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卓别林的最后一支舞》的读后感大全

《卓别林的最后一支舞》的读后感大全

《卓别林的最后一支舞》是一本由[意]法比欧·史塔西(Fabio Stassi)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6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卓别林的最后一支舞》读后感(一):舞曲结束,人依翩翩

年轻的卓别林形容自己就像铁路,充满壮志豪情的气概,他人无法企及的成功的渴望。他最后的人生犹如一条通往天堂的铁路,一直延伸,没有止境,留给后人敬仰与追寻。

这本小书是一本值得一读,并且值得卓别林迷的一读再读。这本书并非一本传记,而是一本小说。正如文中所说:“这是为圣诞夜准备的一部滑稽黑白片。是锯屑、泪水与笑声世界中的一部浪漫哑剧。”

在黑白片的年代,卓别林无疑是整个世界的中心,他的着装,他的帽子,他的胡子,甚至他的拐杖都在引导着人们去模仿他的存在。他成为了时代的文化符号,他成为了戏剧的中心,那些没有声音的片子中,说着各种各样的话语,我们看着字幕,看着动作,懂了他说的与没有说的。因为是卓别林,因为是他,所以我们都能够明白,那是如此的浪漫,即便如此的忧伤。

感谢中信出版了意大利作家法比欧·史塔西所著的《卓别林的最后一支舞》这本书。作为卓别林的脑残粉,法比欧·史塔西用了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来表达了对自己喜爱的人的尊敬与追忆。他喜欢这一个跳动于黑白屏幕上人,他也将这个人写得带着微笑,带着幽默的跳起属于自己最后的舞蹈。

死神站在面前,幽默的卓别林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幽默贵族气质。他诙谐,他淡定,他要与死神一起翩翩起舞。他所写的书信,给了我们一窥其自身成就路程的艰辛与苦难,但是从未妥协。这不是一部励志小说,更不是一本心灵鸡汤,作者吃了鸡肉留给你鸡骨头熬的汤,甚至里边只有鸡精而没有鸡骨头。这是一只整鸡,甚至连内脏都全部保存以飨读者。

作者对卓别林的喜爱让他花更多的心血来表达自己对偶像的情感,但是他从未错过将一个真实的卓别林展示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卓别林在黑白的屏幕上舞动着自己的拐杖,跳起舞,不知不觉胶片已经转完,而他依然舞着,不知疲倦。

一个伟大的演员,一个喜爱伟大演员的作家,他们一起谱写了一部有意思的小说,一本可以当做是传记来阅读的小说。

《卓别林的最后一支舞》读后感(二):在命运中不断奔跑的卓别林

这是一部根据卓别林的生平改写的传记体小说,读起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

小说以死神来终结卓别林的生命作为开篇。

卓别林希望给自己的儿子留下自己一生的回忆与财富。他决定给自己的儿子写下一封一封的信。

偏偏这个时候死神来到卓别林的身边。

经过一翻讨价还价,卓别林和死神达成了协议,只要逗笑死神,就能多获得一年的生命。

接下来的六个部分里,每一次卓别林都逗笑了死神——这也证明了卓别林作为喜剧大师的强大。

在每一个部分里,卓别林都对自己的儿子讲述了他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影明星。

故事从卓别林的出生讲起。

卓别林出身贫寒,父母去世很早。

小的时候,卓别林就在马戏团打工;年纪稍大一点的时候,去裁缝店跑腿。

一次偶然的机会,卓别林来到美国。并在美国遭到了一份印刷工的工作。这是卓别林第一次接触到书籍。

在印刷工的岗位上做得特别好,老板让卓别林开始当捡字工。

这也让他开始一边排版一边阅读,并读了很多书。

而骨子里的冒险精神,让卓别林把握住电影这样一个并不被当时民众看好的媒体,从顶着巨大压力一开始就接了烂摊子,当起导演。在第一部电影成功之后,卓别林又一边做编剧一边做导演。

最后,卓别林尝试在自己的剧中担任演员。没想到一下子激发了自己巨大的潜力。

几经历练,最终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喜剧大师。

关于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了解得太少。

我们似乎只看到了这样一位喜剧大师成功之后的光环,却忽略了他曾经的、坎坷波折辛苦的生活。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就像卓别林自己说的,“我这丰盛的一生中,我最后是将所有的欲望,连同我无可救药的腼腆一起倾注到电影里,而电影也拯救了我。”

《卓别林的最后一支舞》读后感(三):一直在路上

《卓别林的最后一支舞》,六个章节,按照时间的顺序,以卓别林自述的口吻,讲述他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的故事。但这不是一部自传,类似一部野史,有大家都知道的经历,也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前两个章节主要讲述卓别林从伦敦到美国,在从事电影业之前一直流浪的事。他一直在路上,知道接触电影而停止步伐;后来为了佛利兹的公司不被公司,又奔波在路上,去寻找早于卢米埃兄弟发明电影的人——阿雷金——发明的第一部电影摄影机。所以本篇评的题目就叫做,一直在路上。

卓别林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需要积累。卓别林在从事电影业之前,在马戏团、糖果店、拳馆、印刷厂等工作过,有的是为了谋生,有的也给了学习的机会。如果没有在印刷厂做学徒排字,卓别林的文字功底不会那么好,语法不会没有错误,那么后来字幕撰写员的工作也就不会做好,不会打开进入电影的门。

需要胆量和机遇。从未撰写过字幕,从未做过导演助理,卓别林在第一次应聘字幕撰写员时就敢夸夸其谈。第三章节是我很喜欢的章节,是讲述卓别林接触电影最重要的章节。凭借着自己的胆量,首先赢得撰写字幕的机会,演员住院,获得导演第一部电影的机会。在此之前,他甚至从未见过电影摄影机,没看见过影片的胶卷。但凭着热爱、投入,用两个星期弄懂拍电影的一切,用一个月完成第一部电影,并大获成功,《洛杉矶时报》也发评论表扬,观影群众也给予好的评价和热烈的掌声。

算是伯乐的佛利兹说:你以为我不会先摸清楚为我工作的人的底细吗?之所以选你,是因为你是唯一有胆子撑到底,然后带着我的完整梦想回来的人。卓别林能成功,他自己的努力和把握机遇的勇气分不开。他自己也说,老天爷把我生的这么矮小,就是为了让我不必再对别人卑躬屈膝。

书中还有一部阿雷金和爱丝特的线贯穿始终。卓别林为帮助佛利兹的公司赢取官司的胜利,凭借小时候听到的传闻,踏上寻找世上第一部摄影机之旅。(当然,我觉得这个应该是虚构的,第一部摄影机还是卢米埃兄弟发明的,这个是为了说明卓别林从小与电影的不解之缘?)找到,保存,回到伦敦交还阿雷金。这又是一个长的故事,延续几十年的时光。

《卓别林的最后一支舞》,不一样的卓别林记录史。

《卓别林的最后一支舞》读后感(四):喜剧的哀伤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传记,融合了虚构的元素,配以精致的自述结构来娓娓道来。它向我们展示了卓别林的一生,却与记忆中与作品中的那个形象大相径庭,全然是一个陌生的卓别林。

在读《卓别林的最后一支舞》之前,刚从卓别林最后生活的地方——沃韦小镇旅行回来。那是一片世外桃源一般的美丽地方,有着一望无际的蓝色莱蒙湖畔和童话小镇一般的建筑风格,当夕阳西下,夜色下的沃韦有着我所见过最美的星光。湖边很安静,人烟稀少,美得有些伤感,几乎不能让人相信这里生活着喜剧界的传奇。据说当地的卓别林纪念馆将于今年夏天对公众开放,无缘一睹为快,实为遗憾。好在还有这本书能聊以慰藉,用文字来好好讲一个故事,展示一个人的一辈子。书信体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当一个老者回忆自己早年的岁月,既有一种看破一切的沧桑与坦然,又有一种一吐为快的直率感,让人物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几乎消失。在这里,我们所有人都成了克里斯朵夫,那个查理最疼爱的小儿子。

在生命的最后六年,书中的卓别林每年都会给自己的幼子写上一封饱含深情的长信。在每一次写信之前,他都必须与女死神进行一番角力。他回归了辉煌前流浪汉的样子,他的动作受到了衰朽身体的困扰,但他的表演却愈发纯粹,直到把死神逗笑,才得以在人间继续残喘新的一年。这样的背景设定,让这本关于喜剧大师的传记全篇皆无笑点,反而一直笼罩于一种怀旧与哀伤之中。“一切都会消失,除了我们曾经有过的欲望。”他对自己的儿子诉说自己久远的故事:“所有这些事都发生在我认识你母亲之前很久。”在那时,卓别林还只是查尔斯,还没有成为那个电影界家喻户晓的小身材大人物。

卓别林的一生太过传奇,就像一支梦,众多他所创造的荧幕美梦之一。他在镜头下活了太多不一样的人生,也死了太多次,以至于当面对真实的生活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的记忆就像一个不可思议的衣柜,我实在分不清楚里面装的东西是我真实的经历,还是只出于我的想象。”他曾是一名舞蹈演员,一名马戏团小丑,也曾是一位排字工人,在印刷厂学会阅读,改写故事。然后,他做起了电影字幕工,却在这样微不足道的小岗位上,凭借自己的天赋,导演了各种短篇,属上假名,大获全胜。这些泪水与汗水交织的奋斗时光,最终都成了他走向荧幕前的铺陈。在查尔斯•卓别林的血管中,流淌的都是与故事与表演相关的血液。他的羽毛太美丽,终究不会永远被埋没。即使他只是一个流浪汉,他的生命终将因电影而焕发光彩。

写到最后一封信,查尔斯才开始回忆自己与最后一任妻子奥纳的故事。“到了最后,流浪汉耸耸肩,独自走上一条像这样的乡间道路。”那是卓别林与妻子相遇时,对方所诉说的感受,然而她终究跟着他一起上路,陪伴直至路的尽头。这是书中唯一有关浪漫的桥段,在结尾句达到了高潮:“宇宙一定是这样形成的,因为唯有在混乱的爱情里,每种花招与特技都是可能的。”在这一刻,电影的绚丽与生活的美好终于合二为一。于是,人间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直到死神降临,幕落,字幕上升。

《卓别林的最后一支舞》读后感(五):大人物,小情愫

面对一个好故事,不停地追问“真的吗”是件很扫兴的事情,但如果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一个穷小子通过努力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这句追问就并不多余了。面对这样的故事,读者需要确确实实地知道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个人,曾真真切切地走过这样的一段艰难而又辉煌的旅程,而不只是不痛不痒的“我有一个朋友”。

所以,读传记吧。

卓别林毫无疑问是一位大人物,他的故事值得人们去了解,去铭记,去从中汲取力量。卓别林的处世态度,是贯穿在他颠沛流浪生涯之中的闪光点,告诉我们:生活很艰难,但不需沮丧。

卓别林敢于拥有一个远大的理想。

五岁代替生病的妈妈踏上舞台:“我后来所做的一切,只是终于一个幼童在满心羞愧时发下的宏愿:要成为世上最伟大的演员。”

第一次来到纽约:“我会让我出场表演的每座剧院座无虚席,并且征服那个城市。”

这是他的理想,是血管中沸腾的欲望,如史铁生所说:“是差别推动了欲望,是欲望不息地寻找平等,这样上帝就造就了一个永动的轮回。”

卓别林不自我设限。

觉得很多事情都“与我无关”,对未知的行业、领域丝毫不愿意去了解,也许会错过许多本能得到的宝贵经历。

卓别林在年幼时便立志做演员,但他并没有拒绝一些看似与演艺无关的工作。拳击手陪练,排字工,标本制作,他都尽力去做好。事实也证明这些经历都为他后来的电影创作积累了许多素材,使他对形形色色小人物有着独特深刻的理解。

卓别林总能将经历转为财富,有意或无意。

“如果老天爷让我们相遇,甚至相撞,一定有他的理由。”

“我在几个月内还从事了很多种行业,体验了数不清的情况与性格,储存了我整个生涯所需要的点子。我的皮肤获得了比乌贼或变色蜥蜴更多的色彩。”

卓别林在应聘字幕撰写员的时候,因为在印刷厂做校样的经历,语法问题不在话下,公司正在筹拍《大卫·科波菲尔》,老板问他是否知道这个故事,他胸有成竹地回答“滚瓜烂熟”。

我们无法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准确地判断出它是否有意义,能做的只是在经历之后,尽力将其变得有意义。

这本书又毕竟是一本小说,其中糅合了许多细微的作家式感悟,使其在史实之外也渲染上了一层文学色彩。关于记忆中真实与虚假之间的模糊界限,关于人在成长中感觉到的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关于脆弱如何能够成为力量,又比如极有概括力地用“清冷多风”来形容一个小镇,都值得玩味。

这本书的两部分,其一是卓别林写给儿子克里斯朵夫的信,以时间为线介绍自己的生平经历,其二是死神与卓别林的对话,卓别林为了能够多照顾年幼的儿子几年,与死神约定如果能逗笑她,就多宽限一年寿命。两个部分都凝聚着卓别林对儿子的深深爱意,卓别林的形象也在这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渐趋丰满,一位虔诚投入的电影艺术家,一位在尘埃中开花的观察者,一位温情脉脉的父亲,聚合为一个戴着高礼帽粘着小胡子的矮个子男人,跃然纸上。

载于《珠江商报》2015-5-24 A7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