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冰点•特稿2012~2013》的读后感大全

《冰点•特稿2012~2013》的读后感大全

《冰点•特稿2012~2013》是一本由徐百柯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裸脊锁线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一):冰点的温度——Leo鉴书153

一个报纸的专栏需要对社会具备怎样的视角又能以这种视角走多远?这个问题《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直面历史与现实,不失温暖与爱,这个专栏走过了属于自己的20年。而本书是最近两年特稿的结集。篇篇文章都很精彩,非常值得一读。

我特别关注书中第五辑生命奏鸣,内容很有启发,写法值得学习。

每个人都会死,这是今生惟一注定的事。虽然我们能不100%把握死亡的时间,但可以选择对面死亡的态度。在生活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见过很对不愿意直面这个问题的人。依此而论,第五辑开篇“生命最后的尊严”就非常非常值得认真阅读。

文章开始写一个病人癌症晚期坚持的抢救(最后还是因为太痛苦拒绝再插管子),而后把主题展开,讨论了有些人愿意更有尊严地死,而不是在ICU一身都是管子(中国ICU很不乏是把人当一个物体来看,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在国外,有些人把“不要抢救”纹在身上。再之后,谈了鲁点点发起的“临终不插管俱乐部”以及她所写的书。

有尊严地走,也是我的愿望——很早就跟老婆讨论过这个问题。首先死亡是个人生的必然阶段,没什么可避讳的。我离开这个世界给别人腾地方,就像先人所做的一样。其次是抢救设立止损点,花费超过多少就不治了。我走之后家人还要生活,宁可人亡家不破,不能家破人亡。写到这儿我突然想起前不久刚去世的午马。当时有条报道说午马知道自己很癌之后马上放弃治疗,以“回家”的心态高高兴兴的生活。半年之后,平静离世。

当然,像文章中强调的。那些坚持抢救到最后也非常值得佩服(前提是病人自己的意思)。有统计中国75%的医疗费用是发生在生命最后阶段。在我看来,只要看清楚事实,愿意花也没什么(实际情况恰是因为没看明白所以才发生这样的情况)。

写法方面,把一个故事讲好不仅需要文字功底,还需要有一颗爱心。从行文上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揣摩和反复修改。对社会的的责任感觉和人文关怀则是好文章的基础所在。

以上只是本书中一遍文章给我的启发。无疑,每篇文章都能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并从中有所领悟。

虽然专栏叫“冰点”但是从本书中,我能不断地体会到“温暖”——对社会的关注与爱。

书非常值得一读。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二):透过“冰点”冷静看世界

似乎当下的中国社会都很喜欢“热”的感觉——大会热烈召开;改革热情高涨;工作热忱满腔;关系是亲热无间;社会发展如火如荼(也是热);连GDP(经济发展)相对欧美国家的哀鸿遍野也多少显现出令夷人羡慕的 “过热”。

我不知道面对社会发展的问题时,参杂入这样一种“热力”,是不是必然会造成如现实世界空气受热膨胀后导致的眼前世界扭曲变形的结果;但我却对萨缪尔森先生在其大作中说的那句“热切的心情,冷静的头脑”的箴言笃信不疑。

中国人喜欢听故事,尤其是那些热点故事,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少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越热越好,最好是热得发烫那种,因为这样才能更长时间地用它来填补除却柴米油盐之外的话题空白。所以当“新闻”这个形式的信息载体,从第三方媒体时代陡然一变成了自媒体时代,当下的“热点”有了如原子链式反应般强大的威力。事物总不可能百分百完美,这样的信息传播载体,有了速度,有了广度,却少了深度。你能指望一段不足百字的微博能够讲清楚一件复杂的社会事件么(姑且这些事件的真伪性)?以至于现代人习惯了快速接触信息—触发感情—遗忘信息--接触新信息的循环。根本无暇深度发掘、深度思考。

看样子《冰点.特稿》不甘心就这样被遗忘——虽然每篇特稿在出现伊始,都曾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过一阵热潮——但这次它试图要重新积聚起冷静观照社会当下和过去的力量。文字的力量,从来就不只是停留在纸上,前提是我们能将文字中蕴含的真实感笑话、吸收。有了这些真实感我们才会发现生活不可能只有美好光明的一面,生活也不会必然只有黑色苦痛的一面,生活是光明与黑安、美好与苦痛、失望与绝望的纠缠不清。

忘了电视新闻、主流报纸上“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文稿形式吧,那种生活方式一天只能存在半个小时;重新透过这些快要被遗忘的《冰点》特稿的内容看看普通人的故事吧,那才是中国这片土地上的生活众生相。我们不能把自己放在一种虚幻的幸福当中,我们只能认清关于生活的真实的窘迫,唯有此我们才不至于在谎言中迷失了自己,在困境中放弃了希望。

用热切的心情追求生活;用冷静的头脑观照世界。在这个时代,的确需要用《冰点》的文字来冷静冷静我们的头脑。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三):朴素的风险

一直认为,好的媒体人被迫炮制出的垃圾和他们的垃圾同事故作先锋状弄出的求赞专题都是最污染眼球的东西,所以不好意思,基本不看报纸,尤其不看大悲大喜的专题特稿之类。

不过从上一册《永不抵达的列车》开始认识了中青报的冰点周刊,读过感觉有种并非哗众取宠的平实感。而这册被执意寄来的《冰点特稿》果然延续了这种感觉。

开卷第一篇《北京爱与病》选择了两个外地年轻人在北京生活的普通故事,平淡而幸福的开篇,然后是不出意外的电影剧情般的疾病来袭和不同于电影的挣扎历程。从未有过类似经历的我居然被深深打动。也许身边每个看似普通快乐的年轻人都扛着一只波德莱尔说过的喀迈拉,这只怪兽的重量是生活下去的必须,直到它把幸福之心一缕缕撕碎,生命像破裤子一样在写不进自己户口本的土地上空飘扬。耳机里太合时宜的传来了杨乃文的《祝我幸福》:“一枚戒指在我眼前,是他的谎言,爱我永远。”我拼命压抑着上网探寻结局的欲望,啃着干面包几乎淌下泪来。怎么没有人拿着摄像机来问幸福不幸福,那是痛快骂人的唯一机会吧,反正会被剪掉。

再读下去,选题的内容看似朴素,其实谨慎而聪明,一如外封裸背锁钱的设计。书中选择的专题不回避类似诺贝尔文学奖这种大热点,却尽量避免前面说过的那种大喜大悲的风格,至少认真的加工有限的材料,不做煽情的渲染,并且最重要的是不装作有能力评判现象或者指明出路,那是盘踞在专栏里的伪人们做的事情。

采访艾滋病人这类主题现在不叫有勇气而叫做矫情,《冰点特稿》也触及了这些“刺激性”的主题,但选取的视角始终不离日常。把大把大把当狗仔买素材造英雄的时间用在探寻普通人生活中值得记录的部分,做这样的选题反而会承担极大的风险。

采不到有料的内容,写不成完整的稿子,抓不住读者的眼球,远离了充满立功机遇的一线和素材丛生的名利场,费力地从沉默的大多数中录一段心声,这也许是选择冰点所必须面临的境遇。

记录很容易被遗忘冷却的平常故事,恰如书中的“绊脚石”,细而牢固的黄铜块深埋地底,留存下不断被时间清洗的记忆。而涉及名人和大事的部分凭借一个这种风格的小小专题明显力量和噱头不足。所以希望冰点能够在为平凡人作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要汇入热点的洪流。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四):记者是该去救人,还是记录呢?

大学的时候选修过一个新闻采编课程。课上老师讲过2点记忆犹新,当你记录时,你应该保持冷静,不要带着个人的情绪去渲染。因为观众是容易被感染的。你不应该带着电影的激情去感染观众。你应该做的是将事实呈现。

另外一点是,老师说到当年那个拍下越南被烧的女孩子的照片,当时现场还有许多记者,有些是之前拍多了,手里胶卷没了。还有一个是选择了去救人。

你可以说拍下照片的人,无情,但是因为他的无情,越南战争提早结束了。如果没有这一张照片, 越南照片还要延续很久,会死更多人。

当时我问老师,如果是您,您会如何选择。老师说了一句这是一个很悖论的问题。没有回答。

我喜欢中青报给这个栏目取的名字。《冰点》,而记者笔下的一个个故事,记者也没有流于煽情,而是尽量用冷静、局外人的笔法,将事情呈现给记者。甚至于记者几乎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述而不作”。

书分6辑,城市与人,乡土中国,面朝历史,活着与四驱,生命奏鸣,有所思。

城市与人通过对个体的描述,探讨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农民如何应对,以及城市如何应对。

乡土中国,将目光对向空巢的农村和回不去的,即使回去了也物是人非的故乡。

面朝历史,将目光对准历史遗留问题,曾经的历史对今天的英雄。

活着与死去让人震撼,老人院问题,高考落榜的学子自杀,每个都让人唏嘘不已。

生命奏鸣里,虽然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因为病痛,或者先天残疾而导致黑暗。但那个黑暗里的生命却是几集的。

有所思,是思考当下中国的怪现象。尤其是机关里的年轻人,不禁让人想起多年前的王蒙的那篇文章。

冰点里面每一个故事,都以人为本,立足于个体。从罹患绝症的北漂到四平米里蜗居的农民工,从以为村野立传为己任的中国老汉到打捞种族屠杀受害者生平的德国艺术家,从不为人知的艾滋病感染者到默默无闻的盲人足球队员……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电影好题材。

看完书,又想起那个问题,写下这些,有用吗,也许写下这些故事的记者都可能对这些事情麻木了,他看到那么多,却无力改变。他会在想什么呢?

也许在想,这一刻没有用,但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人意识到,终有一天,会有所用的。

PS:书挺特别的, 有线装书的感觉。

《冰点•特稿2012~2013》读后感(五):《冰点•特稿2012~2013》:愿每个故事都留下希望

第一次接触《冰点》,是看到家里的一本旧书《冰点02》。比起现在的大32开、半护封、裸脊锁线的充满设计感的装帧,那本“冰点”显得常规且普通。十多年已经过去,图书市场和其他事物一样,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有些东西一直没变,比如这两本相隔十年的《冰点》,装帧设计的底色,依旧是蓝色。

而蓝色,代表希望。

在这样一个“浅阅读”风行的年代,纸质媒体的位置日渐显得尴尬。毕竟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快的社会里,人们需要的一切都是与之相应的“快捷方式”。而像《冰点》这样,将一个特立独行的新闻专栏坚持下来,并且再以纸质书的形式再次复刻并流传的,在国内似乎是独一无二了。然而他们独一无二的坚持,却诠释了独一无二的价值。

在这本《冰点•特稿2012~2013》中,冰点记者们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从罹患绝症的北漂到四平米里蜗居的农民工,从以为村野立传为己任的中国老汉到打捞种族屠杀受害者生平的德国艺术家,从不为人知的艾滋病感染者到默默无闻的盲人足球队员……每个故事的主角都不曾登临所谓的人生巅峰,但他们的的故事,却在被以“冰点”的方式记录后,感动着万千大众。而我们为何被感动呢?仅仅是因为这些故事,总是充满希望吧。

生活在被金属盒子包围的都市中,每个人似乎都在面临人文学者所担忧的“现代的困境”。生产方式的革新带来了更繁荣的物质享受,却也让人们在追逐这些享受的同时找不回让自己感动的空间和理由。没有人烦恼自己为何如此久不曾被感动,但生活的疲惫和无趣却是人们无法回避的苦恼。往往人们需要伪装,才能让自己显得很充实。但对于那个通过伪装才被看重的目标,并不值得付出终生去追逐。这样的人生并不公平,因为你并没有跑在自己通往想要的目标的路径上,你又怎能看到希望。

然而在这本书中,故事的主人公或许曾经或正在遭受着苦难,但他们却很乐意接受无法改变的现实。对于他们而言,时光不可逆转,但当下,却可以始终充满希望,因为他们守望的,是自己真实的渴望。

弗吉尼亚•伍尔夫说,一切都未发生,直到它被记录。很感激《冰点》的主创人员,以自己的坚持,为读者奉献了这样高品质的纪实作品。在阅读的时候,他们或许只是每个故事无足轻重的旁观者,然而下一刻,他们将要带着不同的心情,开始书写自己的故事。

如果每个故事都充满希望,也许世界也会不一样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