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哲学论》读后感100字

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哲学论》读后感100字

《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哲学论》》是一本由(英)迈克尔•莫里斯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8,页数:5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哲学论》》读后感(一):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哲学论》的导读研究

这是一本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哲学论》的导读研究作品,作者对逻辑哲学论中的七大论题进行了依次的解读,并且告诉了我们维特根斯坦在写作逻辑哲学论时受到了哪些人的影响,怎么样解读此书才算得上是恰当。

逻辑哲学论这本书对于哲学入门爱好者来说无疑是比较有难度的,想要在没有任何的解析去直接进行阅读也是困难的,因为维特根斯坦在写逻辑哲学论时没有按照普遍的学术规范进行书写,他按照他自己所想进行书写,并且你还可能会发现句子与句子之间存在着矛盾。所以一本相关专业的导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哲学爱好者或者对这本书感兴趣的人可以将此书这本书作为了解逻辑哲学论以及维特根斯坦思想的敲门砖,方方面面都解释的很清楚,也将逻辑哲学论中的谬误进行了相应的解释说明。就好像你在上一堂有关课程,如果你有不懂的地方你可以随时进行反复阅读,直到自己弄懂为止。

维特根斯坦在写逻辑哲学论时有一种随性的存在。就是说前面说的话和后面说的话可能会产生矛盾。比如,在关于原子事实的阐述时维特根斯坦说“存在的原子事实的总和就是世界。”但他又说“原子事实的存在和非存在即实在。总体的实在就是世界。”矛盾点在于世界如何可能是仅仅在于存在的原则事实,同时又在于和非存在的原子事实共存存在。本书作者把这矛盾点解释为这部作品存在的“诗性”的特征。《逻辑哲学论》的初稿是维特根斯坦在第一次大战战场上完成的,此时的维特根斯坦是作为一名志愿兵积极入伍的,而原本他可以免除兵役。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可能情有可原,但这样的小插曲并不影响逻辑哲学论所达成的成就。

在书中反复出现了“逻辑必须照顾自己。”这句话,逻辑是一门先天学科,不需要关于世界的经验。维特根斯坦对这些论题的关注直接源于弗雷格和罗素数学逻辑主义。数学逻辑主义乃是维特根斯坦的逻辑观与整个哲学传统之间的纽带,而数学逻辑主义的重要性可回溯到康德,所以我们能够在书中看到许多有关康德的论述,从这就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维特根斯坦的研究生非常到位的。

逻辑哲学论的原版是德语,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人所以肯定是用英文书写的,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则是由译者翻译过来的中文,这可谓是三手资料。但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逻辑哲学论有两个英译本,作者并不是简单的依靠这两个译本进行研究,而是将这两个译本与德语原版进行结合解析,所以我们能在书中看到德语以及英语的相关词汇,这对我们理解逻辑哲学论的思想无疑是非常有用。

本书译本方面整体阅读下来没有感觉到什么大问题,如果有问题也是因为我水平不够没有看出来,整体来看是一本非常不错的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读书籍。

《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哲学论》》读后感(二):导读的导读

《逻辑哲学论》十分令人困扰的一点可能在于,它由于经常指向语言而难以从自我困扰的麻烦里解脱出来。对于分析哲学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正如弗雷格和罗素的构想必须直面内在于理论中的悖论,分析哲学也必须首先确认自己是可分析的。即便是在《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哲学论>》这样的导读作品里,这一点同样十分突出。

例如P42-43页的一系列推理。

首先是《逻辑哲学论》原文:

然后是本书作者推理出来的原则:

和添加了“事物具有本质”之后的:

并进而认为(NPE)解释了下述主张:

从中文角度看,(NPE)显得略为难解:

这句话的英文表述是相对清晰的:如果某物可以对一个对象为真,那么有一件事对于这个对象来说是本质性的——这件事就是某物可以对这个对象为真。换言之,一个对象的本质是:某物可以对这个对象为真。如前文所说,The essence of something is — or at least entails — whatever is necessary to that thing’s existence.一个事物的本质是对这个事物的存在是必然的东西。因此,(NPE)这句话是关于存在可能性的论述,可以转换为这种形式:

在这里,我们姑且就把对象当作是“事物”的另一个名称。

那么(NPE*)就变为:

明显的,“某物对一个事物为真”是一个“事实”,即一个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的句子。该句子作为一个原子事实标定了事物的本质,由此推理出2.011。其实也就是“逻辑必须照顾自己”的一种形式。

当然,(NPE)本身是经由(NP)和“事物具有本质”这两个未经论证的前提得出的,我们可以通过拒绝这两个命题来否定(NPE)。

更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本书所提供的对维特根斯坦的阐释意味着什么:一种阐释通常来说既是一个同义反复,又不可能是一个同义反复。如果阐释或导读不打算“六经注我”,而是设法提供一种便于学生或大众使用的原义转写,那么那种使得意义变得“便利”或“简洁”的东西是否被添加到了阐释或导读中去?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回应了《逻辑哲学论》的最大困难:

希望这一浅显常见的见解有助于读者把握本书。

《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哲学论》》读后感(三):哲学是撞上语言边界的肿块

就算不是哲学专业的学生,也一定听说过维特根斯坦的名号。别的哲学家我都不记得长啥样,但他的脸实在是太熟悉了——毕竟是个大帅哥。先来看看维特根斯坦的生平。

维特根斯坦出身富裕,是家里最小的儿子。然而,在哥哥接连自杀之后,他感到恐惧,决心不要被父亲摆布。他兴趣广泛,能力超群,幼年他偏爱技术,而在曼彻斯特大学学习航空学的时候,着魔似地沉迷数学,这又致使他 1911 年转向哲学。哲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战争等各种因素,他中途成为了一名奥地利的小学老师,虽然实际教学打破了年轻的维特根斯坦对教育的幻想,但六年教学经历让他拥有了深刻的哲学洞察。

维特根斯坦曾与维也纳学派来往甚密。与弗里德里希·阿尔伯特·莫里茨·石里克、弗里德里希·魏斯曼等人的交流让他注意到《逻辑哲学论》的模糊和不足。不仅如此,他们之间的接触还重新点燃了维特根斯坦对数学哲学的兴趣,而数学哲学在他的哲学体系里占据重要地位。维特根斯坦就这样在哲学路上大力迈步前行。

再看《逻辑哲学论》,这本书其实是一本薄薄的册子,都是以论断的形式呈现,涉及以下七个命题:

1. 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2. 事态是对象(事物)的结合。

3. 事实的逻辑图像是思想。

4. 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

5. 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基本命题是自身的真值函项。)

6. 真值函项的一般形式是[P, ξ ,N(ξ ) ]。

7. 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最后一个命题最为著名。即使我们没有理解论断背后的哲学含义,也能轻易拿来使用,告诫人要谨言慎行。但是仍需要注意,我们使用的范畴和维特根斯坦的原意很可能并不相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维特根斯坦加入了奥地利军队。在战争期间他也不停进行哲学思考。之后他把自己的战时笔记本整编成了《逻辑哲学论》一书。按照维特根斯坦自己的话来说,这本书是一座完美的水晶宫殿。书中语言简练 ,因而晦涩难懂。维特根斯坦哲学最主要的一点是:所有哲学问题都是语言的误用。他认为搞哲学完全是浪费时间,当然,是那种形而上的哲学,因为这种哲学的前提就是错误的:哲学家的用语超出了语言,就已经失去意义。比如常用的词语有心灵、美、理念、真理。所以,哲学家们用非日常的语言解释自己的理论,也就难怪我们读起来相当之难。

看过一个电影片段。维特根斯坦的学生打了自己一巴掌说,我现在感觉到了疼痛,但你不知道这种疼痛,这就是伦理学。维特根斯坦随即说,你确定你知道吗?你毫无怀疑吗?如果没有怀疑的余地,那么知识的话题就没有意义,说“知道痛苦”这句话也没有意义了。这套逻辑从底层瓦解了学生的观点,既然你说的话没有意义,那我们无法继续沟通。

从他把世界一层层剥离到和语言对应的时候,我们就能明白他的思维之精细。

对象:对象是构成世界的实体,包括一切可能性。对象出现在各种事态中的可能性就是对象的形式

事态:事态包括很多的对象,对象可以出现在任何事态当中

事实:事实包括很多的事态。包含已发生与未发生的事情。所有的事态,以及事态当中对象的逻辑关系构成了事实。

世界:世界是事实的总和,同“所有逻辑关系的总和”。逻辑涉及每一种可能性,一切可能性都是逻辑的事实。

这几个层级依次递进。

苏珊·桑塔格在1956年的日记里写道:“最崇拜的三个哲学家——柏拉图、尼采、维特根斯坦——都是坚定的反体系化者。”维特根斯坦一生都在试图让人类摆脱愚蠢,用逻辑的方式来解释哲学。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他调侃自己道:“我现在进行哲学思考就像总是丢三落四而不得不一再地寻找的老妇:一会儿找眼镜,一会儿又找钥匙。”但是,他绝不止步。“”维特根斯坦临终说道:“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作者用厚厚一本书解读了维特根斯坦的几个命题,但阅读难度依然很大。数理基础不好的,读他的书是真费劲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