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读后感1000字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是一本由(法) 阿莱特·茹阿纳 Arlette Jouanna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8.00,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读后感(一):这样的事一直在发生

书中讲过,杀到最后,已经混乱到有人把与自己不和的人污陷为新教徒,导致别人家破人亡,还有人为了抢夺他人的财物而指控他人为新教徒(这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呢╮( ̄▽ ̄)╭ 如果说贵族们的屠杀是为了政权的话,那底层百姓的屠杀就更多是为了盲目的信仰、发泄兽欲和满足一己私利。

书中记载了一个统计,当时法国的新教徒里,手工业者、资产阶级的比例很高,这些人中有钱有地位的大都逃到腐国去了,剩下的人基本上逃到德意志去了。虽然在表面上法国通过大清洗实现了国家稳定,但是却丧失了一大批技术型人才,针对这些人的屠杀无疑对法国的发展是不利的。就像纳粹对自由主义的清洗,虽然巩固了政权,但是却是德国文化的灾难,魏玛时期那些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死的死逃的逃,同样的不幸也发生在大清洗时的苏联和纹格时期。而纳粹终结后德国的重新繁荣也说明,对多种思想(包括宗教上、政治上)的包容,并不会阻碍一个国家的强大,这在很多国家都说的通,然而不少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类似于圣巴托罗谬夜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只不过换一幅文明的嘴脸罢了。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读后感(二):人名地名翻译无语?

路易德拿骚应该翻成路易凡拿骚,或者路易冯拿骚,亦或者拿骚的路易。他是拿骚的威廉的弟弟,德意志人不能按法语翻译。。,菲利普二世应该是腓力二世。。。。阿尔伐公爵?!应该翻译成阿尔瓦公爵。。。这些都是尼德兰八十年战争中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有中文固定译名,译者仿佛完全不认识,直接用法语硬翻。。全要用法语翻么?法语里的威廉是纪晓姆,难道是纪晓姆德拿骚?亦或者德语里的亨利都是海因里希,难道德语书里纳瓦拉的亨利要翻译成海因里希冯纳瓦拉?德语里的路易十四都是路德维希十四,也要硬翻么?都应该按照常用固定人名翻译。。。 弗里西亚 应该翻成 弗里斯兰,有固定翻译,译者对欧洲地理一无所知? 正文里的帕拉蒂纳特 对照表里 又成了普法尔茨,正确翻译就是普法尔茨,现在联邦德国的一个州就是莱茵兰-普法尔茨州 前面翻成梅兹 后面又成 梅斯,正确的翻译是梅斯,洛林的名城。? 阿图瓦 又成了 阿瓦尔,到底是啥? Eidgenosse 谋反者 同盟者?日内瓦的乱党 瑞士联邦。。现在瑞士还叫Eidgenosse,瑞士人把自己叫做谋反者?译者不懂德语就算了。。 正文里,巴黎市长写成巴黎市场。。没校对? 神圣罗马帝国 马克西米利安 德 哈布斯堡??。。德意志人你还用德?应该是马克西米利安.冯.哈布斯堡 卡特琳娜 德 美第奇?!!常规翻译是凯瑟琳. 德. 美第奇。。为啥这里又不按法语Catherine翻译,而按意大利语Caterina翻译??? 最受不了的是278页和284页, 但他们的外甥 同样参加了不满派的蒂雷纳子爵 绝对搞错了,这里是蒂雷纳子爵的父亲,他们父子同名都是亨利·德拉图尔·多韦涅,虽然父亲也拥有蒂雷纳子爵的头衔,但是一般称布永公爵。。儿子是蒂雷纳子爵,后来为路易十四效力。。。蒂雷纳子爵在圣巴托罗谬大屠杀的时候都还没出生呢。。。。被拿破仑称为法兰西第一军神,所以不能搞错,蒂雷纳子爵在当时还未出生。。母系都了不得,布永公爵的母亲是蒙莫朗希公爵的女儿,蒂雷纳子爵的母亲是荷兰执政拿骚的威廉的女儿。。

译者学历史的,翻译的,还是索邦大学毕业的。。仿佛对历史人物完全没有认知一样?作为一个理科生,军事历史爱好者觉得很可以。。。。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读后感(三):解开谜团

解开谜团

——评《圣巴托罗缪大屠杀》/by Rene-summer

或许是很少读历史方面的书,或许是自己不太感冒历史,尤其是世界史,对于圣巴托罗缪大屠杀方面的知识,我更是一无所知。正好借《圣巴托罗缪大屠杀》这本书来弥补一下我的不足。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全书分为三篇九个章节,从遗忘之难到联姻网络,从伏击到国王颜面尽失,从对內敌之战到大一统的乡愁,从上帝的审判到反暴君同盟,从血腥之死,殉教者之死到走向接受宽容,一步步的解开这一桩国家罪行的谜团。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1572年8月24日,周日,圣巴托罗谬之日。这里面讲到的圣巴托罗缪是法国的狂欢节,时间是每年的8月25日。由于此次天主教对胡格诺教徒的屠杀发生在圣巴托罗缪节的前夜,历史上也有称为圣巴托罗缪之夜。

悲剧发生的背景源于一条忘记过去的赦令,遗忘过去双方的罪行...新教徒(也就是后来的胡格诺教)是为了信仰而战,他们认为天主教是盲从,是背弃...两种不同的宗教不断的在铲除,打败对方的教徒...

联姻,最早知道这个词的就是昭君出塞,就是王昭君请求出塞到匈奴和亲。而书里也有讲到联姻,美第奇的女儿与纳瓦尔亲王的联姻不仅仅使宗教更强大,也使得法国西南的领土大幅度扩张…

忘记过去的赦令没有更好的执行下去,让国王非常的愤怒和怀疑,猜疑的种子种下之后,一旦新教徒行为不轨,后果不堪设想。果然国王怒了,宣布剥夺新教的自由,命令新教牧师在15天之内离开法国。

十字架,我们都很熟悉的标志,而在那个年代,被作为标记受害者住所的标识。古墓的山楂树开花引发了宗教热忱的高涨,敌对的情绪让三千多人在巴黎殒命!

国王再次下达新的命令,命令总督需返回地方,召集新贵族,并友善的强调了回归天主教的意愿,不回归就没有光荣的职务。

血腥屠杀后的创伤后遗症是显而易见的,而宗教有宗教的解决办法,大多数人认为是神的力量,还有少部分人是认为天主在复仇,是上帝的审判!

国王查理九世依旧对胡格诺派充斥着不满的情绪,而后发生的莫克海德大败路易.德.拿骚与克里斯托夫伯爵率领的军队,两人都被杀害,以及查理九世的去世等一系列的事件加速了天主教徒与新教徒的联合。而后也越来越认可国王和仆从的信仰不同的存在。

谜团就这样一步步的解开了,我也了解了,心里很感慨。宗教信仰我没有,也没有办法理解那时候人们的狂热,但尊重宗教信仰。只是个人认为,把宗教信仰强加在民众的意愿上有些强人所难,自由信仰就好,不要把这些信仰沾上政治的色彩!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读后感(四):国际关系史前史:一种解读视角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专门用一章阐述了事件所处时代的国际关系格局,然而正统意义上的(欧洲)国际关系历史还没有开始。学界一般以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作为国际关系的肇始,一纸和约虽然意在为天主教与新教历时三十年的惨烈战争画上一个句号,却无意中开启了一套新的政治游戏规则: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体;国与国的争端通过国际会议加以解决;会议条约必须遵守,否则可进行集体制裁;外交代表制度正式确立,外交使团由此成为之后三百年决定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

当然,任何理念与规范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主权国家和利益至上是国际关系的两大要素,而这些理念的发展,我们都能在七十多年前的这场浩劫中看到些许端倪。对于国际关系历史研究来讲,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不啻于“史前史”的存在。

首先是对内绝对主义国家观念的形成。查理九世在整个事件中尝试了一种实用主义策略,将自身从宗教纷争中独立出来,以国家理性为由,把自己当做在天主注视之下唯一的守护者和仲裁者,希望以“臣民”概念包容势同水火的宗教分裂。这种国王神圣化的努力随着大屠杀而为世人逐渐接受,最终成为路易十四“朕即国家”的滥觞,法兰西化身专制王权的政治试验场。但是反对的余音不绝,大屠杀后的第五次内战中,能够让天主教和新教温和派联手的动因,便是“暴君”的存在。有趣的事实是“国王的两个身体”论述与博丹的共和六书分别在大屠杀前后出现,这个时代的“国家”与“王权”从理论到实践都面临着巨大的张力。

然后就是国际关系中利益至上国家观念的演进。在屠杀发生后,查理九世不断尝试以“国家(国王)安全”作为向两大阵营解释的主要说辞。虽然任何时代共同体都存有某种程度的逐利准则,但是将国家利益作为国家运行的核心在那个时代依旧标新立异,这从两派教徒的愤怒、各国王室的疑惑中可见一斑,这种将精神和世俗领域区分而来的行为尚不足以被人们持久的接受。勒班陀之后法国受到了神圣同盟的鄙视,而三十年战争后法国得到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在这期间不断强化了对于国家利益正当性的解释,大屠杀则成为了在全欧推广这一理念的契机。

除此之外,英法关系与西法关系、国家间条约的约束、外交官在事件中的作用都在整起事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相比于宗教和封建姻亲关系,这些外交行为并非常态,但这个时代展现出的国家间交往的规则正在逐渐向1648年靠拢。

当一个国家开始以其本身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思考自身利益时,神学最终难免走向工具主义。无法理解这种转变的上帝的子民,决定用自己沾满鲜血的双手捍卫信仰。特别的,这里是巴黎,1572年的漫天血色让人不禁联想起1789甚至1968。在国际舞台上,国家是独立存在的行为个体;在其统治区域内,国家则面对着共同体内枕戈待旦的宗教派别,不断冲突的意识形态和利益集团。这场大屠杀仅仅是这种张力的一次暂时性释放,这时的法国还不能及时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种民众的力量。当她可以更熟练地运用这股力量时,也正是旧时代落幕,新时代开启的时刻。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读后感(五):一场婚礼引发的惨案?

我所工作的地方在宁夏,众所周知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在很久以前,回汉严禁通婚。据说伊斯兰教有一条教义,大意是穆斯林(信伊斯兰教的人,伊斯兰信徒)只能与穆斯林相爱结婚,绝对不能和非穆斯林相爱结婚,在伊斯兰教信仰中,穆斯林是信教的,是高贵的,圣洁的,而非穆斯林,是不信教的,是有待教化的。而且,穆斯林禁食猪肉,他们坚信凡是食用了猪肉就会变得不洁净,所以非穆斯林都是不洁净的。其实回汉通婚也不是不可以,要么一方必须放弃信仰,要么一方必须入教信教。但要穆斯林放弃伊斯兰教信仰,那是万万不可的;而皈依伊斯兰教又需要经过严苛的仪式。对于非穆斯林而言,入教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家人去世后,进行上坟、烧纸等汉人拜祭活动的权利……

由此可见,不同信仰的人通婚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正如16世纪法国国王查理九世之妹玛格丽特•德•瓦卢瓦,这位天主教公主与新教领袖纳瓦尔国王亨利•德•纳瓦尔的联姻。之所以称之为联姻,是因为这一婚姻是由查理九世极力促成的。

为了与当时的霸主西班牙相抗衡,1570年查理九世迎娶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次女——奥地利的伊丽莎白,通过这一联姻在天主教的阵营站稳了脚跟。但欧洲的和平需要双方势力均衡来维持。因此,法国还需要在新教阵营找到一股能够制衡天主教阵营的力量。经过再三筛选,法王决定将其妹玛格丽特嫁给亨利。虽然法王明知天主教教徒和新教教徒的信仰教义有很大的差异、两位年轻人素来不和且根本不配——“玛格丽特是‘瓦卢瓦家族的珍珠’,风度优雅又饱读诗书,而亨利近乎粗鄙”。查理九世认为这场联姻可以结束法国多年的宗教战争,实现其美好愿望——“看到我的臣民能够共同生活在真正的团结、和平与安详之中,忘却曾经的不快……所有的法国人,无论是天主教徒还是新教徒,遵守和平敕令,在和平、团结和友爱中,彼此像亲兄弟和同胞一样继续生活”,这样他的王国就能恢复曾经的辉煌。这场联姻的用意不仅仅在宗教,而且它还能扩充法国当时的版图。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因玛格丽特和亨利的表亲关系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双方结合需要得到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的特许,但在这位天主教皇的眼中,玛格丽特公主与一位异教徒的婚礼是“对天主的亵渎”、“对灵魂的祸害”,所以他拒绝颁布特许,除非,亨利改信天主教。——这就同本文一开始所述的回汉通婚,需要伊斯兰教徒放弃他们的信仰一样,亨利断然拒绝了。尽管如此,查理九世依然决定,在未获教皇特许的情况下照常举办婚礼。几天后,惨绝人寰的圣巴托罗缪大屠杀发生了……

也许,这一场盛世的婚礼并不是导致大屠杀的直接原因,但它将大批 胡格诺(新教)贵族及教徒引致巴黎,为“将异教徒一网打尽”提供了条件——新教教徒,老弱妇孺,无一幸免……浪漫的塞纳河,见证巴黎史上最血腥的一夜——圣巴托罗缪大屠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