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梦宫读后感100字

梦宫读后感100字

《梦宫》是一本由[阿尔巴尼亚] 伊斯梅尔·卡达莱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梦宫》读后感(一):无解之梦

作者用短的篇幅呈现了一个内在极深的故事,一个掌管梦境解读的机构,负责搜集全部国民的梦境,然后层层筛选,解读那些富有寓意的梦并以此决策国事。但是作者故意隐去了其中具体的对梦境的管理方法,从一个梦宫官员的角度来展开整个叙述。他最初开始时梦宫的局外人,最后升迁至主管,却依然如一个局外人般对梦宫陌生。他如何到达这一步,如何执行日常的工作都像梦境般迷雾重重。宫殿本身的结构如同一个迷宫,主角走在其中永远都迷失,每次推开一扇未知的门就进入一个暗面——梦境运输、刑讯室、深不可测的档案室;主角在梦宫的任务和职位也讳莫如深,连他自己都被蒙在鼓里。整个故事就像时潜意识中进行着,他不知如何被推动到这一步,对周围的世界一直不解,包括家族经历的腥风血雨。他是既得利益者也是被操纵者,混沌着从最初到结尾,任凭事件发生在自己和周围的人身上,只是目睹而无任何自主决断。就像你在梦中一样,场景急速变换,不知身在何处,背后掌管的是何人。只是他永远醒不来,将一直囿于这晦暗不明的宫殿。

这样的一个设定其实可以变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叙述体量,如果要讲清每个环节的运作,每个事情的发展,每个人的动机。但是作者选择用一种谜语般的叙述来完成,最大程度地留于表面叙事,和主角一起所见即所得,没有谜底。这含混的样貌恰又无比切题,书就像一个持久而黏着的梦。故事的背景大概是呼应阿尔巴尼亚被奥斯曼帝国统治的那段时间,用了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来呈现专制的情形,捕风捉影间生杀予夺,诗歌变成死亡序曲。这样的事情, 从古至今在这世上从未变过。

《梦宫》读后感(二):“一切都已扭曲,一切都在闪烁”

读这本书就像在做一场梦,然而它又并非完全虚幻于另一个世界,像那些被贴上“反乌托邦”标签的作品。每当我清醒地意识到它有多少内容在讽刺官僚主义之无意义(当然其内容耶远不止这几个词能够概括),那忧伤、失落的阿尔巴尼亚民族情绪就在角落里徘徊,让我们从虚无缥缈的构思里被拖拽回一种残忍的现实感。死者回魂的比喻显得阴森又切实,而在一部如此关注抽象的概念隐喻的作品里,却从不缺少情绪。如果说它有在批判控制人们思想的国家机器会让人性的生命力彻底失却,它是从最小的个体感触中去表现这一类,关注的是人在这样的世界里是无法成眠的,是孤独的、痛苦的、恐惧的、焦躁不安的、厌倦的、在权力的阴影下忘记一切。(我们今天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像标题所引用的,小说里最后一段的原文一样。)

它能够让人所惊奇的另一点则是它能够真正把后现代中关注的东西写“活”。符号和其背后的思想的力量在梦宫的设定中全部展现出来,无需采用大量的术语就可以告诉读者那对于思想的恐惧是如何困扰着系统中从上到下的每一个人,而权力又是如何在这些象征性的符号中运作。它的表述方式让你时刻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后现代性,却又如此经典,毫不缺乏趣味和文采,足够让它成为超越时间的作品。

比起反乌托邦小说,它更有文化色调;比起后现代(即使是文学作品),它更加生动有趣;比起幻想类文学,它又要富有深度和思考。最终那一丝丝贯穿去全书,如烟缕版萦绕着的民族愁绪,真是让人为之落泪的点睛之笔,远比所有的隐喻都要打动我。这本小说像是艺术品,情节和场景简洁有力、冲突和高潮不断出现,在享受阅读的同时,又让我时刻为其精巧的构思设计惊叹不已。我想这就是纯粹的、自如的文学天赋吧!

《梦宫》读后感(三):60

***

如果弗洛伊德说的没错——潜意识将暴露出更多的真相——那么丰富且充满读解可能的梦,无疑是真相最可靠的来源。

为此,帝国设立了塔比尔•萨拉伊,企图从全民之梦中拣选出特等梦,从而为帝国即将到来的灾祸预警;但实际上,梦宫也成为帝国控制全民意识的一种规训手段,通过每日的上报规划全民的日常生活,收集全民的意识状态,并将梦悉数归入档案,精确跟踪全民意识动态。

比较一下乔治•奥威尔的《1984》,是饶有趣味的。那句众所周知的话语“老大哥在看着你”标示出强权统治的一种手段——通过被统治者的自我意识将无处不在的监视目光内在化,进行自我审查。此一手段的弱点在于无法包含所有人,比如那些识破谎言的人,只要表面上顺从,内心依然可以酝酿着革命。

梦的审查虽然比意识审查更进了一步,它也遭遇到两点困境,从而让这一庞大机构看起来像是玩笑:

① 如果梦真能被解析出来,那么通过梦来审查全民意识便是最为有效的举动,但如书中所言,一个梦需要经由“删选部-解析部-档案部”这三层机构才能获得解答,梦的解析既然需要依赖人力来判断与读解,此一举动必然失败。

② 梦的获取由做梦者自行提供,由于做梦者的记忆能力、保不准自我虚构等因素的限制,所收集来的梦的可靠性便应受到质疑。既然梦的真实性无法保证,从这些梦中解读出的意义自然也就失去了判断标准。

帝国建立在这样一种靠不住的运作机制之上,说它起于一个打赌,实则也没有多大差别。

***

伊斯梅尔•卡达莱的写法颇为简单。通过主角马克-阿莱姆职位上的进升向读者展示他想象中梦宫结构。“筛选部—解析部—档案部”不仅是一个梦宫人爬升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普通梦被解读为特等梦的过程。第二、三、五章便是对这些权利机构的展览,中间穿插进现实的生活画卷:几场聚会、咖啡馆的闲聊。这一写法也象征了梦宫与现实之间的对立,成为马克-阿莱姆内心冲突的外化。

马克-阿莱姆因此成为沟通两方的联系人。一方面,他家族的命运线已经由那本《编年史》所写出。在家族的起始,建桥的时候因为将一名男子误砌进桥墩,从而被命运下了魔咒:成功必然带着死亡的代价。这一点通过二舅(大臣)与小舅之间的对立外化出来:在二舅家的宴会上,因为特等梦的破解,小舅啷当入狱至死,而马克-阿莱姆作为对立方的受惠者则得到了提升,并升至梦宫的主管之位。

但他何曾想到那个特等梦可是经由自己之手进了档案室的:先由他筛选,又由他解析。而他却糊里糊涂、茫然无知。

同样,在这里,我们也能见出伊斯梅尔•卡达莱对现代工作体制的洞察(虽然早已由卡夫卡所预见到)。通过马克-阿莱姆的所思所感——一开始的兴奋、慢慢枯燥、渐渐应付了事、时刻等待下班等等——表现出来。最后,他已经被体制所驯化,虽然显得无奈。在全书结尾的时候,坐在马车上的马克-阿莱姆看到了生机盎然的春景,他感慨于现实生活的美好,却无力听从生命的召唤;他只能继续留在“庇护地”(梦宫),继续当一条体制内的蛀虫,为家族的命运考虑,为了自己不像小舅一样走上死亡的不归路。

《梦宫》读后感(四):砌上一个人后,这座桥才会稳固

虽然顾虑重重,但他没有从窗户旁掉过脸去。我要立马吩咐雕刻匠为我的墓碑雕刻一枝盛开的杏花,他想。他用手擦去了窗户上的雾水,可所见到的事物并没有更加清晰:一切都已扭曲,一切都在闪烁。那一刻,他发现他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我想了很久都想不到大臣是怎么立即反攻的,按理来说应该需要准备很久才对。

大臣的目的是让主人公进入梦宫,以便将来操控梦宫。没有事先告诉主人公估计是因为主人公只是一枚棋子。主人公后来身居要位,身处漩涡,自然会明白为自己和家族考虑。但是他仍然担心下一波权利交换。家族现在的地位很高,那么另一股力量只能是君主。而梦宫是君主和家族之间争夺的战略力量。

而这一切可能是家族的大臣发起的一场政变。主人公能进入梦宫并且位置特殊,而大臣能一夜之间完成反攻,那么所有的关于梦宫和其他的机构的人和事都已经安排妥当,想必事先就知道这一切,以及那个梦了。我大胆想象,那个决定性的梦是伪造的,一路交由刚入职的新手主人公处理。主人公在审核完这个梦后调入解析部。身在家族的主人公必然敏感意识到梦的内容,不可解析的梦则落入那些特殊的高级梦的解析者手里,从而到达君主。那么,小舅的事件就变成了大臣和家族的牺牲品。文中说小舅被带走时不抗拒但是惊讶,是不是因为这场宴会是大臣的策划呢?因此最后没有仔细的审问而是潦草处决。小舅还是被杀了,而大舅只能当个地方官再也不能回来。君主还是保留了一定的力量,等待反扑。或者,小舅本来就是牺牲品,而大舅则被保护起来,远离中心。

不过这样的话,大臣在小舅被带走时的苍白和僵硬就有点难以解释,似乎有思想准备,但却没有情感准备一样。

因此这场变故也可能是由君主发起的,其结果也即投靠强大的沙俄对其统治确实有效,但以与阿尔巴尼亚的结仇作为代价,失去了周遭少数民族的信任。因此帝国人心涣散,少数民族纷纷有独立之心。文中曾花了大篇幅讨论阿尔及尼亚和当前帝国的关系,说阿尔及尼亚如果独立,那就是自寻末路,显示出作为帝国代表人的家族以及背后的帝国的自大、对于少数民族独立的轻视和嘲弄。帝国对于少数民族存有敬畏的,但更多是不认为他们会独立。而家族出自阿尔及尼亚,却是帝国的代言人,因此不太可能是为了阿尔及尼亚的利益,而更可能只是因为家族的利益。宴会上杀了阿尔及尼亚的吟唱诗人必然会同阿尔及尼亚留下芥蒂,意味着帝国、家族与阿尔及尼亚的割离。又或者,真正的诱饵是这个家族,最终的成果是家族影响和控制下的帝国。但是,在周遭少数民族思变的暗涌下,在与帝国、家族有矛盾的情况下,阿尔及尼亚的独立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这场变故也可能是内在矛盾引起的,而这个梦只是一个刚刚好的导火索,因此一切都很仓促,就算大臣有准备,在宴会上还是被吓到了,最终还是救不下小舅,而君主或者说另一股势力也失去了对梦宫的实际控制权。谁的力量强谁就赢。说不定下一个梦也会突然出现在主人公的面前,改变这个帝国的力量和局面。

但是从作者反复的关于伪造的暗示、大臣与主人公的谈话、主人公不同寻常的职业路、大臣反攻速度之快和力量之大来说,这一切应该是有预谋的才对。宴会后面有推手,三舅成为了牺牲品。

于是,梦和梦宫就成了一个政治力量的工具,改变着帝国和人们的命运。

《梦宫》读后感(五):梦宫——一个荒诞而深刻的隐喻

提到阿尔巴尼亚,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它曾经是一个与我们走得很近的国家,近到虽然相距遥远,但毛泽东会用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盛赞它;记得当时贴在它头上的标签还有“欧洲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山鹰之国”等等。当中国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两国关系却开始恶化,渐行渐远,形同陌人。假如要问阿尔巴尼亚有什么文艺作品,我们能想起的恐怕只有七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第八个是铜像》、《宁死不屈》等几部电影,其他的任凭你搜肠刮肚,恐怕也扒拉不出什么来了。然而,近日读了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的长篇小说《梦宫》,却让我对这个东欧小国的文学水准刮目相看。就文学性与思想深度而言,卡达莱的这部小说不亚于奥威尔的《动物农场》与《一九八四》。 小说虚构了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的阿尔巴尼亚,有一个苏丹亲自创办的帝国最重要的机构——梦宫(又叫塔比尔•萨拉伊),它的职责是审查梦,对它们分门别类,所有的居民,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哪怕是最邪恶的人在最偏僻的边疆和最普通的日子里做的梦,都逃脱不了梦宫的审查。塔比尔•萨拉伊所从事的事业之宏伟与冷酷,连古希腊的德尔斐神谕宣示所与古往今来所有先知术士的预测都相形见绌。名门望族之后马克—阿莱姆战战兢兢进入梦宫工作的第一天,这里的官员就告诫他,梦宫的基本准则“并不在于接受外部影响,而是在于拒绝;并不在于敞开,而是在于封闭”,让他对外严格保密。马克—阿莱姆每天干的事,就是对全国各地送来的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梦——诸如“三只白狐,蹲坐在当地清真寺的尖塔上”、“一只黑猫,衔着月亮,朝前奔跑,尾巴上留有一道来自受伤的月亮的血迹……”等等,进行分级,然后揣摩其中的微言大义,评测其威胁帝国统治的严重与危险程度。马克—阿莱姆工作得胆战心惊,一想到梦宫中那些充满了梦和狂想呓语的墙、屋子和死气沉沉的地窖,他就感到无比的压抑,“他宁愿身处一片冰冻的平原或狼群出没的森林中。是的,一千个宁愿!”然而,由于他显赫的家世——他所在的库普里利家族为帝国培养了五位首相、还有无数的大臣、司令和将军,马克—阿莱姆从筛选部被调到了更为重要的解析部,并得以步步晋升。可是,就在他欣赏史诗吟诵者吟唱献给他们家族的阿尔巴尼亚版史诗——据说它堪与日耳曼人的民间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媲美,死亡的阴影悄悄地投射到了他的家族身上…… 读《梦宫》的过程中,让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了东欧的另一个国家、塞尔维亚著名作家帕维奇那部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哈扎尔词典》。该小说也与梦有关。哈扎尔人原先信仰的就是一种古老的捕梦者宗教,拥有捕梦术的哈扎尔人可以自由地进入他人的梦境,“盗梦空间”,穿越时空,用这种神奇的方法记录情感和历史,反映自身文明的演变。帕维奇用一种开放的结构和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梦境,天马行空,无所羁绊,瑰丽神奇。而卡达莱在《梦宫》呈现的作为统治工具的集梦解梦,却自始至终让人处于沉重压抑的环境氛围中,他用的是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一个封闭灰暗的社会结构,更是一个荒诞而深刻的隐喻。梦宫中的筛选部光是外省分部,就多达1900个,每个分部还有自己的子部。所有的梦都要经过它们的初选,然后送到梦宫总部。统治者为了搜集、传送和评测臣民的梦所编制的网络可以说是无所不在,密闭透风。一个普通人从毫无生气的东部省份送来的一个梦,却为自己招来了牢狱之灾,他被迫交代了几百页的供词,还无法让人满意,最后被放进棺材里由一群人肩扛着送进了幽闭室。更有甚者,有一批人因为眼睛与众不同,“有一种毒效”,为了帝国的安全,奥斯曼统治者便下令挖去他们的眼睛。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民之梦,甚于防洪。当民众的生活受到严密的控制,甚至失去了做梦与观看的自由时,那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了。 虽然马克—阿莱姆在梦宫中步步高升,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与他的家族的命运跟草民百姓相比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马克—阿莱姆的二舅、库普里利家族中最显赫的成员、外交大臣库特曾提醒外甥,梦宫最不具人格,最最盲目,最最致命,因而也最最专制。不幸一语成谶。正当马克—阿莱姆聆赏与思索史诗吟诵者神秘低沉地吟唱史诗《三拱桥之梦》,忽然领悟到空空的琴盒就是胸膛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拉胡塔琴的发音盒就是坟墓,死者正在里面呻吟挣扎,让马克—阿莱姆毛骨悚然时,他的库特舅舅被警察抓走了,很快被斩首处死。罪名竟然是马克—阿莱姆后来醒悟的那个“三拱桥之梦”——“库普里利家族(桥),通过史诗(乐器),投入某项反对国家(愤怒的公牛)的行动中”。 在专制与暴政编制的罗网中,梦也无所遁形。“庄生晓梦迷蝴蝶”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任何人的生命与尊严都是一个未知数,随时都可能随梦而逝。

(此系本人原创作品,未经授权或许可,不得转载,否则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