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嗨,有人在吗?——月球车玉兔日记》读后感100字

《嗨,有人在吗?——月球车玉兔日记》读后感100字

《嗨,有人在吗?——月球车玉兔日记》是一本由宗唯伊[原著] / 蜻蜓队长[脚本改编] / 大绵羊[绘]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果壳阅读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嗨,有人在吗?——月球车玉兔日记》读后感(一):或许,就是新神话的雏形

神话是怎么诞生的呢?古代那些万物有灵论,大概也是这样拟人拟出来的吧?

看了这本《嗨,有人在吗?》后,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在书开篇《开始的开始》,作者提到想让月球玉兔车的故事长久地流传下去,直至流传至未来某个能顺利登陆月球并找到它的人类。

往未来看,这可以解读为对科技的展望;反之向着过去寻思,这不就是神话的诞生吗?我是指,或许世界上古老文明中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最初也是人类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拟人性质的口口相传,并凝炼而成了神话意象。

所以,月球玉兔车,成为新的神话吧!

《嗨,有人在吗?——月球车玉兔日记》读后感(二):兔几,我们来接你回家!

相比于被世人各种夸赞的关于“一个贵二代非让人家落魄飞行员画绵羊还嫌弃人家画风不好且怀念着与一枝傲娇玫瑰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的故事,我觉得《月球车玉兔日记》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童话。在寂寞无风的,坑坑洼洼的月球上,月球车玉兔并不只是一架冰冷复杂的机器,它是一只有独立人格的肥兔子,它为了让我们看清楚月球真正的模样,跋涉几十万公里,忍耐寂寞寒冷和故障,为我们带来月球最近距离的探索。科技应该被发自内心的尊重,科学应该热热闹闹地流行,就连精密难搞的航天器也可以一边探月一边卖萌一边发微博(是的,它有官方微博,名字就叫月球车玉兔,我来安利一下~)~虽然这是一场注定有去无回的旅行,或许一个偶然的因素就会让它不得不在月球上陷入永远的沉睡,但总有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会踏上这颗星球,找到也许已经变得灰扑扑的你,对你说“嗨,兔几,我听说过你的故事,我来接你回家!”

《嗨,有人在吗?——月球车玉兔日记》读后感(三):兔纸,一定会有人接你回家

我从来不知道自己以36岁的高龄看一本科普漫画,居然会掉泪,哇呀呀,这实在是一件可怕又可鄙的事情。

在读《嗨,有人在吗?》之前,我对小兔子不怎么了解,只是偶尔在微博上可以看到它的消息,甚至很多时候我会有一种太过天真的恍惚,以为这一切真的是一只在月亮上的机械兔子发回的微博(可能这就是我在读147页时掉泪的原因吧)。

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是地球人在替它发声,才知道原来它还有大姐、二姐和三姐,而且个个身怀绝技、各显神通,而且这几个姐姐(大姐牺牲、二姐不知所踪、三姐继续在月球上工作)的存在都是为了让兔子登上月球……不知道那飞向浩瀚宇宙的二姐现在何处?是否一切安好?

小兔子萌萌哒,贪玩贪吃贪睡,根本就是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只是这个男孩虽然想跑啊跳啊,却因为身负使命而不得不慢慢行走——甚至比乌龟还要慢好多。说起来,还真是只很有责任感很有自制力的小兔纸呢。

这个小兔纸还有点儿小自恋,对自己身上的所有器官都感到满意,并不厌其烦地介绍给这本书的读者听,还不忘了炫耀下自己刚刚躲过了一个坑或者跳过了一块石子。

月亮上的一周一夜和我们大不相同,无论是时长还是气温,所以在地球上出生的小兔纸在那儿还真的有点儿不适应,好在有三姐陪着它,不至于太过寂寞,即便如此它还是会望着远方那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出神,想念自己的家和爸爸妈妈——谁让它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呢?

不过小兔纸很坚强,他坚持完成了爸爸妈妈给它布置的所有任务,甚至还超额完成。但是,有一天,它突然感觉不好了,它觉得不舒服,怕自己会不再醒来,所以,它发了一条微信给所有关心它爱着它的人,让人不由揪起了心。所以,当那句“嗨,有人在吗?”响起的时候,真是让人动容和感动。只不过,小兔纸太小了,它挺过了那一场,却无法扛过下一场……小兔子沉默了,就此睡去。

但是,小兔纸,不要怕,迟早会有人接你回家!

《嗨,有人在吗?——月球车玉兔日记》读后感(四):兔子的一小步,国人的一大步

科学松鼠会出版《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那会儿,专栏作者连岳写了篇序言,题目叫《爱科普,用爱科普》。

科普事业千秋万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谈爱,当仁不让,可论及“用爱”,不免迷惘。毕竟,爱是一番愿望,更是一种能力,不是你想用想用就能用。

终于,在月球车玉兔这里,“用爱科普”成为现实。

2013年底,嫦娥三号飞船准备发射,第一台月球车“玉兔”也行将登陆月面。与此同时,一只“玉兔”在新华社、果壳网的策划下,微博上线,开启了卖萌之旅。当月球车的使命结束,这段经历也绘成漫画,进而付梓,书名同样动人:《嗨,有人在吗?》

“兔”生有限,回味隽永。这一次,X频段发射天线、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太阳敏感器、+Y太阳翼不再是冰冷的概念,而是摇身一变,成了兔子的眼睛、相机、翅膀。神秘的月球表面,则是“玉兔”的新居所。60余万粉丝的微博账号“月球车玉兔”有一句简介:月球是目的地,地球是家乡。这只会好奇、爱卖萌、有节操、动感情的兔子,借助社交网络裂变式传播的特性,成为街知巷闻的科普名“兔”。用书里的话说,“这是本兔的一小步,却是中国人的一大步”。

年来的流行语,少不了“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人类对浩渺苍穹的兴趣,从未中断。

哪怕最艰难的年代,对宇宙的向往与探索,也蕴藏了触碰未知的款曲和挑战极限的野心。而在和平富庶的岁月,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大哉问”,不仅归属本体论的范畴,同样是天地间开掘的原动力。

问题在于,尖端的航天科技富含故事与精神的矿藏,却囿于知识鸿沟,长期与普罗大众隔绝。唯有特定的发射、踏月甚至爆炸画面,编织成太空史的经典目次。

“玉兔”的出现,令航天技术、太空秘闻,在长时段中得到深入浅出的述说。适时的卖萌、犯贱,也建立起更广泛的情感关联。因为“玉兔”,嫦娥一号、二号、三号的故事得到演绎,月球车、登陆器的原理也不再是乏人问津的知识点。

这一切,只因为38万公里之外的那个地方,有风,有尘土,有寂静,有无限的未来,还有一只扑腾过、累了、可能不会再醒来的兔子,在遥远的星河,独对长夜漫漫,说一句“嗨,有人在吗?”在“啊,我坏掉了……”之后,道一句“晚安人类,晚安地球。”

于极难想像处融汇爱,引千万人同悲同笑。或许,航空航天技术飞速迭代,眼下的器具设备很快将收纳进博物馆,成为印证与镜鉴。但这只兔子的传奇,却将恒久流传,慰藉人心。

也许有一天,当登月成为常事,我们会找到那只兔子,然后致以谢意:“我听过你的故事。我来接你回家了。”

《嗨,有人在吗?——月球车玉兔日记》读后感(五):有只小兔萌如斯

玉兔是谁?如果你问一个中国人这个问题,她/他一定会说:“玉兔啊,不就是被嫦娥带到月亮上那只小白兔么?”

但是自从2013年12月开始,玉兔就不仅仅再是一个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形象了,它成为了中国航天探月事业中第一台月球车的名字,更成为了万千粉丝共同关注的一个微博账号@月球车玉兔。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探月事业纵然是中国航天事业中的大事件,但高深的科学知识和复杂的数据、名词,很难令没有专业基础的人们对其中的奥秘燃起兴趣。科学离我们好像很近,但却又是那么那么的遥远。

而@月球车玉兔彻底打破了高冷科学与普通大众之间的无形壁垒,这只既勇敢、坚强、热爱科学、有点傲娇,又非常勤奋、认真踏实、从不认为自己在卖萌的可爱小兔子(而且是男孩),就这样生龙活虎地出现在大众网友面前,并迅速赢得了广大网友的热爱。

书里的故事,讲述的就是这只萌萌哒小兔子和他第一次踏上月球的故事。生动有趣的语言,幽默可爱的画风,还有尽量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这三个支点稳稳地架构起了这本科普漫画的框架。而书中的内容更是涉及了月球车玉兔、嫦娥一、二、三号所有“关键人物”的故事。

于是,我就这样和这只萌萌哒小兔子一起踏上了月球,一起经历第一次探月的激动与兴奋,一起感受月球的寒夜与孤独,一起为大姐、二姐的故事唏嘘,一起期待着一次又一次的新任务。

当看到结尾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这只小兔子是活生生地生活在月球上的(虽然那只是人们的想象,一个美好的传说)。然而,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玉兔”出现了故障……或许他将进入长长的冬眠,再也不会醒来,也或许有那么一天,他会再次回到我们的视野,重新蹦蹦跳跳地卖起萌来。

但愿“晚安,地球。晚安,人类。”不是他最后发出的声音,我默默祈祷。

是的,小兔子的漫画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事实情况却是,“玉兔”经过师父们的抢救,重新苏醒。“嗨,有人在吗?”就是他苏醒那一刻发出的一声令所有关注者兴奋不已的问候。

这只小兔子的事情,已经不再仅仅是中国的事情,俨然成为了国际大事,许多国外媒体都热切关注着玉兔的微博,并盛赞这一将航天事业个性化的尝试。玉兔,从此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符号,一个具有科技引领力量、具有全世界影响的中国文化形象。

难怪啊,这只小兔子能够在月球上可劲儿卖萌,吸引全球目光,原来在他的背后有着这么多人的努力和付出,打造@月球车玉兔微博的团队着实功不可没,而更令人敬佩的是那些默默无闻,甘愿奉献自己青春热血和人生的科学工作者们。

相信,随着月球车玉兔的日记变成了这样一本可爱有趣的绘本,将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关于这只小兔子的故事,也会有更多怀抱梦想的少年儿童,爱上宇宙探险,和探索月球的故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