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梁永安的电影课读后感1000字

《梁永安的电影课》是一本由梁永安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梁永安的电影课》读后感(一):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以前的电影票白买了!

以前看电影看了个热闹,一般根据评分去看,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的电影票都白买了。梁永安老师对经典电影的解析很细致,值得一看,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可太有用了,不仅了解了10部经典电影,还偷师了梁老师的影评写法,受益匪浅。

梁永安说:“电影的奥秘就在这里,你消费的全部是你自己。” 艾玛,这话说得可太对了! 近些年,电影这个产业蓬勃兴起,电影票从二十多年前的几块钱涨到现在几十元;电影院也从之前的硬板凳,发展到现在的软席。

电影的特效更是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法处理之后,呈现让人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玄幻的世界,带我们穿越了时空,带我们体验了一把“别人的生活”。 前两天和一个导演朋友吃饭聊天,他说,其实电影只分两种,一种是商业片,一种是文艺片。商业片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票房来赚钱的,而文艺片则只求拍出美妙的艺术境界,把真善美带给观众。

但是,无论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真正能读懂它背后深意的观众很少,特别是一些经典大片,无论是叙事手法还是拍摄技巧,都堪称一流水平,却因为很多人看不明白这部电影到底要表达此什么,被评了低分。 当然,梁永安说,什么样的电影对应什么样的受众,相对来说,家庭妇女比较喜欢肥皂剧,而男性则喜欢战争片,两者之间几乎不交集。

如果想好好学学如何欣赏电影,不是光去影院被电影消费一把的话,建议读读这本《梁永安的电影课》。

书中,梁永安为我们解读了10部经典大片,这些大片大部分都由经典名著改编而来,导演能够顶着名著的名气,将电影也拍成了经典,着实下了不少功夫,当你阅读完这本书之后,就会发现,原来之前都“白看”了,影片中如此多的精彩细节竟然都错过了。 这10部影片分别是:《苔丝》《傲慢与偏见》《小妇人》《细雪》《走出非洲》《卡萨布兰卡》《罗生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千与千寻》《法国中尉的女人》。

《苔丝》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是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那是英国的“黄金时代”,整个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人的思想也开始有了转变。 特别是女孩子,生命轨迹本来非常单纯:长大、嫁人、生娃、相夫教子。但是,因为工业发展让社会需要大量的工人,女孩子得以走出乡村,看见更大的世界。 苔丝就是这样一位代表人物。 我们今天看来,这部作品是经典名著,电影也极为打动人,但在当时,这样的女性形象简直是让人无法想象的:即使怀了孕,也不嫁给有钱的暴发户,硬要离开农场,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影片是个悲剧,让人唏嘘不已。

欣赏一部影片和欣赏一部小说一样,我们需要了解这部影片发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特点,从而能够洞悉这部影片想表达的是什么。 不过,影片与小说有着很大的区别,电影艺术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他不是一个人的创作,而是一群人的心血制作。

让电影呈现出艺术效果的,除了演员和导演,还有幕后的摄影师、剪辑师、调度、音乐师等等。 当我们买票进入电影院的那一刻,享受到的是一群人为我们打造的视觉盛宴,因为每一部电影就像酵母一样,会把我们内心的情绪感受发酵出来,使我们与电影主角融为一体,跟着电影的节奏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

由此可见,电影不仅仅是一场娱乐消费,更多的是释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能够从中寻找到内心的世界。 现在,我打算去把这十部电影细细地再品味一遍,将自己放入其中,慢慢体会个中滋味。

《梁永安的电影课》读后感(二):时空穿梭,坐回电影课堂

2000年,梁永安教授在复旦大学开设“从小说到电影”一课。此后20多年,这门课一直都没间断。2018年以后,课堂又从大学校园走出来,定期在志达书店开设讲座。

时至今年,这门课精选了10部电影讲稿整理成书,是为《梁永安的电影课》。

——

最近在读这本书,透过梁教授亲切幽默的语言,我仿佛来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重温经典,并且发现了许多曾经在看电影时忽略的细节。

比如《傲慢与偏见》,这个故事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在书籍的开篇,就讲述了班纳特家的5个女儿已经到了适婚年龄,母亲非常着急让她们找个好男人嫁了。

曾经无论是看书还是看电影,在我的印象里,班纳特太太都是比较纸片化的。她就是一位有点聒噪、神经质、趋炎附势的妈妈。虽然她的本质确实有这些因素,但如果抛开时代只看人物,就无法看到人物置身于时代的必然性和局限性。

在简·奥斯汀写作的18世纪末期,女性有很多生存困境。比如今天人们所理解不了的限定继承权。一个人如果没有儿子,他死后,就要把财产拱手让给一位男性亲属。他的妻子和女儿一分钱也得不到。

之前看过的美剧《唐顿庄园》,也是围绕这项法律展开的故事。

在今天的人看来,班纳特太太极力想要攀附有钱的宾利,如果放在当时法律环境下,其实一点都不反常,只不过让人感觉有点用力过猛而已。

班纳特先生百年后,所有财产都要让柯林斯牧师继承,而这个人如果说把班纳特太太和女儿们赶出家门,那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最终,这些无力的女人们有可能因为无家可归而走向消亡。

梁老师在书中说,了解时代背景后,再去看伊丽莎白拒绝达西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新的意味。

这是一个超越时代的拒绝。她其实是拒绝了对于当时女性人生的最优解。

简·奥斯汀出生于1775年,伴随工业革命,英国工业化社会也开始发展。

这时,社会提供给女性的生存空间很小,女性进行新探索的可能性也很小。

所以奥斯汀的创作,就围绕着女性在家庭和小圈子里的言行举止、选择等。而不是像后来的勃朗特三姐妹,将视角扩大,去更深探讨男女平等的问题。

伊丽莎白的原型,有奥斯汀本人的影子在里面。她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喜欢探索时代所不支持的事情。在这些探索中,她塑造出伊丽莎白这样的角色。如果把伊丽莎白放在今天,她的勇气、她的智慧、她的选择也还是会激励许多人。

就如梁老师在书中所说,奥斯汀的家庭环境也造就了她的自信与灵动。她不是那种各科成绩都很好、刻板的优等生,这些人虽然成绩优异,但就是给人一种死板和固化的印象。而她的智慧是灵动的,是多方面的,不仅仅体现在学识上,更体现在眼界和见识上。

——

凯拉·奈特莉版《傲慢与偏见》,电影开头也是这样来呈现伊丽莎白的。

伴随着恬淡的音乐,伊丽莎白捧着书从林间走来。她在阅读时,脸上挂着一种幸福的微笑,即便是合上书,思绪也沉浸在刚刚的情节中。这个长镜头非常唯美。

随后镜头拉到班纳特家,三个妹妹在追闹,姐姐在弹钢琴。伊丽莎白从外面走进来,听到母亲和父亲正在讨论乡村里发生的新鲜事。

原来是来了一位黄金单身汉宾利先生,母亲在谋划如何让宾利先生迎娶某一个女儿,女儿们则既兴奋又新奇地偷听。

电影在头三分钟里,就将故事的基本框架呈现了出来。

而后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相遇,他发现这个人和宾利的彬彬有礼那么不同,却又如此傲慢,于是内心产生抵触的同时,又有一丝好奇,这就给爱情留下了余地。

而达西的傲慢和宾利妹妹卡罗琳的傲慢又是不同的。卡罗琳是身处这一阶级本身所特有的傲慢,而达西则是厌倦了攀附的嘴脸。

他看到班纳特太太,看到所有的女性,眼睛里全都是同样的目光:被他的财产吸引而来。他不愿再花时间去处理这些目光,所以他戴上了傲慢的眼镜。

而当伊丽莎白对他视而不见时,他也如她一样,看到了一个和别人如此不同的人,所以他也心生好奇。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其实他们身上的傲慢与偏见,是对等的。一旦说开,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

在这本《梁永安的电影课》中,梁教授将文学原著与电影两相对比,碰撞出很多有意思的火花。

除了《傲慢与偏见》,还有《苔丝》《卡萨布兰卡》《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10部经典电影解读。

如果你喜欢看电影,并且在观影之后喜欢琢磨情节与背景,那么这本书作为观影指南,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梁永安的电影课》读后感(三):梁永安:最深的爱情,往往是爱上对方时,已经无法回头

最深的爱情,总在在不知不觉中开启,真爱无论如何也无法停止,因为在发觉自己开始爱上对方的时候,已经走了一半路了,再也无法回头。

这是梁永安在《梁永安电影课》中关于爱情的真知灼见,无论是书中关于《苔丝》《小妇人》、《细雪》等10部电影的深度分析,来阐释爱情、欲望与命运的交织。

与其说是看电影中人物的悲欢离合、爱恨情愁,不如说消费的是自己的感情与内心独白。

看电影的时候,投放的是内心的喜怒哀乐,是生活中的各种焦虑,也是内心的各种愿望的投射。

我们看电影究竟在看些什么?

有人看情节和热闹,有人看的是视觉,也有人看是的镜头、场面、对话和音乐的渲染。

它可能是家庭主妇一边看着电影,一边做着家务,也可能是一边谈天说地,一边欣赏着影片。

这样看来,电影是镜头下的人物给我们感受,可以是喜怒哀乐,也可以让影片中的人物,将我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与他们共情,甚至同悲喜,共命运。

与其说,我们看的是影片中的爱情、亲情、分离与幸福,不如说是我们将自己的内心投射到了虚拟的世界。

当内心的情绪经过发酵后,就无形中与剧中人共情。

比如《苔丝》中的女主角苔丝,她原本是一位贫穷家庭出身的漂亮女孩,当她初见亚雷家漂亮的花园以及华丽的房子时,被深深吸引了。

一个年轻女孩对上流社会的向往,对灿烂华贵的物质所吸引,再自然不过。但很多悲剧的爱情,就是从美丽的错误开始的。

因为对于物质的迷恋,苔丝接受了亚雷的追求,并与他有了肌肤之亲。可是他们并不相爱,亚雷只是爱的只是苔丝容貌的靓丽,而苔丝爱的是贵族的头衔以及富有的家庭。

这多像少男少女的相互吸引,即便不是爱情,也会因为有趣和新奇而坠入爱河。尤其是对于一个漂亮的女孩来说,遇到一个有钱、有花园、有豪宅还身份尊贵的男生,权衡之下,很难不动心。

这时候的爱情是相互需要,是合适,是在一个无忧无虑的时间遇到心仪的生活。

只不过美丽的女孩是弱势的,缺乏安全感,所以才会患得患失,既不想靠男人生活,又没有力量去改变生活。

爱的时候,总是奋不顾身,然而爱情从朦胧到清醒后,又会心生忐忑。因为爱情的悲剧,才有了混乱与迷失,才有了得到又失去的不知所踪。

这是电影的魅力,也是伏笔与留白,它不告诉你真正的答案,因为答案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说起电影,不得不提及时代背景,每一段感情的演绎,每一次人生的跌宕,都离不开时代背景。

像《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与伊丽莎白的爱情故事,当他们发现爱上彼此时,其实已经走了一半的路,再也无法回头,只能相爱到底。

在那个时代,女性往往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结婚,要么死亡。

而伊丽莎白则跟大部分女性都不一样,她特立独行,并不屈服于男人,甚至在表哥傲慢的跟她求婚时,她毫不犹豫拒绝了。

这在当时来说是非常需要勇气的,对于女孩子来说,她们只有嫁人的归宿,嫁给一个生活优渥的人,是命运的转折。但伊丽莎白偏不走寻常路,她要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去选择自己的另一半。

同样,又有钱又帅气的达西追求伊丽莎白时,她同样拒绝了他,理由是“达西过于傲慢”。

不过伊丽莎白表哥的傲慢是自以为是和原本心虚,而达西的傲慢则是“故意的”,向达西示好的女人太多了,他只能依靠着“傲慢”来婉拒一大波追求,或者说“傲慢”是他的拒绝女性的一个策略,也可以说是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厌恶。

当伊丽莎白真正理解了达西的时候,两个人、两颗心自然也就靠近和炽烈相爱了。

正如梁永安说:流俗的婚恋,一开始都有明确的目的,而最深的爱情,总是不知不觉开启。

每个时期的爱情,都有特点,这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同样感情中的诉求与宣泄,也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底蕴。

无论是《苔丝》还是《傲慢与偏见》,女性意识也在觉醒着。

即便是在“女性要么结婚就要么”的年代,女性的独立意识一直在觉醒着,即便是一小部分的群体,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

文明最高的感情是怜悯,是人的生命的怜悯,是对脆弱和不公正、差异化和不合理的抗争。

女性意识随着教育的普及、生命的打开以及丰富的情感,也逐渐从懵懂走向了觉醒。包括底层女性,也包括中产女性,甚至高知女性。

无论是追求爱情也好,追求自由也罢,追求精神独立与物质独立,都是走向精神自足的过程,不断追求女性生命的价值。

这样的觉醒即便在当代也很可贵,女性并不是只有结婚才是唯一出路,外部给了女性太多的标签,比如女强人,全职妈妈,职场妈妈,但女性定义永远是自己说了算。

就像那句话所说:

女人有思想,有灵魂,也有心灵,她们有野心,有才华,也有美貌。我受够了人们总说女人只适合爱,我受够了!但是——我太孤单了。

越是太完美,越让人心生不安,越是新生越不完善,越有探索性,越充满了试错的结果。

可是真的没关系,即便爱上对方,已经无法回头,那也是最深的感情。

飞蛾扑火,亦不愿意回头,只因女人一句:我愿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