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少年绿皮书》读后感1000字

《少年绿皮书》读后感1000字

《少年绿皮书》是一本由刘克襄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绿皮书》读后感(一):黑白插图很喜欢

前半部分内容很喜欢,回忆自己少年时的生活与经历;插图也很喜欢。后半部分不太喜欢,虽然说是对自己的孩子吧,但是作为家长,无论怎么努力,我觉得也只能说是对他们有一些理解。以家长的想法去揣测、去期望孩子们,就是一种偏差。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写下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就像自己回忆自己的少年时期一样。

《少年绿皮书》读后感(二):少年不识愁滋味

文/夏丽柠

刘克襄在《少年绿皮书》里说:“十五岁何尝不是一个人最后的童年时光,在这个末代的岁月里,你扮演的又是一生的何种角色?是默默地接受一个时代的结束,还是找到了另一个新的可能?”

十五岁,向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放浪青春,向后是一个“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沉稳年轮。在本书里,刘克襄通过“我的自然启蒙”和“你们的山恋之歌”两个特辑,向我们讲述了他是如何“扮演”少年和老爸的角色的。本书前半部的少年娓娓道来,和后半部的老爸喋喋不休,形成了刘克襄人生里一道相应成趣的风景。

刘克襄是台湾作家、自然观察解说员,数十年来与自然观察、历史旅行和旧路勘察打交道。他的书里从不缺少飞鸟、溪水和蓝天。读他的书,入梦的感觉,有时是“哦,我们长大了”的感慨,还有时是“哦不,我们永远也长不大了”的惊叹!

“十岁时,我知道一处最近的远方,那儿是台中监狱,就在我家旁边”。刘克襄小时候,家住台中监狱附近。他在开篇的《大城守望》里画了一张铅笔的地形图,在一处建筑物旁写下了小小的两个字:我家。与那高大的监狱围墙相比,我家小而简陋,可我家自由。偷爬进监狱菜地,便成了小小少年对自由的挑衅,也是少年快乐的源泉。

时光难倒回,而随着时光流逝的还有埔里的捕蝶之旅、初一时逃学的线路、家里鱼缸里养的两只孔雀鱼、坐着老爸的自行车去买书的书店,还有那些一起去溯河旅行、去大湖泅泳的小伙伴。逃学路上的鹭鸶和溪水溢出的是淡淡的伤感,逃学逃不掉的是少年的孤单。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只是那滋味有股清新的味道罢了。

转眼间,少年成了老爸。两个儿子从小跟着老爸爬山、游水,寻找大鸟,有种子承父业的欢乐。可他发现儿子们的快乐与他少年时的不一样了。大儿子读到初二,依然“活在一个武侠和骑士冒险犯难的世界。有时,甚至把那个世界和现实结合了”。哦,老爸的“少年愁”又回来了……

老爸开始以“家书”的形式与儿子探讨自然与人生。从金山的老树讲到阿里山的铁道,居然还讲了“离家出走”和“第一个女朋友”!可见老爸是真心想与儿子交朋友。当我读到老爸惴惴不安地表白,“我或可勉强而模糊地说,想要透过大自然的赐予,给你们一个充裕的空间。要你们获得最大的孤独,以及最大的自由。”我忽然又想起了那个爬进监狱偷菜的少年,他想跟儿子们一起寻找遗失的快乐。

诗人顾城说,生命向来是“春来发几枝”,一切都是自然生长。而刘克襄在本书中想说的是:在孩子、自然和师长之间,也存在着一个这样的空间,等待我们去发掘和实践。

转载请豆邮联系

《少年绿皮书》读后感(三):像诗一般美好的年纪

“闻着野姜花香,遇见鹭鸶滑行”,看到这句话时,我爱上了刘克襄笔下的这片岛屿。在《里台湾》里,刘克襄说,在山里,铁道即花道,他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习惯于沿着各条花道健行,每每探索到那些少时的老滋味,便开心和欣慰。对刘克襄来说,虽然并不认为“每一趟旅行都要是严肃的,必须背负乡土的使命,或者是以一种终极关怀一的态度,注意我们周遭的环境”,认为只要能“在野外的旅行中寻找自己的出路”便可,但年长后的他终抹不去一种古老的小镇情愁,对旧时光、传统文化继承的忧思。

《少年绿皮书》里也不例外,频频回首十五岁时的少年时光,小镇情怀,还有旧旧而浓浓的怀念和对当下的感恩之情:“我站在每一条街道的尽头等你, 我们背后的阳光,阳光下的鸟声、 虫鸣也都在等你…… 在这块土地, 我们将留下最大的林原最大的天空, 让你的十五岁,走完这个岛的四季, 二十岁,记载它的自然史”。

早在八零年代初期,刘克襄还在左营服兵役时,就常常搭渡轮到旗津海滩游玩,此后的三十年,他继续漫游在台湾的远山僻野,徒步穿行半岛古道,乡村小镇,挖掘乡野生活之美,也在行走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故乡。在刘克襄的眼里,如今“体力心志不若年轻时壮盛狂野,脚步踩得空灵、不拘,看山看水更看自己内在世界的翻转,不免脚步放慢。”慢慢来,放慢一点脚步,再疲惫也非常满足。

目光向前,偶尔的再回首,便是在《少年绿皮书》里那些青葱往事。这是当下生活的疗伤佳药,也是穿行记忆,圆梦的生命定律。从少年到如今的人到中年,刘克襄拾捡着年轻气盛时的驰骋梦想,书写着一笔笔少年轻狂的冒险乐趣,也记录下如今与儿女相伴,与孩子们一起旅行,与孩子们一起共同探索生活新发现的小确幸。在这些不再独自行走的生活细节里再次返老还童,返回那个童话般的好年纪----十五岁。而从他的笔下,这些曾经和现在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也足以让我们开始怀旧并怀念自己曾有的童年和乐土。

《少年绿皮书》里的十五岁,是将成未成,未来是梦亦不是梦的分界线,是自己独有的成长旧故,也是与大自然与大地和泥土亲密接触的年纪。在这个最值得回忆的十五岁,作者回忆自己的慢生活心灵满足,也用绘笔和相机记录下最值得珍藏的一个个美好瞬间:或是鸟兽虫鱼,或是一条乡野小径,或是不知道名的台湾古道,或者那些老铁路和改变着的台湾风情。

那些干脆的回忆,那些独属少年时代的兴奋,喜悦,成长的烦恼以及历久弥新的思念:“请还给我一个每天只停一班火车的小站, 一条清晨时鹌鹑母子悄悄走过的石子路。 我的家在不远的坟场旁, 稻穗铺在庙前的广场。 我在溪边戏水,哼歌,听到上面的木桥, “喀、喀”。 小学教书的父亲,提着钓竿,永远地走过。”

这里,一切美的像诗一样。

《少年绿皮书》读后感(四):谁不曾拥有诗情画意的少年时代?

去年,《他们在岛屿写作》的系列纪录片很火,唤起观众、读者对那些作家的记忆。林海音、余光中、郑愁予,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在乡愁的另一岸,在台湾这座岛屿,继续他们的文学生涯。与他们不同,刘克襄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的自然文学多了一份对往昔纯真年代的追忆,对旧时台湾的美好眷恋。

《少年绿皮书》分为两部分,一是作者对自己童年及少年时代的回忆与思考,一是作者与孩子一起亲近自然、感悟人生的成长故事。人们对自己年少时最快乐的时光总是有一种情怀在其中,这使得多年后写出的文字有不少美化的成分,但那自由随性的少年时代,也的确是人生不可再来的黄金时段。年少时那家里附近的监狱菜园,那离家远行的小小探险,那棒球比赛时一个精彩的击球,都足以让作者快乐很久,以致中年时提及这些事仍兴味盎然。而每一篇诗意的故事后,总有那样一个世事变迁,令人唏嘘不已的结局。

从本书第一部分所侧面传递的一些信息来看,大陆和台湾在政治、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都走过相似的道路。刘克襄童年时生活的地方的目仔窑被拆除,他为此一直是颇为痛心的,就像近年来关于北京城的古迹拆除与否的争论一样,台湾的城市建设也曾经历这个过程。六七十年代,大陆与台湾虽无联系,政治生活的发展轨迹却极为相像,都曾有过动荡不安的岁月,都曾经历领导人故去的全民哀思。这些共同之处,也许是源于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底蕴与气质吧。

与“你们的山峦之歌”相比,我更喜欢“我的自然启蒙”这部分。作为父辈写给孩子的绿皮书,少了些鲜活的趣味,说教意味于无意中流露出来,文本因而显得不那么有生机。作者总是试图引导孩子的旅行,为他们的自然之旅启蒙,想要将自己过去的旅行观加于孩子们身上,殊不知每个时代的少年,都有属于自己的绿皮书,在恣意妄为的年龄,岂能听凭长辈的干预引导?

作者的自然启蒙终结于高中的最后一个学期,读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的少年时代,都伴随着高中生活的结束而戛然而止。普鲁斯特曾说过:“幸福的岁月是失去的岁月,人们期待着痛苦以便工作”。作者笔下那逝去的时光于幸福中多一丝感伤,就像一幕幕忧伤的文艺电影,在读者眼前掠过。他那台中的少年时光,伴着消失的城墙、满山的蝴蝶、古老的书店,慢慢化作远去的风景,越来越模糊,让人心生惆怅。

《少年绿皮书》读后感(五):喜欢得只能说一点废话

人这一生能遇到多少刻骨铭心的事情呢?而我们记在心里的,又常常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细节。比如在《少年绿皮书》里,我喜欢《棒球小子》这一篇,小学最后一个夏天,少年不顾老大们的命令,从本垒奔向三垒。同时,一颗有些破皮的准硬式棒球,沉重地掠过天空。在球棒碰触到球的一刹那,整个人突然充满了巨大的满足。这种信心并无外借,是一瞬间的福至心灵。

也喜欢他写山城的捕蝶经历,“后来年纪大了,每次看到蓊郁的峡谷森林里,阳光打到树林阴暗底层的落叶、树干和苔藓地面时,都会怀念起这次的每次场景。”几年,几十年,一些似曾相识的小小瞬间,在记忆里串联成一条隐秘的甬道。奇怪的是,当作者把它呈现出来,我们也觉得熟悉而迷人。人与人之间的意识,其实是有共通之处的吧。

所以,仔细看看他用铅笔勾勒初中时逃学的路线,一条万和路、一座筏子溪桥,尽头的一座大肚山,在线条游走中就可体会少年在广阔天地间的那份寂寞与沉浸。起风了,我也觉得冷清;少年仰头眺望,我顺着他的目光,也望见了溪的远方,以及夕阳。至于暗黄的天地间,一些白色的鹭鸶缓缓地低飞过溪床。接着是青灰羽色的夜鹭,呱叫飞起。好的文字能唤起人们的怀乡之情啊,我在字里行间停留好久,像要陪伴这位少年,等待时间慢慢流淌,日色变暗,夜晚来临。天地自然如他所诉的节奏,从容、静谧,又自信。

真羡慕这样的写作者,拥有着与大自然、与花鸟虫鱼沟通的灵性。我回想自己的十五岁,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的爱恨。自我,仿佛一颗瘤般的,需要时时刻刻加以特殊关照。那时走过的风景,往往不能与它们和谐地融为一体。而刘克襄传召出的少年风景,自我却是消失了的。只是用十五岁少年敏感多思的心灵去看天地万物,又是处处有情。

这本书后半部分,是身为人父的刘克襄写给孩子们的家书。在他笔下,又一轮的少年步履匆匆地来去。我起初担心阅读的思路会有中断,不久后便心生欢喜,因为我在前半部分被唤起的疑虑,后半部分仿佛得到了他的回应。比如说,他带孩子们到收割后的稻田旅行,奉一哥哥是不合群的那一个。他总是借助一本书来逃避与环境的接触。孩子们兴奋地玩耍时,他会静静地坐在田埂一角,凝视着远方的某些景观。这一类羞怯的少年,即使在欢乐的天地之间也难以放开自己,可是他也愿意,愿意按住自己的这份尴尬,独自坐着,享受阳光与海风的吹拂。于是,温柔的父亲写道:“你这样继续坐在那里,我想就把你当成稻草人也好。在野外,把自己站成一种空旷的孤寂,难得一天的无所事事,让心思游荡,都远比整天待在教室里踏实得多。”这份理解,让我既感动又踏实,想一想,若我也出现在这片风景里,也一定能够被识破,继而被善意接纳的。

全然地走进海滩,一个人面对着海洋,像一只落单的水鸟,去拥抱天地间的这份孤独与自由,不要回头,不要试图寻找熟悉的同路人。“自己走自己的路”,刘克襄这样鼓励着孩子们,人生的未知之途比淡水河口的海岸还要曲折得多啊。若拥有在茫茫天地之间独行的自信,面对人生自会有一份豁达的胸襟吧。社会总是太拥挤了,而自然永远是接纳的,它只属于被祝福的少数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