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猩人:布鲁诺的进化读后感100字

猩人:布鲁诺的进化读后感100字

《猩人:布鲁诺的进化》是一本由[美] 本杰明·黑尔著作,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4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猩人:布鲁诺的进化》读后感(一):动物和人的区别究竟是什么

本来是凑包邮随便看的结果却意外的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作品——关于科学主义、关于人的自恋。

书里讲了一只被抓去做行为实验的黑猩猩学会了语言,然后不断渴望进化去成为真正的“人“,最后却痛恨成为“人“的这样一个故事。

在心理学里,人的自恋满足占了精神分析学说的很大一部份。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值得为自己骄傲——敬所有的文明和科技。但我想教育本身都是为了让我们学会谦卑,不是对他人谦卑,而是对非人类之外的世界保持尊敬。

在我们看来了不起的一切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觉得伟大是为了肯定我们生而为人的伟大——不是草,不是鱼,也不是猩猩,我们作为人类诞生。

然后可能因为太伟大了,于是我们只能自己给自己找点乐子,随后的一切就是闪耀或黯淡的历史。

人类这整个群体的共通性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很多,即使我们觉得独特的部分也是。

所以如何理解地他人,也许都能在自己身上看到遗留。不必惊慌,人而已。

《猩人:布鲁诺的进化》读后感(二):有关于人性

这本《猩人》是本杰明黑尔的处女座,也为他赢得了迪伦托马斯奖提名,这个翻译的版本可以说接近完美,这本虚构的小说多次让我感受到一种真实,仿佛真的有一只会说话的猩猩在跟我讲述他的生平。本杰明当过夜班面包师、保安、错视画家、漫画家、插画家与技术文件撰写员,从这本《猩人》中就能看出他丰富的生活,否则绝对写不出如此细腻的词句。其实这本书的亮点不仅在于故事本身,它的叙事方式还有叙事人称都十分新颖,完全符合了“原创”两个字。

在故事开始前有着这样一段话:

【以下文稿是布鲁诺利特摩尔未经编辑的回忆录,由格温古普塔于二〇〇七年九月九日到二〇〇八年八月八日间在美国佐治亚州伊士曼的扎斯特罗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誊写。】

这段话在一开始真的把我搞蒙了,难道这只猩猩真的存在?我在心中暗想,原来这只是作者跟我们玩的一个文字游戏,很成功。那只黑猩猩叫布鲁诺,作者所说的记录者格温就是那个一直在布鲁诺身边听他唠叨的人。

布鲁诺从一出生就与同类不同,他异常的聪明,他还会说话、演戏、画画等,猩猩只是一个代名词,抛开这些他其实就是一个人类。在他的一生当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人,那是他唯一的爱人——已经去世的莉迪亚利特摩尔,她是投入大学灵长类动物实验室的女学者,偶然或者命运使他们相遇。布鲁诺的进化速度十分惊人,这本书也正是记录了他的进化历程,这进化历程对于人类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词来体现——成长。

布鲁诺的成长离不开莉迪亚,莉迪亚教他如何像人类一样生活,她收留布鲁诺在家里一起住,也正是这日积月累的感情,逐渐升华成了爱情。故事越进行下去,我就越忘了布鲁诺是个黑猩猩这个事实,他更像是作为一个男性的人类角色,包括他对人类与社会的看法,这反映的都是那一类被压迫或无力发声的人。

当布鲁诺得知莉迪亚去世的消息之后,那种悲伤瞬间蔓延开来,带着悲伤地布鲁诺发现当初对猩猩做实验的诺曼博士竟然还在研究猩猩,于是一气之下将之杀死,然后就去自首了。故事也就理清了,也正是因为这次入狱,才为布鲁诺回想艺术提供了时间与场所,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是被囚禁的,反而他感到自己很自由。当然了,和外面混沌的世界相比,这里对于经历了这么多的黑猩猩来说,是最好的归宿了。

《猩人:布鲁诺的进化》读后感(三):是爱还是伤害

黑猩猩和人类的基因有99.4%是相同的,因此,近年来利用黑猩猩进行的各种医疗实验十分普遍。目前,美国是唯一用黑猩猩进行医疗试验的西方国家,用于实验室研究的黑猩猩有1600多只。尽管美国已经制定了保护黑猩猩的相关法律,但事实上只有小部分受到了保护。动物科学实验仍在进行,但人类社会也愈加需要来关爱这些人类科学实验的牺牲品。

《猩人》是一部以黑猩猩参与实验加速进化为题材虚构的小说,讲述了黑猩猩布鲁诺天赋异禀,自幼就从动物园被发掘,投入大学灵长类动物实验室女学者莉迪亚·利特摩尔的怀抱。莉迪亚让布鲁诺住在自己家里,教他说话以及人类生活的各种技能,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布鲁诺与莉迪亚竟渐渐产生了爱情。

“我跟莉迪亚的关系在我变成人类的同一段时间进展着,隐喻跟生理上皆然。我同时经历了我的智识觉醒与自然青春期。不仅如此,我胯下的瘙痒与刺痛强度缓缓增加……我开始真正把莉迪亚看成女性,不只是高不可攀的少年幻想,而是潜在的真实,但她对我的真实吸引力跟我的真爱交织在一起。”于是,他们突破物种阻碍相爱了。

然而布鲁诺体内的原始本能却令它骚动,它无常的爆发失控最终害得莉迪亚丢了饭碗。两人双双被赶出实验室,自此展开了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生旅程。好景不长,莉迪亚被查出罹患脑癌,与布鲁诺的不伦之恋引发了人类的攻击,人们挖出了莉迪亚腹中的孩子,并把布鲁诺移送到动物收容所,在转送到纽约灵长类医疗实验室时,布鲁诺逃了出来,遇到了传奇人物里昂。

在里昂的帮助下,布鲁诺过上了真正的人类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布鲁诺完全进化成为人类,他甚至通过整形手术拥有了人类的鼻子。然而当他回到芝加哥寻找莉迪亚的时候却得知,莉迪亚在他回来的半年前离开了人世。心灰意冷的布鲁诺回到曾经与莉迪亚朝夕相处的实验室,发现当初参与实验的科学家诺曼博士依然在进行着黑猩猩实验。盛怒之下,布鲁诺杀死了诺曼博士后,去警察局投案自首。

《猩人:布鲁诺的进化》读后感(四):猩人自传

看过很多名人的自传,第一次看一个猩猩的自传,不,是猩人的自传。这是一个黑猩猩的进化独白,从他开始从动物园发掘,被选中进入研究室,进行研究,到和莉迪亚相爱,因一次聚会失去控制让莉迪亚丢失饭碗,两人离开研究室,搬到科罗伦多,劳伦斯夫妇的农场读过了两年的轻松时光。因一次小事情,两人离开回到芝加哥。回来后,事情变的很糟糕,莉迪亚因为一直有头痛,有次晕倒后,送到医院,发现脑袋里面有肿瘤,而且还怀孕了。被发现后,新闻报道,以及反对人群一直进行围堵。在一次莉迪亚一个人在家,反对分子进入家中,发生了很恐怖的事情。莉迪亚慢慢失去声音,而布鲁诺被抓走。后面它顺利逃走,在去纽约的火车上遇到了里昂,他们一见如故,成为好友。两人开办了地下莎士比亚,办了几次戏剧,因被举报,而破产。布鲁诺回到芝加哥,而莉迪亚在六个月之前去世。他杀了诺曼,然后自首,一直到现在被关在国家灵长类研究所。有点复杂的故事,与其说是关于猩猩,我觉得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探讨,重新对人,这种动物,进行解读,剖析。

对布鲁诺影响最大的人是莉迪亚,她不仅仅是爱人,也是母亲。最初从动物园到研究所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布鲁诺,被迫接受诺曼的教育,是那种无聊又强迫式的教育。在莉迪亚这里,更多是,体会到母亲般的温暖,耐心,以及信任。她带它回家,给它独立的房间,教他上厕所,给它好吃的,还经常带它出门,这些都是因为爱。其实动物,往往比人更敏感,他们能够从一个人的眼神,动作中体会到当时的情绪,是好还是不好。在莉迪亚这里,布鲁诺知道,莉迪亚是真的为它好,所以它没有顾忌,也听从莉迪亚的话。它想要学画画,莉迪亚就买最好的画具,弄了个画室,让它安心画画。正是因为这种爱,布鲁诺的进化,才更加迅速。

在研究所的那段时间,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海伍德。芬奇。这个人是研究所的守门人,他是最初激起布鲁诺学习讲话的人。最初是因为布鲁诺不适应实验室,而吵闹,吸引了海伍德。然后海伍德模仿布鲁诺的猩猩叫声,无论布鲁诺叫什么,海伍德都能精确的复制它的叫声。两人竟然还聊了一个多小时。就在这一晚,在这些胡言乱语,胡说八道中,开启了布鲁诺的语言模式。科学家们想通过点心的方式让布鲁诺讲话,但不奏效。正如第十三章中有说到“生物学会语言,是因为好奇,因为它渴望参与者世界的永恒变迁。那不只是哄骗同意的花招,也不是把宇宙的素材表面涂上象征的过程。生物学会语言,以塑造出它自己的意识,它自己主动与被动的存在。生物因为痛苦而哀嚎,因为要沟通而学会语言。”

站在动物的角度去看人类,其实更好的去了解人类的不足,以及藏在人性里的问题。也许有些不太能接受,因为太过于犀利。但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去看的书,而且很有趣。

《猩人:布鲁诺的进化》读后感(五):21克

传说中,当人死的那一刻,将会失去21克的重量,这,就是灵魂的重量。

人类的灵魂里有太多的,信仰、道德、伦理、语言、爱等之类的无形的精神颗粒,构筑着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但如果生物凋零,动物死亡呢,尤其这本书主人公那样的类人猿,他们的灵魂会有多重?

布鲁诺.利特摩尔,以他一生中最爱女人的姓氏,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曲折离奇精彩的回忆录。

以吾之名,冠之汝姓。

他的故事一定要以莉迪亚开始,那个影响他,爱他,带给他人类文明的那个女人开始。

相遇是美好的。

就像布鲁诺描述的那样“或许我已经爱上她了,而我唯一知道的示爱方式就是吸她的头发。”

读到在芝加哥大学厄曼生物中心行为学实验室的前期引导学习过程中时,也让我了解到,在教育幼儿方面,比起诺曼.普兰里的斯金纳理论(强化理论),莉迪亚的蒙特梭利教育法(以儿童为中心)更适合在前期让幼儿认知新世界。

当然,不能忘了,在这个过程中诱导我们的主人猿说出第一句话的海伍德.芬奇,另一个闯入布鲁诺心灵的夜间保安。

这个期间对布鲁诺的心智来说,就想文中描述的“试图清晰思考就像试图用双手捧水喝,在真正喝到之前大多数水都从指缝溜走了。”

但不妨他与莉迪亚之间爱的发展。

这段爱恋,对我作为一个读者的角度来说,有一种在道德感与价值观上的双重震撼。

但就是在这段爱恋中酝酿出了布鲁诺的艺术灵感,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就像布鲁诺说的那样,“我爱绘画,自我创作是最佳的中产阶级幻想。”

直到绘画展的失败结尾导致布鲁诺和莉迪亚迁居至劳伦斯夫妇位于科罗拉多州的牧场。

而这段时期的自由环境也是布鲁诺逻辑与理性思维与语言扩展的一个飞跃时期。

以至于布鲁诺的思考能上升到这样的哲学高度,“有种东西叫确认性偏误,当心智把意义附着在无意义的东西,在周围世上的混乱垃圾中分辨出一个似乎超自然的巧合时,会把它的祷告与信心灌注其中,因为心智希望那是真的。这就是许多信仰、爱、宗教、魔法、希望、严重谬误的来源。”

这段美好一直持续到他们重新搬回芝加哥之前,莉迪亚的怀孕,让他们俩的爱恋走到了大众的视野,也遭受着世俗的审判。

悲剧从这里开始,却不是结束。

里昂.斯莫勒在接下来的故事中,一直陪伴着布鲁诺,给他打开了另几扇新世界的大门,戏剧、酒精以及人类鼻子。

看,“这个世界太痛苦了,人生不值得清醒的浪费一秒钟!”这就里昂的嗜酒观念。

“虚荣是痛苦的,美丽是苦难的”,这也是在布鲁诺如愿以偿得到他的人类鼻子之后说的话。

故事发生到最后,除去意料之中莉迪亚的死亡,还有一段震撼的桥段,就是布鲁诺回到林肯公园隔着玻璃看着自己的父母、长大的地方。

看着卢梭所谓的安静绝望的生命,感叹着命运的逆转,让人唏嘘不已。

这本小说在我看来,更像是文中提到的阿尔托所提出的“残酷戏剧”的概念,主张戏剧应该是残酷的,应该表现“生的欲望、宇宙的严峻以及无法改变的必然性”。

从美国佐治亚州郊区的扎斯特罗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的采访开始,到布鲁诺的后半段的人生也将要在这里结束,就像结尾那句讽刺意味颇浓的话“你们教会了我说话,我得到的唯一好处是,我学会了咒骂。”

如果说灵魂真正的重量只有21克,有如五个硬币,一只蜂鸟,或者是一块巧克力,轻的让人无法接受。

但布鲁诺的灵魂,却沉重的让人喘不过气。

最后让我们用珍.古道尔的话作为结束:

Only if we can understand, can we care; Only if we care, will we help; Only if we help, shall all be saved.

(惟有理解,才能关心;惟有关心,才能帮助;惟有帮助,才能都被拯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