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薛定谔之猫的读后感大全

薛定谔之猫的读后感大全

《薛定谔之猫》是一本由[法] 菲利普·福雷斯特 (Philippe Forest)著作,海天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薛定谔之猫》读后感(一):读书笔记:薛定谔之猫

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在黑夜里逮一只黑猫

我对薛定谔理论的理解停留在死猫活猫两个词上面,艾弗雷特的理论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准确来说是从来没有在我记忆里存在过。

我只能从情感方面来理解这本书。虽然我最开始是本着了解一下薛定谔的理论而把这本书从图书馆带回来的。

全书笼罩着一种绝望的范围,刚开始很迷惑,为什么作者要把黑猫写的那么离奇。后来发现原来书的主角以前有个女儿,女儿患了cancer离开了人世。在女儿离世的悲伤中,当主角看到一只猫的时候想起薛定谔的理论。在薛定谔的理论里面猫可以即是死的又是活的。在量子理论里面可以与好几个平行世界,所以他把对女儿离开的悲伤寄托在量子理论中的黑猫身上。也许在某个平行世界里他的女儿还在快乐的活着。

这本书读起来真的蛮艰难的,即使我是理工科的人,对量子理论有些许了解,但很多东西还是无法理解。所以就写了这么篇浅薄的书评,仅仅记录下自己的所感所想。

《薛定谔之猫》读后感(二):即在又不在

终于把这本书熬完了。一开始接触这本书是因为它的书名,作为一名文科生里的文艺青年,我对物理和科学,仍是有初恋的情怀。一开始还不是真正的知道什么是薛定谔的猫,一开始也不知道作者曾经有过一个女儿并且经历女儿的生死,一开始我还在怀疑作者的翻译功力……后来凭着豆瓣上的评分坚持着把书看完,才发现Philippe Forest并非是个无用之人只会无关痛痒地呻吟,在他的文字里,对女儿的爱和思念,对存在和不存在的思考,对那只莽撞的猫缠缠绵绵……一切融合在一起,切合得很是诡异。 在我差不多读完第二部的时候,有些坚持不下去,看有豆友提议从第三部开始看,便跳过去看了,便从此被作者的魅力给吸引住了——第一二部只是个铺垫,第三四部作者才正真地把情注入。 在第四部附近,薛定谔和艾弗雷特那近乎形而上学的猜测,突然联想到——假设那个猜测是真实的,而释迦摩尼一早就悟到了,从他的眼界里,他看到了一切皆空,为世人在痛苦中挣扎虚空的东西,大悲大悯之心,不辞辛苦地为众人奔波讲法(道)……想着想着,忍不住便湿了眼……

《薛定谔之猫》读后感(三):我希望薛定谔的猫是灰猫

披着文学的外衣,以物理之实,讲述人类哲学和生存之道。读起来不是太明白,如果我说自己读明白了,那一定是我没有读懂。但好象每一句话都有所指向,想起最近发生的事情,读着他的文字,竟然豁然开朗。对我而言,是治愈系的书。尤其书中这样说到:“当一样东西可以同时在又不在,同时以不同的方式存在,而这些方式又非此即彼,那么在与不在突然就不再是问题,而成了一种几乎违背逻辑的让人疯狂的观念。 ” 不禁感慨生活中让我感到疯狂的、违背逻辑的观念真的有很多,但如果是这样,它们的存在不过就是逼你疯狂,这就是它们存在的意义。突然有种被治愈了的感觉。

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它能以你想不到的方式启发你鼓励你。昨天是新生入学开学体检,一个人走路,一个人排队,一个人抽血,一个人拍x光片,终于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但又不愿做强力融入别人的人,也觉得一个人的自由状态再好不过。而后就看到有人抑郁自杀的消息,瞬间眼泪就掉下来。我想人生如果是一场旅行,没有人陪伴也一定要健康的走下去,安全地抵达目的地,快不快乐已经不重要了。人是一只能思想的芦苇,就算能思想,归根结底也不过只是一根芦苇罢了。风一吹就折,雨一来就断。如果够幸运,有许多同伴,也许能结成芦苇荡,也不过是等台风来的时候可以抵挡的时间长了几秒。

之前看到一句话,人生识字忧患始。默默地把这句话记在我的笔记本上,开始只是觉得这句话用字简练,越到后来就越觉得这句话的深刻之处,以至于每当一个人孤苦难度的时候脑袋里就会跳出这几个字。忧患如果始于识字,那么它也应该终于识字。于是抱着这样的逻辑,带着忐忑与不安来到图书馆,然后被书架上这本书的名字吸引,打开后更是被内容感动到痛哭流涕。每一句话都可以成为治愈我的人生法宝,就像之前读月亮和六便士一样,欲罢而不能。

不知疲倦的皮浪主义者。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便是灵魂的安静。

在目睹一只猫

《薛定谔之猫》读后感(四):从双相看《薛定谔之猫》

头次写,纯属个人看法与感想,高手路过求指点。

一只猫既可以是死的也可以是活的,在盒子没有打开前。因此在盒子关上时,我既处在生活当下,又置身事外。

我是我,又是另一个我,那另一个我也是我,他们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只不过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或许这两个世界构成了同一个世界,只是他们彼此如此陌生,成了相对封闭的两个世界,比邻之隔却若天涯之远。(此为书中内容)它们没有高下之分,任何一个都不比另一个更接近现实,他们看来我再现实不过,拥有常人的喜怒哀乐,然而我既感到自己的存在失去了本应该被赋予的意义,同时也失去了本应该被赋予的方向。我试着用语言与图画去描述它们,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与支离破碎。

一只猫自黑暗中消失,然后才是出现。一切始于黑暗,始于消失。我在黑暗中睁眼,开始思虑一切,于是一个世界开始消失,与之平行的另一个世界以其碎片为基础逐渐出现。或是一个月,或是一天,甚至一个小时,这个新出现的世界便归于混沌,另一个世界的大厦便又建立在了这篇曾经或为圣土的废墟之上。如此循环往复,在艾弗雷特的时空中形成永恒,永远在大厦倒塌后开始重新认识与建构一切。

我睡着了。我开始做梦,那么,我是谁?

梦里仅是一片虚无,没有熟悉或陌生的房子,没有间歇在脑海中出现的人,看不见曾经的喜怒哀乐,看不清前途却觉路途坎坷,那么,算了,我还是继续梦着吧!永远不醒来最好!

那么,我到底是谁?我曾幸福过,我曾悲伤过,曾经与未来取代当下成为赝品,就也是说,我曾经是鲜活的,流动的血脉中仍然蕴含着生命的气息,这律动的生命当归何处?它是必不甘心受制于毫无生气的虚无的,它不会在乎前途是布满荆棘或是悬崖峭壁,想闯出一身君子傲骨,却带着一身血迹灰飞烟灭。我想,傲骨是存在的,形灭而神存,它或许仅是沉睡于深渊某处。我还是醒来吧!

那么,我是熟睡还是清醒?是在梦境还是现实?哪个是真正的我?

我于书中寻得答案,薛定谔的盒子未打开时,两种状态相辅相成,便是我。

《薛定谔之猫》读后感(五):感觉和王阳明的心学的理论很像。

有段时间我对薛定谔的猫,这个量子物理的理想实验起了极大的兴趣。

于是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后,我果断买下了它。

本书的背景是在远山的一个日本活体实验基地“九日”

开头讲得是被日军关押的战俘逃跑,然后追捕的故事。是以多人角度来写的,这也正是让我很佩服作者的一点。

就个人来说,我是挺喜欢这种多角度描写,因为这样读者才会从中得到更大的线索,引人探究和思考。

而作者就很善于把不同时间的人物和时间线在一个点重合。

比方说雷子,邵德,曹正等人他们是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人物,却因为许多事件,机缘巧合的碰在了一起。

整个远山,就像是一个放大版的薛定谔的猫实验。它以水源为分界线,由三个平行世界构成:活物,死物,生与死的叠加。

文中多次提到了意识,在南造云子那段尤为明显。她让她的孩子们跨过河流。到进入活物世界,而她自己待死死物世界。

“孩子们在我的视线中跳动着、撕咬着,然而我却看不到任何生物。我之所以能够看到孩子们的身影,是因为他们在我的意识里客观存在着,我确信他们是在那里移动,所以他们才会在我的视线里出现。

相反,如果在我自己的主观意识里,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那么,这一刻,河流对面应该就是了无生气,什么生物也看不到的。”

文中对于物体存在的解释是,我之所以能看见你,是因为你之前就存在在我的意识里。

就像薛定谔的猫这个实验一样,如果你不打开箱子,你永远都不知道这只猫到底是死还是活,它就会处于生与死的交叠状态。

就像王阳明的心学中。一日,王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了。

翻译:有一次,王阳明游南镇,一位朋友指着山岩上的花树问他:天下没有心理意识之外的事物,那么这花树在深山中自己开放自己凋谢,和我的心理意识又有什么关系呢?王阳明回答说:你没有看到这花的时候,这花和你的心理意识都是一样虚无的;你来看到这花的时候,那这花的颜色就真实清晰起来,就知道,这花不在你的心理意识之外.

这本书以一个巨大的宏观角度来向我们详细的描写了薛定谔的猫理论,和平行宇宙论。

这本书虽然描写很生动,也很引人入胜。但是剧情不完美,到了最后把一切都炸毁了,有种自暴自弃的感觉。不过还是其中对薛定谔的猫的理解还是很值得看的,推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