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因斯坦的骰子和薛定谔的猫读后感100字

爱因斯坦的骰子和薛定谔的猫读后感100字

《爱因斯坦的骰子和薛定谔的猫》是一本由[美]保罗•哈尔彭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3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因斯坦的骰子和薛定谔的猫》读后感(一):探索统一理论的两位亦敌亦友的大师

第一推动这套丛书是本人最喜欢的书之一,收集了科学界的顶尖级大师的著作和研究,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最有启发性的图示、最少的数学公式来阐述介绍世界科学理论的思想、前沿和历史,触动思想心灵,开阔想象维度,发现宇宙自然的和谐之美,实在是难得的一套丛书。在《第一推动25周年纪念版》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疯狂的宇宙》《狂热的追求》,还有由大名鼎鼎的罗杰·彭罗斯著作的《新物理狂想曲》等等,都让人爱不释手。本次新出版的《爱因斯坦的骰子和薛定谔的猫》更是让人望眼欲穿,终于面世,值得细细品味。

爱因斯坦曾称“上帝不会掷骰子”,薛定谔疯狂的思想实验,使他的猫既死又活。宇宙运行的本质,是遵循统一、精确、秩序的规则,还是量子随机、模糊、混沌的结果?牛顿力学以决定论、确定性,认为宇宙运行就像完美的机械钟表,不带有随机性,尤其是引力的应用,麦克斯韦将电力和磁力整合,开创了力学统一的观念,又发现真空中电磁波速度与光速相等,断定电磁波和光波是一回事。后来人们知道了四种基本力,爱因斯坦和薛定谔都试图实现更宏大的统一。本书从宇宙的机制开始,站在牛顿和麦克斯韦的巨人肩膀上,他们两人都希望探索描述自然世界的统一方程,在这过程中相互启发,亦敌亦友,并但最终未能实现他们的理想,即便这样,也已为人类科学探索史写下令人惊叹的一笔。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而理论,永无止境”,在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的艰辛工作之后,新发现新理论层出不穷,上帝粒子的发现、标准模型的胜利,更多新的基本粒子被发现,新的理论也呈爆炸式发展,超对称性、超弦理论、M理论和额外维度等等,展现了数学之美,对称性和完整性。但作者还是认为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对先辈们的著作、科学研究进行深层次、反思性的、冷静的阅读,思考物理学当前的状态和未来的方向。

《爱因斯坦的骰子和薛定谔的猫》读后感(二):爱因斯坦的骰子是啥?

先来理清一个问题,爱因斯坦的骰子是什么?薛定谔的猫现在可以说非常流传,不管网络玩梗或是科幻著作,常常能听到关于薛定谔的猫这一理论,但与之相对的,爱因斯坦所说的“上帝不会掷骰子”却少为人知。

上帝不会掷骰子,就简单而言,也是至今流传较多的版本,即爱因斯坦认为,世间万物都有一定的规律,不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任何宏观上的不确定性,处于微观角度都能找到其因。类似于较玄的因果论,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但要想理解爱因斯坦这句话,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语境,以及所指之处。量子力学的研究尚不成熟时,玻尔的学生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原名为“不准确性原理”,指的是不能同时测量出一对特定的可观测对象的值,比如位置和动量,比如时间和能量,对其中一个量测得越精确,另一个量就会越模糊。对于这个过程的描述其实在世上非常有名,叫“波函数坍塌”。

爱因斯坦对此提出反对意见,故而说了“上帝不会掷骰子”这一句话。从本质上来讲,玻尔与海森堡坚持的是从量子力学中的概率性事件衍生出的宇宙万物发生的不确定性,而爱因斯坦坚持宇宙万物的发生一定遵循某一规律,任何事情背后都能找到其原因,也就是逻辑至上的决定论。从哲学上来讲,爱因斯坦坚持的是世间万物的未来都已被确定,而玻尔则相信未来是不确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问题上,薛定谔与爱因斯坦是同一战线的,他坚持的是一个连续性、随机性的解释,并坚定认为原子物理学应当是可观察的,且在逻辑上是有一致性的。薛定谔的波动方程包括了因果性、连续、决定论。当然,薛定谔提出“波函数坍塌”的悖论,即薛定谔的猫,也是对哥本哈根派的反驳。

以上内容,一部分出自于保罗·哈尔彭所著的《爱因斯坦的骰子和薛定谔的猫》。显然,这是一部与量子力学有关的科普书,在介绍“上帝掷骰子”与“薛定谔的猫”之前,作者详细地介绍了这两位伟大的科学家生平,用故事的形式讲述,故事中穿插了两人的重要理论作为科普知识。书中写了一些与科学家有关的历史趣事,作者也做了注释,表明这类事情有据可查,同样的,对于爱因斯坦与薛定谔的一些言论,作者也做了注释,可见此书之严谨。

爱因斯坦与薛定谔都是支持决定论与逻辑性,但后世的“延迟实验”却证明了他们是错的,不仅如此,延迟实验完全颠覆了世上的因果论、逻辑性,在微观世界中,一个小时后做出的决定可以影响光子一个小时前的状态。当然,有人曾提出,爱因斯坦并不是单纯地坚持决定论,而是认为量子力学理论是不完备的,有我们尚未发现的逻辑与规则。

孰对孰错?后世便知。

《爱因斯坦的骰子和薛定谔的猫》读后感(三):简记

第一推动丛书,是一套在我购物车里放了几年的书,说来惭愧算上这本也就读过两本。虽然毕业后疲于奔命但对物理这门横跨宏观与微观的玄学始终充满想象,悬而未决的统一场论如同哥德巴赫猜想一样令人着迷。

科学不仅仅属于某一代人,甚至不仅属于20世纪,科学普及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我努力在做的事。本书虽然基本不含有什么公式,且以叙事为主,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理解起来仍然会很困难,可以作为《上帝掷骰子吗》等科普读物的进阶阅读。(没看懂书上的再版是什么意思,25周年套装49本的物理学只出到14,而这本编号为16与前面并没有重复。)

讲到爱因斯坦与薛定谔就不得不想到索尔维会议那张经典的合影,让我第一次意识到推动整个物理的学的人们居然生活在同一时代。

E.薛定谔 W.泡利 W.海森堡 H.A.克莱默 A.H.康普顿 L.德布罗意 N.波尔 M.普朗克 M.居里夫人 H.A.洛仑兹 A.爱因斯坦 等等

爱因斯坦认为现实世界存在一个安静的、毫不动摇的真理,与牛顿物理学一样,麦克斯韦的物理学也是有完全确定性的。而薛定谔却对如何用公式描述物理世界非常痴迷。这样看似敌对的两个人发展出不同的系统。从人们很难理解但最根本的光速不变原理,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到洛伦兹变换,才有如今像《星际穿越》等科幻电影中浪漫的想象。将时间与空间融合的想法简直惊为天人。从闵可夫斯基发现电磁力与引力的相似之处,爱因斯坦得出广义相对论,再顺理成章的尝试把这些力都统一起来。

在这本传记一样的书内,在物理学发展的脉络中,同样充斥着科学家们为“人”的一面。你能看到马塞尔·格罗斯曼提供的数学框架,像扎克伯格一样的人生经历,你能看到两个老渣男的风流趣事,甚至还有战争对科学的摧残。你可能会由此对科学家的印象大有改观,但我还是想说一句,作品与作者要分开,科学与艺术都是世界。

我愿意相信统一场论是存在的,且会是一种极简优美浪漫的形式,就像各领域的欧拉公式一样,诞生于天才的一个令人赞不绝口的想法。我曾一直觉得复变函数的欧拉公式最美,直到看到投票说它只能屈居第二,第一的公式在高中阶段完全没有提及,直到大学物理我才得以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用完美的微分形式将电与磁统一。虽然统一场论的推动看似停滞不前,只有前几年的希格斯玻色子打破僵局,但从历史的尺度看仍然是爆炸式的飞速前进。我还是认为科学的大步迈进始终需要天才的诞生,一众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只是在框架上添砖加瓦,对称与统一的梦想终会实现。

《爱因斯坦的骰子和薛定谔的猫》读后感(四):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句话被创造出来,是用来吐槽某些科幻作品中的胡说八道。但是,在历史上,量子力学的诞生意义重大。

1900年,开尔文男爵在一场名为“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空的十九世纪的乌云”的演讲中说:“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

这两朵乌云,分别来自光学和热学,前者出于寻找以太的失败,后者来自紫外灾难对热学的冲击。这两朵乌云,分别导致了后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

第一推动系列的经典书籍《爱因斯坦的骰子与薛定谔的猫》,就对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前世今生进行了详尽而生动的讲述。

这本书属于物理学史,主要篇幅集中在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人或许对科学史嗤之以鼻,但科学史是科学的一部分,除了了解各种高深的理论,了解它的历史也是必要的。

麦克斯韦那诡异的方程组,挑战了传统的经典力学;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否定了以太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爱因斯坦凭借天才般的创造性,提出光速不变,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后来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从此,时空成为一统。

在那之后,相对论也在闵可夫斯基、汉密尔顿等人的努力下不断完善,神奇的时空坐标系、水星进动验证、预见暗能量,一幅时空画卷徐徐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关于爱因斯坦的趣事,比如,以前他兴趣在欧氏几何,并不喜欢非欧几何,后来才发现非欧几何在自己的理论中发生了重大作用。

量子力学这一边,从普朗克的能级分立,到玻尔的氢原子模型,再到后来薛定谔的波动力学、海森堡的矩阵力学,量子力学的大厦也一层层建起。而薛定谔的那只猫,不仅是量子力学的思想实验,更启发了许多科幻作品。

在量子力学这里,这本书有一不足之处,没有讲有关双缝干涉的内容,双缝干涉实验-延迟选择实验-路径擦除实验,这三连暴击,带来了关于因果论的恐慌,对这一点,人们始终没能解释清楚,以至于费曼觉得没人真正能懂量子力学。

爱因斯坦与薛定谔两人,一生关系密切,互相汲取思想的精髓,也有过思想的碰撞,以及其他冲突,但最后,两人归于和好。这两位分属两个领域的巨匠,各自在物理学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爱因斯坦的一生,有固执的一面,他坚决不相信上帝会掷骰子;同时,他也有清醒的一面,在量子力学的狂热中,他清醒认识到,量子力学具有极大不完备性。书中也澄清了一些关于爱因斯坦的谣言,比如爱因斯坦和原子弹实际上并并什么关系。

在书的最后,我们也看到了像爱因斯坦与薛定谔这样的大咖们在大一统道路上的不懈努力,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暗物质,反物质,标准粒子模型,人们从未放弃将引力与其他几种力统一。

直到弦理论的诞生,才将引力真正纳入大一统框架,而我们的时空,也因分裂为更多维度而更加深邃。至今,超弦论依然是十分迷人的理论。

而今,引力波、黑洞照片,各种预言也在逐渐验证实现,人们将继续沿着前人的道路,去探索科学的终点。

《爱因斯坦的骰子和薛定谔的猫》读后感(五):看科学大佬的论战,带我们进入量子世界的大门,认识另类的物理学

当1900年,英国科学家开尔文勋爵宣布在物理学上空,只剩下两朵乌小云的时候,当时的物理学界一片欢呼。甚至于认为物理学的知识已经穷尽,所有的现象都接近完全掌握,人类唯一无法得出全宇宙的真相,仅仅是因为这些数据太过庞大,远远超出了计算的能力,如果可以计算,那么宇宙将再也没有秘密。 但真的是这样子吗?正是这两朵乌云,在经典物理学的上空,波涛翻滚、电闪雷鸣,乌云遮盖住了天空。经典物理学颠覆性的时刻也就到来了。而提到颠覆经典物理学的科学家们,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爱因斯坦和薛定谔,正是他们的工作和发现,让经典物理学走出了曾经的世界,走进了量子物理学的世界。

一直以来,物理学界都在追求确定性的答案,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开始了认识宇宙的第一步,而引力、强力、弱力、电磁力相继被发现和证明,物理学家的确定性越来越明确,但直到量子理论的提出。 量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不连续的能量子,是能量的最小单位。最早由普朗克提出,但真正用来解释物理现象而且最出名的当属爱因斯坦对于光学的应用。在1905年,爱因斯坦在他的论文中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光量子”概念正式被引入理论之中。而他的这一种假设,完美的解释了很多光学现象,比如双缝实验,但是光即使波又是粒子的假设完全打破了经典力学的认知范畴。这种解释是对经典力学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但在后续科学家们又在这种假设下不断把量子理论发扬光大,特别是薛定谔的贡献,他建立了量子波动力学,把量子理论发展到了量子力学阶段,真正应用于物理学世界。

在量子物理被建立起来之后,爱因斯坦和薛定谔就是其中两个中坚力量,他们热衷于完善量子理论,让经典物理的那种确定性构建成量子物理的世界。关于物理学的确定性,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上帝不会掷骰子”,也句话成为物理学界的经典,当然这里的上帝指的是自然规则,爱因斯坦不满足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他毕生都在追求着完善这一理论。 同样的薛定谔也在量子理论中深入研究着,他最为著名的思想实验就是薛定谔的猫。在这个实验中,把生与死、把确定与不确定发挥到了极致,也正是这一思想实验,让人类细思极恐,让量子理论真正进入大众的视野,受到世人的重视。 同样处于量子世界的两位科学家,同样打破经典物理学的科学家,同样致力于物理学确定性的两位科学家,他们的一生都为着物理学事业而努力着。他们合作过,他们心心相惜过,但两个人又因为观点不同而论战过,相互攻击过。他们的两个最著名的论据也就是战胜对方的武器,到底的掷骰子的上帝胜利还是困在箱子里的猫胜利呢?也许在量子力学的世界中,他们都失败了,量子世界还有着太多的未解之谜,还有着太多不确定性,等待着科学家去解决。 但他们之间的的故事到达是什么样子的呢?美国科普作家保罗•哈尔彭,用一部科普著作来真实记录和还原了两位著名科学家的人生、研究和他们的论战观点,而这本《爱因斯坦的骰子和薛定谔的猫》就用他们的两个最著名的论据来作书名,即是对于他们最著名功绩的褒奖,也是对于他们对于确定性的观点的说明。

现代的物理学界,现在对于宇宙的探知,更多基于量子力学的理论,关于黑洞,关于暗物质,关于暗能量等等的研究,都是在量子理论提出后,在经典物理大厦出现裂痕之后出现之后而开始研究,而这也成了科技的第一推动力,有着大量的研究基于此理论。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的贡献也就更值得纪念,而这一本关于他们的科普著作进入第一推动力系列图书,也就可以理解了,也就更值得我们阅读。当然不用担心看不懂这本书,毕竟这是一本科普著作,不是科学著作,普通读者还是可以看得明白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