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花花果果枝枝蔓蔓》读后感100字

《花花果果枝枝蔓蔓》读后感100字

《花花果果枝枝蔓蔓》是一本由桥东里 / 周小兜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花果果枝枝蔓蔓》读后感(一):看植物的众生百相

花,摇曳的美人;果,诱惑的味道;枝枝蔓蔓,婀娜生姿。《花花果果枝枝蔓蔓》,透着花果的诱人香味的绘本。没有花哨的封面,有质感的纸张已经足够。就像书中描述的那些花草,都拥有自己独立的个性。

看过描写花草的书不少,但大多寄情于物,多是写自己的心情。这本书中,你却可以读出每一种植物自己的个性,拥有一个完整独立的人格。加之水彩配图,很符合书的基调,花草的形象在文字和插图的描述中,有了自己的模样,或是桀骜的白衣女子,或是坚忍的粉裙姑娘。

夹竹桃,不若桃花一般落时瓣瓣分开,而是整朵坠落。想想,落花逐流水,是怎样的一般美景。

茉莉,因人的思维,判了花的罪。鬓边赏玩,枕边留香,却非花的意志。茉莉依旧不理世人的判词,兀自盛放,暗夜留香。

余甘子,被比喻为有德行的君子。不是因它治百病,而因它的坚硬,虽腐尤坚脆。这大概与多数人长大后都开始变得圆滑和软弱,心底却敬佩那些对这个现实的世界不妥协的人有关。

苦瓜,又一被称为“君子菜”的植物。因它与其他菜同煮,不会将苦味过到其他菜身上,像君子一样独善其身。

一本花草植物的绘本,看的却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当真是有趣。不知,你会否与我一般,在史笺上找出一个形象与之对应。貌丑心苦的绿衣苦瓜公子是谁呢?受世人误解却洁身自爱的茉莉又是谁呢?在一片绿衣红裳,白袖粉裙中,总有一人跳跃眼前,将书中的个性植物具象化。

花,似娇弱,却高傲;果,似魅惑,却亲和;枝枝蔓蔓,特立独行。这些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独特性格的植物,愈加的可爱。拾一本小书,看植物世界的众生百相。

《花花果果枝枝蔓蔓》读后感(二):花花草草,闲情偶寄

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过,不知道啥时候豆瓣开始流行起了水彩一族。

不管曾经是不是美术生,都没事画个几笔。

我的关注人群里有很多画水彩的人,觉得他们都画的特棒,其中我最爱的是鹿荷和人五的。

坦白作为一名美术生,我不拿笔画画很久了。

最近忽然玩心大起,就买了水彩和画纸,却发现不知道画什么。

刚好看了人五画的一系列的植物,就觉得自己也心痒想尝试看看,因为看到了这本书里有插图,所以就买了来。

对植物的书,我之前只记得豆瓣第一萌阿蒙同学出过一本。

坦白说介绍花花草草的书的文体不过就是两种,一种是考据文,比如一种植物它最开始是什么引进中国的,它以前叫什么,后来叫什么巴拉巴拉的这些历史。

另外一种就是所谓的评价文,就是一个花,以前谁谁怎么说过它,某某个伟人怎么评论过它,某某个诗人为它写过什么诗词。

这两种文加在一起合并称为【资料】。

这本书的文体就是属于后一种。

有时候我觉得都特难为作者,是要动用多少百度百科去找啊,能翻到犄角旮旯的找到谁谁说过茉莉,谁谁说过三角梅,谁谁谁为鸡蛋花是怎么下的评语。

对我这种不太懂花花草草的人来说,这些【资料】看着还算有点用,省得自己去百度倒是真的,但是你说看完那些评论和谁的诗词歌赋你就爱上了某某花,我觉得这就太扯了。

画非常好看,我已经把好看的图都贴了条预备拿来临摹了。

文字看了大半,个人觉得最后的那部分蔬菜类写得最好,可能和我是个吃货有关系,总觉得那些食材在文字里显得特别亲切和接地气,要远比前面的花花草草的要好很多。

或许人只有吃饱穿暖之后,才能萌生出侍弄花花草草的闲情逸致吧!

给四颗星,插图占一半,文字占一半。

书的样子做的很小资,设计也很带感,唯一的不足是封面的茉莉花和荔枝的叶子里的白底没抠干净,这个美术设计要扣钱吧?

不知道发现了这样的BUG有奖么?

哈哈~~~

《花花果果枝枝蔓蔓》读后感(三):藏在植物里的小清欢

藏在植物里的小清欢

文。沐溪

喜欢植物,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每当看到路边不具名的花花草草,总是忍不住停下脚步。看上几眼,间或拍几张照片。因了这样子的癖好,被朋友戏称为‘花痴’,我也欣然应允,无花不成痴麻。

那些小小的生命,以一种朴素的姿态,默然的待在那里,不悲不喜,由不得你不生出欢喜之心。有时候想想,这样子喜欢植物的原因,大概也跟日常的琐碎有关吧。

当日子挂满了尘埃,总要寻找一些能够洗涤尘埃的东西,来求得内心平和。我一直觉得植物有这种功效。下班回家的路途中,有一整条街都是花店,虽然这样子人为加工的花香,有那么点异样,但是在偌大的城市,能够借此聊以慰藉,也是好的。

因为整个童年,都是在乡下度过的,草丛里的蚂蚱,山边的野草,都曾是最好的伙伴。彼时,还是小小的孩童,跟着妈妈去田垄间,一个人坐在石头上看着天空上的白云游来荡去,总能生出许多乐趣。哪怕是采了一把嫩黄的野菊花,都能带来很多快乐。

乡下的花草不金贵,都是些诸如:凤仙花、胭脂花之类。路边开的一簇一簇,绵绵密密的气息在风里荡漾着,觉不出什么不好,但也没有什么大的心意。也许是因为年幼的缘故,并未怎么放在心上。

后来年纪渐长,竟越来越愿意回想旧光景了。

记得奶奶用凤仙花加了白矾给我染红指甲。记得那生在山坡上的胭脂花,每次遇见,奶奶总要告诉我,因为胭脂花总在傍晚才开,所以也叫做晚饭花。

故而,我就记下了,胭脂花一开,就要吃晚饭了。

长大后,离家越来越远。看到的花儿也愈加娇艳,大多都叫不出名字,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有几分惆怅。

禁不住想,若能把这些花草都叫出名字多好。倒不是为了做植物学家,单纯的只想和花草说些闲话。

若要闲话,怎么能不记得对方的名字呢?

于是,开始看植物类的书籍。

这本《花花草草枝枝蔓蔓》,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欢喜,我从前竟不知道凤仙花也叫做羽客的,。这样别致的名字,倒有几分古代雅士的意味了。

想到这里,心里弥漫的都是小清欢。路过了,就恨不得收在怀中。懂得了植物的喜,要结合着书里的欢,谱写的真是生活里的美事。

且读读,且看看,且欢喜。在植物里寻一份欢喜,总是让人心生宁静的。

若你太累,需要休息,请记得在这里放慢脚步。

《花花果果枝枝蔓蔓》读后感(四):有趣的植物书。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的封面迷住了(好吧,其实我是封面控,== 暴露了)。书到家之后,随手翻了几页,发现里面的内容更迷人,目录里干净整齐的排版、不知道名字的字体以及看起来很灵的手绘(不知道是不是印刷的缘故,有些手绘看起来有点儿失真),每一篇文字对应的图片旁边都有一段小字,写着植物的信息,好贴心的感觉。

这本书除了让我觉得很有趣之外,另外一个感觉就是:看不懂。由于知识水平有限,里面很多描述植物的古文看的一知半解云里雾里的,还有很多字也不认识(一边查字典一边看书的感觉真不好)。好像扯的太远了,再拽回来。

看这本书的时候,除了熟悉的植物外,剩下的几乎都是按“看书→查字典→去网站看植物本来的面貌”这种模式进行的。

这本书是写南方草木的,但作为北方人,书里的很多植物也有我童年及成年之后的记忆。开篇介绍的夹竹桃,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把它和皂荚树弄混(明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植物),囧,看完这篇之后,基本上能分清楚它俩谁是谁了。凤仙花是小时候最常“玩”的植物之一,一般都是睡觉之前让妈妈帮忙染指甲,去院子里摘了它的花,放在小瓶子里,加一点儿醋或者明矾一同捣碎,然后拿起一点儿花泥放在指甲上,再用凤仙花的叶子包好,最后用线缠起来就可以去睡觉了,等到早晨醒来就可以看到红彤彤的指甲了(小时候睡觉不老实,基本上等我醒来手指上的花泥和叶子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书里说到了一种可以吸食的植物——朱槿,是没有见过的植物,想起小时候也有过吃花的经历,吃的最多的就是一串红了,也是像作者一样吸食里面的花蜜。哈哈。还有书里提到的构树,看到图片才想起来以前在小河边有很多这样的树,小时候吃过它的果子,酸酸甜甜的,总觉得它长得好像红毛丹。

书里描述的那些没有见过的南方草木,像鸡蛋花、黄皮、豆捻、余甘子、还有西洋菜,它们好像一把小刷子一样,挠的心里痒痒的,只能看着书里的文字图片以及网络上的介绍来“止痒”了,假如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看看它们的样子尝尝它们的味道,哪怕只是看一眼闻一闻也好。合上书本之后,一想到“苦瓜原来被称为锦荔枝呀”、“因为黄瓜而与朋友绝交的故事”、还有作者认真又可爱的一些吐槽,就不自觉的傻笑起来了。哈哈。

最近琐碎的事情太多,这本书读的很匆忙,对我来说,它算是一本小小的植物图鉴,更是值得反复读的小书,留着以后再细细读。有很多话想写,又不知道从何写起,那就这样罢。

PS:看这本书的时候一定要吃的饱饱的,这是来自一个吃货的建议,哈哈。

《花花果果枝枝蔓蔓》读后感(五):南方草木 人间本心

我的家乡极北,太白诗里的“五月天山雪”在我们眼里都是南方,甚至大家眼里苦寒的白山黑水,在我们也算南面。王之涣说春风不度玉门关,在我们看来,自然也是王郎已恨玉门远,更隔玉门一万重。所以自小对古诗里的莺歌燕舞烟雨楼台南方草木,只有羡慕的份儿,并渐渐由羡慕而至向往和执念。可想而知,看这本《花花果果枝枝蔓蔓》,简直有得偿所愿的欣喜。

国人传统,爱以草木自喻或喻人,梅妻鹤子的林逋,爱莲的周敦颐,草木本心的张九龄……每位作家的笔下,植物都被赋予一种情怀或品质,长久下来,植物已经不仅仅是植物,而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文化符号。所以若想写好植物,单单兴趣和好文笔是不够的,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无论是植物学方面,还是历史典故方面,缺一则难以饱满有趣,更不要说引人入胜的可读性了。这点上,作者可谓做的极好。每种植物的前世今生都写得脉络清楚,甚至植物的亲朋都要交待明白,比如说荔枝,便连带说到龙眼、番荔枝、毛荔枝等。说到扁桃便引出形似的芒果。很有些了如指掌融会贯通的意思。令我这种北方土著读来,觉得既通且博,不负阅读。

这本书的旁征博引也是一大看点,无论是史实、典故、植物志还是诗词,作者信手拈来,读来很有趣,比如“西邻蕉向熟,时致一梳黄”很让人呆想了一会。比如荔枝“离支”的说法,细想来也让人很是惆怅。还有张骞这个植物猎人的说法也让人读来不禁莞尔。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本书的插图也很美,一种蓬勃鲜活的生命力,图文相得益彰,互为增色,组成了这么一本可爱可读的小书。

当然书中的植物,也不是全然没有见过,瓜果时蔬自不必说,凤仙花北方也是有的,不过我们小时候只知道她叫芰芰草,种在小园子的甬路两侧,很好成活,夏季时,开出粉红或紫红的一簇簇花来,也算好景象了,不过那时并没有用她来染指甲,而是待到果实成熟了,摘下来当一个个袖珍炸弹玩,握在手中,稍一用力,便啪的一下炸开,种子崩得四处都是,果壳变成弯曲的一瓣瓣,女孩子拿起来夹在耳垂上,像是一个个碧绿的小耳环了。前几天在集市上看见有卖三角梅的,说实话三角梅真不算讨喜的花,还在枝上便透出一种旧来,像是葛优那句“生下来就比别的孩子显老“的注释一样。可能越是这样,花期反而要长,长到他自己不恨老,别人反而替他恨凋了,也算尴尬。不过若用来比喻人生,这长久而平淡,到像是这世上绝大多数人的代言,所以我们也不要求全责备了。

觉得作者难得的一点是,他是深知草木本心的,全书娓娓道来,有情志却不主观绝对,他赞赏花草果蔬的可观可赏可食可用的性能,也尊重欣赏那些“没用”的树不香的花难食的果。读罢掩卷,让人平和欣喜,欣喜自己又知道了这么多(成长不就是无数个有知道了组成的吗),也更知道草木才是本心难折的呀,兰不会因为你誉之为君子而多香一分,朱槿也不会因为你怨无香而少开一天,榕树不会因你恨其不材而长直那么一寸,当然凤仙花也不会因为人类要救荒,而变得美味起来。在人类嚷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时候,草木就在那,花开花落,毁誉难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