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阿尔戈古堡经典读后感有感

阿尔戈古堡经典读后感有感

《阿尔戈古堡》是一本由[法] 朱利安·格拉克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1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尔戈古堡》读后感(一):山雨将至

暴风雨笼罩了山谷。大自然是活的,同一千年前人类孱弱的遗迹一起,传递一种不存在于情节中的恐怖。情节,并没有情节,不如说一切已经注定,而那蠢蠢欲动的大自然才是主人翁。逻辑,没有逻辑,或者说只有梦的逻辑。我注定在梦中与格拉克相遇,并找到解读他的正确方式,正如欣赏一首诗或一个梦一样。欣赏如海洋般不断变幻的大松林之美。欣赏哲学的嗡鸣。欣赏利剑般暴虐的阳光的潮水。就像读一幅画或一本新浪潮电影。

两位配角在两次象征的死亡后又活了过来。美丽的主角最终迎向了他注定的、真实的死亡。

《阿尔戈古堡》读后感(二):超现实主义内核与西欧古典外表的精彩混搭

不明白评论里怎么那么多偏见?

仅凭书的构思,这就注定是一部颇有哥特色彩的神话作品。比起《娜嘉》,《阿尔戈古堡》无疑在超现实主义内核之中又多了古典式的外表,这毫无疑问是一件极其精美的疯钻。

即便初看会不太懂,但那些奇妙的画面,主人公在墓碑上写下即将拜访的陌生女人的名字;来自古老教堂富有神示意义的琴声;三个人不可回避的下潜;浮在水草之间乳房耸立的女尸… 这不是简单的陌生化,这不是要唤醒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而是要揭示另一个真正而神秘世界的存在……

《阿尔戈古堡》读后感(三):“因为,他们彼此也是敌人,只是他们不敢这样说就是了。”

虽然给自己订了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写篇书评记录一下的指标,但是说实话这本书看完之后的感受只有一个,就是“没读懂”。

所以以下只是我的一些初读之后的拙劣个人想法,仅作记录,也许过些年之后重读我会有不同的感受吧,届时留作对比也会不错。

从“告读者”部分看来,格拉克在进行创作时应该是确实有想要为其添加一丝哥特小说的晦暗乃至恐怖色彩的,只不过与他提到的那些小说不同,《阿尔戈古堡》中并不真的存在什么鬼魂精怪之类的超自然因素,而更多的是来自于“人”的猜疑心。

这种猜疑又并非是悬疑小说中常见的那种由于信息的不互通而产生的互相揣测,相反,正是由于三位主要角色互相交融、某种意义上互为一体,而在这样的透明的、互相了解至深的基础上诞生的放在明面上的疑心暗鬼。加上古堡自身是被森林、海岸等笼罩的,也就使得这座古堡始终笼罩在——用作者的话来说——一层透明的膜之中,这种由内心深处诞生的、无法开解又不能自然消亡的疑虑(毕竟大家不是哲学迷就是玄学迷)挤压着三人的神经,最终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使生命走向消亡。

书的篇幅不长,登场人物也不多,主要人物更是只有阿尔培、埃尔米尼安和哀德三人。虽然在阿尔培初到古堡时作者有提到古堡的一位佣人来接待了他,然而在这位古堡的新主人进入了古堡(也就是故事即将展开的舞台)之后,便不再有任何人就古堡对他进行过任何引导或者解释,使得读者对古堡的最初观感也完全是以阿尔培的视角展开,而得不到来自其他途径的补充信息。

而这位佣人在之后的两次出场中则都是安静地睡倒在地板上,在主人公的眼中他已经如同动物一般——这里在某种程度上也许也是一种暗示。人类往往认为动物不具备理解自己所思所想的能力,也是阿尔培眼中仅仅在意有人埃尔米尼安和由他带来的哀德的含义。

这三人之间又形成一种彼此不能分割的关系。

在阿尔培看来,埃尔米尼安是他的友人和不能承认的敌人,而哀德在最初出现时就是与埃尔米尼安成为一体的,在她的某次“死亡”之后尤甚,这二人之间有着他所不能参透的关系,又是“撒在他伤口上的有生命的盐”;而埃尔米尼安和哀德也分别表露过不能离开彼此,不能和阿尔培分别的意思,或者说埃尔米尼安把哀德带来见阿尔培原本就是为了验证她对自己的不可或缺;而哀德又会意识到她的绽放光彩是来源于两位男士、特别是阿尔培的成全,尽管当时阿尔培对她毫无疑问地不怀有爱情。但是,阿尔培却已经近乎命运般地为彼时还素昧谋面的她设下了墓碑,这也就“要求”了她必须命丧于此。

这种彼此之间的不可或缺在他们三人一同去海浴的时刻达到了顶峰,三人在海水中彼此不肯妥协、仿佛融为了同一个庞大的人体。而裂痕——或者说死亡——也在这一顶峰时刻第一次光顾。那一次的融合以哀德的掉队而告终,而当两位男士救起她,三人一同登上(几乎算是从天而降的)沙岸时,他们的融合就此结束了。

后续的内容便是这三个个体之间的分裂、分别。

海浴的掉队之后,哀德没有参与阿尔培和埃尔米尼安的小教堂之旅,阿尔培没有参与埃尔米尼安和哀德的森林之旅。而哀德在森林中几乎死于埃尔米尼安之手。那之后,在埃尔米尼安重新出现之前,只有哀德和阿尔培二人在期待与不安中度过;而在埃尔米尼安重新出现、濒死养伤的时候,哀德又再次躲避在房间里闭门不出,只有阿尔培和埃尔米尼安日夜相对。

能够发现的是,他们的三人团聚几乎都是以“死亡”为契机——埃尔米尼安濒死时,阿尔培和哀德一同救助他;哀德濒死时,阿尔培和埃尔米尼安目睹了她的最后。

死亡在书中出现过多次。

第一次的是哀德在过度海浴后疑似溺水,第二次的死亡是埃尔米尼安疑似谋杀了和自己一起前往森林的哀德,第三次的死亡是不告而别的埃尔米尼安突然以被受惊的马匹践踏命垂一线的姿态重新出现,第四次的死亡是哀德在自己的房间里疑似服毒自尽,最后的死亡则是埃尔米尼安疑似在主动要求告别阿尔戈古堡后被阿尔培杀害。不难看出,只有阿尔培个人始终没有“死亡”过,就像作者不停引述的黑格尔和帕西法尔一样,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另外二人是他的另外的个体,代替他进行了“死亡”。

事实上,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有考虑过这三人是否有可能实际上是同一人,一是没有第四人同时见证过这三人的存在,二是他们之间存在着的难以割裂的、高度同一的关系。三则是阿尔培有近乎病态的需要哀德死亡、需要埃尔米尼安不离开的要求。

我个人的理解中,哀德之死应该也是阿尔培的推波助澜。书中有很明显的暗示性,首先是当天埃尔米尼安带领着阿尔培发现了通往哀德的房间的暗道;其次是在哀德去世的当晚,阿尔培的视角中自己拿着匕首在卧房外度过了意义不明的时间;最后,他在听到惨叫后也是直接前往了哀德的房间,且在最后杀死埃尔米尼安时所用的应该也是那时拿在手中的匕首。

哀德的死亡等同于需要成全的、落后一步的自己的溺亡,这是自愿的;埃尔米尼安的被害则意味着脱离掌控的、自己无法认可的自己的另一部分的被压制,这是被迫的。

值得一提的是,三人在全书中没有进行过任何一次写在引号内的对话,凡是有多人出现的场景也统统使用“他们”来指代,而不在场的另一人又总是突然出现。但是又总觉得贸然以“一个人杀死了自己的另外的部分”来潦草地概括是对这部作品的不负责任。

期待之后自己能有更能说服自己的解读。

装帧:三星

内容:四星

推荐指数:四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