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是一本由[韩]理端著作,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读后感(一):【豆瓣荐书团】他们的故事,不需要“特殊国度”

作者理瑞同大多数重型精神疾患者一样,经历拒绝、否认,抗争,羞耻,无助等一系列精神打击后,甚至尝试放弃生命结束痛苦。但还是坚持对抗疾病,最终活了下来。写下这个故事,通过亲身经历分享就是为了让更多深受其苦的人们不要放弃。

本书重点侧重于疾病管理。最终战胜疾病的人不要忘记自己社会成员属性,精神病人这样的蔑称,只是一种偏见,刻板,被误解的现象,像很多其他词汇一样。用平和心态却接受这件事,也减少些沉重的心理压力。如何管理自己的生活,对自己负责,要把具体的事情执行下来,坚持很重要,因为存在的状态才是活着。

“人可以忍受巨大的痛苦,不过仅限于存在边界的痛苦。只要是预想范围内的痛苦,就算跌入火海,也无法将我们击倒。”但摧毁人类的是超乎想象的痛苦——具有强烈不确定性的痛苦。”在奥斯维辛,放弃洗漱的人最先死去。” 不要幻想努力就有回报,放弃工作与休闲生活兼得的想法。书中针对常见的一些精神疾病提出具体操作方法,比如抑郁症,躁狂,双向障碍,边缘人格障碍等情况的康复指南。利用兴趣对抗时间,做事不停留于内心规划而不付诸行动。对疾病的管理能力是可以通过坚持训练而形成习惯。比如病识感,药物,金钱,人际关系几个维度的管理,让一切运转有序感只是时间的问题,要相信习惯的力量。周围的人协助是很重要的,经常保持联络,问候患者。让病人能够在正常日常氛围内受到影响,为患者康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充分倾诉,记录与观察。

精神病人的自责觉得自己一无所成,人生尽毁的无力感很消耗情绪。与疾病抗争所花费的巨大努力,能够坚守日常生活,照料自己始终是个巨大挑战。从点滴的积累,最终还是可以掌握自己的生活。可以做任何事情,成为任何人,而这个疾病国界线的消除,还需要全社会心理健康知识整体提升和认识的改变,希望它也是时间的问题~

《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读后感(二):现实之下,浪漫之上

“天才与疯子总是一线之隔”,这句话表明了许多人对精神病患者的想象:“ta必须是一眼看上去就脱离于社会的存在。”因此这句话也常常伴随着另一句话出现:“你穿着得体,表达也很清晰,你怎么可能是疯了呢?”

但绝大部分的患者即没有天才的“”浪漫“”,也没有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带来的“令人叹惋”,绝大部分的患者都游离在这两个情形的边缘。更糟糕的是,不属于这二者的患者或多或少会被视作为“也许,是你有些自作多情了”。

《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 这一本书令我动容的地方就在于此,作者 理端 很坦然的说:“只有生活正直、诚实的精神病患者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这种说法简直是天方夜谭。”这本书就是一本自白,它没有文采的绚丽,也没有跌宕起伏的经历,就是平铺直叙的告诉你:“嗯,精神病是这样的,能支棱起来就是好事。”一种躺在地板上的真诚。

病被称之为病,正是因为它能让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既然人不会对着哮喘患者说:“你努努力用肺呼吸就能更顺畅了”,那么也不应该要求精神病患者去“你努努力用脑子控制一下你自己的行为吧”。正因为精神病的病理原因很难用很直观的手段呈现出来(例如:拍x光片),也并非是每种药都能有效保证“药到病除”,在东亚的文化的自省影响下:“我是不是做的还不够好?”“我是不是还不够努力?”“我会不会再给我周围的人添麻烦?”,患有精神疾病仿佛是一种自己的责任,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这种印象伴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哪怕你只是在互联网上随便看看,都有可能看到一个人在上一秒说“人要关心精神病患者!”随即下一条就说:“xx有病吧,是不是刚从宛平南路600号逃出来啊?”这使得患者在病情初期难以开口去求助,直到覆水难收的时候才被周遭所注意。

书中反复提及的一个观点是:“不要以回到正常为目标”。这是一个相当需要勇气来面对的观点,因为这意味着患者及周边人要不知何时结束地面对不确定性,亦或是称之为“活在恐惧之中”。作者给出的思路是:“要把(精神病))它们视作自己的一部分。”正如恐惧在你道破它的真身时,它自身的恐怖也随之消去,毕竟精神疾病呈现出来的情绪波动是结果而非原因。换个角度来讲,“祝你幸福开心”成为了一种诅咒,因为它默许了“幸福与快乐比其他情绪更有‘价值’。”这一观点。而各种情绪本身本就不应有优劣等次谁先谁后之分,倘若能用一个逻辑来形容情绪,那情绪就不应与“理性”这一概念分离。“因为躁狂的感觉看上去令患者良好,所以(患者)就抗拒服药与治疗了。”便是很多人与患者周遭放任病情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源自于此的。

精神疾病最棘手的一点便在于精神疾病会让当事人一直徘徊于“常识”与“一厢情愿”之中,ta的奠定思维的坐标轴的不完全崩溃。这也是作者在书中强调“建立求助关系群”后又把“单一情感倾注对象(爱人/父母/医生)”给单提出来的重要原因。作者指出要稳定病情,其前提便是“重新建立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因而把这个重建诉求全部寄托在某一对象也如同祈祷神迹降临般的几乎不可能。更功利的来说,把情感需求分到更多篮子而非全堆在一个筐里,至少在行动上压力也会轻松很多。爱并非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因为问题往往是当事人缺失的安全感导致无法建立人际关系——多遇到一个人我都要昏过去了,更何况许多人呢?

作者也随即意识到了,铺开书写这些内容对于刚刚涉入这个领域的人仍是太过复杂,清楚地表述自己的状态对于患者又多么困难,因此在书的开头附上了许多名词的解释(而且是人话版),以及在对应章节非常实用的求诊指南。比起加油打气,比起煽动感情,比起惊为天人,真诚的表达“我做不到”反而更显得温柔,让这些很棘手,很可能要伴随一辈子的这些东西显得不那么无常了。

没关系的,没那么独一无二,没那么努力,没那么品行优良也可以活下去的。人正因为不能随时保持理性因而被成为人,而非产品。我们时而活在社会规则之下,时而完全脱离逻辑达到浪漫之上,从来不是什么罪不可赦,不可告人之事。

《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读后感(三):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

作者理端,十多年来,基于自己对精神病的观察和自己患躁郁症的经验,创作出了描绘疾病与自己关系的漫画作品。在二零一五年,在推特上分享有关抑郁症的信息,获得了两千名粉丝;二零一六年起,举办精神病女患者的自助聚会;二零一九年一月至六月,发航了线上周刊《周刊理端》作者从自身经验出发,加上对其他病友的访问,最终经过精神科医生的审定,写出了本书,为患病人士提供了医患沟通以及日常生活的建议。

作者见到的精神病人,初次患病经历都非常相似。

十几岁时意识到自己可能生病了,到了二十岁出头,人生开始变得糟糕。即使联系了学校的心理老师,老师却帮不上忙,只好听从建议服用精神类药物。明明都吃药了,甚至各种药物都已经吃过了,但都一样没用,使他们的病情变得更为严重,还出现了各种成瘾问题。治疗的过程复杂且费时,还非常需要耐心,但这是他们很难以承受的。作者认为,她需要把自己的故事及情绪体验,一五一十告诉精神科医生,但医生没有给她太多反应,后来哪怕她病情加重了,医生的态度和提供的药物都未有变化,这使她感到极为沮丧,这种情况加速了她身心能力的下降,最终,她忍无可忍,决定伤害自己。

此事过后,作者确诊了抑郁症,可以获准申请休学。这段时间她的行为十分怪异,虽然住在学校附近,但却要利用校内洗手间的洗手液洗头。不仅如此,她每天都要在外面磨蹭到很晚才愿意回家、吃东西也必须躲起来吃,而且她也不愿意进入某一栋教学楼,她曾在那栋楼上课时恐慌发作昏倒。作者说这是难以避免的创伤反应,但是她当时难以理解,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每次想到相关的事情就会浑身发冷,产生不祥预感。为了和这样的痛苦对抗,她选择做出更多会伤害自己的行为,无形中又加重了自己的病情。

初次发病过后,作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与外语能力、人际交往技巧等都出现了问题。她一方面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下去了,另一方面又能完成课业的要求;她一方面感到害怕,一方面又觉得有趣,但这只是另她的病情加重。

精神病的新症状随时都可能出现,却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只要情绪出现激烈冲突,发病率是百分之百。那么,要怎么做才能尽量让它不要发作呢?

那就是尽量让情绪不要产生冲突!但是作者认为精神病人的自尊心很重,野心也很大,而且年轻气盛,绝对不会选择这条相对轻松的路。何况,人只要还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消除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变化,精神病人一直冲撞、破坏,不断制造发病的机会,所以病情加重之后,就没办法回到发病之前了。

某天,精神病人发现,他们必须和疾病共存,也体会到了与疾病共享身体的感觉。假如疾病告诉精神病人说:“你不能出去!”、、“你不能乱跑!”、“你不行!”,情况就会真的变成这样。精神病人一直和自己的病在搏斗,但是病从来不会堂堂正正出现在病人面前,使他们只能预计或者推测,但是想要完全了解自己的病,根本就是天荒夜谈,但如果把目标建立在熟悉自己的病之上,倒是还有可能实现。

精神病人观察疾病的模式,记录自己的症状,得知在什么时间地点较容易发病。他们学着认识和对付疾病,并且了解到自己在这场战争中一定会失败。疾病的进化速度比老化更快,但作者认为,疾病的表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坏,有时候她也是可以和疾病共同生活的。

作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但是并没有感到药物为她攻击和消灭疾病,药物只是能把疾病调整到疾病本身和患者都能接受的程度,而真正和疾病战斗的就只有自己。她有时候会把生活的主导权转让给疾病,有时候她自己也分不清,究竟是她自己想做某件事,还是疾病想让她去做那件事。

理解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精神病人要有病识感。精神病人的行为表现,与可以理解掌握的行为相差甚远。病人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反应,不是过一段时间后才注意到自己的状态,就是贬低当下的现实,再不然就是夸大或者忽视未来。有的人症状更加混乱,他们的精神直接停留在过去,或者已经提前跑到了未来。有“病识感”的意思是,拥有自己的时间观念,哪怕时间观念和别人有落差也一样。

不论精神病人在发病时候是哪一种类型,发病的当下,都无法搞清楚状况,只有时过境迁后才能表达出来。这种周期可能会循环,那些失败的经验集合起来,就会成为帮助他们获得病识感的养分,他们将会了解严重发病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没病的人不了解拥有病识感之人的痛苦。病识感不是单纯承认自己有病,病识感的意思是,承认疾病、建立管理这种疾病的模式,在生病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伤害到自己甚至他人。因此,只知道自己有病,却没有病识感的精神病人甲,与有病识感的精神病人乙,就算症状完全相同,思维方式和行为也是不一样的。

甲意识到自己的躁狂发作了,可是过段时间要和朋友一起去玩,即使知道自己不对劲,都不一定会把情况告知医生。这样一来,他很有可能会在去玩之前就惹出麻烦,或者在去玩的时候得罪朋友,因为躁狂症并不是一辆可以控制的汽车,而是一辆刹车失灵的危险汽车,要是置之不理的话,情况只会越变越糟。不论躁狂症怎么诱惑,有病识感的人都会告知医生,为以后着想,早日切断躁狂的退路,这不论是对精神病人本人,还是他周围的人来说,都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为一位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和安眠药的焦虑型抑郁症患者,读完此书之后,我对自己的疾病和被疾病搞得一团糟的人生,都多了一层理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