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的读后感大全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的读后感大全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是一本由[波兰] 布鲁诺·舒尔茨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读后感(一):第一次在豆瓣写书评,好激动

平常有事没事都会看看书,身边同学问我,看文学性的作品,能看出钱来?我也不知道看这些有什么功利性,直到一个朋友对我说,你看书,为什么不去写书评呢?这样比自己一个人闷着看还是好一点的,于是我就来豆瓣写了。

因为大学是工科类,没上语文课,高中的知识也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我不知道,书评的正确格式,也不知道,书评到底是什么,所以,自由发挥啦~看官们不要喷得太厉害啊~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长篇小说(或者中篇),也可以说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最喜欢的是与书同名的那一篇,因为,起码,我感兴趣。而且,看到结尾,细思极恐,有种看《彗星来的那一夜》的感觉。

被人称为与卡夫卡齐名的作家,我在猜是不是因为他写了他的父亲,在[死亡]和[还阳]之间反复,变成了动物,这件事情有关。又或者是,他的文章和卡夫卡一样,我都看不懂~哈哈哈!

最后,译者写的《译后记》,陆源说:“布鲁诺•舒尔茨的作品适合誊抄”,看到这句话,我不禁就笑了~(日记本里已抄了20多页纸)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读后感(二):译后记

布鲁诺·舒尔茨是一位我深为喜爱的作家。三年前,首度阅读这位大师,我便在札记中写道:“舒尔茨的作品适合誊抄。”翻译劳动可视为另一种誊抄,不过更具有创造性。实际上,翻译《用沙漏做招聘的疗养院》的过程是一次悉心学习的过程。把布鲁诺·舒尔茨的小说译成中文的同时,我也把它们译入了自己的内心。 在那篇札记中我还写道:“布鲁诺·舒尔茨往浓烈的意象调子里掺入黑色,使之更加浓烈。从词句上揣测,这位写作《肉桂色铺子》的大师应该是多么孤独啊。幻想学造诣的高峰与生活的孤独,我们无法一边追逐前者一边又逃避后者,较好的局面是让它们杂交,写作者认领一切可能的收成。这是关于他如何度过一生的最重大抉择。舒尔茨写得很少,他既不像普鲁斯特,也不像卡夫卡,但我想说天才终究不会埋没。” 我始终相信,布鲁诺·舒尔茨的作品会出现在一代代读者的枕边案头,并由此进入文学史。这是因世人不断阅读而形成的鲜活文学史。 在另一篇虚构性短文里,我谈过布鲁诺·舒尔茨对我本人造成的影响,或者说我认为应该如何向这位大师表达敬意:“为了防止越陷越深,为了不再去想那些句子,我不得不仿造一个布鲁诺·舒尔茨的秋天,那种发育迟缓、百无聊赖、并不存在的绚烂秋天。这是一座浩大惊绝的地下迷宫,是一个用纸板、齿轮、绳索、发条、弹簧、滑轨与绞盘建构的冒牌秋天,可以随处移动、转手、贩售。但它无法跟自己的原型相媲美,因为后者是无形无迹、根本不可捉摸的。应立即开始创作,永远创作,舍此以外更无良方,让我活下来并摆脱布鲁诺·舒尔茨。” 我希望有志于写作的年轻人都来读一读布鲁诺·舒尔茨。 翻译本书主要依据John Curran Davis的英译本,并参考Celina Wieniewska的英译本和杨向荣的中译本。 本书的翻译和出版,得到以下几位师友的帮助。老翻译家林洪亮先生,根据Zielona Sowa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波兰语版本校订译稿,修正过许多词汇和句子,并且肯定了我先前的猜测,即John Curran Davis的译本更忠实于原文;年轻的黄钟先生根据Celina Wieniewska的英译本校订译稿,为进一步完善译文提供了不少宝贵意见;浙江文艺出版社的郭贤路先生担任本书的责任编辑,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向他们表达诚挚的谢意。 当然还要感谢我妻子丁玎的热情鼓励和支持,她最先通阅译稿,且加以润色。

译者 2014年12月8日于北京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读后感(三):五月,日子像埃及邮票一样粉红

一本全程中二、时不时掉书袋的书。当然这是褒义的。

刚开始读的时候并不知道十三篇小说相对独立,因为其实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有些人物一直贯穿在每一个章节里。

第一章《书》中,出现了希腊神话里的女先知西比尔,“她曾作书九卷献给罗马王,罗马王因其索金太高而拒绝,西比拉烧掉三卷仍索原价,罗马王感到奇怪,读其书发现所预言之事极为重要,欲买其书,却已残缺不全。”残缺不全对应了文中的“我”疯狂寻找的那本书,这其实是一个起点。后来借着书的注释者的观点(所有典籍皆以真实为目标,而真实是鲜活、不断生长的)将话题引至“朝圣者”,这一部分其实十分模糊。

第二章《天才时代》里,出现了双轨时间下的平行时间流这个点,“平行”和“时间流”又引出了《创世纪》里诺亚方舟的情节。(在《创世纪》中,神如此保证:“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现在云彩中,我便纪念我与你们和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约,水就再不泛滥、毁坏一切有血肉的物了”。)

而后来却出现了要警惕第七天的字眼。(上帝前六天分别创造了光、星辰、陆地海洋、光体、鱼鸟和人,第七天选择了休息)

《春天》是最长的一章。描写比安卡的出场用的是“仿佛刚刚从黄道十二宫走出来”,如同星座的错综复杂般令人捉摸不透即视感。而每一个故事里的春夜都承载着时间的有序前进,如若脱轨,一切都会变得深不可测。被掉包的公主的故事已无暇顾及,因为被出现的那本集邮册吸引了。这本宇宙之书、人类知识指南是否变成了又一个年轻时所相信的神话?这个时候,时间似乎已经开始不安定了。亚历山大大帝、V先生、奥匈帝国建立者、马克西米利安、唐璜...最后又回到了《圣经》中的约瑟夫。不同的是,这里的梦境没有带来以色列人,也没有后来的《出埃及记》。

《七月之夜》平平带过。《父亲参加了消防队》里那句拉丁语戳中了萌点(Hannibal,Hannibal ante portas!)

《多多》之后的几篇更有趣。大概是因为上一章的“双轨”和“用过的时间”的过渡,后来的篇章里都少了在我看来掉书袋的嫌疑且开始更直面作者自己的内心。对门外汉来说,看到夏夜等于终于能松懈下来不再耿耿于怀那些看不见摸不透的文字。父亲在较慢的时间里生活,而逝去的、用过的时间里他承受病痛且死去,然而在时间前进人的记忆却在衰退的时候,孤独是被迫要享受的。不管是那个身穿铠甲的父亲,还是那个盘里的煮熟的螃蟹,全部都在时间的漫游里不来不去、循环往复。

凯撒说“Alea iacta est”,就像陀螺已开始旋转,就像卡尔维诺文字里的“看不见的城市”,就像作者脑子里的那些无穷无尽的中二幻想,就像各种交织在一起的无规律的事物、漫天的繁星。

到底怎样才算是读过一本书,是不述不作到述而不作再到有感而发哪怕三千字还是说“在无牵无绊、纯属多余的时刻”,不拒绝它们,即使明白它们没什么意义。并且“搞清楚自己的处境,并且懂得怎样去接受现实。”

草草读过一遍,迷迷糊糊一天。好眠。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读后感(四):时间是一条直线

起初因为太喜欢哈斯的电影《砂制时镜下的疗养院》找来了原著短篇并随后读完了整本书,实在被布鲁诺舒尔茨瑰丽的文字和层叠的比喻所震撼,同时深感译者功力之深厚,于是点进译者主页看到了一篇《论布鲁诺舒尔茨》,惊讶地再次在下面点赞收藏栏发现了几年前的痕迹,可能是那时候随便翻到只是出于好奇收藏但随后尘封到了角落(但那时候没收藏几篇东西),即因为投入了巨大的感情,又因为全书很多处都在探索时间这一迷题,仿佛我和这本书在时间沙漏合适的位置联结,这种宿命感的巧合令我百感交集,甚至可以比拟书中每每透露出的幻梦般的超现实—— 《天才时代》

“我们应收藏生命旅程的节点就像收藏镜子的碎片”,这每一片之中都是现实的描摹,想起老塔,镜子是时空辗转的入口,这碎片可以雕刻时光。

《春天》

最爱之一。

暗黑压抑的野兽迷宫,无解的迷题,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就像博尔赫斯的花园通向未知的处境,就像史蒂芬金的《闪灵》蜿蜒勾勒人性的扭曲。

《七月之夜》

从小镇的露天电影院感受光影斑驳后,出门就可以望见渺渺星河,星座在其远古的方位上燃烧。完全出于我对光影深深的感情,我喜欢对于这两者这样的衔接。

荧幕的下落,仿若夜幕的升起

光影的不朽,灿若星辰的亘古

《用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

一如同名电影,末世最后的狂欢,对时间无能为力的荒诞感。

你可以拨动时间的沙漏修改时间的线性,从而像文中那样一次次见到死去的父亲,经历如战争般重大的、短暂人生中不可能经历的景象,修改后悔的事从而产生蝴蝶效应,满足自己的心愿,也同时承担一次次后果。

但抛却物理上的时空意义以及一些哲学命题,我想说的是,我也会选择像男主那样逃离,如果不能按照线性经历一次人生,就无法真切体会到生命的那些悲喜。就像《星际穿越》中那对等候多年的父女,尽管没能参与你这些年的生活,但还是要在时间的尽头见到你。

《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读后感(五):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越过语言的藩篱

“文学史上遗落的大师。”

“乔伊斯最崇拜的作家。”

“与卡夫卡并肩的布鲁诺.舒尔茨。”

没人能抗拒这些金光闪闪的赞语。当我漫无目的的在一行列列书架中间寻找最后一本可供借阅的书籍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布鲁诺.舒尔茨的《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

出生于波兰小镇德罗霍贝奇的一个商人家庭的布鲁诺.舒尔茨一生被孤独与自卑的情结所缠绕。与波兰历史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舒尔茨的国籍和身份认同不断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漂移”——波兰是他的国籍属性,犹太人是他的种族属性。但是舒尔茨一直坚持用波兰语写作,而不是用犹太人那时候经常使用的意第绪语来写作。因为这一点,舒尔茨曾遭到部分犹太人的指责。舒尔茨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因为长得矮小而且并不好看,让他深感自卑,正所谓“上天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老天赐予了舒尔茨丰富的创作灵感,他的才能展露在艺术和文学上。1915年,老舒尔茨病逝,布鲁诺家境衰落,他不得不靠绘画谋生,一度当过中学里的美术教员。因为矮小与丑陋,经常受到孩子们的欺负,这也导致他对婚姻充满了恐惧,不过他和几位女文青一直保持着柏拉图式的书信恋爱。舒尔茨的幸福没有结局,与舍琳斯卡订婚却因为宗教信仰的问题没有成婚,这段恋情持续了四年。这本《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就是在与舍琳斯卡分手后写成的,此书获得了1938年波兰文学院颁发的“金桂冠”奖。这一年,也是舒尔茨的人生巅峰,他终于可以摆脱令人讨厌的教学工作,而专心从事文学创作了。但不幸很快来临,二战爆发,身为犹太人的舒尔茨被迫搬进了犹太人隔离区,他意识到厄运离自己越来越近。于是把自己的手稿全部转交给了逃亡美国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这是他能做出的最后选择。1942年11月19日,他怀揣着面包经过德罗霍贝奇的中心广场时,一群鸽子临空飞起,他准备掰下一点面包喂鸽子,那天正是“黑色星期四”,盖世太保在街上随意枪杀犹太人。两颗子弹打进了舒尔茨的头部。一百米外,就是自己出生、长大、父亲开过商店的家。

“它华丽繁复的建筑风格沉默而又雄辩。它措辞高雅,长篇大论,用成百上千种方式阐述同一主题。沿着一条明亮的白色楣梁,浅浮雕花纹韵律十足地横贯左右,并在角落里徘徊不去。扶栏和装饰瓶雕向一旁迅速伸展,在它们之间,堂皇典雅的大理石楼梯从高处的中央平台滚涌而下,到处泼溅,似乎想施一个深深的屈膝礼,聚拢并叠好它波浪般的长裙。”极具普鲁斯特的意识流般的描写,渲染勾勒出一个独特非凡的意象。

舒尔茨的这部由十三个小短篇构筑的小说,可以说是一场梦幻与想象的非凡之旅。语言之精妙绝伦,意义之纷繁晦涩,是我读其他一些短篇小说从未有过的体验。舒尔茨在结构小说的过程中,丝毫不遵循小说的“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惯例,叙述的过程随着他心灵的广阔无边而肆意延展。不论是最长的《春天》里时时透露着的诗一般的曼妙哲思;还是充满寓言意味的《沙漏做招牌的疗养院》(写自己的父亲虽然在现实的时间里死去了,但在坐落于密林深处的疗养院里,父亲的死期还没有到来)。也就是说,这家幻想创造出来的疗养院实际上是一个被时间遗弃的封闭之地,住在这里的客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沉睡,以沉睡抗拒时间的流逝。然而作者清醒的意识到,父亲早已死去,他最后还是逃离了这里,并自此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旅行;抑或是一个身体残疾的邻居(《多多》),舒尔茨都进行了“反常规”的描写。“唯有超越我们的言辞,在我们的魔力达不到的地方,它那难以估量的黑暗元素才发出回响。词语在此瓦解,不断拆分,变成粉末,返回最初的源泉。”这就是舒尔茨写作此书的基点。它严格按照自己内心的体系来表达它。《春天》这一短篇,大段大段毫无来由的诗意描写占据着读者的心房。断断续续的梦呓,漫无边际的幻想,倜傥瑰丽的语言。舒尔茨搭建了一个花团锦簇的迷宫,一座语言编织的迷宫。

舒尔茨,一枚被人遗落在海岸的贝壳。

我们羡慕那些文学大师的妙笔生花,感佩于他们所生活的火红年代,却很少有人透过那些散发着古旧油墨味道的书页感同身受他们力透纸背的孤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