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林徽因集读后感100字

林徽因集读后感100字

《林徽因集》是一本由梁从诫 编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6.00元,页数:66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林徽因集》读后感(一):有错字

我准备慢慢搞一个挑错字活动,来证明我的一个理论,即:中国近代印刷自从改为横排简体字后,每一本都有错字。

林徽因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啊,这么浓眉大眼的人也会印错别字?!

我准备慢慢搞一个挑错字活动,来证明我的一个理论,即:中国近代印刷自从改为横排简体字后,每一本都有错字。

我准备慢慢搞一个挑错字活动,来证明我的一个理论,即:中国近代印刷自从改为横排简体字后,每一本都有错字。

《林徽因集》读后感(二):建筑卷

终于啃完了《林徽因集》建筑卷,十分辛苦。有些文章专业术语较多,我这个外行读着确实费力。 那些说钦佩林徽因在建筑方面之成就的人大约可能没有读过这本书,因为说句刻薄的话,我觉得林在建筑方面的成就有些单薄。 但这并不是贬低林的才华,恰恰是在这并不太多的作品里看得出林的才华横溢。 掣肘她的是那个时代对女性的歧视:想想这般的一个才女去美国留学都不能报建筑系,只能进美术专业,旁听建筑课程。她学成归来也没有任何一个部门给她一个职位;以及作为女性从事野外调查工作的不便;还有就是林的身体较弱。 林徽因的建筑类文章的一大优点就是把专业和文学结合的很好,行文清婉流畅,极有美感! 集子里有些文章是与梁思成合作完成的,但是一眼就可以区分出来哪些是林独立写作,哪些是以梁为主。 梁的专业著作我没读过,但是我觉得他的文笔差林徽因太多了!梁启超那么好的文采难道没有传给长子吗?(书中使用了梁的几个建筑图稿,画的确实很棒!) 另外林徽因在她所有的文章里几乎都是纯粹的谈论建筑,并且表达了对中国古建筑深沉的爱。而梁思成写的文章里面,很多政治色彩特别浓的东西,读来生厌。 与建筑和艺术无关的东西,特别是无聊的奉承话是林徽因不屑于写的,在她的身上有些中国知识分子或者说中国的“士”身上特有的宝贵的风骨! 而且在这一点上,林徽因绝对绝对是巾帼不让须眉的! 如果说以前我是爱慕林徽因的容貌,那么读完这套林徽因集建筑卷,我更爱她的灵魂! 林徽因游记欧洲,求学北美,走过那么多地方,看过那么多建筑,然而她最爱的是中国的古建筑,不遗余力的赞扬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成就和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 记得有位智慧的人曾经说过,相比空洞的口号,国家地理杂志才是更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倘使遍览祖国大好河山,叫我怎能不爱我的祖国。 而同样的,中国古建筑也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试想看过了那么多优秀的建筑,叫我怎能不爱我的民族! 假如你也喜欢林徽因,她不止有那么一首《人间四月天》,你更应该看看她的《平郊建筑杂录》、《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我们的首都》、《中国古建筑之几个特征》等。

《林徽因集》读后感(三):非比寻常的研究

很多人谈到林徽因的时候先质疑一下她的为人,然后顺带承认一下她的才气,但本质还是以鄙夷为主基调的。这种做法实在不妥。每个人的身份证或者护照上都有国徽,国徽的设计者就有林徽因。因此今天还是不谈她的个人问题了。

之前看了林徽因集的另外两部,关于小说翻译书信或者诗歌散文的,觉得那些东西我能不能看懂其实是个问题。她对新月诗体是有贡献的,我还听说有本叫《新月诗选》的书,应该给懂的人看,我就不要看了,还是重点谈建筑。

现在正在评论的书是这一套丛书的两本,讲的是建筑和艺术。客观的说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如果她不提,我们恐怕是不会想到在北京郊区有很多古代的建筑或者佛龛宝塔,已经存在几百年上千年,而在旧中国时期缺乏保护,就那么晾着。每一次测绘,拍照取样和描述都会对文物保护带来大批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之所以难得,是因为在1930年代的中国对于测绘等工作好像没有什么指导性的官方文件或者是规范。只能凭借当年留学美国积累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来做,坏处是文献虽然珍贵,但没有像样的统一的模板,而且测绘的图纸也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甚至没有比例尺和指北针。好处是这种文献比较自由,而且梁思成在这些文件里参与了很多,画了好些个立体图,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比如北海公园等地的风貌,对于可以为适应新中国建设的方案用虚线标出,让人一看就明白。所以说这些珍贵的文献与其说是技术资料,倒不如被认为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材料。

通过阅览这两卷书,我很想有朝一日也在山西境内走走当年他们夫妻测绘到过的地儿。有很多古庙或者古塔的设计很精妙,特别是一个楼梯的上法让人印象深刻。估计想要自己爬很困难,但是总归可以更多了解一下老祖宗的智慧。

另外关于对北京城的保护问题在林徽因逝世前的最后几年里写了好些篇文章,每篇都很到位。应该说北京城的城市发展还是按照梁思成和林徽因定下的大框架来走的,虽说拆掉了城门,但还是保留了很多最为经典的建筑,使得北京的文化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得到了保持,直到才有一次大清洗。

让人唏嘘不已的是最后在艺术部分里关于敦煌的一篇手稿,没有写完,但是对于敦煌文化形态可能产生的原因做了分析,如果能够完成的话相信会是一篇很不错的讲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