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日本大败局的读后感大全

日本大败局的读后感大全

《日本大败局》是一本由[美]堀田江理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大败局》读后感(一):正在读,感觉还不错

我有英文原版,正在对照着读呢。很严肃的一本书,也应了当下很热门的话题,但是封面装帧却被国内的出版社包装成了地摊货的感觉,哎,不得不说有些遗憾呐。。。

翻译质量还不错,因为还在读,之后再来写写评价。

《日本大败局》读后感(二):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被日本一无反顾的执行下去

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在如此重大战役前,日本的智囊团不可能不思考战役开展,日美战局的演化。事实上,他们是计算了资源差距。他们得到的结果是不可能战胜美国。为何面临一场不可战胜的战争,他们依然一无反顾的点燃导火索呢?

一;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美国向其出口占93%的石油,因为战线拉长,中日形成了拉锯战,日本急需资源,而东南亚地区大米,石油,橡胶等资源丰富,占据这片地区可以大大缓解日本面临的资源短缺,可惜的是这片地区是英美管辖。

二;太平洋不是主要战场,而当时的国际关系复杂,在日本人看来,只要快速打击美国的太平洋海上战斗力量,他们未必能快速收复东南亚各个管辖地,这中间的时间差,足够他们完全占据中国,只要把中国吞并,再慢慢和美英谈也不完。

三;日本军国主义已经控制了内阁,他们的军事狂热无法被阻止,一方面是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另一方面是它们不愿因资源匮乏问题,而把战线收缩回去。

四;错误估计了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在热武器时代,全面战争比拼的是后勤。而武器制造工业是极其重要环节。

《日本大败局》读后感(三):“我们要开战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假如我们问“他们想避免战争吗?”答案依然是肯定的。

对这类书籍,通读目录及序言即是我的方法,但是依然有些值得记录或延展。

1.德国侵扰欧洲,东南亚殖民地空巢而待,日本假以解放之名行再侵略之实。

2.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并不科学、稳定,“年轻的世界”还没有制定好全球化的统一行为规范——关于安全的、经济金融的、民族的,还在用上一代际的国际规则处理战后问题,埋下伏笔至二战局部爆发,并因德对苏联的入侵、日对美国(珍珠港)的入侵而全球化,而最开心的当属丘吉尔、蒋介石及他们带领的人民普众。

3.民族主义二战的核心关键词之一

4.二战后世界格局的稳定在于两个great power的稳定器,及美国彻底主导并最终胜利的国际新秩序——安全、金融、学术等。

5.日本不是独裁国家。但是民族性导致做出了夸张的错误的决策,但是应该说在战争机器启动时他就没有了更好的选择。

6.经济是一切社会活动的试纸。

7.日俄战争,日清战争的胜利让“以小博大”成为最可怕的“成功的经验”,可惜,米国不是沙俄、亦不是我大清。

8.日本在一战后希望融入国际秩序,经济、外交等渴望尤甚但遭受惩罚,对比之,我大清实在故旧世纪啊。

9.每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可能都绕不开“珍珠港之劫”。

10.大国之伐,到底可能是有限度的,这个知止,源自历史的反复涤荡,往往复复并不值得。

《日本大败局》读后感(四):平庸之作

水平普普。

先说翻译。译者文字还凑合,但不知道关特演、千人针、特高课这些名词,历史底蕴一般。

作者的问题更大

- 在中途岛日本战损上,仍然被渊田50年代的老资料误导,声称日本损失飞行员300多人;2005年的Shatter Sword已经彻底批驳了渊田的忽悠,而2013年出版的本书居然不吸取其成果,只能说作者就是个军事棒槌

- 在中日关系上,作者完全漠视了现地军的独走对中日关系的冲击,包括关东军发动918,以及天津军在35-37年的不断挑衅进逼;作者号称是研究国际关系的教授,难道他只关注了日美关系?

- 在中国内政上,重复中共游而不击的老调,胡说汪精卫是理想主义者,

- 在日本内政上,使劲给裕仁开脱洗地,回避了裕仁从20年代摄政开始就在幕后操纵鼓励侵略。

- 只是叙述日本决策对美开战的what和how,没有权力、文化和心理上分析why:不见美日争夺太平洋的大势。日美从19世纪末起开始在太平洋不断扩张,两个新兴帝国肯定要一较高下。尤其对于为何日本进驻北部法属印支并没有激起美国太大反应,进驻南部则遭致石油禁运,没有进行深入分析:

这个问题也并不复杂,进驻北部还勉强可以说是为了打中国,进驻南部就是攻略ABDF在东南亚的各殖民地的先声:美国人可以马马虎虎看着黄种人对K,可以一边给中国提供贷款一边卖给日本人石油废铁,国务卿赫尔甚至能暗示日本可以在中国长期驻军来绥靖日本(或者坑日本),但不能容忍日本真的来打白人殖民地;

- 过简单切割维新志士和昭和军阀,完全没看见后者确实是前者侵略扩张方针的继承者。这是一长串的链条,到昭和军阀:石原策划了九一八,在七七时主张不扩大,但拦不住见贤思齐武藤章;武藤章策划了七七的扩大,在41年不想对美开仗,但拦不住被他、石原、维新志士的扩张鼓励起来的后辈。

日本41年的按动自杀开关,实在是1894年以来扩张逻辑的必然结果。见不及此,只能说崛田教授的眼光呵呵呵。

- 在最后,用一个飘的结束语来文青结尾,全然不提日本今日的成就,是建立在被美国征服,又因冷战而被扶持的框架下。

整体来说,平庸。

《日本大败局》读后感(五):日本是如何走入深渊的

日本偷袭珍珠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战略选择。从当时美日的实力来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的工业产值为90多亿美元,美国是2000多亿美元,日本年产钢580万吨,由于已经深陷中日战争泥潭,产能已被完全开发,而美国年产钢3300多万吨,而且这还是非满负荷运转时的产能。美国的石油产量是日本的500多倍,平均工业产量是日本的74倍以上。可以说,各方面的数据对比都说明日本对美国,简直如蚍蜉撼大树。

再看世界局势,当时德国可以说是几乎横扫欧洲,并于1941年6月入侵苏联。美国一直享受的局外人的特权,保持观望,如果此时作为轴心国成员之一的日本可以从东面进攻苏联,与德国一起形成夹击之势,相信整个欧洲战局将会有根本改变。然而,日本却选择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并直接导致美国向轴心国宣战,以强大的工业能力和军事动员能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并最终为同盟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所以,日本疯了吗?这样一个把日本拖入深渊的决策是如何做出的?本书作者搜集了大量史料,就决策过程做了详细的描述,不过本书的描述侧重于人的因素和决策过程,当然,这一毁灭性的决策并不只是人的因素为主导,但我们也不难从作者的描述中一窥真相。

首先,从战争局势而言,自1937年中日进入全面战争以来,已过去了四年,这场日方本以为3个月就能结束的战争旷日持久,中国国土面积巨大,战线越长,纵深越深,占领和维持就显得越发困难,中方抵抗顽强且难以制服,这场战争丝毫没有结束的迹象,日本缺乏战略物资,战争显得难以为继。而在这关键的时刻,美国对日本开展经济封锁,加强了对中国蒋介石政府的援助,同时于1940年指定珍珠港为太平洋舰队基地。日本在这一系列的挤压和“挑衅”下,开始向更大范围的东南亚寻找机会,并逐渐向德意靠拢,并于1940年9月正式和德意结成军事同盟。

其次,从美国的反应而言,由于美国始终处于二战主战场之外,国内的反战呼声比较高,虽然罗斯福明白依照形势美国迟早会卷入战争,而且他显然是更倾向于加入同盟国阵营的,但他还缺少一个说服国内各方势力的开战理由。其时,欧洲大陆的战争局势非常不利,如果美国在大西洋开战,面对强大的德国,从战略选择上应该稳住日本,避免两线作战。从作者书中引用的大量史料来看,日美双方也的确在外交解决上做了很多努力,而外交解决中最胶着的点就是中国问题,美方要求日方在中国和印度支那地区无条件撤军,而日方对这个问题始终暧昧含混,试图回避,强调日本愿意撤军,但日本要掌握撤军进程,美国不能干涉中日谈判。要让日本拱手让出在中国战场上4年中取得“战绩”显然是难以接受的,日本陆军代表始终强调:“要考虑到所有为国捐躯的英灵”。

第三,从国内动员而言,日方一再在国内鼓动民族主义,强调“反西方主义”,把日本面临的社会问题归咎于其他国家,激起日本根深蒂固的受害者心理、受挫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更大认同的渴望。并把它在亚洲的侵略行为渲染成为把亚洲各国从西方强权中“解救”出来的正义行为。因此,日本国内始终处于高涨的极端民族主义热情中,甚至在1941年12月8日,袭击珍珠港后,日本举国陷入空前的欢庆之中,人们在地上跪拜,感谢天皇对国家的神圣领导,认为这是日本战胜西方强权的决定性的战役,然而,他们不知道,日本的全面溃败就是从此刻开始的。

第四,从决策过程和人的因素而言。日本的整个决策过程不可谓不民主,一次次的决策会议大体都包括首相、外相、军令部总长、海军大臣、陆军大臣、参谋总长、部分内阁成员。决定性的会议也有天皇出席(虽然天皇为自己设定的角色是不干涉政府决策)。且决策过程中内阁一再瓦解、重组,说明决策过程也经过激烈的碰撞、交锋。然而为什么看似民主的过程却将决策导向毁灭性的结果。

从与会人员的构成来看,就显出部分端倪,军方人员居然比内阁成员还多。陆军比海军的主战立场更强,由于中日战争已爆发了四年,中国战场中的巨大物资消耗和人员伤亡导致陆军不能轻易结束战争。而美国与日本谈判中反复胶着的就是中国和印度支那问题。各方都觉得不能贸然向美国开战,开始这场毫无胜算的战争,但各方又不愿承担放弃战争成果的责任。来看看决策层中各人的态度:首相近卫善于平衡却不善于决策,他总是不表露自己的真实态度,即使面对意见相左的人也不会当面提出,他觉得不该开始这场战争,却“不愿明确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希望军方能主动反对;海军领导人觉得战争毫无胜算,但却不明确表态,一再强调只要首相做出了决定,他们就一定会服从。陆军看来是最主战的,因为不发动战争就“对不起在中国战场上死去的士兵”,而且如果开战也是海军去打。然而陆军代表东条(1941年8月,近卫内阁倒台后接任首相)也觉得根据当时日本的战略情况,与美国的直接对抗毫无胜算,但取消开战的必须由海军来开口,不然“会显得很没面子”。天皇看起来是一个平和的人,他不愿开战,但他始终强调“不愿干涉内阁决策”,“没有天皇推翻内阁决策的先例”而一再对主战方妥协。军方和外交方的互相推诿就显得更加滑稽,“讽刺和矛盾比比皆是:由于外交目前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所以日本要开战;而一旦开战,日本又要立即重新开展外交来结束战争,因为日本没有足够资源打持久战。日本希望美国主动提出外交解决方案,所以日本战争初期的胜利要足够震慑,美国才会求和。”决策层个个都显得“中庸”且不愿负责,这些暧昧、试探的态度导致所有人即使对这场战争没有把握也都不愿站出来给出一个明确的反战的立场。

于是,非正义的战争消耗,“站错队”的国际局势,狂热的国内民族主义风潮,看似理性却不愿负责的决策层,看似规范民主却又没有决断力的决策程序,一步步将日本导向深渊。

作者将大量的史实还原为一个个人物,这种写史的方式显得很独特也引人入胜,就像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然而也掺杂了一些作者的主观判断,是否能完全展现历史的真实,自有其值得商榷之处。但作为门外汉而言,这本书显然是新颖而不枯燥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