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是一本由(美)布鲁克•诺埃尔•摩尔(Brooke Noel Moore)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读后感(一):更像是一本逻辑学入门

全书讨论了断言,论据,论点,错误,并把大量的内容放在了逻辑判断上,读起来挺累的。

有很多地方作者的举例看起来比较模糊,要琢磨半天才能弄清楚事例是用于说明什么。

第八章和第九章看起来需要反复阅读和实践,前面几章看起来倒是轻松愉快,每天午饭后躺在沙发上看一个小时就能看完…

最后两章关于法律和道德的讨论也是非常的让人难以理解…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读后感(二):【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Ⅵ.践行G(定量) 本书从道德,逻辑,美学的层面 论述了《影响力》的观点 权威,稀缺性,社会认同,喜好,承诺以及互惠原理 利用人的认知中的触发开关 引发非理性的反应和决策 就像《乌合之众》 所揭示的大众演讲背后的逻辑 反推批判性思维的教学 能否对同样一件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你会有不同的观感和结论 《思考,快与慢》里所说的系统二 就包含了批判性思维,元认知辩证法和价值回归律 对自洽的思维本身进行反思 要接纳把科学想法整合在一起不止有一种方式 知识的归谬和可证伪 及其相关性以及因果性 可运用《金字塔原理》的MECE法则 不遗漏,不重叠 梳理清楚本能脑,情感脑和逻辑脑的关系 我们大量的直觉判断 皆发端于社会,认知,情感方面的学习和体验 阅读过程中还感受到 东方哲学的和而不同 真的假不了 假的真不了 真,善,美亦如是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读后感(三):为自己的思维加把尺

在刚出道时,就有前辈说我好走极端,充满激情但也易情绪化。

多年之后开始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努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自己的思维加把尺。

一开始读《金字塔原理》、后来是《批判性思维》,首次看这2本书花了好久。从晦涩难懂,到掌握基本定义,需要不断复读,一开始读不懂的地方,可以跳过,不然直接扼杀对该类书的兴趣。

思维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读后感(四):自由主义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不被裹挟

我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自由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不被裹挟,只有具有批判性思维才能具有真正的自由

我们每个人每天可能要接收海量的信息,每时每刻都要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以作为自己言语行止的依据。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聪明人,总是能够排除情绪、好恶、舆论以及环境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对来自周遭世界的信息冷静看待、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分析,得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采取正确的行动。他们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勇气不断的审视自己的判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验证。他们不轻信、不盲从、不排斥,也不情绪化做决定,他们不会受广告蛊惑去买一大堆包治百病的药品,他们不会听了别人一句话就暴跳如雷,他们不会道听途说,相信并传播别人毫无来由的谣言,他们不会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看到什么就认为是什么…

只有学会了批判性思维的时候,你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而不是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另外学会了批判性思维这个工具,并不意味着就够了,还需要积累大量的信息作为评判的基础,失去信息的基础支撑,再好的工具也无用武之地。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读后感(五):还不如当一个胖子

最近突发奇想,想来一发逻辑学阅读月。刚好碰见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这一套批判性思维丛书,读完《逻辑思维简易入门》又找到了这本《批判性思维》。两本书相比较做阅读,也颇有意思。

《批》和《简易》其实都是在讲逻辑学,但是拆分和框架都不同。《批》明显比《简易》难一些(这不是废话吗?要不然那一本怎么叫简易入门?)可以作为《简易》的补充阅读。真值函数论证模式这里往下,难度突然提高,有一种智商全面崩溃的感觉。

另外《批》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它讨论了因果解释和论证的不同,之后又阐述了道德、法律与美学推理——这些虽然都包括逻辑的推理,但是明显超越了逻辑学的范畴,直接跨度到伦理、法学、美学。作者也一直在书中强调,这些内容的推理需要补充阅读。

读完之后越发感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完善,有一股蛋蛋的忧伤啊。有那么多书要读,又有点焦虑起来。

于是我对月半合伙人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