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伦理学的邀请》读后感锦集

《伦理学的邀请》读后感锦集

《伦理学的邀请》是一本由(西班牙)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伦理学的邀请》读后感(一):2003

唉 同样是人 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接下来关于美女的爆炸性新闻接连不断 她又买了 巴黎圣母院 和 子夜 一天之内买书花了七八十 纯粹一暴发户 至于她打算在暑假 羊皮卷 巴黎圣母院 子夜 和 5部 哈利波特 的事实我也被迫接受 幸亏我心理素质好 否则我很有可能会跳楼 不过说美女的一些事情时 我必须承认我很激动 人激动时会语无伦次

3

我是1989年出生的 今年2004年我已经是老大不小了 我还不会骑车 从小到大我只做过爸爸一个人的单车 现在也是 想想15岁的大孩子坐在爸爸单车的后座上 这种经历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单车在我看来是件很漂亮的东西 在初中我的最大的梦想是 穿着白色的衬衣 浅蓝色的牛仔裤 白色的运动鞋 背上黑色的双肩包 骑着单车在某个我上学的城市的 林荫大道上肆无忌惮地穿行 而现在这个梦想依然是梦想 有时候上帝对于我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也很吝啬 单车在我看来是件很漂亮的东西

《伦理学的邀请》读后感(二):要努力过好的生活

今天忘了发生什么事的时候,突然想起来诶这不就是这本书的观点吗,然后todolist赶紧记下来还是写一写书评吧,不然也是看过的书之后什么都忘了。虽然现在我也忘了那个观点是什么观点了,暂且抄一抄对我来说有用的点吧。

1. 和家人的关系。作者一开始讲了一个儿子跟他的故事,某天儿子突然满怀梦想的说,“爸爸,我想和你和妈妈一起出海,开着小船在海上散步。”作者顿时感动得涕泗横流,“到了深海,我就可以把你们俩扔到海里淹死了,因为你们给我硬塞太多罐头(西班牙语中的填鸭式教育)了。”哈哈哈哈,我看到这里是会心一笑的,我的点在于说一定有不少小孩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但不一定会说出来。(很奇怪为什么我总是从悲观或者邪恶的想法出发去考虑问题,这个我想过两天研究一下。)当然之后,作者又讲了一个儿子跟他的故事,儿子某天在梦里遇到特别严重的困难,恍惚中听到作者的声音在鼓励,“要有信心!”这样的声音一直支撑着儿子鼓起勇气向前行。作者从不奢望同儿子的关系就像挚友无话不谈,这根本实现不了,但求自己能鼓励到就很好,真是个温暖的父亲。对,这就是本给15岁儿子写的书,我看得津津有味。

2. 生而为人,人性自由。做一件事或不做一件事不是因为命令(来自于恐惧)或者习惯(继续做一件事情的舒适感)这种外界的原因,不经过我允许就施加在我的身上,做一件事情的缘由就是一个很“功利”的目的,为了让我更好的生活,所以依愿行事,没有别人能够为我寻找,为我选择。人必须长大成熟,在某种程度上发明自己的生活,而不仅仅是照搬别人的模式。

3. 对人的盖棺定论。我们无法判断一个人是好还是坏,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人类是做什么用的,不像一个好镊子,用得顺手稳妥,不像一辆好摩托车,开得又快又安全,我们知道工具应有的功用,对它抱有应有的期待,而人的期待应该是无限想象的。

4. “我们被判了自由的刑。”法国哲学家萨特。依愿行事不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是为了好好活着,很多人对他人言听计从,或被大众裹挟而行,他们恰恰也是行使自由权利——他们并没有放弃选择,而是选择了不由自己做出选择。不要再说出来我身不由己这样的话,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选择的。

5. 选择自己所选择的,并为自己所选择的负有责任。创世纪的以扫打猎归来饥肠辘辘,用继承王位的未来换来雅各诱人的的红豆汤。更好的生活应该是一种长远考虑的理智行为。

6. 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和生理功能,比如说语言就是人类相互传达和交流信息,所以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要把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个相互作用。从物品身上,我们只能够获取物品(的功能),但我们还需要物品所不具备的东西。如果对待他人像对待物品,收到的也只是物品。(恋物者的失望)。

7. 生活唯一的目标,就是不当笨蛋:

《伦理学的邀请》读后感(三):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笨蛋!

不止读书有一个栏目,叫做“周末来信”,这是一个回信栏目,有人给我写信,我回信。像很多回信栏目一样,我收到的大部分信件,与我讨论的问题都关于个人生活的选择。他们所以要和一个陌生人诉说自己的境遇,不论是为了倾诉还是希望得到一些建议,其背后的动机,大概都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

谁都希望能够获得“好的生活”,可什么是“好的生活”?怎样才能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

关于“好的生活”,西班牙哲学家费尔南多·萨瓦特尔1991年出版的《伦理学的邀请》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虽然题目里有着“伦理学”三个大字,但这本书不是伦理学手册,也无关历史上道德伦理的重要流变,按照作者自己的话,甚至“算不上一本伦理学入门书”,他所写作的对象就是普通的年轻人,其中包括他十五岁的儿子,而这本书,正是他与所有对生活抱有希望与疑问的年轻人之间的一场对话。

这是一场轻松的对话,作者没有一丁点学问家的架子,他所要和读者谈的,不过是“我的生活,你的生活,仅此而已。”用一个俗到不能再俗的词语来概括,这是一本关于“生活的艺术”的书,但是它不同于道德教训和经验之谈,作者希望从理智出发,和我们一起探讨什么是“好的生活”。

“好的生活”是人过出来的,而这个“过”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选择和行动的过程。

关于选择,这里需要提出一个概念:自由。正是因为人是自由的,所以才可以做选择,自由是“好的生活”的基本要素,想要获得好的生活,必须要肯定人是自由的。作者特别驳斥了许多关于人类不自由的论调,他认为,生而为人,则一定是自由的,虽然我们无法自由选择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但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面对这些发生的事做出自由的回应。

如果有人在抱怨“哪有什么鬼自由”时,其实他们可能只是满足于知道自己并不自由,从而可以心安理得的想:因为不自由,所有发生这些事情都不是我的错。肯定自由的重要性,是过上“好的生活”的基础。

作者分析了人行为的三种动机:命令、习惯与任性,前面两种是出于外界,后一种则是出于自己,一个自由的人所要获得的“好的生活”,一定是出于自己的心意,所谓“依愿行事”。

当然,“依愿行事”并非为所欲为,还需要把别人考虑进来。这里需要提出另一个概念:人。

为什么我们在追求自己的生活时要把别人考虑进来?作者认为,“好的生活”中缺不了物,更缺不了“人”,我们有与其他人产生联系的需求,我们希望被当做人来看待,所以也应该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如同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然,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感受他人的感受,推己及人,设身处地的考虑他人,这正是我们平常被教育的道德要求,作者在这里所谈的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他只是通过分析,使读者不仅知道怎么做,更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从而获取一种对“伦理”和“道德”的自觉。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好的生活”了,所谓“好的生活”一定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的,适合自己,让自己得到满足的生活。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作者举了电影《公民凯恩》的例子,大人物死到临头,才发现物质、成功并不让他感到“好”。电影里,凯恩追忆起小时候的温暖,他似乎对这一生的选择感到后悔了,而所谓后悔,“就是行使错自由时,或者说是当我们的使用与人类内心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向左时,我们对自己感到不满。”

后悔是人之常情,这就需要另一个概念,责任。正是因为人是自由的,所以有可能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影响有好有坏,做个负责任的人,就是要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责任”就是知道:我的每一个行动,都在构成、定义、创造一个“我”。

所以,“好的生活”就是在了解自己意愿的前提下,进行一次次选择而达到的。有可能我们会选错,但一定不要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努力。

下面是作者列出的关于“生活中的笨蛋”的特点,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枪:

1.相信自己什么都不想要、一切都无所谓的人:尽管睁着眼睛、没打呼噜,其实处于用旧的呵欠或午睡中。

2.什么都想要的人:无论是人们给他的东西或是没有给他的东西,离开、留下、坐着、嚼大蒜、给香吻……一个都不落。

3.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想去追问的人:他照着邻居们的喜好做事或者反着来,总之,一切都由周围绝大部分人的意见所左右,他是不思考的顺从者或是无来由的反抗者。

4.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想要却意念松弛的人:带着恐惧或不坚定,总是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把真正的向往留待来日。走着瞧吧,看他们是不是会唱出一些更高的高调。

5.喜欢坚定勇猛的人,制定的计划野心勃勃,但在什么是现实的文体上自欺欺人且沉醉不醒,完全弄错了方向,结果把“好生活”跟足以摧毁他的东西混为一谈。

一点点改变:

1.知道并非一切都无所谓,因为我们真的想活下去,而且想要活得更好,像作为“人”那样活着的好。

2.检查我们做的是否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3.在练习的基础上,培养伦理的好品味,达到不自觉地就会排斥某些事情(比如一想到撒谎就恶心)。

4.拒绝去寻找假装是自由身的“不在场证明”,理智地担当起我们行为的后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