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经典读后感有感

《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经典读后感有感

《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是一本由V.S.奈保尔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5.00,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读后感(一):读书笔记1666: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

奈保尔七十多岁时的作品,晚年时期的写作回忆录,他认为自己的父亲成为记者乃至作家是一个奇迹,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印度19世纪晚期的移民,类似于中国人被骗去美国修铁路,几十万印度人前往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特立尼达,奈保尔的祖辈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用很长篇幅去介绍自己的父亲和他的作品,两父子都不是依靠天赋吃饭的,剩下的只有勤奋和运气了。

作为失去根的移民,奈保尔融入不了英国本土社会。他的写作只能围绕曾经的故乡印度,成长的故国特立尼达,这类作家很多,昆德拉,贝娄,辛格,康拉德等等,只不过奈保尔比他们更游离在新国籍之外,第二部分是奈保尔的评论集,吉卜林笔下印度故事和康拉德黑暗世界的阐述,正如他在诺奖演讲中所说,普鲁斯特这类作家靠的是天赋,而他只能依靠运气和辛劳,纵观诺奖百多年的获奖者,他的确算是比较弱的那几个。

《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读后感(二):在寻根道路上淡淡的忧伤

耐保尔从他的家乡特立尼达,一个毫不起眼,鲜有历史纪录和关注的英属殖民地小港湾,到伦敦寻求文学创作的发展道路。人总是离不开他的成长环境,他别是像他所经历的这么一个宗教背景复杂,贫穷落后,没有出路的环境。深受父亲影响的他,创作内容离不开他的背景。就如同让父亲传授他的,"要怀着悲悯心去创作",很多文章也体现耐保尔对父亲,以及家乡人民悲天悯人的胸怀和对命运的不断探索。当然最重要的是忠于自己的内心,诚实把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没有华丽的词藻,就是自然的陈述,很多故事读完让我觉得心情沉重,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烘托的是大环境下底层老百姓辛苦无助的人生。

在如此贫瘠的环境下,耐保尔想要当作家,相当不易。所以他以康拉德激励自己,康拉德四十岁才开始文学创作,却写出相当多非常有成就的作品。而耐保尔十一岁就立志当作家了,他似乎生而就要走文学的道路。很多简单的文字,很容易产生共鸣。

"家庭破裂的痕迹至今还体现在他们的后代身上。经过艰辛的劳作,大伯成了一个小型甘蔗农场的主人,一九七二年我去看他时,发现他情绪激愤,为自己的童年以及一天四便士的遭遇痛哭不已。姑姑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特立尼达使她感到茫然。""在没有接触过教育和英语的情况下,在一个写作不是一份职业的农业殖民地,父亲如何有了当作家的志向。""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他的成就其实是个奇迹"

"我凭直觉创作,每一次,我的目标就是写一本书,创作一些简单有趣的东西,在每个阶段,我只是在自己有限的知识、感悟、天赋和世界观内写作,通过写作一本一本书,这些都得到了发展。"

"写作靠的是运气和劳作。"

普鲁斯特说"书是另一个自我的产物,不同于我们在日常习惯,社会生活和个人缺点中所展现的自我。如果我们想要了解那个特别的自我,只有通过搜索我们的内心,并试图在那里重塑自我,才能实现。"

"一九五四年,我离开牛津,南下伦敦,开始试着写作时,伴随我的正是那种忧虑,那种对无法成为自己应该成为的人的恐惧,而不是简单的抱负。父亲一九五三年去世了,我们家处在悲痛之中。我本应该为他们做一些事,本应该回到他们身边。但我还没有成为作家,我不能回去。到伦敦的第十一个月,我写了鲍嘉的故事。我写出了自己的书;我又写了一本。我要回去了。(一九八二年七至十月) "

《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读后感(三):用碰壁装帧的监牢

美德不会如同感冒那样数月间传染一个教室,传染一条乡野小道,它只会边流传边被人遗忘。我们对纪念日顶好的反馈是聚在一起铺张浪费,穷一点的人摊开报纸把花生米壳和啤酒瓶弄得到处都是,也有一些人就是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错过了原本的计划。我们不会纪念美德,美德令人恐惧,敷衍付出的代价要小的多,而漠视也不会受到惩罚,牺牲人们的信念。但是,这种被外来人一眼就能识破其地域特色的美德,好像是一种糅合了建立在偏见上的傲慢与虚构,却又是那么值得人们脱离这个地方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习惯。同时,美德脱离了那些让外来人咋舌、惊叹的野蛮,建立起另一种对抗性的力量悬殊的野蛮。这种徒劳的探索,与其说是风格迥异的铺张,不如说,明知自己要陷于无意义的监牢,仍然不带挣扎的四处碰壁。我想,美德正是构建了这样一个退居遗忘之地,移植到虚构史的传统。

但我想讲的并不只是美德。我想讲的是人们如何像离开别人美德影响一样从历史事件中全身而退。记得公共号提到,倘若没有内心的准绳,我们拼命努力的工作可能只是助纣为虐,我们真情流露的欢乐时刻可能正在比邻着他人的不幸。丧失历史事件的共谋身份,我们不会感到解脱,也不会陷入空虚,因为我们从未知晓“终结”是从何时被确切定义下来的。时常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无形的碰壁,从误点、缺钱,计划流产再到无法沟通,在那些照做不误、沉默不语的人们中,自己被这样一个透明的监牢弄的焦头烂额,就像有问题的人。这是一种怎样的习俗氛围下的历史进程?

除了能为我们提供工资的事情,我们似乎连一件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出来,因为相关技术员总能以最短的时间做好,我们只需要支付即可。如果我们的某种行为和任何人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些行为造成的代价正是别人的职责所在。于是,当我四处碰壁的时候,才发现个体思想的解体不仅仅是教科书沉默的原因,日常口耳相传的经验抵消了我们思想中确切划分的不可行性。似乎社会设置了一种极为隐含的权限,在历史事件中,个体式的越俎代庖,不会对任何激化任何矛盾,它只会加剧对个体的禁锢。我们似乎做任何“额外的”事都在碰壁,但坐下来拿起手机就最自由。具体的笑点会逐渐让我们忘记那些虚构的想象中的责任。遗忘从未发生过事情的时间,遗忘我们不必去掩饰的情感(因为我们丧失了那种情感),遗忘我们从未评论过的历史事件,并不是人们的傲慢。

不可能被实现的事情令我们恐惧,实现它的代价远远超过我们平静生活能够承担的后果。人们看起来像是免责避险的受益人,人们总是在接受低廉免费的分享,人们在幼稚荒诞的行为面前表现的傲慢清醒,似乎在愚蠢低级问题面前保存实力,今天的暮色就在不久以后又落下了。我们不是历史事件的知情者,维系人们之间关系的仍旧是口耳相传,在一周后没有任何人愿意寻找一周前的共通之处的事情。在某种权限强制力下,事件本质的意义,事件放置在历史中的意义放下了它的刀锋(权杖),我们在日常的狂欢中完成了对自己的隐藏,在迫不得已的表达中推脱了对是所有模糊质疑的责任,好像我们本没有铭记正在发生什么的私心。

《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读后感(四):由知乎一个问题想到这本书

这是一本奈保尔的随笔集,前半部分主要是各种书序和自传性质的自述,后半部分是一些随笔。其中谈到了他的主要经历、创作过程和思想演变等。

前几天看知乎时,有一个主题是关于阅读的,有人在其中回答说:“如果你生在一个小地方,读书读到最后,就会与乡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突,变成一个回不去故乡,无根的人”。看到这个答案时,我就想起了VS奈保尔和这本书中的自述。

奈保尔出生在中美的岛国特立尼达,这正是一个小地方,他形容特立尼达是“别人‘概览’中的一部分,首先是西班牙故事中的一部分,然后是英国故事的一部分”,他属于印度移民的后裔,这些移民当初是远渡重洋的契约劳工,人口不多,不为人熟知,人们往往对他们的“西印度群岛的东印度人”或是“东印度裔的西印度群岛人”身份表示难以理解,同样,因为人口稀少,他们也得不到太多重视,他们因为火葬被禁止而不得不进行土葬,曾因为远离恒河而不得不用自来水来进行宗教仪式。

奈保尔成长后前往英国学习后,游历了更多的殖民地,仿佛在远处看自身生长的社区,此时他对于自身到底何种归属愈加感到困惑,是岛国人?是殖民地人?还是帝国中的异乡人?作为印度人,他找不到任何与先人远离故土到来之前那“一个超出人们记忆的没有标明日期的时代”之前的联系,“甘地、尼赫鲁和其他人掌控的印度基于史实,是真实的印度,我的祖先离开的那个印度是遥不可及的”,“那是历史的黑暗,我们都来自那个黑暗”,他的第一种黑暗是失去了自身历史的殖民地的黑暗。

而随着生活经历的丰富,奈保尔踏上了祖先的故土印度,开始了解和审视这片土地,他又发现了更多的问题。首先,印度已经不再是他们心中所认为的那个故乡了,“我们遥远的殖民地以多种方式颂扬的自认为是古老而坚不可摧的祖先文明....曾被部分的摧毁了 ...历史已经被撕碎”;其次,如今的印度的哲学体系塑造下的社会体系有是固化落后的,“(印度)是种姓制度严格的土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任何改变未知的努力都是徒劳....整个世界都被限制在一块土地和一些关系上。”;最后,深入思考和了解下,奈保尔发现,印度的文化和观念导致印度缺乏改变的动力,印度的社会、制度和思想充满了阻碍变革和维持固化的矛盾,印度人单纯沉浸在“用印度的宗教建立一个欧洲社会,成为一个西方人中的西方人,拥有平等、自由、工作和活力的精神,同时在宗教文化和本能上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印度教徒”这种一蹴而就的理想中....种族故乡的黑暗是奈保尔的第二种黑暗。

但正如本书题目所说,奈保尔在看过了自己的世界后,继续旅行、写作和从中思考,许久后,理解了他之前所不理解的康拉德,“对我而言,康拉德价值在于六七十年前就思考了我的世界,一个我今天才认识的世界”,认识到自己的黑暗,理解了康拉德的黑暗,又能再次审视了自己的黑暗。

而在经历了审视和思考后,奈保尔对自己的家乡特立尼达又有了重新的认识,他不再为自己身份的归属而迷茫,特立尼达是“一个发生彻底改变的印度,这是一个处在孤立之中,没有获得支持的印度;一个没有种姓,或者说,种姓压力不大的印度,这里的努力是有意义的”,而他最终明白和坦然“我认为我们已经超越了这些人.....一起变成了殖民地居民”。

这是奈保尔的心路历程,回到之前知乎的问题上,在新的社会有新的生活和感悟,或许会在社会文化和观念的冲突中,对故乡产生了疑惑,和奈保尔一样,故乡变成一种“黑暗”,但这种黑暗最终是可以穿透的,继续经历、思考和理解,终有一天,能正视这种黑暗,以及超越这种黑暗。

《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读后感(五):奈保尔的理想,康拉德的黑暗

“十一岁,我产生了当作家的愿望。很快,这个愿望变成了我明确的志向。”在读到奈保尔的这本中文译名为《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的第一句话时,我的嘴角微微上扬。奈保尔紧接着又说:“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愿望确实不寻常,但我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句话让我上扬的嘴角直接变成了笑容。前两句话让我觉得奈保尔有点臭屁,就像国内某伪小资女作家在文章中自称“五岁时熟读《红楼梦》”一样,有严重的自我标榜之嫌。而且,“十一岁产生当作家的愿望”在我看来也并没有什么“不寻常”,因为我就知道很多类似的例子,其中最具典型性的例子就是我本人,我在小学五年级左右就开始萌生当作家的愿望,所以我也真的“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不过,真正了不起的不是从几岁开始萌生当作家的愿望,而是从多大开始真正的成为一个作家。在这一点上,奈保尔无疑是真的了不起,而我的愿望却只能沦为一个笑话。就像奈保尔接下来说的:“然而,就我而言,当作家的志向多年来一直有几分像是个谎言。”现在,奈保尔圆谎了,而我只能继续作一个笑话。

不过,在读了这本《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之后,我觉得奈保尔十一岁想当作家的愿望确实挺了不起。他出生在特立尼达的一个小村子里,尴尬的殖民地身份和模糊的印度文化背景让奈保尔找不到自己的文化根基,就像奈保尔在后面说的:“从长远来看,每一个作家都得依靠自己的力量;但从最实际的角度来看,有个传统还是有帮助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奈保尔成为作家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寻找传统的过程。他在不断探寻着特立尼达的历史以及印度的历史,正是因为要寻根,奈保尔才去印度住了一年,而正是这一年,成就了他可以用“伟大”来形容的印度三部曲。

所以说没有传统可能是奈保尔的劣势,但他把这个劣势化为了他的优势,正是寻根的过程,给了他创作的源泉及理由。奈保尔创作的另一个理由是因为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一个记者,并且也尝试过当一个作家。正是这位父亲把关于特立尼达的历史的一些东西向奈保尔透露或隐晦,才给了奈保尔对探寻文化传统以特别的兴趣。而这位父亲写作的方式、阅读的习惯以及他向奈保尔开列的书单都给了奈保尔启蒙式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奈保尔成为作家、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作家正是他父亲理想的沿袭。他的父亲,他父亲关于文化的态度,成为了奈保尔文学的理由。

说到这里,这本《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的英文原名是《Literary Occasions》,直译过来应该就是“文学的理由”、或是“文学的需要”。总之,这本书写的就是奈保尔为什么以及怎么成为了一个文学家。这本书唯一和康拉德的关系就在于除了后记之外的最后一篇文章的题目正是《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在这篇文章中奈保尔分析评论了康拉德:“他的成就源自诚实,而诚实是他的困难之一,即‘小心翼翼地忠实于我的真实感受’。”四十岁开始写小说并跻身伟大作家行列的康拉德是所有像我这样从十一岁开始立志当作家但到年近中年仍一无所获的人的一大安慰,而奈保尔认为康拉德的“起步较晚非常重要”,因为“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是由一系列特殊环境造成的”。也正因为起步较晚,在起步时已经对自己非常了解,所以康拉德“在小说中,他没有试图去发现,他只是试图解释。”于是这也就成就了康拉德“黑暗”的风格。

奈保尔用小说寻根、康拉德用小说去解释、莫言在小说成为“讲故事的人”,对于每一们作家,小说都有特别的意义。所以对于奈保尔的志向也好,对于康拉德的黑暗也罢,这些都不能成为立志于写作的其他人(好吧,明确地说就是我)的模仿对象,因为就像奈保尔所说,是特殊环境造就了作家。奈保尔的写作历程最值得借鉴的是他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当中说的一句话:“对我来说,最大的奇迹就是着手写作。”而这一点,也是每一个真正成为了作家的“作家”们共同的奇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