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告别式从明天开始经典读后感有感

告别式从明天开始经典读后感有感

《告别式从明天开始》是一本由张家瑜著作,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告别式从明天开始》读后感(一):有今生 无来世

有今生 无来世

——读《告别式从明天开始》随想

“有今生,无来世。”语出香港明报印刻专栏作家张家瑜的《告别式从明天开始》,这是张家瑜继《我开始轻视语言》之后的第二本散文集。是她以文字进行的漫长告别式,或回忆少年往事,或追思旅途经历,或书写生命中至亲至爱之人的离去,喜爱的导演、作家和演员过世,张家瑜一一向我们展现与这些人事物告别的心路历程、所失所得,一如生死有时、相爱有时、离开有时,一如一次用文字进行的漫长告别式,让我们在告别之后得着安慰,并反思人生。

张家瑜,香港都市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专栏文章散见于《广州日报》、《晶报》《明报》、《印刻》等报纸杂志,著有散文集《我开始轻视语言》、《小妹》,其作品以热情而克制、知性而诗意的文字深受读者喜爱。《告别式从明天开始》不同于《我开始轻视语言》的优雅轻盈,以“与过去道别”为主题,更显深沉易感。她“记得”很多人和事的情绪和细节,诗意地记录自己的生活;却又自言是个相当矛盾的人,温柔的外表下,有一颗犀利包容的种子,即便是去私家诊所看眼睛,闭上眼睛时,“在一片黑暗的世界,听见淙淙的沙声如万军千马蜂拥而来”。

“生活是一个陷阱,这一点,人们早就知道了/人生下来,没有人问他愿不愿意/他被关进一个并非自己选择的身体之中/而且注定要死亡/……”法国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认为,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时间不会为我们的欢笑或泪水停留。在这样一个瞬时性组构的世界里,一切选择都失去了充足的理由,一切结果都变得十分的合理。幸福何堪?苦难何重?或许生活早已注定了无所谓幸与不幸。我们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茫然地生活,苦乐自知。就像每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伤感的蝴蝶从那里飞过。

人生,只有今生,没有来世,别奢望有什么下辈子,这就是事实。今生与来世,来世是今生的梦,今生绝不能活在来世的梦里。假如真有来世,也当作只有今生吧!只有这样才不会把今生的遗憾留给来世。死亡,让人恐惧而不可抗拒。所以,人应“快乐的死,虚无的活”。在《告别式从明天开始》里,张家瑜集中探讨的是我们和自身,和他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而张家瑜自己,一直就是安放在劳伦斯布•洛克小说里的烟斗,袅袅升起一种关于生活的想象和态度,静谧,淡然。

《告别式从明天开始》读后感(二):告别是一场关于回忆的断舍离

还没翻开书,便被腰封上的文字击中——“岁月里种种情事与记忆,我们常常未及处理,任凭累积。却不知唯有一一告别,才能重新开始”,轻轻淡淡一句话,没有什么需要去参透的深奥禅理,却好像能够治愈包括“选择困难症”、“重度强迫症”在内的顽疾。

在这之前,认知中的张家瑜是那个贴着 “马家辉太太”标签的资深文青,这种印象来自于《我开始轻视语言》,你会发现她看很多的书,她老公看的电影她大概也都看了(二人关于电影的论调分明有夫妻相),天南地北行走,她的文字铺陈在一起,升腾起来的是带着私人印记的生活格调,一旦你恰好也在那个频率,阅读她便会愉悦如同闺蜜一起下午茶。

正如书名《告别式从明天开始》,这本散文集是张家瑜以文字进行的漫长告别式,与至亲、与喜爱的作家导演、与曾经的信仰……与前一本的悠然轻快相比,这一次的张家瑜显得更为深沉易感,书中有多篇文章勾勒着同一件事情——死亡,她形容人生是一场宴席,长桌两旁是至爱亲朋,杯筹交错之间,有人静静地欠身离去,也有人中途加入,然而桌上渐渐稀落冷清,自己却还在席上,终于“我再补最后一次妆,涂上口红,犹如仍有宾客的盛宴般,拉拉衣裙,如一个淑女般,欠欠身,离席,轮到我了。”

死亡本是常人最难以面对的一种告别,而当你看到张家瑜用极其冷静、克制而又优美的语言写着死亡这件事情时,除了有被触动的哀伤,还会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因为难以想象从来都温柔的她,竟会这样从容地直视死亡。当一个人通达了生与死,那么其他任何形式的告别——迷恋过的人、执着过的事、信奉过的理想,我们何不将这些都视作是对回忆的整理,像收拾私物那样给过于拥挤的回忆来一场断舍离,在这个过程中,那些重要的东西将变得越来越清晰。

正如书中那样说——这样的告别不是逃避,却是面对,是埋再深也挖出来放在眼前,轻抚后好好说再见。因为唯有如此,我们的心才能腾出空间,继续盛装,这世界,必然的不完美。

《告别式从明天开始》读后感(三):何为告别

这本随笔集里,收录了各种各样的告别。书名叫做《告别式从明天开始》,而一篇篇地翻下来,你会发现,告别这个东西其实无处不在。

不止是告别一个至亲至爱的人,不止告别一个喜爱的导演、作家或演员。挥手送走的,还有某段时光,以及这段时光独有的味道、风景和温度、这段时光里的自己。

张家瑜的另一本散文集《我开始轻视语言》早先在大陆出版的时候,梁文道就曾在他的节目《开卷八分钟》里说过,由于张家瑜是一个台湾人,现在又住在香港,曾经住过美国,混杂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城市环境之中,她能够抓住的往往就是语言跟记忆。

在这一本《告别式》中,足见作者对于过去的执着记忆与敏感的语言。我不能不说,读着这么多的“告别”,心情是会变得沉重的。张家瑜的文笔简洁而传神,寥寥几句,将离情别绪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是一本正适合这个季节读的书,封面上细密的雨滴和窗外纷飞的黄叶揉在一起,沁湿心头最柔软的角落。

作者在自序里这样描述那些远去和回望:“你初时有点不习惯,后来你发现,原来这样子也不错,你好像在回头跟谁挥手说再见似的。这世界是往前急速行驶的没错,但有人会往后望。”

是的,告别式陆续有来,死亡永远不会失败。

我想起自己还不怎么懂事的时候,那会儿几乎没有见证过死亡,却喜欢把所有的告别都归于一个死字。似乎真的就懂得死是怎样的终结。

那时候中二到不行的自己极为珍重“告别”二字,小学毕业、分班、和朋友闹翻都是如此,难过到最后,觉得从前的那个自己已经不在,和那些人告别后便不会再见。

即便是现在回想起当年,难免都觉得自己好笑,可难过的心情是真实的,被锁定在告别了的岁月里,不会再有改变。

又看到作者在书里面写她的外祖父和祖母,她说外祖父送给她的画里有着黄澄澄的阳光和飞鸟及静思的人们那种安详氛围的记忆。她回忆来自祖父母的疼爱,并没有完整的叙事,只是简单地表述怀念之情。我却突然在她描绘的画面里想起了我的外祖母,也并不是想起了某件具体的事情,一袋热气腾腾的栗子、一条大风天里罩在嘴上的纱巾、一台世纪末的老电脑、一本想要拿给她看却终于没来得及的,署着我名字的译稿……

故事不同,地点不同,而告别的心情相同。

书翻到最后,看了太多的告别,越来越平静,竟越来越着意欣赏起作者精准的遣词用句来,看她怎样把一场场告别解释得客观而妥帖。

我开始明白,告别久了,谁都要习惯。告别之后,反正你知道,所有美好与不美好的记忆都在那儿,不会消失,也不会离开。

——于是就这样,得着安慰并继续活着。

《告别式从明天开始》读后感(四):《告别式从明天开始》:两寸象牙,一世青黄

“你那强有力的,男子气的,生气勃勃的素描,充满了变化和光彩,我该拿它们怎么办?我能把它们加进我那一块两寸宽的象牙上么?我在这块象牙上用一支细细的画笔轻描慢绘,事倍功半。”

这是简•奥斯汀给侄子的信中的话,也在《告别式从明天开始》的一篇序文中被引用。和简•奥斯汀一样,这本书的作者张家瑜,同样是一位善用“两寸象牙”的女性书写者。“一支细细的画笔”,轻轻勾勒出生命的轮廓。

对女性书写者,我始终是崇敬有加的。在这样一个有关创造的领域还是由男性主导着话语的世界,来自女性的文字显得珍贵,却不只是因为数量上的稀少——当文字被男性化的“规范”驾驭,或是轻佻而难懂的所谓技巧凌驾时,它的价值势必要大打折扣。相反,在女性的文本里,她们往往会因更具感性色彩的思维方式,让更应得到表现的东西得到表达。

我有个朋友,曾指着伍尔芙的《到灯塔去》中的两句话问我,“你看得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吗?”我是没看出“逻辑”来的——可这世界并总是依托机械的“逻辑原则”运转,依存于它的文本,道理也相通。文字最初的意义在于记录,记录的指向应当是情绪——毕竟我们只有这样的方式,能留得住这转瞬即逝的微妙。

张家瑜的第一本散文集叫《我开始轻视语言》。其中表达的,是对当下人们对语言的“不当使用”的不满——

“我们轻浮地或无知地对待着我们说出口写出字的表述状态,亦是我们轻浮地或无知地对待这个世界。”

这也就不难理解我们可以看到的,在这本文集中作者对文字的虔信与执着。而这样的坚持,也同样是作者对这个世界,至少是对自己的世界的善意。

关于这本《告别式从明天开始》,如书名可见,是一本以“告别”为主题的散文集。前三篇以回忆为主,记录了作者人生中有关“告别”的一个个瞬间。作者写的是自己的事,可当故事被简化成情绪,以饱满却空灵的文字加以表达,不免将旁观者也卷入了回忆。人人的故事各有不同,但在某个瞬间,他人的故事,却会让你的心灵以类似的方式触动。这也就是文字的魅力了,当它足够细腻真挚,就像如镜的湖水,总能映出路人的模样。

如果时间足够自由,我很建议读者选择在午夜时分来阅读这部作品的前半部分。周而复始,每个良夜都是一日的告别式。有人安然入眠,或因坦然或因无知;也有人久难成寐,辗转反侧依依不舍。可“哭有时,笑也有时”,无论心情如何,我们总要经历人生里一定要路过的风景。我们告别失去之物,却同样也在庆幸拥有,这大概就是人生的况味吧。

至于本作的四、五两篇,写的是作者观影、读书的体悟,琐碎一些,倒也值得一看。

很多人都将人生比作是一条河,“不可逆转,在自己可见的范围内奔流不息,最终都要汇入大海”。一条河的故事总匆匆忙忙,匆忙流过,与每一棵树,每一株草,每一日每一夜的太阳月亮告别,而最后一个告别式的主角则是自己。所以不必心焦,就算颠沛,你的流离至此也要告一段落。

最后的仪式,是学会如何坦然离场。

而你的一世青黄,两寸象牙,镌刻足矣。

《告别式从明天开始》读后感(五):能自说自话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幸福

201703111903

有时候一本好书的精华就在于书名,很明显《告别式从明天开始》就是这样一本。

这种书通常听起来很文艺,翻两页也不错,但是想看完就很难。

听起来像小说,看下去却是散文集

刚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本小说,写的可能是此生无法相守的爱恋,也可能是浪子回头那一瞬间的回眸。但是看到满满五页的目录,我就知道这应该是一本散文集。

如果那个时候,我立刻把它放回书架,也许就能拯救随后5个无聊的夜晚。但是当5个夜晚过去,我突然觉得应该写些什么,并不单纯是为这本书。

我要承认,在看这本书时,我是很无聊的,完全没有得到一丝阅读的快感。

层层堆砌的各种名词、大量20字以上的长句子、偶尔流露出上个世纪常见的港台腔,这种表达的方式与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格格不入。这种陌生感让我无法顺畅的与作者产生共鸣,除了她引用的几首诗,意外的契合我的口味:

生活是一个陷阱,这一点,人们早就知道了

人生下来,没有人问他愿不愿意

他被关在一个并非自己选择的身体之中

而且注定要死亡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不知为什么,我会想起《瓦尔登湖》和王小波

更加意外的是,这样糟糕的阅读体验反而让我想到很多,想的最多的是《瓦尔登湖》和王小波。

想到《瓦尔登湖》是因为他们给我的感觉是一致的,那就是非常难读:每个字都认识、每句话都明白,放在一起就是很难顺畅的读下去。

想到王小波,是因为书的后面写到了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我记得王小波也写过他们,但是非常好读。感觉即使故事情节再荒诞不经,到了王小波的笔下也有独特的阅读滋味。

边读边想的过程中,我突然明白了张书瑜女士是幸福的!

能自说自话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幸福

《告别式从明天开始》和《瓦尔登湖》之所以难读,是因为他们的作者使用了自己最熟悉的一套话语体系,而这套体系与一般人用的有所不同。

梭罗独自隐居在瓦尔登湖边上,大部分时间都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他不需要与世界过多的交流,所以完全可以用自己独有的一套体系与世界沟通。我们读《瓦尔登湖》,可以感受到同一种宁静,却不一定是通常畅快的感受。梭罗是隐士,他可以自说自话,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幸福。

王小波作为经历过大时代变迁的典型一代,既有时代裹挟下的无可奈何,也会领时代之先出国讨生活。即使王小波想要孤独,环境也不会给他自说自话的空间,逼着迫他不断体悟变革自己的语言风格,直至易懂好读。这也是一种能力,但并不一定是一种幸福。

从这本书来看,张书瑜女士拥有与梭罗相同的能力和幸福。

虽然她没有隐居,但是从行文风格来看,至少她生活无忧:无需为生活过多操心,无需过多揣摩迁就他人,可以在自己的世界中以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表达。这种生活是幸福的,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把它表达出来。

所以说,她是幸福的,也是有能力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