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士还乡》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士还乡》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士还乡》是一本由阎连科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士还乡》读后感(一):为何序号为“四”

1. 为何序号为“四”?

2. 有一种类似《秧歌》的感觉,从审美形式(纯文学)角度来说,人物、环境、情节都很好,可读性强。但是需要思考的是,如果那个体现思想主旨的核心事实是虚构的,则小说就令人怀疑。事件是有还是只是文学上的有呢?

3. 写到禁地时,都是大段文字连缀,不分段,从而形式上造成一种冗长、枯燥乃至于让读者望而生畏之感,显然是有意为之的。

4. 陈饼子、田旗旗,两个妹妹没名字。

《中士还乡》读后感(二):荣誉与规训

虽然都是军旅小说,两篇侧重却截然不同。

《四号禁区》关注军事纪律与人性的矛盾关系,僵化腐朽的三大条令只剩鸢孩一人坚持,也就构成了他必然的悲剧结局。连长和小菊将鸢孩分离成军人——人的两重身份,两方张力在军人职责面临私闯禁区的严重冒犯后骤然崩塌,军人鸢孩不得不在害死亲孩后戕杀爱情。

《中士还乡》则是披着军装的知识分子小说,中国的士阶层自古就扮演着乡土情绪和统治意志联结者的角色,中士因道德品行在上层人士中得到礼遇,却也见识到部队名利纠葛的龃龉,不愿成为政策宣传工具回到乡间,又因无权无势遭受亲人与未婚妻的新一轮排挤。统治阶层与民众共享的价值逻辑使真正践行了道德要求的士阶层只能归于无所适从的境地。

结合九十年代商品经济发展与彼时军队乱象,可以看出两篇文章共有的情感判断,即体制腐朽与经济繁荣对居于其中的朴实群众产生的不可抗拒的倾轧,各人要么如老兵逃避共同体职责寻求个人利益,要么在制度内部投机倒把换取政治资源,真正有良知的“中士”只能陷于“没大意思”的彷徨失措中。其背后是作家对于建国以来军事化治理模式的总怀疑、总质询,诚如《万历十五年》所指出的——这一体制已经山穷水尽到如此地步,使得善良禀性并不能挽救时弊,反而使为善者自身成为时局的牺牲。

《中士还乡》读后感(三):4.5星。

一个半小时看完。 第一篇《四号禁区》可以打四星,而第二篇《中士还乡》我给五星满分。

平均下来4.5星。 首先是《四号禁区》。

这篇中篇的后半部分对于鸢孩精神状态的描写挺精彩的,有种魔幻的风格,给我印象就好比一场缓缓推进的悲情故事,有部电影和这篇小说很相似,杨德昌执导的《恐怖分子》。略有不同的是,小说最终是发疯的鸢孩开枪打死了小菊,而电影则是男主李立群最终选择了原谅并吞枪自杀。

一样沉重的结局,不一样的主题:小说表现了偏僻禁区内长年独守岗位的少年士兵因一时失误导致养女妮儿意外死亡,从而精神层次混乱,开枪射杀了青梅竹马的小菊,从中表现了作者对于边防官兵长年隔离人世后所产生的心理问题的人文关怀。 而至于《中士还乡》,一开始我误以为是《中土还乡》呢……

这篇小说采用了平行双线叙事的方法:

一条线为退伍的中士回到家乡,发现为了让他安心参兵而自愿换亲的妹妹因三年来的过度操劳而失去了记忆中小妹的神采;同时,妹夫家庭的换亲失败与由于没有成功入党而导致一事无成,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折磨着士兵的内心。

另一条线则是叙述了中士是如何走上参兵道路、并在部队中官僚主义的上级兵官与饱受排挤的同级战友两个方面的双重打压下,最终在离入党只有一步之遥时内心崩溃,向指导员提出退伍申请,走上还乡道路。

不得不说,当第一次回忆三年前时,我就已经有种预感,这是篇优秀的小说。

果不其然,在两条线最终重合的文末,中士的悲惨人生也达到了高潮:

一个人面对着夕阳,遥想着一切都还在正常轨道时的曾经,美好的部队生活一去不返,曾经单纯的妹妹已成了势利泼妇,说定了的换亲条约也随时间而消散……

剩下的,也就只有这一片夕阳,和一段回忆了。

《中士还乡》读后感(四):旁友,入个党不咯?

著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他没有说,那他迟早会说:从一切中都能看到政治,就等于什么都没看到。这句话提醒了我们政治敏锐力的问题,以及个人的眼界事宜。这些说白了,很多是经验问题,也就是智商问题。

而阎老师这两篇都是军旅题材的中篇,就为我们省去了智商的麻烦,直接跳到政治上去。这一次你看不到政治,就等于什么都没看到。而我们还可以做一些粗浅的文青理解。

《四号禁区》里首先呈现了一个简单的“军民关系”结构,难舍难分,但越看就越发现主要表现的并不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是物和人,或者说物和生灵。这个“物”,可以是山体里的那堆钢铁筋骨,给山强行做手术加进去的钢板,也可以是鸢孩也曾日夜抄的条令,还可以是摇摇欲坠又终于倾桶而出的润滑防腐油。可以说,这些“物”即政治。而生灵则更直观,小菊,小菊花,小妮子,小山体,小鸢孩,小狼豹,小黄黄,小日子。其实大家都不小,自成一世界,但是面对政治,几无力啊。促使我坚定这种二元阴谋论的猜想的是书里一句话,“仔细辨别,还能嗅出裹在洞气中的浑浊的油气。污黑色的油气,从鸢孩的鼻下流淌过去,就如鸢孩面前流淌过一条夏季雨汛中浊色的小河。鸢孩为在山顶能辨出这两种气味儿惊异,而喜悦。”可爱的鸢孩在惊异而喜悦之余,没有敏锐地意识到,不可调和就是不可调和,能闻到两种气味了,而企图暗自地达到平衡,恭喜你即将悲惨。这也是一个预兆吧,我疑心病重。

“这儿已经十余年没狼没豹了,自你们部队在这儿终日放炮挖洞,狼兽虎豹都搬家去了。”裱这一句。

至于为什么他俩一直没结婚,我觉得,阎老师在字缝里无声地呐喊,不要军婚!不要军婚!

我不喜欢十一节这个结尾的笔触,感觉潦草,像纪录片放完诗意的尾巴之后加个“十年后XXXXXXX”。不严肃。

《中士还乡》相对缺乏神秘感一点,因为“中士到生活里去了,那里人多”。人情味更复杂和精确,很多对话读起来仿佛段子手之作(无贬义,怪笑点低)。这篇小说里顶中心的一件事儿就是入党,为了私心想入党,又因为私心不入了,外人看来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巡回演讲,眼见他罢工了。考验的是现实和道德的衡量,村人老实,或许也确实不大能受得了这种现代人眼都不眨的决策衡量,人家也不吃你糖不抽你烟了,心冷转念想自个儿还有退路,一摸胡茬,长大了,一心奔回去结婚。说是结婚又顿了三日,可能还是没从自己的决策困境中走出来,又可能从那时,被妹的腰脊牵在担水路上的时候就是大梦一场。醒梦还是要一阵子的,三日少了,一篇中篇小说的篇幅也不够他醒。中士确有一种“梦态”,但不懂得清明梦,梦里梦外现实不由得他操控。婚呢,结不了,没入党。党么,到最后也没入,却是个橘子,挂在眼边头,到底不想偷来。内里含着一种荒谬,没有那个小小的镰刀锤子胸章,连后路都不成为后路。他远远地怀想睡下铺的日子,扫仓库的日子,这是一种自我埋怨,他若是住惯了集体,当惯了兵,喜欢的只是那种隐隐有希望又不用面对未来的日子的话,那么有个念想总是好的,于事无补的悔恨每个人都擅长,不然该如何消解忧愁。那捆铁丝被人说成废品的时候,大概铁原子构成的铁心眼里也骂骂咧咧,纪律是个屁,而你不能就这么放了它。

这篇小说读后我的一点儿现实感受是,想靠它过上好日子,又要脸子,后路都拒绝你踩它,旁友们。

语词方面,我一边读,一边想着翻译的难题,老实说,读起来阎老师这两篇都是精心锤过的,成果是又乡野又军人。语言是好的,这点用不着我评判,语言也挺重的,没有举重若轻之感,就是老实巴交的举重若重,这说明阎老师真认真。不敢诋毁,但在乡野题材作品中个人有限的阅读量让我更喜欢韩少功这种金句哲人王。

“日子平静透明如一碗清凉之水”、“光景像一碗水,平平又淡淡,没大意思,并不隐藏深涵”……大概阎老师挺喜欢喝水或者看水吧。但要是他看见最近兰州那碗板“蓝”根,可能就不大平平又淡淡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