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摘抄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摘抄

《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本由沈昌文著作,海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3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一):沈昌文先生——成功学的杰出代表

为什么给一星?

那是因为读完之后,对曾经的老师口里的出版业的前辈、祖师爷、巨擘沈昌文先生,人生旅程很成功,可以说从一个小瘪三自学成才成为了一个高级干部,名利双收。这种奋斗历程,可以说算是成功学的样板,当今的奋斗青年,想成功,我觉得读读这本书,远胜一吨毒鸡汤!

但我想说的是,读完这本书,心里很难受,我不认可这种在那个黑暗年代里采取这种生活方式的人。

这真不是苛求前人,或许您会说“你在那个年代,说不定也是打砸抢,落井下石……”要是在2009年以前有可能,不过到了现在,我已经打破了头脑公有制,那可就不一定了~

我想说的是,成功固然值得追求,不过,以卵击石,我愿与卵共存亡。因为在那个时候,谁都不是幸存者,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二):陌生的历史

2018-4-18

书中提到了作者在为《读书》组稿过程中与很多学者的交往。

李荒芜:在《读书》上发表了一首旧体诗,有人写文章批判,《读书》编辑认为不妥按下不发。书中提到的他的遗言是“但求安静”,流露出一些惋惜。在网上搜到李荒芜曾以“右派”身份在东北原始森林伐木,看到他写的《伐木日记》,写了身边伐木队员的种种经历,读起来让人心中很难过。

钱锺书和杨绛:作者曾去拜访钱锺书和杨绛,钱锺书答应担任某个丛书的主编,事后杨绛打电话给作者称没有这回事,此事后,作者与钱锺书没有再联系。

季羡林:传言季羡林与金克木不和,《读书》编辑与金克木是莫逆之交,不便与季羡林多交往。季羡林有一次联系《读书》杂志,问为何批判他主编的《四库全书》,事后编辑查了查这件事,感觉季羡林被人利用了,这件事处理的结果是既刊载了季羡林的文章,又刊载了反对者的回应文章。在《激荡三十年》提到刘波请季羡林主编《传世藏书》,估计是同一件事。

钱锺书、杨绛、季羡林都是人们尊敬的学术大家,仿佛完美无缺。读这本书看到他们的另一面,人不是神明,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过去的印象中,有些人被捧上神坛,之所以会有这种感受,或许就是读书太少,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肯定其学术成就,同时也接受其个性,坚持独立思考。

2018-4-20

沈昌文退休后与辽宁教育出版社的俞晓群出万有书库、办万象杂志,俞晓群现在是海豚出版社社长,这本自传是海豚出版社出的。最开始有一个疑问:为何三联书店前总经理的书居然都不是三联书店出版的?《阁楼人语》发布会上沈老说是《阁楼人语》再版是海豚出版社先联系的他,三联书店提出的晚,所以由海豚出版社出。看了书揭开了这个疑问,出版社的总经理不是那么容易做,让老中青三代都满意很难。

沈老现在喜欢上网潜水,逛天涯、豆瓣,吃饭前先搜一搜大众点评,跟年轻人的生活很像。不知道会不会来豆瓣看看自传的评论。

当年为了组稿,沈昌文请作者们吃饭,收集了很多北京餐馆的信息,这是当年线下的大众点评。偶然搜到《舌尖上的中国》1、2的导演陈晓卿跟沈昌文认识,受他的影响,不把吃当做一件可耻的事情。以前看到扬之水的书,对这个名字很有印象,书还没读过,扬之水曾经是《读书》的编辑,还是编辑部的“五朵金花”之一,沈昌文对她的评价挺高。愈发觉得文化圈很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这么密切。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三):一本温暖的书

决定买这本书是因为它的装帧。淡蓝色的绒布面,拿在手里有一种温润感。封面一个提着两捆书的乡下老头,背面写着”废纸我买”。

作者沈昌文,原三联书店总经理,《读书》杂志主编,这是一本回忆录性质的文集。

沈昌文,解放前出生于一个曾经富裕的破落家庭,母亲一再告诫他,别忘了自己不同于普通人家的孩子,要努力上进。在这样的教育下,他终生抓住一切机会学习,从一个首饰店的小学徒,一步步走进了出版行业,进而执掌三联书店。

作者自嘲说:我出生在上海,成长于宁波,在市井间看人眼色讨生活。因而是一个典型的上海小男人,最懂得谨小慎微,趋利避害。因为这一点,经历了,却没遇到大的磨难。新时期执掌三联,也没有大刀阔斧的做一番事业。所以这一生可以用”也无风雨也无晴”来总结了。

沈昌文时期,三联出版巴金的《随想录》、《傅雷家书》、杨绛的《洗澡》、蔡志忠漫画、房龙著作、《情爱论》等一系列在社会上引起深远影响的书籍,《读书》杂志的印数增至15万册。这样的成绩实在无愧于三联这块金字招牌。

作者在书中坦承,由于谨慎的性格,面对外部环境的限制,自己总是试图寻找一条曲折的道路来达到目标,而不是直接与当局对抗,因此自己与三联的前辈存在很深的矛盾,甚至被斥为三联的叛徒。而在我看来,在严格管制环境下的出版人,能以柔和的方式,尽最大可能打开思想的窗户,才是最有价值的!作者建议创办三联生活周刊,退休以后出版万象杂志,新世纪万有文库,为思想解放作出了一个出版人应有的努力。

理想与现实之间当然可能有笔直的道路,但更多的是曲折小径,重要的是到达终点。

与许多回忆录中的自我粉饰不同,作者不但在书中坦白自己在中做过的违心之举,也不讳言自己的私念和算计。虽然自我总结说自己从来不是一个研究学问的人,但这份胸怀却是很多研究学问的人所没有的!

书中讲述了很多建国以后出版界,尤其是三联书店和读书杂志的往事,颇值得一读。还有一个特色是,书中对提到的所有人物做了详细的注解,蕴含丰富的信息。

寒冷的冬日里,抱着这样一本书读,有温暖的感觉。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四):沈公不装

沈昌文先生今年83岁了,早就到了写回忆录的年纪。他八十大寿时出了本《八十溯往》,收了一些零散的回忆文章,被人讥讽“寿多则辱”;次年台湾大块文化就出了这本《也无风雨也无晴》,今年有了布面精装的海豚版。

书封是孔雀蓝,当中有老沈的漫画小人像,背着双肩包,手拎两捆书。回忆录从父亲抽鸦片早夭、自己从小寄人篱下写起,一直写到七老八十还学习上网“潜水”,一路经历了租界、解放、反右、、改革开放,办过几本最有影响的文化刊物,编过几套读书人至今受用的好书,筹到钱为三联书店盖了一栋大楼;当然也犯过不少错误,得罪过不少人。繁华落尽回首平生,用苏轼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作结,自有沧桑后的豁达。

熟悉老沈的人都知道,他的特点是不装。在上海的银楼里当伙计,和扒手混混交朋友,伺候老板当“仆欧”,和日伪汉奸地下党都可周旋,他一路娓娓写来,既不掩饰,也不矫情。他坦言自己软弱怕事,趋利避害,五十年代组织上让他监视同事,“这也搞得我非常紧张。可是当时为了加入青年团,都不得不照办。一个星期报告一次余时光的活动,应当说对不起朋友,但是没办法。事实上余一点问题也没有,后来上面也向他道歉了。但我的秘密卖友,却始终没向他道歉过。”后来他特意就此问题请教王子野,王听后哈哈大笑,安慰他“无产阶级是要解放全人类的,怀着这样的目的,应当说,任何手段都是允许的”,监视告密在当年是常态,“为了党的事业,不应有任何个人考虑。”

之后的多次运动中,他也积极批斗过前辈、同僚,甘愿自我丑化,“”时甚至混进了造反派队伍。他自知会招致怨恨,也并不为自己开脱,“不少人对我有意见,说我太滑头了,但我要是老老实实让金作善等人摆布,也许活不到今天”。全民动员的社会运动的目的是瓦解原有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颠覆旧习惯、生活常态,运动中人人要表态,不说话的权利也没有。听复旦的老教授说,“”中外文系是重灾区,十几位教师不堪凌辱自杀,而中文系只有一位自杀未遂。总结之,学西方文学的受人文主义传统、英雄主义影响深,不谙排遣之道,学中文的大多熟读老庄,能够区隔外部世界和内心,贾植芳先生就常说自己白天挨批斗晚上回家照样吃大肉。老沈在历次运动中没有受什么大伤害,当然是因为“滑头”懂得趋避,可是我们今天的人也并没有资格站在什么道德制高点上去指手画脚。

书中也提到了与三联老人范用的恩怨,以及后辈甘阳的“将错就错”。老沈晚年结识了爱书的晚辈俞晓群、陆灏,三人一起捣鼓出了许多好书好杂志,继续发挥余热至今。《也无风雨也无晴》读下来很平静,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虚夸自矜,对那些恩怨似乎也并不介怀。他这一辈子,就是围着书忙来忙去,带来一场又一场丰富的知识盛宴,爱书的人都应感激。

《也无风雨也无晴》读后感(五):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一次知道沈昌文这个名字是在一个评论节目,叫做《锵锵三人行》,当期嘉宾查建英顺嘴提了一句“沈公以何等魄力使三联具有今日之面貌”云云,当时心里一动,本身一直对三联出的书都比较青睐,比如那套金庸先生的全集一直就念念不忘,无奈囊中羞涩,只能瞎惦记。所以事后特意去查询了一下才知道查建英所说“沈公”是为沈昌文,心中便记住了这个名字。

一日逛书店无意间看到沈先生这本自传,大呼幸运,再加上书籍本身做工也属精致(不过近来突然发现封面竟有掉色迹象),于是毫不犹豫将其买下。一口气读完算是正儿八经地认识了这位前三联总经理沈昌文。

这本书首先吸引到我的算是这个书名《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苏东坡的《定风波》,印象中是高中学的词,一直很喜欢这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闲来无事还喜欢吟诵几句。如今读了沈公自传,才发现自己完全是小儿科,31年生人、已是八十高龄的沈公早已到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如今吟出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那才是这首词该有的气派。这书名,起得真好。

之前了解沈昌文先生的时候,有一个简短的介绍让人印象深刻,说沈先生从一个小小的校对员一步步走到三联书店的总经理,一个著名出版社的幕后推手。如今读完沈先生自传,看到他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从一个小银楼的普通学徒开始,最后竟成了我们国家文化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更加给人一种励志向上的力量!“书中自有黄金屋”真是一句亘古不变的真理,沈先生虽然是从童年开始就家道中落,以致初中尚未读完便辍学打工,但是却一直没有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说到这儿又要引一句烂大街的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然后,还有有“京城第一才女“之誉的三联五朵金花之一的赵丽雅女士,也是学历不高,最后硬是靠着自学成为学术专家!这大概是最给我鼓励的部分了。有些事情我们可能永远都没机会去做了,但是却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到达,送给自己的。

多说两句,沈昌文先生的语言天赋大概是很惊人的,从书里看到几乎都是通过自学、当然也很幸运有名师指点,就基本精通了多国语言,真是令人敬佩;第二,因为沈先生从小家道中落去做学徒的缘故,在中倒是起了不少的积极作用,还真是祸兮福之所倚,不过我倒是想到另外一个余华的小说《活着》里福贵也是这么幸运的。瞎想的,觉得好玩儿。

最后,还对书里好多的文人事迹与史料大有兴趣,都是些文化界如雷贯耳的名字,读来趣味十足。比如跟钱钟书先生交恶、电话被季羡林先生斥责等事,就印象深刻,不过从这些沈昌文先生与人打交道的事情中可看出老先生真是到了人精的境界。老先生一把岁数,什么话也都敢说,我们做读者的算是有福气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