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团体》读后感100字

《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团体》读后感100字

《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团体》是一本由邱澎生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元,页数:202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团体》读后感(一):《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体》——不成熟的小短评

《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团体》是由邱澎生教授的硕士论文整理成书,初版是1990年由台大出版中心出版,川人社的这一版应该是大陆地区首次出版。

突然想起2017年的第一届中国社会史论坛,我作为现场的工作人员,负责登记参会人员的信息,并给他们提供相关资料。就是在那个时候跟邱老师有过一面之缘,他十分温和、有礼,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十成十的绅士。

再回到他的作品,书不厚,仅二百页左右,但内容丰富,分析透彻,功底扎实,很难想象这是一篇硕士论文。导言以欧洲Gild(行会)为切入点进行讨论,认为 “会馆”“公所”这类兴盛在十八、十九世纪中国各大城镇的工商业团体与欧洲历史上的Gild(行会) 并不相同。因为“会馆”“公所”这类新兴团体有多种经济功能,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导致的,如果将“会馆”“公所”比附为Gild(行会),既无法全面论述这类工商业团体经济功能,也简化了Gild(行会)的复杂性。接着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划定范围,并解释原因。正文则是从新兴工商团体的历史现象入手,再逐步深入论述其组织发展和权力运作(此后不再剧透)。仅从行文结构来看,这本书由浅到深层层递进,切入点和对史料的分析清晰有理,读起来有种“顺滑”的感觉。本书的基本史料主要来自《苏州碑刻》,并无大量材料堆积,足见作者功力。由此可知,读大佬的书,不仅仅开阔视野,同时也是学习行文逻辑的绝佳机会。

《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团体》读后感(二):同业同乡的互助是如何演化到现在的呢

我们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经验,这帮助我们成长。

在近来关于近代史的阅读中,涉及了很多上海地区商会同乡会的信息,这次有机会阅读到这本相近时期关于苏州工商团体的著作,真是难得的拓展了。邱澎生先生希望通过研究一手史料,能给我们展现了于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内新兴工商团体的方方面。

苏州,一座上天垂青的城市,运河带来周边难以比拟的繁荣,丝织业和棉纺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明清两朝江南地区成为帝国经济的主要来源。同时运河的进一步整治、能够连接长江和东海的支流航道,也给这座城市的商业带来巨大的推动。众多本地的及外来的手工业者、工商业者聚集在这座繁华的城市,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各种需求。以同乡、同业这两条关键线索构建了各种“会馆”、“公所”这样的团体。

在团体的性质上来说,我个人根据后期上海总商会等一些商团的研究阅读来看,更多的团体是属于互助性团体及营业性团体,借助同乡或同业互相扶持以及在经营业务上互惠互利。可以看到在这一时期苏州的工商业团体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部分都有一定规模的专属建筑物,设置有规章;并且大多呈请报备,在当地官服立案。这是和历史里之前阶段的商业团体有较大区别的地方。

在这一时期的新兴工商业团体中,我们看到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立案后的专属建筑物,这座由捐资构筑的建筑或土地,理所当然地需要后续的保养维护,进一步衍生出常规的管理和募资制度。在初步的基础建筑物之外,有些会修建埋葬贫苦成员的公共墓地,就像上海四明公所的义冢。可以看到从初步的兴起是建立在同行业中的同乡,其次在吸纳更多行业的同向成员以发展壮大,而团体的性质在“同乡同业”、“同乡不同业”、“同业不同乡”之间不断变化。在宗教上,我猜想不是纯粹的信仰,而是以历史人物为代表的,推高本行业影响力,吸引新成员的加入。

新兴的工商团体借助自有的建筑物,举报各类活动扩张影响力;积极进行商业运作使资金更加良好。这些团体使得各位商业运营的参与者,频繁得发生互动关系,也使得他们更加积极地吸引新成员加入。我想这些工商业团体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这样一个阶层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在经济发展上获得更多助力。

总体来说,新发现整理的史料往往能助推我们的历史研究有新的进展,我们追随新的理论去思考。

《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团体》读后感(三):本书思维导图

邱澎生台大历史系毕业, 徐泓的学生,1996年后陆续在史语所和港中大任职,现任上海交大历史系特聘教授,关注明清经济法制史等课题。他的硕博论文都是基于明清苏州工商团体的组织演变和功能异同来探讨明清中国社会经济与国家的互动,之后的论文、专著也有很明显的明清制度经济史、法制史的倾向,在经济、法律和文化场域中探讨所谓“明清的商业法律与市场演化问题”。是书即他的硕士论文修改出版,这时法制史对其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大,主要还是从经济的层面描绘十六世纪后苏州诸多新兴工商团体的面貌,也部分涉及到了社会与国家的权力竞合。

第一部分导言中回顾了1860s-1980s之间,有关传统工商团体研究的学术史,见下图。

1950s以后,对于传统工商业团体的研究,随着碑刻新史料的出版和“资本主义萌芽”新研究路径的提出有了新的发展。本书即立足学界这些新作品的研究基础,回应了一部分争论,例如“会馆、公所的普遍存在,究竟使当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和“政府与工商业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因之又受到什么程度的影响?”这两大焦点问题。为了检视这些争论,本书采用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中所搜集的258件碑文为主要史料,并参酌顾震涛《吴门表隐》,在碑刻集中筛选出68个苏州的新兴工商团体作为分析样本,讨论其组织发展的过程和原因。

其由祀神、救济等功能所体现的三项本质性特征,是本书的研究对象“十六世纪后苏州城兴起的工商团体”异于此前历史文献中出现过的其他工商团体的原因,因此冠以“新兴”之名。

这一节也回应了前人关于工商团体到底以同业性为基础还是同乡性为基础的问题,作者指出同业性是成员最根本的属性,同乡性是为辅助同业性诉求的不足而产生的。因此在十六世纪后逐渐出现的苏州城新兴工商业团体中,呈现着同乡性日益无关紧要和同业性日渐突显的态势。

而最后关于权力运作的检视一章,实际上即是围绕上文所讨论的结社诱因,尤其是四大经济动机进行的,即特许工商团体对非法业者的联合抵制;批发商团体对于其他商人的集体谈判;特殊大规模产业资本家对于劳工团体的集体抗衡;部分行业工商业者企图寡占市场的联合勾结。作者批评了学界此前对于传统工商团体权力运作现象的狭隘认识,进一步讨论了这些工商团体对当时市场结构、政府和工商业者关系的影响。但研究深度也如其自述,尚只是“鸟瞰式的观察”,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究。

《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团体》读后感(四):从苏州工商业团体发展的具体研究,厘清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状态

1840年,英国开着坚船利炮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页。 中国为什么会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进攻的目标?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上为什么严重落后于世界,这一定是有着很多原因的,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但有一种声音认为:正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对于中国的侵略才促进了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我国受益于战争的观点,这绝对是不能接受的。 那么中国本土资本主义萌芽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如果没有侵略战争,中国资本主义会有着怎样的发展呢?这是需要专家学者研究并理清楚的,还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清晰的脉络。

邱澎生,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台湾大学历史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经济法制与物质文化史,并探讨明清市场演化与商业法律等课题,细致的理解近代中国历史变迁及其在全球史中的意义。而他的研究方向恰恰就是要理清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状态,以及在这种状态中思考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 他在这一本学术专著《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团体》就是从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新兴工商业团体这一专项的研究去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史中的一个瞬间,梳理代表着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工商业团体的真实状况,也审视着这种状况下对于中国经济有着怎样的影响。

为什么选择苏州这一座城市呢?十八、十九世纪,苏州是我国工商业发展最为鼎盛的城市之一。这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苏州的繁华至宋朝以来长盛不衰,而手工业发展极为繁荣,出现了一丝织和棉织主要产品的工商业主群体。同时苏州的交通位置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京杭大运河连接南北,更是位于长江中下游,水运极为方便,也就成为了纵横两条贸易线路的交汇处。因此对于苏州的研究也能代表当时最先进的工商业团体状况。 那么苏州的工商业团体具体是怎么样的状态呢?在西方的经济学研究中,经常用“行会”来代表工商业团体所建立起来的组织,但在我国,这一词语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而他们真实的名称也有很多种,在苏州出现最多的是“会馆”“会所”,最开始它们更多是以同乡人物休憩聚会的组织,也就有各种同乡会,后来发展出以产品为媒介的同业性质的团体。那么它们具体有着哪些区别和共同之处呢?这就是这本书所研究的具体内容。

作者选择了《苏州碑刻》中所记录的68所新兴工商团体进行具体分析,就它们的发展过程、组织发展原因,以及权力运作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让读者们能够从感官上真实了解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工商业团体在社会经济中的具体作用。 当然,结论和展望也依然重要,十八、十九世纪苏州的这些工商业团体,更多是一种自发的组织,而且权利和管理都较为松散,但它们已经形成一股把工商业团结在一起的力量,对于当时的经济发展和对于后来商会的建立都很有着意义。

《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团体》读后感(五):读《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团体》书后

会馆,公所作为明清以来城镇常见的商人团体。自50年以来一直受到史学界的关注,并且作为资本主义萌芽论战的组成部分之一,被广泛进行考察。但是大多是将其和欧洲封建社会的gild团体进行对比,认为出现于十八十九世纪的会馆,公所与宋代出现的“行”团体没有本质性差异,都是为了限制“自由竞争”的产物。但是也有少部分人不同意这样粗糙的分类,认为不同时期的传统工商业是不能一概比附为欧洲封建时期的gild团体。本书作者从审慎的态度出发,采用了新兴工商业团体来称呼会馆,公所这些十八,十九世纪工商业团体,而非是作为gild的中文译名行会。同时从研究材料的多寡和研究对象的工商业发展状态出发,选定了苏州的工商业团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而探讨会馆,公所在经济成长上的是否起到阻碍作用以及能够对传统中国社会结构里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之间的复杂竞合关系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首先对传统的工商业组织分类提出质疑, 认为虽然从概念分析上来看工商业组织分为:1、宗教型,2、互助型,3、营业型,4、政令型。但是真正存在的工商业团体可能是兼具上述四种的好几种,并非能够整齐划一的分为四类。而为了好分析宋代的“行”团体与“会馆”和“公所”的区别,作者提出了自发性或强制性,常设性或临时性以及合法性与秘密性这三组概念来进行考察。认为会馆和公所的成员都是自愿参加结社,并不是由政府或者其他外力强迫结社。因此具有自发性。同时又具备一定规模的“公司财产”并且制订了一套征收经常性公积金的筹款方法,因此具有常设性。最后因为两者都是要向官府立案申请,并获得官府明令保护其“公司财产”,所以具有合法性,而这三点却是和之前的工商业团体大不相同。

然后作者从碑刻资料中选出来的68个相对比较清晰的新兴工商业团体。从组织发展和权利运作两方面出发进行探讨。 在组织发展方面,作者指出在新兴工商团体在刚刚诞生时,工商业者还不太习惯这种“自愿结社”的方式,所以为了达到结社的目标。更侧重于采用同乡这种方式来进行游说。但当人们慢慢习惯之后,同业性的工商团体的比重开始加大。这也因为人们发现不必强调地缘意识,也可以迅速而有效地达到自己筹组社团的目的,内在的经济与社会力量促进了畛域观念的消融与大群意识的产生。同时作者也提醒读者不要单纯从会馆和公所字面意思出发,认为会馆就是同乡团体,公所就是同业团体。这种分类是不精确的,会馆和公所的共通性还是在于之前提到的三组概念。同时作者从结社动机和客观条件出发,指出大体有三类动机:宗教情绪,互助感情,经济利益。三者具有互相加强的作用,因此很难硬性区分。但是经济动机却又可分为四类:1、特许商联合禁止非法从业者进入市场营业,2、批发商联合对中间商人进行集体谈判,3、包买商联合对劳工提出抗衡,4、部分行业的工商业者两盒建立寡占市场。作者认为从这四类经济结社动机来看,只有第一类和第四类够的上之前提到的限制自由竞争的目的,所以用“限制自由竞争”来解释结社动机难免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同时徭役制度的改革以及民间同乡与慈善团体的兴起也为新兴工商团体提供了客观条件。

从权力运作来看,虽然存在非营业方面的权力运作,但是毕竟会馆,公所是以经济目的成立的社团,因此其经济方面的权力运作占据了大部分。作者指出上述的第二类和第三类结社动机所产生的权力运作,成员的增资行为与技术创新,都不会受到团体组织的阻碍。第一类型权力运作,是在重申政府法律赋予他们寡占市场的合法权力,其作用是限制非法从业者进入此行业,也并不限制成员的增资与创新。在第四类权力运作中,只有学徒市场所造成的寡占情况,比较能确定有所妨碍与收用学徒有关的增资或创新活动。而增加资本与创新技术,需要透过收用学徒来达成,本身也很诡吊。所以还是需要从工商业团体以外的阻碍因素来分析。

本书写作流畅,作者善于采用社会学方法提取相关概念,来对经济史分层研究。写作不蔓不枝,不存在太多的经济学术语。实在是一部通俗的研究会馆和公所作为工商业团体的上乘之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