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尼采》读后感1000字

《尼采》读后感1000字

《尼采》是一本由[德] 卡尔·洛维特著作,三辉图书/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7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尼采》读后感(一):读家教练

诗云书评: · 方法 | 多重镶嵌 隐喻技巧 · 流程 | 六经注我 以经注经 《几》 沉醉于 海边拾贝的男孩 长成 探索新大陆的航海家 乡音未改 如闪亮的波光 隐没在 绝壁攀岩的少年 抓住 诸神肩膀鱼跃生死线 步履不停 蹒跚渐入晨昏 山顶没有灯塔 如西西弗推石 举头凝视 几乎要发现 童心在荒潮浮游: 愿你归来仍是少年 ○ 六经注我 · 海边——《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 · 探险——《探险家的笔记本》休·刘易斯-琼斯 卡丽·赫伯特 · 闪亮——《前往闪亮的旧时光》郭敬明 主编 · 绝壁——《孤身绝壁》亚历克斯·汉诺尔德 · 肩膀——《阿特拉斯耸耸肩》安·兰德 · 步履——《步履不停》是枝裕和 · 晨昏——《愿有素心人,陪你数晨昏》青年文摘微信 主编 · 山顶——《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罗伯特·M·波西格 · 推石——《我脑海里住着一个自我怀疑又自作聪明的人》李·艾森伯格 · 荒潮——《荒潮》陈楸帆 · 浮游——《逍遥游》庄子 · 少年——《愿你,归来仍是少年》林清玄 ↕ ● 以经注经12 in 1:《尼采》卡尔·洛维特

《尼采》读后感(二):手冲

短评:

快速翻了几天,后面的书评几乎没什么可读性,正文也弃了,本来是期待作者对尼采与基督教和历史神学之间的讨论,但读起感觉也没说些啥特别的,大量引用了尼采原文。论文中《登山训众》这篇可以读读,作者提出直至黑格尔哲学都仍是一种基督教哲学/神学哲学,但另方面,相比于“敌视教会的启蒙运动这种肤浅和公开的无神论,黑格尔对基督教的精神化是一种更危险的无神论”,也就是说,理性神学/哲学神学表面上是对基督教信仰的拯救,背地里则是无神论的,是用理性/精神取代了↑帝,而尼采则标志了明里暗里都彻底是一种无神论哲学的新转向,认为德国哲学(即理性/精神)仍都是一种半吊子的神学、仍都是一种堕落的新教形式。然而作者把永恒轮回的伦理重负(非道德主义)视为了对基督教道德的取代,也将尼采视为宗教信仰某种意义上的现代延续,甚或说是宗教的完成——“黑格尔希望从哲学上完善历史性的基督教。与此相对,尼采则有意识地思考一种走向终结的基督教,上帝死了的基督教。”——蛇之自身蜷缩是对↑帝之和谐圆环的完成吗?

洛维特《尼采》16- //

德语Versuch意为尝试,然而Versucher却意为蛊惑者,也指热衷于诱惑人的撒旦。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就是这样的蛊惑者,不仅自身作为漫游者,就像一艘航向未知大海的船,只为了看看究竟能走多远,而且也蛊惑着人去尝试。而当一位思想家要建立自己的体系之时,也即其放弃了尝试与冒险之时。体系哲学家是要建房子住,以便守住他们贫弱知识财产的人。

洛维特《尼采》516- //

尼采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迈向从现代回到古典希腊精神的道路了吗?

古希腊人没有历史意识,也未曾关心过命运,因为对他们而言,一切都已是命运预先决定好,未来与过去与现在是一样的,都遵从于同一个和谐的宇宙秩序,例如生衰是理所当然,无须过多浪费表情。

只有到了犹太-基督教的出现,才开始有了对于未来的焦虑以及希望,这种历史观要么关于一种确定的末世论,要么关于一种不确定的进步之理念,因此也就有了「先知」。

现代性是否就是一种基督性呢?尼采曾将自己的哲学称为「未来哲学序曲」,无疑有着强烈的历史意识,他又是在何种意义上切近以及区分于古典异教或犹太-基督教传统呢?

518 // 永恒轮回被尼采视为最可怕的概念以及最沉重的负担,它意味着「无目的的循环」对「有目的的意志」的永恒强暴——意志要如何面对虚无而增益自身强力?意志要如何一再意愿自身之新的未来?

尼采曾意图从将永恒轮回概念折射到他同时代的自然科学中,似乎没太成功,但根本而言,永恒轮回所表达的,并不是希腊理性或现代科学那样所谓的某种客观宇宙规则,而是一种主观的伦理律令:要「就像」宇宙本身的一切本都无意义、无目标一样地去意愿,以便为每一行动都赋予一种对于未来的内在责任,一种取代了基督教式伦理的责任。

宇宙是一种回环运动,而意志是在回环之力中射出的一条直线。

德勒兹:点是一种囚禁,线是一种逃逸。

但另一方面,线是一种解离,纯粹的解离便是纯粹的混沌,尼采认为,意志也必须意愿返回自身(即成为回环),从而拯救自身——没有人是单纯通过自身意志而被生成出来的——意志也必须意愿它所不意愿之物——线也必须缠绕于回环。

正如德勒兹选择了费朗西斯·培根以肉之增异为核心的绘画,而非纯粹抽象画作为自己的绘画研究课题。

(——电影《星际穿越》中的「引力弹弓」)

洛维特认为,尼采强调意志的这种有目的的创造性,很典型地是一种「↑帝創世」的形象,远非古希腊人认为的那样创造是「模仿自然」。

《尼采》读后感(三):卡尔·洛维特《尼采》:“永恒轮回”是了解尼采哲学的一把钥匙

尼采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巨大的、谜一样的存在。在他活着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学说;但在他死后,影响却与日俱增。《尼采》一书作者卡尔·洛维特指出:

——尽管很多研究者认为,尼采哲学推动纳粹形成,但他仍被视为现代西方哲学无可争议的最重要开启者之一。

二十世纪初,尼采哲学传入中国,发生过广泛影响。鲁迅曾在文章里带着调侃的语气写过他:“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因为这篇文章被收入教科书,所以通过鲁迅文字第一次知道到他的人,普遍印象不佳:尼采,不就是个疯子嘛!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西方哲学热中,尼采再次传入中国,人们也再次认识到,尼采,这个疯子,不简单!

尼采生平比较简单:1844年出生于德国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在大学里,他以研究古典和语言学崭露才华。1869年他还没取得学位,巴塞尔大学就给他一个语言学教授职位。他接受了这个职位。

但他的健康情况不佳,一生饱受疾病折磨。除了脑病,他还从父亲那儿遗传了“慢性头疼病与视力衰弱症”。普法战争期间,他服役一段时间,在军中感染了赤痢白喉。连续几天几夜的头疼和痰阻的折磨,使尼采成了一个四分之三的盲人。后来,在1879年他再次患病时,不得不辞去巴塞尔大学的教职。此后,他住在瑞士和意大利疗养。

1889年,也就是45岁那年,尼采精神分裂发作。有一天,他走在大街上,突然就抱住一匹被抽打的马放声痛哭,边哭边喊:“我的受苦受难的兄弟呀!”

他被送进精神病院,先是由母亲照料;母亲去世后,又由他的妹妹照料。——他的妹妹对他非常重要,据说和他有些不伦的关系(参见张镭:《谁说尼采疯了呢?》,中国作家网)——关键在于,1900年他去世后,他妹妹整理了他的遗作,包括非常重要的《权力意志》一书。

尼采发疯的诱因,除了他漂泊无依的生活和饱受疾病折磨的身体,人们也注意到他忧郁、孤僻的性格,以及一生不得志的命运的影响。他呕心沥血著述,提出了远远超过时代的思想,不被同时代的人理解。这让他变得狂妄与孤傲。看看他的自传《瞧,这个人》的题目就知道这个人自恋到什么程度:

但是,如果了解他的著作的巨大影响,我们只能说,他夸得还不够!

尼采是哲学领域的革命者。他出生时,喜欢制造庞大哲学体系的德国古典哲学已经终结,Carl Max已经开始他的哲学探索,写下《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把哲学引向实践革命一路。

尼采在哲学研究中,对体系哲学进行了颠覆性改革。他不再尝试建立一个独立的哲学体系,而是采用一种格言式的写作。他认为在他生活的时代,哲学已经失去智慧,哲学的语言只好去尝试格言和寓言。

认识到自己的独创性,尼采对自己的作品极具抱负,说他“希望用十句话说出别人用一本书都说不出的东西”。

卡尔·洛维特把尼采的作品划分为三个不同时期:

第一时期约为1870—1876年,这时他深受德国著名音乐家瓦格纳和哲学家叔本华的影响,作品主要包括《悲剧的诞生》和《不合时宜的沉思》。

第二时期为1877—1882年,这时期他受到实证主义影响,什么都不相信,以便找到自己的路。这阶段主要作品是:《人性的,太人性的》《朝霞》和《快乐的科学》中的前四卷。

第三时期为1883—1889年,他独创自己的哲学,主要著作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超越善恶》《道德的谱系》《偶像的黄昏》《瞧,这个人》等。

尼采曾计划写一部对其哲学作总结性阐述的著作,书名几经变更,最后定为《权力意志: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但未能完成,死后由他妹妹整理出版。

尼采活着的时候,很少有人理解他,书也卖不出去。但他对自己非常有信心。他在1884年写道:

“我的著作还有时间——当代人视之为他们的任务而想去解决的东西,我一点儿不想与之混淆。50 年以后也许会有一些人……意识到,究竟是些什么事,为我所完成。但想要现在就公开地讨论我在做什么,而没有无限地落后于真理,却不仅仅是困难的,而且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有没有体会到一种远远走在时代前列的先知的傲娇?不过,用不了五十年,就在他死后不久,影响力就开始显现出来了。

在他去世的第十年,当时年仅13岁的德国犹太少年卡尔·洛维特就捧起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开始了他数十年解读尼采的生涯。1923年,他以论文《对尼采的自我解释和对尼采的解释的阐释》取得博士论文;后来写了一部专著和十几篇论文,深入阐释尼采的一个哲学概念——“相同者的永恒轮回”。

这本《尼采》,就是这部专著和文章的结集。

卡尔·洛维特认为,理解尼采哲学,要把握他的整体目标,即“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围绕着这个目标,尼采的思想体系可被总结为三个基本的概念:上帝之死、虚无主义和权力意志。

洛维特指出,尼采在哲学上的目标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也是《权力意志》的副标题。重估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对既有的基督教精神的贬低,体现为“上帝之死”的概念;另一方面则是重建古典的价值,就是复兴以异教神狄奥尼索斯(酒神)为象征的酒神精神。

为什么要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要从他的时代背景了解。尼采哲学形成于19世纪70—80年代,当时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内部矛盾已开始暴露。过去被奉为神圣的理性秩序和道德观念已弊端百出,越来越与现实发生尖锐冲突。时代迫切需要对以往一切价值进行重新评价,给未来发展指出新道路。

这种需要,在尼采的前辈叔本华的时代已开始显露,但不是特别明显,许多人仍沉醉于理性主义体系中。(所以叔本华一辈子也穷困潦倒,好在他晚年亲眼看到自己的学说被肯定。)到了尼采时代,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开始受到重视,西方文化正在经历自文艺复兴以来最大的历史转折。尼采敏锐察觉到这个转变,明确指出,19世纪的时代特征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堕落和虚无主义,人们丧失了对自己的生命力的信念,被禁锢于异己的力量之中,人变得麻木、软弱。

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形而上学的过错,因而举起了批判形而上学的大旗。

(1)“上帝之死”,惊世骇俗

尼采宣布“上帝死了”,这在当时是个惊世骇俗的结论。不过,据卡尔·洛维特的分析,“上帝之死”思想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已经以不同形式提出过好几次。

首先是帕斯卡。黑格尔指出,帕斯卡最早以自然哲学的形式表达了这个概念:“帕斯卡的说法只是对这同一种意思的经验性的表达:自然是这样的,它是神的失落,以及人的在场和不在场。”

其次是黑格尔。黑格尔用哲学的形式结束了上帝。黑格尔在《信仰和知识》的结尾处,将其对“在基督中死去的上帝”的信仰,转变为对“在一个思辨受难日中死去的上帝”的信仰。上帝之死是虚无之深渊,所有的存在都沉入这一深渊,以便在生成运动中重新出现。

第三个是费尔巴哈。他将基督教的“本质”简化为人的本质的异化,从根本上取消了上帝的存在。

最后是尼采。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第一次讨论了上帝之死,在以后的多部著作中,尼采也一再重复。

尼采说的“上帝之死”,其实是以上帝或绝对理性概念为基础的基督教和理性派哲学的终结。他认为,由苏格拉底和基督教肇始的西方文明并不意味着人类的进步,而是意味着人类的日益堕落和退化。到他的时代已经无法再维持下去了,必须终结。

(2)“虚无主义”:“上帝之死”在欧洲投下的第一片阴影

“上帝之死”的后果是什么?尼采指出:“这事件过于重大、遥远,过于超出许多人的理解能力,故而它的音信尚未到来,他们也就不可能明白由此而产生的后果——以及哪些东西将随着这一信仰的崩溃而坍塌。”

尼采认为,“上帝之死”作为虚无主义的起源,反映了19世纪西方传统文明和价值体系濒于崩溃、虚无主义抬头的状况。真正具有创造性的文化一片凋零,市侩文化充斥于市,随之而来的是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被压抑和扼杀,人们处于一种麻木、无目标、无标准的状态。人已处于失去依靠和理想,从而也失去价值和意义的状态。

——如果不太理解的话,可以拿我们社会在某个十年结束之后的社会状态做比:此前各种宏大观念、远大理想都显得像是一场骗局,诗人北岛发出“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的时代之声,引起广泛共鸣。

为了挽救和重新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需要为人寻找新的依靠和理想。既然上帝已死,那就要为人寻找“新的上帝”。这个“新的上帝”不是彼岸世界的造物主,而是处于现实世界的、有血有肉的“超人”。

(3)“权力意志”:超人的本质

尼采说:“上帝已死,我们现在希望超人诞生。”只有出现超人,人类才有未来。但超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尼采并没作出确定的、一贯的回答,他主要是通过与所谓的“末人”比较及其他隐喻来间接回答。

“末人”是缺乏旺盛的“权力意志”的人,是为理性派哲学和基督教传统以及奴隶道德所支配的人,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

与之相反,超人就是“权力意志”得到充分发扬的人,是冲破了一切传统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的束缚、超越善恶的人,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是具有超群的智力、坚强的意志、绝对的自主性、高昂的激情的人。

那么,什么是“权力意志”?

尼采认为,人的认识和道德价值观念都取决于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这种冲动不是来自上帝或其他物质和精神实体,而来自人的生命本身。人的生命是一种冲动、冲力、创造力,或者说一种不断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自我扩张的倾向。尼采把生命的这种倾向看做是生命意志,认为“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意志”。

生命意志就是表现、释放、改善、增长生命力本身的意志,即“权力意志”。不仅人的生命取决于权力意志,一切生物的本质也是权力意志。他说:“生物所追求的首先是释放自己的力量——生命本身就是权力意志。”

从人到动物、从动物到植物以至无机界,一切都是权力意志的表现,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权力意志的区别,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抗强欺弱的关系,强弱权力之争构成整个宇宙的过程:“这个世界就是权力意志——岂有他哉?”

如果上述“一个总体目标+三个基本概念”构成了尼采哲学体系的骨架,那么卡尔·洛维特着力阐述的“永恒轮回学说”处在什么地位呢?

卡尔·洛维特认为,“这是尼采哲学的基本问题”,“无论它是愚蠢还是智慧,永恒轮回学说都是尼采哲学的钥匙”。

这一学说首次出现在《快乐的科学》(第341和342段)一书中,其题目是“最沉重的负担”,与之相呼应的是宣布“上帝之死”(第343段)。尼采这样描述永恒轮回学说:

“你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就是你今后的生活。它将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绝无新意。你生活中的每种痛苦、欢乐、思想、叹息,以及一切大大小小、无可言说的事情皆会在你身上重视,会以同样的顺序降临,同样会出现此刻树丛中的蜘蛛和月光,同样会出现在这样的时刻和我这样的恶魔。”“你们知道‘世界’在我看来是什么吗?我可以在我的镜子里把它指给你们看吗?世界就是:一种巨大无匹的力量,无始无终;一种常驻不变的力量,永不变大变小,永不消耗,只是流转易形,而总量不变。”

尼采的永恒轮回说是一种经验假说。他把当时科学已经确定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的学说当做永恒轮回说的根据,认为这一学说必然得出“永恒轮回”的结论。

尼采提出永恒轮回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否定他所谓的理性派哲学和基督教对某种绝对的,彼岸的目标的追求,肯定现实的世界和人生。

在基督教时代,人们相信一个“一端由绝对的开端和终点、由创世和原罪所决定,另一端由完满和最后的审判所决定的”进步的历史,这种现代的幻觉导致了“末人”。

与之相反,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布,生命就是“在创造和毁灭的无关道德的完满性中、在快乐和痛苦中,以及在善和恶中”的永恒轮回。

宇宙的一切都是权力意志的永恒轮回,它们的活动必然是圆圈式的,其中任何一点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一切也都处于圆圈中。这就排除了任何超越的、彼岸的目的和存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现实世界,而不在彼岸世界。

也就是说,“永恒轮回”为他的学说搭建了一个世界观构架。

尼采的哲学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主要原因是他采取格言、散文的表现形式,很难像其他古典哲学家们那样梳理出一条清晰的逻辑线来。

但这种表达方式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今天我们的网络空间不是充斥着大量的尼采语录吗:

“那些没能杀死我的,使我变得更坚强!”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当然,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确实是平庸时代的一剂良药,具有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的力量。他鼓励人们发挥自己的“权力意志”,可以让意志消沉者鼓起勇气,挺直腰板去争取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这一点,正巧也符合了一战之后德国民众的心态,所以也成为那个时代德国人的哲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