,开了一爿染坊店,叫做丰同裕。

父亲名鐄,字斛泉,从廿六、七岁时就参与大比。大比者,就是考举人,三年一次,在杭州贡院中举行,时间总在秋天。

每次考毕回家,在家静候福音。过了中秋消息沉沉,便确定这次没有考中,只得再在家里进修三年,再去大比。这样地过了三次,但到了他三十六岁那年,果然考中了。那时我年方四岁,奶奶抱了我挤在人丛中看他拜北阙,情景隐约在目。

按理说,丰子恺的中了举人之后,可以再到北京“会试”便可中进士,做官。

但他的父亲考中的是最后一科举人,所以也没有以后的会试,自然也就没有官做,只得能在家里当私塾先生。

父亲三十六岁中举人,四十二岁就死于肺病。这五六年中,他的生命实在很寂寥。

父亲死去,丰子恺一家就变成孤儿寡妇之家,让这个家里越发的贫穷和艰难。

对父亲的印象,丰子恺也就凭仅存的那点记忆了。还好,父亲的郁郁寡欢没有影响到丰子恺,他在母亲严慈的教诲下,走出故乡,找寻到了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3.

丰子恺童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的童年回忆: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那时我五六岁时、我的祖母在世的事。

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

第三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囝囝的交游,而这交游的中心,在于钓鱼。

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的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

《忆儿时》中,养蚕主要为了纪念祖母,后来祖母去世了,养蚕也不再继续;父亲最爱吃蟹,我和姐姐也很享受这一晚的宁静;钓鱼是好朋友王囡囡教“我”的两个小伙伴在一起互相关照,很开心。三件事都让丰子恺难以忘怀。

在《忆儿时》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童真而温润有情的童年丰子恺,也看到了一个敦厚、仁爱、有一颗慈悲心的丰子恺。

4.

丰子恺七岁那年,进入私塾读书,并开始描画涂色,大有少年天才味道:

我七八岁时入私塾,先读《三字经》,后来又续《千家诗》。《千家诗》每页上端有一幅木板画,记得第一幅画的是一只大象和一个人,在那里耕田,后来我知道这是二十四孝中的大舜耕田图。但当时并不知道画的是什么意思,只觉得看上端的画,比读下面的“云淡风轻近午天”有趣。

由于他家开着染坊店,他用燃料方便之极,只需问染匠司务讨些颜料,溶化在小盅子里,用笔蘸了为书上的单色画着色即可。他或涂一只红象,或涂一个蓝人,一片紫地,怡然自得。

但父亲却见不得他画画,知道了以后就骂他,若不是被母亲不知大姐劝阻,差点被父亲打。但他依然执着于画画。

后来,我在父亲晒书的时候,我看到了一部人物画谙,里面花样很多,便偷偷地取出了,藏在自己的抽斗里。大约十二三岁的时候,我已把这本人物谱统统印全。

我自己会配出备种间色来,在画上施以复杂华丽的色彩,同塾的学生看了都很欢喜,大家说“比原本上的好看得多!”

自从我的“大作”在塾中的堂前发表以后,同学们就给我一个绰号“画家”。直到我十九岁时,从先生学了木炭写生画,读了美术的论著,方才把此业抛弃。

在《学画回忆》里,丰子恺开始尝试绘画,从最初的描画,画容像,画龙旗到画木炭写生,每尝试一次新绘画,画技都上一个台阶。

5.

那些童年回忆中的趣事,丰富地给予丰子恺视觉的美丽和情感的细腻,过年尤甚。

丰子恺笔下的《过年》,充满浓浓的年味,既有儿童的嬉闹,又有成人的忙碌,还有友人的熟络,更有家人的温情,这样的过年是让人怀念的:

我幼时不知道阳历,只知道阴历。到了十二月十五,过年的空气开始浓重起来了。

我们染坊店里三个染匠司务全是绍兴人,十二月十六日要回乡。十五日,店里办一桌酒,替他们送行。这是提早举办的年酒。

腊月二十三日晚上送灶,灶君菩萨每年上天约一星期,廿三夜上去,大年夜回来。

二十三送灶之后,家中就忙着打年糕。

二十七夜过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都是装大盘子的。

绝大多数人家廿七夜过年。所以这晚上商店都开门,直到后半夜送神后才关门。

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店里早已摆出风灯,插上岁烛。吃年底夜饭时,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

年初一上午忙着招待拜年客人。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正月初四,是新年最大的一个节日,因为这天晚上接财神。初五以后,过年的事基本结束。

二十日,染匠司务下来,各店照常开门做生意,学堂也开学。

年,就算过完了。

从《过年》中我们可以从丰子恺简洁的描述中,看出中国传统家庭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热闹而不失礼节,威严而不失悲悯,母亲善良贤慧,父亲位高重礼,族人和睦相融。

童年最是美好,回忆里除了满满的情趣,还有勤奋地苦学,丰子恺在读书的时候有哪些逸闻趣事,又有哪些经验可循?我们明天一起去探个究竟。

读书 情感 思想

《丰子恺自述》读后感(三):丰子恺自述:中国漫画开山鼻祖的别样人生

11月9日,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开山鼻祖,丰子恺先生的生辰。说起中国漫画的历史,得追溯到宣传救亡图存的维新运动。

光绪年间的《点石斋画报》,是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由一批受西方透视法影响的中国画家执笔,为批评晚清政治、列强侵略、传播西方文明而生。

由于缺乏照片,《点石斋画报》里介绍的外国发明几乎全靠想象画出来——

比如要画美国研究出的“飞船”,就让水里的轮船插上翅膀飞上天;

比如不知道摩天大楼的“起落机”,也就是电梯是怎么回事,就照着井口打水的辘轳杜撰。

总之,维新运动时期的中国漫画,刚刚从时事风俗画里脱胎出来,主要是为弥补文字的表现力不足,还没有自成一派的格调。

中国现代漫画真正的开端,还得从丰子恺谈起。

这位子恺先生素来有“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名号,他是文艺通才,创作的散文我们从小学读到中学;他是最早把西方文艺理论引进中国的学者,在新文化运动刚开始的时候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等作品。

但他最广为人知的身份,还是一代漫画大师,真正让中国漫画自立门户。

《丰子恺自述》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三十五篇子恺先生的自述散文,勾勒出一代艺术大师的人生轨迹。

书中丰子恺自称没有专业学过画画,笔力不足才简单画个漫画了事。这当然是谦虚的说法了,没有谁简单几笔就能成一派宗师。

然而子恺先生为什么不画国画、不画西洋画,偏偏画漫画?所谓“中国现代漫画的开端”,究竟开端在哪儿呢?

“既然作画等于作文,那么漫画就等于随笔。随笔不能随便写出,漫画当然也不得漫然下笔了。”

丰子恺1898年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他的父亲是整个镇子唯一的举人,也是清朝最后一批举人。考了十年才中,还没来得及做官,科举竟废了。

黄粱一梦后,他的父亲就在当地谋了教职,日常除了教书就是抽鸦片,五六年后便郁郁而终。

因为父亲的缘故,丰子恺从小被乡亲叫做“少爷”,但家里七个孩子全靠母亲经营染坊店过日子,生活还是很清苦的。

父亲去世时丰子恺刚刚读私塾,这个时期可以算作他绘画生涯的开端。丰子恺喜欢用家里染坊店的颜料,蒙着书中插画画小人图,一画大半天,很能找到趣味。

他玩笑说,如果有人给他作传,倒是可以把他写成“绘画神童”,说子恺七岁擅丹青,同学竞欲求画、为此大打出手。先生命他做孔子像,他挥毫立就,先生羞惭曰教不了他!

实际上,丹青他是他蒙图描的,因为比书上鲜艳好看,同学就愿意拿菱角壳、金铃子这些小玩意和他换,发生口角纯粹是少年意气使然,说不上是他才华出众的缘故。

可先生迁怒了他这个始作俑者,考他对照小孔子像画个大的出来,这可把他难倒了。

幸好他大姐想出一个法子:用方格纸蒙着孔子、照比例放大画,这才让丰子恺笔下诞生了一个艳丽的大孔子,在先生面前扬眉吐气了一把。

虽说真真假假,丰子恺“小画家”的名号还是在乡间传开了,以至于店里的老妈子也撺掇丰子恺给她画像,说死了以后挂在灵前沾光。

这可难倒了丰子恺,他只描过画,从没有创造过画,再加上老妈子没照片,难不成把纸蒙她脸上去?

这又是大姐给丰子恺出主意,随意借来一张妇人的照片当模本,只要丰子恺把下巴画尖一点、配上老妈子常戴的耳坠就成了。

结果老妈子拿到画后连声说:“像!真像!”从此亲戚邻居都来找丰子恺画像,直到二十多年后还有人寄照片给他。

远在北平的丰子恺早就觉得这般耍聪明很可耻,就把照片送到照相馆放大到二十四寸,给人寄了回去,从此就没人委托他画像了。

童年的 “试水”,虽然未必和职业生涯有联系,但确实激起了丰子恺对绘画的兴趣,他开始留心线条的运动、颜色的浓淡、光线的明暗变化。

读完私塾和小学,年满十六岁的丰子恺顺应母亲“好就业”的想法,考进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自己对当老师是一点兴趣没有,不过不影响他头两年考第一。

可越往后教育学的内容越多,丰子恺就产生了职业生涯的苦恼。就在这时,一位对丰子恺一生至关重要的人物出现了,那就是——李叔同先生。

说到李叔同先生,不得不提到他那一大串头衔。

比如,他是中国话剧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他最早把西方乐理传入中国,亲自创作了《送别》、《晚钟》等名曲;他是中国油画的鼻祖,现世仅存的三幅作品之一《裸女》,是中央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他还是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高僧。

这位李先生当时未显山露水,正在第一师范担任丰子恺的图画课老师。

别人的课堂都要学生看黑板、捧教材,画笔都碰不到一次,李先生却成为全国推行人体写生的第一人,发馒头给学生当橡皮擦使,还把丰子恺私下里观察的细节搬到课堂上讲。

这让丰子恺深感如鱼得水,觉得再也没有像李先生这样凡事认真、为人庄重,又才艺双绝的人。

他毅然决定:抛开一切功课投身西洋画,其他课业的成绩自此一落千丈。照李先生的说法,他“在其他学生里从来没见过进步这么快的”,照丰子恺自己的说法,是毕业就要失业了。

五年师范读完后,丰子恺和同学吴梦非、刘质平,联合创办了上海专科师范学校,由吴梦非担任校长和手工课主任,刘质平担任教务主任和音乐课主任,丰子恺担任图画课主任教画画。

大家注意,这是全中国第一所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然而在1927年的夏天,郁郁寡欢的丰子恺只觉得对不起母亲、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自己。

在丰子恺看来,自己师范没读好,学校安排到小学实习他都请假去西湖边写生了;画画也没学出来,最多算进了西洋画的门槛,当不了画家。

自己满打满算,只跟李叔同先生学过两年西洋画技巧,自学了几本日本明治年间讲西洋画理论的教材,这样不合格的老师如何敢教学生?

丰子恺的反思一点都不夸张,当时他一味主张忠实写生,彻底抛弃了中国写意的风格,这老师当的心里没谱再正常不过了。

于是教了两年画画后,二十三岁,刚结了婚的丰子恺,就向亲友借走两千大洋,到日本进修去了。

"做人好比喝酒:酒量小的,喝一杯花雕酒已经醉了,酒量大的,喝花雕嫌淡,必须喝高粱酒才能过瘾。"

丰子恺在日本总共待了十个月,说留学太短、说旅游太长。

不过在东京洋画研究会学画的这段时间,他发现自己立志忠实的写实派画法,早在上个世纪就被西方人走到头了,丰子恺不由陷入了深深地迷茫。

就在这个漫画生涯的生死关头,他偶然拜读了竹久梦二、这位有“浪漫的代名词”之称的日本画家的作品。

竹久梦二那打通了纯粹艺术与实用美术边界的“小小毛笔画”,忽然让丰子恺豁然开朗:原来西洋画法还可以和东方画趣结合起来;既然西方画家在写实手法上已经登峰造极,为什么不让东方的诗意来增添情趣呢?

回国之后,丰子恺一边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美术,一边借鉴竹久梦二的画法,创作起自己的小小毛笔画。

比如那在桥头柳树旁望着河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如那守在窗前遥看客船的《过尽千帆皆不是》,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不得不提,当时和丰子恺一块在春晖中学教书的,是全中国最重要的文艺界名流,包括奠定了丰子恺散文风格的夏丏尊,美学大师朱光潜,还有二十出头刚刚毕业的朱自清。

丰子恺有一句名言,说的是:“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

推崇文人风骨的推崇、避而不谈政治,是这些文人共同的特点,也赋予这个群体“白马湖作家群”的名号。

刚开始创作漫画的时候,丰子恺还不确定自己这到底算不算画。

可左边是朱光潜夸他“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右边是朱自清说那“一幅幅漫画就如一首首带核的小诗歌。”

有了身边人的赏识,丰子恺的创作越来越大胆起来。

回国后第三年,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首次发表。这幅画很简单:桌上一个茶壶三个杯,竹帘外是细如弯钩的新月。

从意境上,是毛笔勾勒的国画意境;技法上,是西洋透视、写生技巧,可以算做是“毛笔速写”。

很快,这幅作品就引起《文学周报》的主编郑振铎的注意。郑振铎当时正协同叶圣陶、茅盾、周作人发起文学研究会,意欲把世界文艺理论引进中国。

郑振铎是第一个把丰子恺的作品叫做“漫画”的人,在此之前,连丰子恺都想不到他会成为中国漫画第一人。

因为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漫画是“含有严肃的人生批评、极端的夸张手法、奇怪警醒的艺术特色”的画,而他的漫画总体上带着抒情的中国文人色彩。

后来,丰子恺自己定义一下漫画,把它叫做“简笔而注重意义的绘画”,这才“名副其实”起来。

"艰深的乐曲不一定良好,良好的乐曲不一定艰深。我认为曲的高下,不在乎难易,而在乎和者的众寡。"

在《漫画创作二十年》里面,丰子恺把自己的创作分成四个时期,每个阶段的漫画主题刚好可以跟人生主题对照起来。

在第一个阶段,丰子恺用古诗词作题材,这跟他的成长背景有关。

丰子恺是读圣贤书出身,带有明显的文人气质,他把“画的世界”当作“诗的世界”,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虽然不大写诗,读到某个福至心灵的句子,也必定手指大动,要把这动人的情景画下来,一来二去,就诞生了很多只有嘴巴或没有眼睛的小人图。

丰子恺说,他画的不是历史、不是整首诗的翻译,而是浑然无我的境界,是分割不开的内心感触。

所以别以为他的《无言独上西楼》,是拿长头发的李后主当主角,那是一个现代人背着手在遥望新月,他拿古诗词说事那是“旧瓶装新酒”,观赏者如果用历史考证,就失之古板了。

离开春晖中学后,丰子恺和朱光潜、朱自清、叶圣陶、茅盾等人以改革中国教育为目的,创立了新型艺术学校“立达学园”。

在此期间,他的子女陆续出世,他的创作也随之进入第二阶段——以儿童为题材。

丰子恺很喜欢孩子,他看见虚伪的大人就难受,看见天真烂漫的孩子就很崇拜。他喜欢孩子到什么程度呢?丰子恺结婚后一年生养一个孩子,总共生了十个;

他称赞孩子是“全部公开的真人”,说他“在大人中,从来没有遇见像你们这样肺腑相示的人”,大人的沉默、含蓄、深刻比起孩子都是不自然的、病态的、虚伪的。

有一次他听见女儿和外甥合唱《送别》,听到“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心想孩子哪里要懂得“知交半零落”呢?

于是立马为他们重填歌词,唱的是:“桃花红、杨柳青,菜花似黄金,唱歌声里拍手声,一阵又一阵。”这首儿童版的《送别》让孩子们拍手叫好。

全身心憧憬孩子生活的丰子恺,许多作品都拿孩子做主题。

比如《瞻瞻的车》,画的是他的长子,《阿宝赤膊》是用长女当主角;邻居家的芳芳和萍萍午饭没有着落,他邀请小姑娘和自家孩子一块吃饭玩耍,自己就掏出本子在一旁唰唰速写。

后来子女都成家立业了,胡子一大把的丰子恺回头翻看自己笔下的孩子,还是会觉得心潮澎湃、忍俊不禁。

巴金曾这样评价丰子恺:“我的脑子里有一个‘丰先生’的形象:一个与人无争、无所不爱、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

说他与人无争,是因为丰子恺把人生看做三层楼来攀登:“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物质生活是世俗日子,精神生活是艺术家和学者过日子,灵魂生活是大思想家过日子。照丰子恺的说法,他要超脱物质生活的束缚、稳居在精神生活,还要渴求像老师李叔同一样登堂入室,达到灵魂生活的境界。

说他无所不爱,是因为丰子恺处处替别人考虑。他逃难时被船老大勒索,也自我安慰一番“好歹送到了岸”,遇见茶铺老板趁火打劫也要替他辩护“大家都不容易”。

照他的说法,我们得把生活当做镜子,“你若爱哪里都可爱。你若恨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说他有一颗孩子心,是因为丰子恺把青春看做最可爱的词,“希望它长在人间。”

就算头发全白了,他陪儿子读“二十四桥仍在”读到兴起,还是少年人一样心驰神往,立马买来两张到镇江的车票说走就走。

然而生活并不总带着笑脸。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年近四十岁的丰子恺拖家带口逃难,几乎跑遍了南方各地,一路接触了社会各层面的人物,目睹老百姓在战争里的生活变迁。

他的绘画也随之发生变化,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用亲眼所见、亲身感受的百姓生活做主题,画笔尽人间的喜怒哀乐。

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是不配谈“同情”的。跟和平年代创作的漫画相比,丰子恺逃难时的作品明显多了感怀、多了苍凉。

比如《仓皇》这幅画,画的是一家四口逃难,孩子眼里沿途风光动人、花都飞上了天,可背着铺盖的大人就忧愁多了,因为那哪里是飞花,那是炮弹发射时的烟花;

再比如《炮弹作花瓶》这幅画,乍一看是一朵娇艳的红莲亭亭玉立的插在花瓶里,仔细一看才知道,插莲花的不是花瓶是炮弹壳,这副画是在许愿“炮弹作花瓶,人间无战争”。

后期丰子恺的漫画风格日益恬淡,以鼓励人向善为主,这跟他的宗教信仰脱不开关系。

丰子恺三十岁时受已经成为“弘一法师”的李叔同影响皈依佛门,这时他并没有严格执行戒律,不仅在家修行,还不戒酒肉。照丰子恺的说法,他达不到老师的境界,就算想要吃素,“面对口腹之欲,也无可奈何”。

因为对杀生感到愧疚,他每次吃螃蟹都注意不浪费蟹壳里一丝蟹肉,仿佛吃干净了才对得起这个牺牲者。直到晚年他对人性和欲望看的更加通透,才真正做到不吃肉、不杀生,这比明明达不到境界却自欺欺人的人要敞亮得多。

《护生画集》,是丰子恺答应弘一法师弘扬佛法而创作的,它代表了子恺漫画的最后一个阶段。这六册画集丰子恺总共四十六年完成,直到弘一法师逝世三十年后才出版。

其中的代表,比如《乞命》,画待宰的老牛跪地落泪,祈求磨刀霍霍的人放条生路;《生的扶持》,画少了腿的螃蟹被健全的螃蟹背起来,两个伙伴相互扶持着往前走.

这些画的主旨是劝人行善、劝戒杀生,意境上很有 “神在言外、意在笔先”的味道,已经达到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最高境界。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如果我们拿丰子恺的漫画,和同时期其他画家的作品对比,会发现二者明显不在一个路子上。

抗战前上海的主流漫画,比如《时事漫画》《时代画报》上刊登的作品,大多针砭时弊、掷地有声,相较之下子恺漫画里是说不尽的诗情画意、道不完的梦里水乡,显然是“非主流”作品。

直到抗战以后,丰子恺才开始发表有政治宣传意味的漫画,但绝大多数作品还是脱离时代,以至于现在研究漫画史的学者,只能把他单独列一章讨论。

照丰子恺的说法,世间琐事“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清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可见其心境的超脱。

子恺漫画的超凡脱俗,和扎根在他性情中的柔情息息相关。

作为同辈里唯一的男孩,丰子恺生在六个姐姐造出来的温柔乡里,乳名“慈玉”,可以和贾宝玉相提并论。

身边的姑婆婶子、下人伙计都把他看成心头肉,跟邻居家孩子也和谐到当亲兄弟。

长大后丰子恺又信了佛教,讲究众生平等、慈悲为怀。

抗日战争爆发前,有一次他去杭州放生一只鸡,因为不忍心把鸡倒提着,就塞到长袍里揣着赶路,因为行踪可疑,被便衣侦探从石门湾跟踪到云栖,一出站门就让捉住了交代原委。

结果丰子恺掏出怀里的鸡,围观的人都瞠目结舌,继而哈哈大笑起来。

抗日战争期间虽然炸毁了他心爱的“缘缘堂”,好歹亲人都平安无事,大家晚上聚在一块也要开玩笑,说逃难的日子比过去有趣,可见仇恨与戾气始终未在他心中扎根。

丰子恺的幼女丰一吟追忆道,父亲从小教他们平等待人,乃至踩死一只蚂蚁都要告诫说:“蚂蚁也是有家的,也有爸爸妈妈在等他。你踩死了他,他爸爸妈妈要哭了。”

正是这种温和慈善,在丰子恺的散文和漫画里发酵,才造就了丰子恺作品中的人间情味。

总能听到这样的感慨:今天的教育教不出大师了。回看那个大师辈出的民国,总能提点出教育的意义。

就拿民国的语文课本说事:简单一句话描述牛和羊吃草,说的是“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花”,如此富有情趣,又带有哲思韵味,让人叹服教育者的用心良苦。

那么,作为民国艺术典范的子恺漫画,对今天文艺的前途有怎样的借鉴意义呢?

第一是正视传统。五四以来,以胡适为代表的激进派提倡全盘西化,把中西文化分别视作落后与先进的代表、被抛弃和要学习的对象。

与此同时,美术界也涌现了一批推崇西化的画家,比如徐悲鸿认为“艺术家应该和科学家一样有求真精神”,中国历史上只有吴道子、阎立本等几位写实画家有可取的地方,因此要大改“写意”传统,要用西方现实主义画法拯救远离人生的中国画。

与激进派相对的,是以吴宓为代表的保守派,提倡“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所谓的“保守”实际上是讲究中西调和、存旧立新。

用今天的眼光看,把传统一概当做民主科学的障碍、直截了当的到西方寻找真理,虽说“沉疴用猛药”,也还是过于偏激、失之草率了。

丰子恺的中西文化观接近保守派,对当时盲目赶潮流的文化先锋,丰子恺评价说“徒有其表、缺乏精神”。

在20年代末,他就在《中国美术之优胜》这篇文章里第一次比较中西方绘画,结论是东西方艺术各有所长,这在当时的中国美术界可以说是非常超前的见解。

反观国产动漫,继《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宝莲灯》的小高峰后一路低走,逮着谁学谁摸不着头绪。

第二点是中西合璧。中西绘画各有所长,丰子恺认为中国画远景好过近景、花鸟好过人物,这些短板恰好是西洋画的长处。

所以他提出:未来中国绘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学习西方的形体写实,一个是加强东方的印象写意,总之要中西合璧。

张大千曾经说:“要想把西洋画的长处融入到中国画里,有中国画的神韵、还不保留西洋画的外观,是很难做到的,一不下心就不中不西、不伦不类了。”确实如此,让中国画融合西洋画,就像东方人跳芭蕾、西方人唱大戏一样,一个不慎就哪哪都不舒服。

这一点上丰子恺处理得十分高明,他的中西合璧不是在纸上硬凑,而是在心里化合了再一股脑流露出来。

就像肯德基能够在中国卖老北京鸡肉卷,芭蕾舞也能跳一出《白毛女》,能把握好二者的平衡是高手境界。

第三点是扎根现实。就像丰子恺的漫画画诗词也不画古人一样,唯有靠扎根现实的东西最是动人。

他在《谈中国画》里曾经单独讲过这个问题,说:为什么现代中国画只画古代不画现代?为什么只画高人不画小贩?现代艺术要与生活接近,中国画不必一味躲在深山里赞美自然,要放到红尘间高歌人生。

丰子恺四个时期的漫画,画的都是他的人生经历。这样的作品、对画画的人来说是有感而发,对看画的人是感同身受。

就像民俗兴旺的地方旅游业随之发达,人什么时候都愿意了解一颗独一无二的真心。艺术与人生接触、与时代共进,才能让观众哭、让观众笑。

"工笔的艺术品中,个性生气灵感隐藏在里面,一时不易看出。速写的艺术品中,个性生气灵感赤裸裸地显现出来,一见就觉得生趣洋溢。"

回看丰子恺走上漫画生涯的道路,不禁感慨人生何其奇妙,谁知道此时做的决定、遇到的那个人,是岁月的过客,还是命运的转折?

路总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每一个当下的结果,都是偶然中的必然,也是必然中的偶然;一代大师的出现,既是对时代召唤的回声,也是星火刹那照耀过人间。

俞平伯曾评价丰子恺:“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丰子恺的创作是他对人生的总结,作品间的情味正如世事的悲欢。

让人生态度在艺术创作中自然流露,让西方理念化合于文化传统,以情动人、融会贯通,正是子恺漫画直达人心的不二法门。

关注我的公众号:姜白的树洞(jbdsd9512) ,发现更多好书和书评!

不喝鸡汤,也很有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