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然社会读后感精选

自然社会读后感精选

《自然社会》是一本由李猛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8.00,页数:49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然社会》读后感(一):简介

一个几乎上千年毫无危险的道德学说,为什么会在十八世纪突然点燃了革命的引线,摧毁了旧制度,建立了世界的新秩序?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书考察了现代自然法学派如何从自然状态出发,阐述以社会性为核心的人性学说,从而为自由平等的现代个体建构认为的政治制度开创了一个道德空间。

《自然社会》读后感(二):含羞答答的李猛

作者含羞答答的贩卖私货。怀着一种巨大的不满和眼镜上方透出出眼白的斜视的眼光一步步梳理出西方现代社会道德的脉络。这种恶意可能是来自于本土意识的。我们并没有要逃跑去荒岛,我们是被人猛的拽去荒岛的。作为一个现代中国读者,似乎西方晚近的思想是理解起来更容易。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单从一个哲学家的角度来说,他对社会道德的形成有这么大的作用吗?它只是达到一种理论的自洽就能够形成一个社会对道德都不会认识吗?还是说有些事情是只需要接受,不需要解释的。这里面往往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理论困难,这个理论困难可能不在于理论本身,而在于理论所处的外部的环境。这可能是作者用中文写作要考虑最大的问题和困难。

《自然社会》读后感(三):短评字数不够,转书评

给9.0分

整本书开篇很精彩,中间慢慢有点枯燥,总体就是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总结结论的一个过程。

内容主要是对自然状态的反思

从而推导出社会契约的各个法哲学家的不同点

霍布斯的观点和传统印象中的社会契约很相似,即签订契约表达共同意志

格老秀斯从人本自爱这个角度论述社会契约

普芬多夫总体上是二步一法,从个人联盟过度到社会联盟

洛克的契约更加详细一点是信托,所以给了违反契约进而革命更强的正当性

不过有三点疑问,一是,自然状态多是从父系家庭过度到国家,但从文化史来说,父系和母系这两种逻辑起源在历史上的确是交替存在,所以自然状态推导自然法这一逻辑结构是否从起源上禁得住推敲

二是,在构建契约国家后发展成新的自然状态,在我看来是霍布斯的战争状态到国家再到洛克所倡导的自然状态,但逻辑发展结构并不懂。

三是,本书在逻辑推论中大量求助神学,是否具有现代合理性。如果能加入罗尔斯的看法个人认为可以解释这一疑惑。

总的来说,是一本中规中矩的好书,填补了一些法哲学与法理学的知识漏洞。

《自然社会》读后感(四):小记

《自然社会》未出版前,李猛作为学术神话已经被江湖窃窃私语十多年。42万字的第一部专著出版后,更是洛阳纸贵,众声为之喧哗,书其实不好读。目前我只读了导论部分。作者讲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分为孤寂和恐惧、劳动和祈祷、安全与战争、财产与国家以及作为根本性的生存方式的漫游。我的理解是,作者意欲通过文本细读从自然社会的状态、自然法时期、政治社会乃至人的道德精神等不用层面引出自己所要探讨的主题。即自然法学派如何从自然状态概念出发,阐述以社会性为核心的人性学说,从而为自由平等的现代个体建构认为的政治制度开创了一个道德空间。作者对鲁滨逊的探讨也是从处初到荒岛的恐惧、孤独开始呈现,进而通过劳动与祈祷重建文明和生活,当发现荒岛上有脚印时开始关注战争与安全问题,其间鲁滨逊对财产和国家有自己的看法,最终从漫游者寻找家的归属,踏上返乡的路。从人性的角度,正因为鲁滨逊骨子里感到孤独和恐惧,才能使得正派的原则显得如此重要。唯有正派,才能使人相互信任。作者的研究意欲通过鲁滨逊的一个人的“历史”故事来探讨普通人性的寓言,为鲁滨逊(我们自己或现代人)探究美好生活或回家之可能性做一次严肃的尝试。感觉很符合苏力法律与文学的套路,但视野更宽广,思想要深刻的多。

《自然社会》读后感(五):深文周纳的近代自然法学术著作与现代性的隐忧

李猛的《自然社会》更多地是一部学术著作,相比于施特劳斯的《自然权利与历史》而言。全书中眼花缭乱的概念和文本剖析让人感觉到李猛深厚的学养,同时也让人觉得如果从每个主要的政治思想家(从亚里士多德、阿奎那、苏亚雷斯到霍布斯、格劳秀斯、普芬多夫、洛克)关于自然状态、自然法以及国家建构的整体叙述展开,可能主题线索会更加明显,因为实际的谋篇布局很容易给我们全面散网的感觉,而我们在其中也不太容易寻觅出大部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自然社会这个悖谬性的书名,提示我们,从后向前看,现代性所最终承诺的生活方式,最终需要某种塑造的力量,因此它既不是纯粹社会的,也不是纯粹自然的。这种结果是近代自然法历史逻辑所蕴含的必然性。近代自然法理论创制的一开始就已经蕴含了其自身掘墓的角色。从自然法的内在逻辑出发,自然状态并未驱除干净的自然人性,社会性中未能完全确立的规范性义务以及对主权者及其人格的服从义务,以及向人为国家过渡必不可少的公共权力的让渡等等问题,实际上都困扰着所涉及到的每位政治思想家。而对比全书开始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以及生活方式的描绘以及最后对洛克财产生活方式的疑虑,明显可以看出作者自己的价值关怀和思想取向。

作者需要对话的思想家很多,最为明显的恐怕还是施特劳斯。作者在一些大的关节上比如古今之争等方面最终还是站在了施特劳斯这边。而这部著作试图在学术细节上做到完美,而不满足于宏大的思想叙事,但同时在全书的每个角落都能感觉到作者的现实关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