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哈耶克的维特根斯坦传》的读后感大全

《哈耶克的维特根斯坦传》的读后感大全

《哈耶克的维特根斯坦传》是一本由[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著 / [德]克里斯蒂安·艾尔巴赫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无52,页数:1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耶克的维特根斯坦传》读后感(一):一个精神圣徒的故事

天才之于社会的意义,往往是由他的朝圣者布道才被世人所认可的。维特根斯坦是因为同时期的罗素以及其他哲学家的宣传才成为后来者口口相传的逻辑学、哲学天才。

而这本哈耶克为他写的传记并没有完整记录他一生的所有,主要是后半段的书信记录不被维特根斯坦家族的人授权引用。那个年代的贵族认为:公众没有权利无限获取名人的一切生活细节,毕竟还有隐私这种东西存在。有这样想法的不独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名门贵族,还包括T.S.艾略特等。但这本不完整的小册子却忠实地记录了一个思想激进的天才刻画出的怪异天才的真实形象,相比那本更为著名的《维特根斯坦传》,多了许多同辈天才的视角。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哈耶克也称得上是维特根斯坦的远亲,两人也有过几次面谈的机缘。

哈耶克笔下的维特根斯坦援引了大量他的书信和同辈人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精神洁癖到圣人境地的青年。

他在1913年夏天写信给罗素:他要放逐自己,远离他认识的所有人生活几年。之后他去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卑尔根生活了几个月。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本来因为身体缺陷可以免除兵役,至少以他的教育水平可以让他有资格接受军官培训。但他还是以一个二等兵的身份在机动炮兵团服役两年。战争期间完成了自己的《逻辑哲学论》,1918年10月成为俘虏,而经过罗素周旋后,本来可以提前被遣返的维特根斯坦竟然拒绝了。

维特根斯坦的父亲是欧洲钢铁大亨,在工业革命刚开始的人类社会,这位近乎垄断的钢铁大亨拥有巨额财富。而维特根斯坦却在父亲去世后放弃了巨额的遗产继承。1919年夏天他突然对他的会计师宣布不想要他的任何钱了,此后就开始了近乎苦行僧的生活。1920年7月,他通过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然后就去到了一个偏远村庄任教,他的朋友到访时发现:在他房间中只有一张行军床,一把椅子,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生铁炉,而招待;客人喝酒的杯子是他刷牙用的军用口杯。招待朋友的晚餐是粗面包、黄油和可可。

这位小学教师某种意义上甚至是颜渊的知己: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由衷地喜欢孩子们,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投入,高要求,成绩显著,教学经常超出规定的范围,强制让学生格外做很多功课,还经常把他们留在学校,这一切让家长不甚喜欢他。这样的小学教师生活维持到1926年4月,他因为家长投诉提出辞呈重返维也纳。

这本小册子对维特根斯坦比较详细的记录也就截止到1929年。这刚好是他前40年的人生(维特根斯坦生于1889年),一个青年学者对真理的追求都隐藏在他与罗素及同辈的书信交流中。1914年初(25岁)的时候,他写信道:“我过得糟透了,我每天都被可怕的恐惧和沮丧轮流折磨,即使它们中断,我也还是精疲力竭,不能考虑任何工作。”

1919年(30岁)已经完成《逻辑哲学论》的他写信给罗素说:“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尽快见到你,全部解释给你听,因为不被任何人理解是件非常难以忍受的事情。”

天才之为天才,是因为他提前洞悉了很多后来者经过艰苦努力才能理解的东西。维特根斯坦一直很痛苦的是同时代的人没有能理解他的,他对自己的书的评价是:不是任何读它的人都能理解他的想法,而是某一天某一个人会自己想到这些想法,然后因为从他的书中找到了这些想法的确切表达,从而获得极大地满足。

《哈耶克的维特根斯坦传》读后感(二):哈耶克的维特根斯坦更像毛姆的拉里

上学时学的是语言学,但却舍不下哲学,所以就自己选定了语言哲学这一研究方向,在分析哲学上花了很多精力,当然包括维特根斯坦。当年对他的人格和理论都迷得不得了,所以瑞·蒙克的《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一上市就买了,读得非常激动,那这本传记对维特根斯坦的理论转述得也非常到位,准确且全面;另外,书中还能读到所有与维特根斯坦相关的东西,包括他的八卦,他和希特勒、卡尔·波普到底怎么回事。

哈耶克这本未完成也未发表的“维特根斯坦传记”是瑞蒙克版本的前身,很薄,更接近怀念文章,全部都被瑞蒙克所吸收,所以,如果抱着猎奇八卦的心态读,大概不会有什么意思。实际上,这本书,更类似萧红写得怀念鲁迅的文章,要点不在于爆料,而在于字里行间传达的情绪。这本维特根斯坦传记,读起来就很让人感动。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以下几点:虽然哈耶克和维特根斯坦相差十岁,是战前战后的两代人,但两人基本是属于同一时代的;二人是表亲,哈耶克能够感受到维特根斯坦家族的气质;二人的交际圈也有重叠,哈耶克成名过程中,维特根斯坦早就在维也纳成了大家崇拜的重要知识分子,所以,他能真切感受到维特根斯坦的人格魅力和理论魅力;哈耶克是一位声誉卓绝的经济学家,能准确把握维特根斯坦理论在哲学史上的价值。可以说,哈耶克写维特根斯坦传记这一行为本身,就可算作学术界的历史性事件。

据本书编者介绍,哈耶克是第一个系统地从维特根斯坦生前好友那收集传记材料的人。他的工作,对后来几乎所有的维特根斯坦传记而言,都具有开创性的价值。包括瑞·蒙克的《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除了吸收了哈耶克整理的资料,也基本沿用了哈耶克设计的整体框架。其中包括:家庭和信息背景,战前生活,战时和战后生活。其中战前生活,还包括维特根斯坦在曼彻斯特的日子、在剑桥的时光以及挪威之行;战后生活包括战后初期与罗素通信,当小学老师的经历,以及亨泽尔和英格尔曼讲述的重返维也纳后的经历。

哈耶克之所以没写成,也没发表,是因为维特根斯坦的姐姐的阻拦。她对维特根斯坦遗稿管理人说,她不能接受不了解自己弟弟的人写他的传记,就以那些信件资料要公开出版为由,终止了哈耶克的撰写工作。在书中,通过哈耶克的来往信件,能感受到哈耶克的温和、谦逊、宽厚、包容的性格特征,他一点也不想出风头,就把收集来的信件、资料以及自己完成的部分一并寄给了遗稿管理人。但据说,维特根斯坦的那些信件资料,一直也没有出版。

有必要提一下我不太喜欢的毛姆的《刀锋》。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拉里,是以维特根斯坦为原型创作的。因为我对维特根斯坦的生平和哲学理论都很熟悉,而且受了“天才”形象的影响,所以读的时候觉得,毛姆把维特根斯坦变得通俗、柔弱了。他过于关注拉里无法融入周围环境,也无法获得周围人理解时的孤独和失望了,过于强调拉里对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的智性的寻找,完全没有抓住自苏格拉底以降的,整个西方哲学史重要哲学家追求真理的忘我的狂热精神。

但读完哈耶克这本书,我似乎理解毛姆了。哈耶克的确提到了维特根斯坦对真理(尤其是逻辑)的狂热追求,但他的文章中,没有体现对维特根斯坦的天才的崇拜(在当时和今天都是尤为难能可贵的),而是把这位哲学家描写成了一位非常富有的年轻人,他有苦恼,也有缺点,最重要的是,他艰难地寻找自己的智性之路。

这其实与毛姆的拉里很接近了,只不过哈耶克毕竟是在写哲学家,而毛姆的拉里更具有艺术家的气质。

以上。

《哈耶克的维特根斯坦传》读后感(三):哈耶克为维特根斯坦写传记

这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为他这位远房表亲维特根斯坦写的传记《哈耶克的维特根斯坦传文本及其历史》。

维特根斯坦死后,哈耶克想写一部关于他这位远亲的传记,他是全世界第一个系统地从维特根斯坦生前好友那里搜集传记材料的人。

为了搜集更多有关这位哲学家的信息,哈耶克联系了维特根斯坦的生前好友及熟人,维特根斯坦的老师波罗素还提供了他与维特根斯坦的全部通信。

这本书一共才一百多页,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内容导读,哈耶克所写的内容只有80页,只写到1929年就戛然而止了。

为什么这么短呢?

不是哈耶克不想写了,而是维特根斯坦的家人不想让他再写下去了。

他们拒绝给哈耶克提供更多的素材,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向哈耶克转告他们的立场。

哈耶克的反应相当大度,他毫无怨言,表示理解,并且把自己重新修订的传记、搜集到的通信和日记摘录整理好,交给了维特根斯坦遗稿的保管人,希望自己的整理能够帮助到后来为维特根斯坦编写传记的人。

如果没有哈耶克,也许我们不会知道太多关于维特根斯坦家庭背景的内部信息——哈耶克的母亲与维特根斯坦的姐姐是童年玩伴,哈耶克从母亲那里听说了不少这个富有程度在奥地利仅次于罗斯柴尔德的钢铁垄断家族的故事,对于这位比他大十岁的天才表亲,哈耶克自然也有所耳闻。

哈耶克与维特根斯坦的会面并不多,时间也很短暂,只是泛泛之交。

他们第一次完整的交谈发生在1918年的火车上,维特根斯坦准备去意大利前线打仗,哈耶克刚中学毕业,他们站台上认出了彼此,在夜车行进时,两人简单聊了些与学术无关的话题

那时,年仅19岁的哈耶克就感觉到了这位29岁的天才表亲在性格上丝毫不加掩饰的一面:愤世嫉俗、不谙世故却极其在意细节。

性格有遗传因素,但更多还是与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关。

维特根斯坦的父亲 17岁就因为违纪被名校开除,然后离家出走去了美国,身无分文的他在美国闯荡了两年之后,回到维也纳,上了一小段时间技校,就去工程公司实习了,不到30岁就成为了总经理,40岁的时候,他已经是奥地利最大钢铁企业的领头人,也是奥地利最富有的人。

维特根斯坦的父亲作为商人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也许这种成功给了他各方面的自信,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他家八个孩子不去学校上学,全在家里接受父亲亲自制定的教育,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太过片面,除了父亲的老本行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据说维特根斯坦在小男孩的时候就造了一台缝纫机),孩子们在其他学科上并没有学到多少东西。

这种教育方式还有一个最致命的问题——在最需要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的年纪,孩子们却失去了与同学的交流和玩耍的可能。

不管是从知识层面来看,还是从身心发育的角度来看,父亲这种教育方式都是失败的,这也为以后维特根斯坦性格和精神方面的问题种下了种子。

想起了约翰.穆勒的父亲,也是给小穆勒亲自制定教学方案,亲自给他上课。别的小孩还尿裤子的时候,小穆勒就开始学成年大学生都不一定会的知识了。长大后的约翰.穆勒在自传中承认,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享有正常的情感生活, 是对他一生身心健康最严重的摧残。

不管是在学术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维特根斯坦毕生都在求真。

维特根斯坦痛恨不诚实,也讨厌不诚实的朋友,但是他试图改造引导不诚实的人的方式却有些与众不同——他曾经给一个自己讨厌的人极力推荐关于精确科学的好书,只为了让人看看诚实的思想是怎样的。

维特根斯坦内心是孤独的,被抑郁折磨,他十分渴望被理解,曾多次在心中提到这份急切的心情。

可是他的思想又那么高深,连他的老师罗素有时也难以理解,这时维特根斯坦的表现又很缺乏耐心:“我求求你,自己思考这些问题,我无法忍受重写一遍。”

尽管他的表现在其他人看来有些无理,但维特根斯坦确实不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人。他对自己看不上的人和事会不耐烦,丝毫不想虚与委蛇——其实他并无恶意,只是没有学会过如何与人更高情商地相处。

维特根斯坦是一个很矛盾也很有趣的人,他直率到令人不快,也非常善良。

他匿名资助了许多学者和艺术家,帮助他们减轻生活负担,以便有更多时间精力进行研究和创作。

哈尼克对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他更关注维特根斯坦的生平。

但是在维特根斯坦的家人看来,这属于不应公之于众的隐私,这也是当时老一辈贵族的普遍立场,他们不想让维特根斯坦的一生事无巨细地袒露在公众面前,因此,他们中止了哈耶克为其立传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传记戛然而止的原因。

哈耶克,维特根斯坦,这两个人的著作无论哪本都是扛鼎之作,当其中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写传记,又怎能不精彩呢?

至少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想了解更多关于维特根斯坦的故事,想知道这样一个怪异、充满创造力的天才是如何走过他的一生,想知道他的智慧和他的性格是如何成为他的幸运和诅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