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墨子读本读后感100字

墨子读本读后感100字

《墨子读本》是一本由[日] 浅野裕一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墨子读本》读后感(一):墨家的倒塌

到了战国后期,在居于时代前列的道家、法家、阴阳家看来,墨家和儒家一样属于保守派,通常被归为一类。而墨家与儒家的对立,也只不过是保守派内部在争夺主导权而已。然而,西汉武帝统治时期开始按照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分类:儒家即正统,诸子即异端。因此,墨家和儒家又被割裂开来。不仅如此,由于墨家在战国时期曾与儒家长期对立,此时就被看作离儒家最远的思想,是异端中的异端。

事实上,这其中大半是出于儒家的私心,认为必须要将同类的墨家彻底消灭,才能保证自己具有强烈的个性。这一时期,儒家看到了墨家与自己的相似之处,所以若无其事地吸收了墨家思想,将墨家的代表性思想如兼爱等各种要素收入囊中。所以唯有彻底地否定墨家,才能隐藏儒家的剽窃行为,独占尧舜之道。

墨家强大坚固的团体组织,反而使他们在秦朝的打压中受害最大。与之同理,在思想方面,墨家构筑了整齐有序的理论体系,却正好缺乏儒家那种暧昧敷衍——说得好听点就是变通性。在战国末期到秦以至于汉代,墨家没能在激烈的时代变迁中生存下来,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在探讨战国时期的墨家时,作者(浅野裕一)脑海中首先浮现出了蚁群的形象。蚁群中,蚁后处于顶点位置,工蚁和兵蚁贯彻功能本位的分工制度,每一只蚂蚁,都仿佛就是维持这一组织的功能本身,应该是完全没有个性的吧。然而蚁群作为一个团体,却有着强烈到让人恐惧的个性。

与此相同,墨家学者也是这样缺乏个性。相反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都个性鲜明,与墨家形成对比。然而尽管如此,墨家团体由钜子率领,采取讲学、游说、劳动的分工制度,依靠“墨者之法”自我约束,并拿起武器参加战斗,这样的墨家团体,其整体形象却具有鲜明的个性,给我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正如“生不歌,死无服”(《庄子·天下》篇)所描写的那样,墨家学者勤勉节约,让人想到《伊索寓言》中的蚂蚁,它不顾蟋蟀欢乐的歌声,只是一味面朝大地,辛勤劳作。据说墨子面色黝黑(《墨子·贵义》篇),看来就连这一点也和蚂蚁相似。

而且,蚂蚁一旦离开蚁群,只剩单枪匹马的话,很快就会死亡。墨家学者也是一样,在有组织的团体消亡后,就无法继续生存。因此,尽管时代对墨家不利,墨家学者为了实现墨子的理念,一直坚持奋斗到了战国末期。可是,当墨家团体在秦帝国的打压下解体后,墨家学者的身影也就完全消失不见了。

的确,王充在《论衡·福虚》篇中记载,东汉时期,有个叫缠子的人学习了墨子的学说,主张兼爱、节用以及明鬼等理论,以此与儒家的董无心探讨。然而,缠子只是利用流传下来的《墨子》文本学习,不过是墨家的私淑弟子,除他以外,在东汉很难看到其他墨家学者的活动。大概,早在缠子出现的很久以前,墨家团体解体后不久,最后的墨家学者就好像失掉了巢穴、孤独饿死的蚂蚁一样,悄然逝去了。

《墨子读本》读后感(二):《墨子读本》译后记

王小波在《知识分子的不幸》中谈到,说到马基雅弗利,一般人都急于和他划清界线,因为他胆敢把道义、信仰全抛开,赤裸裸地谈到利害;但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对他的评价不低,赤裸裸地谈利害,就接近于理智。但我还是不当马基雅弗利分子──我是墨子的门徒。

《墨子读本》

《墨子读本》是日本学者浅野裕一的作品,其中选取先秦重要子书《墨子》的核心内容进行翻译、注释和论述,并在末尾的“解说”部分详细介绍了墨子其人、墨家学派的情况、墨家思想的主旨和后世影响、以及《墨子》一书的版本流传。这些内容可以直接参考本书,此处不再重复。总体来看,《墨子读本》是阅读《墨子》这一古书的较好参考,有助于现代读者了解墨子和墨家思想。

那么,现代读者为什么需要阅读《墨子》、为什么需要了解墨家思想?这个问题是读者关心的,也是译者必须思考的。我以为,其中原因至少有二。下面就此分享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需要阅读古书、了解历史。墨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墨子》一书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社会生活事实和思想文化状况。读《墨子》、知墨家,一方面有助于科学治史,了解与先秦历史有关的具体事实;另一方面,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墨家所关注的社会、经济、军事等问题,人类至今仍然不能回避。在这个意义上,不仅《墨子》和墨家思想如此,正确地阅读各种基本古书,客观地理解各种古代重要思想,对当今读者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从这个原因出发,首先应该准确理解《墨子》文本。治中国史,有各种材料和方法,而阅读传世古籍是最为基本的。阅读传世古籍,又离不开好的整理和注本。与儒家经典相比,《墨子》一书在历史上注本并不多。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墨家思想长期缺乏传承,《墨子》也鲜有较好的注本。西晋鲁胜所注《墨辩》和唐代乐台的注本也均已失传。直到清代,伴随着传统小学的兴盛,学术界开始重视对《墨子》一书的整理、校雠和训释。毕沅的《墨子注》可算是几千年来第一次对《墨子》的全面整理和注解。此后晚清孙诒让的《墨子间诂》,近人张纯一《墨子集解》和吴毓江《墨子校注》等等,都是现在阅读《墨子》一书极为重要的注本。

这种传统小学的训诂考据,是阅读古书时必须下的功夫。本书各章的“注释”部分,所做的正是这样的工作。浅野裕一对前人的各种注本既有继承,也有自己的补正。我在脚注中对个别问题也做了简单的讨论。读者对此若有兴趣,可以参考以上提到的注本或其他材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现代读者需要阅读《墨子》、了解墨家思想,第二个原因与墨家自身的性质有关。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一,墨家有不少与儒家对立互补的主张。中国几千年来独尊儒术,缺乏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所以,了解墨家而反思儒家,自有其重要价值。事实上,在从先秦到明清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对墨家思想为数不多的探讨,大多也是从儒墨对立这一角度出发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约有两点。

首先是因为儒墨两家的观点本身就有冲突,且在先秦时期都非常兴盛。《韩非子·显学》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可见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已经兴盛而并立。儒家典籍中不乏对墨家的批评,如孟子曾激烈地攻击墨家的兼爱思想:

荀子则说:

与孟子的激烈言辞相比,荀子的批评比较具体。荀子认为,墨家“兼爱”“尚同”的伦理和政治思想,无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其“节用”“非乐”的经济和文化思想,则不利于开发资源、明确赏罚,事实上不能达到鼓励生产、稳固社会的目的。与儒家的批评相对应,《墨子》中也有《非儒》一篇,批判儒家的虚伪繁琐、泥古不化。

到了西汉,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在名篇《论六家要旨》中对先秦各家的思想作出了精辟的总结。他将墨家排列在儒家之后,指出:

司马谈的论述一语中的,可作定论。儒家讲究尊卑差等,这在当时是明确社会分工、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但是也不免陷入繁文缛节。墨家提倡简朴节约,鼓励勤劳生产,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但是无视社会分工,难以真正施行。一言以蔽之,由于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思想对立,势力庞大,论争激烈,因此往往被相提并论。对墨家思想的讨论,长期以儒墨对立的形式出现,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其二,则是因为西汉罢黜百家以后,儒家长期占据思想上的绝对优势,所以此后对各种思想流派的研究,都很难回避其与儒家的关系。而且在这种思想局势下,从汉至清,对墨家思想的讨论几乎绝迹。唯有唐代韩愈曾作《读墨子》一文,认为儒墨都推崇尧舜,孔子的一些言论和行为其实都符合墨家的“尚同”“兼爱”“尚贤”“明鬼”等思想,并进一步提出“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这是看到了儒家和墨家背后的共性,清代大学者俞樾对此评价颇高:“乃唐以来,韩昌黎外无一人能知墨子者”。

总之,墨家思想具有和儒家对立互补的性质。现代读者了解墨家,就能对中国乃至东亚文化圈强大的儒家传统,做出一定的反思批判,这是很有意义的。

讲谈社·诸子的精神

墨家自身第二个值得重视的性质,是其中的一些观点,可以与现代思想形成照应。本书末尾的“解说”一章所谓“重新评价墨子”,就与此有关。近代以来,一些“开眼看世界”的学者开始将墨家思想与西方学说联系起来,这与当时列强入侵、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如黄遵宪在《日本国志·学术志》中,将西方的人权、基督教信仰、平等博爱与墨子的“尚同”“明鬼”“兼爱”联系起来,将现代物理学、机械制造与墨子中的物理现象、攻守器具联系起来,等等。

这种最初的探索不免牵强。不过此后,学者们逐渐能够合理地评价墨子。这其中以梁启超为首,他著有《子墨子学说》《墨经校释》《墨子学案》等。梁启超颇为赞赏墨家的牺牲精神、实践精神:

而对于墨家的经济思想和反战主张,梁启超更是从时代和全球的角度给予度评价:

我国人二千年来言军旅之事,其对于开边黩武,皆轻贱而厌恶之;对于守土捍难,则最所尊崇……此种观念,皆处于墨子之非攻而尊守……而斯议者,则正今后全世界国际关系改造之枢机。

不过同时,梁启超也不回避对《墨子》的批评。比如:完全废除私有制是不切实际的;非乐思想缺乏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墨家的论证方法存在一定问题:

对墨子论证方法的批评,其实可以溯源到东汉王充《论衡》中说的“夫以耳目论,则以虚象为言;虚象效,则以实事为非是。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总而言之,梁启超以大量历史材料为基础,以现代思想为出发点,对墨子的评价可谓公允精到,至今也无人能及。读者若有兴趣,不妨以《墨子》原文和本书各章的“解说”,与梁启超的论述相互对照,一定能有更深的体会和独到的发现。

综上所述,墨家思想具有与儒家对立互补的特点,并且能与现代思想相互参照。墨家思想自身的这种性质,使它在各思想流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值得现代读者去了解和思考。

以上参考《墨子》的研究历史,分析了现代读者需要阅读《墨子》、了解墨家思想的两个原因。一是有必要阅读古书和了解古史;二是墨家思想自身具有反思儒家、关照现代的性质。其实我始终认为,对待古代材料,应抱有“知古而不泥古”的态度。既要客观准确地解读古书、了解古史,同时也不能脱离现代思想的参照、盲目崇古。而且,对于每位读者来说,最终还要从“我注六经”走向“六经注我”。如果能在准确理解、关照当下的基础上,对古书得出自己的见解,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审美,也许就是阅读古书最大的乐趣吧。这种乐趣属于每个人自己,有时甚至“不足为外人道”,这里也不再多言。不妨分享一段现代著名作家王小波对墨子的评价,看看智慧的头脑如何“六经注我”,也是非常有趣的:

最后,容我对《墨子读本》的翻译工作做一点简单的说明。全书的翻译尽量忠于原文,力图反映浅野裕一对《墨子》和墨家思想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个别与原文或其他重要注本不符的情况,尤其是“注释”中的问题,在脚注中做简单说明。这种说明以提供其他参考资料为主,为了照顾易读性,不做国语专业的考证,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从中体会探索的乐趣。至于“解说”中的结论是否可靠,还要留给读者自己判断,译者当不再置喙。

这篇译后记是我对阅读《墨子》、了解墨家思想、以及翻译《墨子读本》的一点思考。限于篇幅,不免流于泛泛之论。但是我想,这种泛泛之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必要的。翻译需要忠于他人作品,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技术性的工作。不过另一方面,翻译也是一种解读和表达,故而需要抱有一定的宗旨和主张。这种宗旨和主张虽然不明确出现于译作之中,但是有赖于它,译者才能把握作品大义、建立结构体系,进而处理好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就像人的骨架,虽然无法直接看到,却关系着人体的支撑和所有动作。在这篇小文中,我试图将这种“骨架”展示出来与读者分享。既然展示,自然不免露怯。既然露怯,就应当知耻而后勇。还希望读者能够不吝赐教,我将不胜感激。能够与读者因为《墨子》而共同思考、彼此探讨,我也感到由衷的快乐。

【译者简介】

丁丁,1990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曾以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在日本东京大学留学。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汉语语法史。

《墨子读本》读后感(三):简评浅野裕一的《墨子读本》

一、对浅野裕一的介绍

由于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日本汉学家,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浅野裕一可能显得十分陌生。因此,在正式开始对这本书进行评价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介绍一下本文作者——浅野裕一。

浅野裕一于1946年生于宫城县仙台市,1971年本科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文学部中国哲学专业,并在这之后继续进修,于1976年在东北大学文学研究科拿到了自己的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岛根大学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并随后回到东北大学,获聘教养部教授、国际文化学科教授,2009年退休;现为东北大学名誉教授。

他的代表作品有:《黄老道的成立与展开》《孔子神话——作为宗教之儒教的形成》、《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的生存热情和构想力》、《古代中国的言语哲学》、《古代中国的文明观——儒家・墨家・道家之论争》、《儒家对〈易〉的经典化》、《〈论语〉书名应叫〈仑语〉——为流传两千年的儒学经典正名》、《战国楚简研究》《上博楚简与先秦思想》、《上博楚简〈曹沫之陈〉的兵学思想》等,以及我们今天将要讨论的,是由讲谈社出版的《墨子读本》。浅野裕一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先秦时期的中国古代思想。

二、对中日墨子研究的一些简要说明

尽管墨子时至今日耳熟能详,但实际上,墨子思想自其战国时期的显学地位消失后,尤其是自秦朝统一以后,便一度沉沦。历代以来,官方和民间都不重视对墨子文本的收集整理,更罔论对其进行系统的注疏或研究,墨学文本通常只出现在各种类书之中,或者偶尔在需要之时进行引用。以至于到了清朝修《四库全书》时,所留文本仅余53篇,且多残损错漏。乾隆年间,卢文昭、孙星衍开始对墨子剩余的文本进行校对,而后毕沅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校注,成《经训堂本墨子》一本,共十六卷。在毕沅之后,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即著名的“高邮二王”) 戴望、俞樾等人,也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了校注。但真正使得《墨子》成为可读的文本,为我们今天的研究铺平道路的著作,当推光绪年间成书的,孙怡让的《墨子间诂》十四卷(也有作《墨子闲诂》,盖因异体字“閒”而成的分歧),此书综合了前人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了校注和分析,梁启超评价此书道:“自此书出,然后《墨子》人人可读,墨学复活.全由此书导之”,因此,《墨子间诂》一书,可谓是墨学研究的里程碑之作。而后所有关于墨学的新本或是研究,都难以绕开此书。

实际上,自晚清民初开始的“墨子热”,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回应西方文化而产生的(浅野裕一也在本书最后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中国知识分子们试图从那些被忽视的古代文本中,找到中国人自有的,与西方文明所强调的科学、自由、民主等理念相符的传统。王国维,胡适,梁启超等著名学者,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将墨学视为中国古代的科学思维(如光学与力学)与经验主义思想的萌芽,并将其中与之存在矛盾的“明鬼”思想,视为宗教思想或教育手段。由此以来,墨学就成为了中国古代思想中科学的、逻辑的、民主的思想萌芽。在这个意义上,再综合更多诸子的传统,中国的传统思想,就完全可与西方的哲学、科学、宗教等思想媲美,只待我们重新认识并发展。

而对于日本的墨学研究,本书作者自己就有简要的说明,因此在此处不多加讨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墨家及墨子》。

三、本书的体例及结构

本书在最后的《墨家及墨子》部分,给出了他所参考的底本:毕沅的《经训堂本墨子》、王念孙等《读书杂志》、俞樾的《诸子平议》、孙怡让的《墨子间诂》、吴毓江的《墨子校注》,在此列出,供有兴趣进行深入阅读的读者参考。整本《墨子读本》的正文部分,除了最后的“墨家及墨子”,都是按照译文——原文——注释——解说进行的,体例上而言,有些类似于传统的“义疏”。

这一结构将译文放在了最前,用意应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普通读者。但即使对于相关专业的笔者而言,这种结构也会导致在阅读时,难免会有所忽视原文。因为日常的语言环境,使我们更容易理解由现代汉语书写的译文,而在知悉文本内容后,原文的部分,除非刻意去读,否则便很有可能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任何转译,实质上都有着作者自身的倾向,如果不去阅读原文,读者能了解到的永远是某个作者的观点,难以形成自己本身的观点。故此,对于那些想深入了解墨子思想的人,这种结构并不理想,但对于那些只是想大概了解墨子的读者而言,本书的结构无可厚非。

另外,要注意的是,本书并没有对墨子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解读,而是选取了一些作者眼中重要的篇目,并且许多篇目也仅仅只是节选,这非常符合本书“读本”的定位。也正因如此,本书的精华部分,其实是每一章最后的“解说”,这一部分是作者学力和眼界的集中体现,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墨子文本的理解,也正因如此,本文随后的部分,也将选取其中几章的“解说”,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对书中部分“解说”的评价

1.尚同

作者在这一部分的解说部分,反驳了认为其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相似的观点。但这种观点几乎不值得反驳,因为这一看法,是对卢梭和墨子的双重误读,在当今的墨学研究中,很难找到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契约论的核心基础,实际上在于“主权在民”,但不仅是尚同论中没有,甚至在整个《墨子》中,都没有体现出这种政治设计,墨子的政治设计是仿古的,其中仍旧存在君王,君王依然有着至高的权威。民众与君王依然是绝对的,被统治和统治的关系,且要将民众放到绝对的纪律与规则之中——“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罟之有纲。所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但是墨子形容的在建立国家,建立秩序之前的混乱状态,倒是有些类似于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描述的“自然状态”。

作者在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结论——尚同论没有剥夺个人的独立性。他根据“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治其四境之内”,根据天子需要借臣子和乡长等来实行统治为依据,就认定这种政治设计不是独裁的专制国家。但如果我们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史有所了解,我们就会发现,在中国古代的任何时期,君王都不可能以一己之力“独治其四境之内”,都需要依赖他的臣子,需要依赖底层的自治组织。如果这种辩护成立,那么中国古代的任何时刻,都不是独裁的专制国家,而欧洲“黑暗的中世纪”,更是存在神权和世俗政权的分权,世俗政权中还有无数贵族的分权,那么独裁和专制是不是就不再存在?如果这种辩护成立,那么只有现代的极权主义政治,才能因实现以一种意志统治到底层,故被称之为独裁的专制国家,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和技术的有限,这种情形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即使权力不是由一而下的,而是由一分散而下的,这些分散出的权力中,依然存在着苛刻的权力关系,权力关系中的专制并非只能来源于某个最高的人,任何人一旦在一个范围内掌握了绝对的统治权,无论它的范围有多大,都能在这之内形成独裁和专制,而他们的名义和来源,在彼时就是君王。就像福柯通过对医院和监狱的观察,发现了其中的权力关系一样,只要我们回顾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任何组织和机构,我们都能在其中发现权力的影子。

这部分的解说中,作者还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墨家不仅强调要与天子尚同,且最终强调要与“天”尚同,他在其中的论述,将墨家的尚同中的天,提高到了与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天”几乎等同的高度,天灾就类似于谴告,天子必须通过天灾的表现来调整自己,以和天的意识相同,以此,作者认为这就实现了对专制统治的强力制约。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作者自己的逻辑推论,因为墨子并没有明确说君王要尚同于天,只说了民众要尚同于天,不过总而言之,这属于合理的猜测,是可以继续讨论的命题。但问题在于,作者却直接从中引出了这可以实现对君权的强力制约这个结论。为何我们说这个结论存在严重的问题?因为董仲舒就是这么做的,实际上还比这个猜测出的命题做得更全面更完整,《春秋繁露》明确地提出了一套天与君王的关系理论,君王永远在天之下,天会通过各种方式(异像,灾难)来表现自己的意志,君王如果不按这些永恒的规则行事,就会受到天的警告,如果继续,还会失去自己的位置甚至于生命。但即使如此,董仲舒的理论也收效甚微,汉武帝之后的君王都时常自称“天子”,就是来自于董仲舒的这套天人关系学说,但君王的权力从未因此被限制。反倒是明代的内阁制度,使知识分子的权力能与皇权能有所抗衡,宦官势力的兴起也正是由此导致的皇权焦虑,当然这是题外话。总而言之,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这种没有加入另一个现实的权力制衡的政治设计,仅仅将希望诉诸于虚幻的恐吓,其效力是非常有限的。

2.兼爱与非攻

本书的《兼爱》,只选取了《兼爱上》,作者在这一部分的解说中讨论了墨家“兼爱”思想中反映出的的人际关系。他明确地反驳了渡边卓认为兼爱上篇是“自利”,后来才变成“交相利”的观点,认为从头至尾都是“交相利”,除此之外,其余他直接提及名字进行交锋的学者,也几乎都是渡边卓。这位学者是日本发表墨学论文最多的一位日本汉学家。有《墨家的兵技巧书》、《墨学论篇之著作年代——有关十论二十三篇部分》、《墨家的守御城邑》等作品,是日本专注于墨学研究的一位学者。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精辟的观点——墨家兼爱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这是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结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何墨家不甚看重宗法制,甚至被孟子批评为“无父”。与儒家的着眼起点出自于血缘关系不同,墨家的着眼点是具有社会功能的人,每个人只是在行使不同的社会职责,血缘关系形成的封闭环境的“爱”,会阻碍不同社会功能团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因此兼爱这种无差等的“爱”的关系,更有利于不同功能群体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种剔除,或者说淡化了血缘关系的理论,如果真正实践起来,它是否是符合人性的?过度地着眼于人的功能性,而忽视了人本身的一些本能属性,最后的结果就是,每个人成为了社会机器中的一个部件,在运行中行使这个部件的功能。因此,“兼爱”如果只过度地关注秩序,那么其中的“爱”字就将不复存在,而是被异化成了一种纯粹的利益关系,尽管这种利益关系是相互给予的,不会导致矛盾,但牟利只是人本性中的一种。况且,如果我们熟悉赫拉克利特-黑格尔-恩格斯的辩证法部分,我们应该很容易接受,矛盾时常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完美实践这样关系的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将类似于编好的既定程序,尽管罕有矛盾,但也将缺乏生气和创造力。

“非攻”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更是非常亲切的概念,本书选取了《非攻上》和《非攻下》两篇文本,其中《非攻下》是节录。在《非攻上》中,墨子明确地反对并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战争行为——“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处的君子,并不是指普通的知识分子,而是指以统治者身份管理民众的“士”以上的阶层。有意思的是,他指出墨子的文本冗长重复,没有给读者利用自己的智力填补留白的余地,因此读者非但要忍受这种曲折的议论,还无法得到阅读的喜悦和满足感。他也将其视为近代以前缺少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实际上,与墨子同时期的杨朱学派,目前留下的残留文本都非常简明圆润,适合阅读,但它较之墨子学派的境遇更加悲惨,甚至没能留下自己学派的文献。古代文献的留存与散佚,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统治者的喜好、文献的储存量、战乱的毁灭等等因素,其中诸多都有着大量的随机性,需要区别对待。因此作者在此处的观点,仅仅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在《非攻下》中,墨子则描述了战争的残酷,不论是侵略方还是被侵略方,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作者在此处认为,墨家的理论充满了对人类的大爱和智慧的光芒,但它仍然没能对抗人类内心那神秘的黑暗,无法阻止战争。尽管作者提到了侵略国国君领土扩大了几十倍,但他还没有说明清楚墨家理论失效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文本,我们会发现,墨家在论述战争危害的时候,主要的落脚点都是普通百姓,以及上天的意志。战争有害于百姓的利益,但这在自上而下的政治制度中,其实没有多少说服力。在自上而下的政治制度中,百姓并没有有效参政的手段,即使自己的利益受损,也无法有效地将这种不满转化为政治行动,除非整体的不满达到极致,最后采取颠覆性的手段。因此,在自上而下的君主统治中,君主并不会视百姓的利益为优先,他首先考虑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因为那才是与他的位置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直接团体。至于天的意志,那更是一种只有恐吓力,时常无法产生实际效用的意识存在。以此来看,墨子的非攻理论如果想成功,就得建立一个自下而上的政治制度,但他们并没有意识他对底层的关怀,和政治制度并非基于底层的两者之间的不协调,这也许正是为何其理论在当时收效甚微,却在平民阶级日益崛起的现代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

3.经上、经说上

该解说部分,涉及到了墨家的逻辑学和认识论内容,中国学界一般认为《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这六篇,属于后期墨家的内容,也是近代以来备受关注的认识论、逻辑学、早期科学部分。由于这一部分在读本中所引不多,在此笔者将原文全部列出,方便后续的讨论:“知,接也”(《经上》)、“ 智,明也”(《经上》)、“知。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冒之若见”(《经说上》)、“智。智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也,著若明(《经说上》)

这一部分是对人类认识能力和认识方式的思考,知是认识途径和认识过程,其中也包括人类的感官能力,因为这显然是认识可能的基础。智就是人类思维的主体,也就是认识主体,它有将这一切整合后并作出分析判断的能力。作者提到了名辨思潮,并简单介绍了公孙龙的思想,公孙龙也讨论认识能力,但在他的眼中,不同类型的认识是独立的,在他“坚白石”的命题中,坚硬和白色两种属性就不能统一在一块石头里。不过名辨思潮起源已久,散布广泛,并不只有公孙龙一脉。其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善于诉讼的邓析,而后到了战国,还有惠施的辩学,他的“历物十事”在《庄子·天下》中有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可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而后期墨家较之他们要更进一步,尽管这一读本中没有提及,但后期墨家其实还区分了知识的来源:“闻、说,亲”(见《经说上》及《经说下》)以及知识的深度:“名、实、合、为”(见《经说上》)。闻是他人告之,听说的知识,说是通过推论而来的知识,亲是亲自与事物接触的知识。名是只知道名称或抽象概念叫“名知”,如盲人于色;实是感官接触了却不知其名,来形成概念——实知——比如孩子;合是名实耦,即能把名称、概念与实物结合起来的知识——合知;为则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意志与知识相结合的行动。

作者在此处解说中认为,墨家承认人类是认识主体,也有整合不同认识的能力,是非常公允的,不过还得补充的是,后期墨家也非常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并非纯粹的知识,但由于他在此处没有援引相关文本,因此只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也在情理之中。

总结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本文中一再使用“墨子”这个词,但实际上许多内容并非出自墨子之口,因为《墨子》一书,本质上是一个学派的集体创作,这在先秦十分常见,《管子》、《庄子》等书也是如此。不过,其中涉及到“子墨子言曰”等类型的话,在经过考证的前提下,可以看作是墨子本人的言谈。

限于篇幅,本文无法将其各章解说一一分析并评价,而是选择了几处在笔者看来较为重要的章节。总体而言,本书担得起《墨子读本》的名称,它的确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充满启发性的读本,不过,如果将其视为思想史作品,那么它也仅仅只是一个读本。对于有志于深入了解墨子学说的人而言,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入门读物,在本书的基础之上,墨子的各类成熟的注本(在前文业已给出)和其它的思想史作品,都是需要再去研读参阅的。当然,如果抛开它的学术负担不谈,作为一本大众读物,它业已非常优秀,它并没有歪曲墨子的思想,而是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可靠的注解,帮助普罗大众去了解墨子思想,并且不仅局限于大众日常接触的几个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墨子读本》一书,非常适合那些想充实自己,并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增加些许思考深度,或为聚会增加些谈资的人们阅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