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果种子不死》读后感1000字

《如果种子不死》读后感1000字

《如果种子不死》是一本由[法] 纪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种子不死》读后感(一):写给上帝的书

在读窄门与背德者时,暗自猜想纪德应该是天蝎座,忧郁矛盾敏感克制同时也充满欲念,同是身为天蝎座的我在纪德的书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而在读食粮时,又看到他大肆宣扬燃烧生命追求自由与本性,炙热的文字又使我渐渐觉得他或许是射手座。

读完了种子后便越发迷惑,上卷描摹的少年忧郁细腻充满古典气息,笼罩着禁欲色彩;而下卷的青年时代可谓是放荡淫靡,正如他自己认识的他是个"欲壑难填的魔鬼",令人不禁怀疑非洲的土地真的有这么大魅力?让兰波流连忘返,让吉姆莫里森魂牵梦萦…

终于我得到了答案,11月22日,恰好是天蝎与射手的分界。一切都得到了最合理的解释。

很多人不喜欢纪德的"流水账"风格,但对我而言恰恰是这种平铺直叙最为打动我,这些没有结构技巧的文字保留了纪德生活的本味,让我融入了他的记忆。

事实上我十分享受这样的阅读体验,以前读过卡夫卡的日记也有类似的感触。而不同的一点在于卡夫卡写日记并没有意识到读者的存在,但纪德却不同,他的坦诚、毫无保留令我讶异,我能够理解解剖自我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而纪德却能做的如此彻底(连一夜五次都写了出来),这甚至使我感到不安,我真的有权利有资格如此轻易地探视他的生活?我畏缩的想法在纪德真诚的畅述下显得多么卑微蹑手蹑脚。

我只能说这是他写给上帝的书,上帝是有权成为他真正读者的唯一人选。

从寒假到现在一直在读纪德,感受之强烈仿佛使他的回忆刻入了我的生活,不过我想是时候道别了,这个种子已然埋入了我的心底。

出生在深秋的人,在凛冬中相遇,在春光中作别…

ps:第一次在豆瓣写书评不喜轻喷

《如果种子不死》读后感(二):纪德自传

1.《如果种子不死》,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 1869-1951)的自传。纪德是法国文学的重要人物,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同性恋权利捍卫者。

2. 这本书写于1925年左右,讲述了纪德从童年至青年(26岁左右)的忧郁、羸弱、敏感、困惑、焦虑、矛盾、固执、觉醒、直接与纯粹。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有10篇,描述了纪德从童年到20岁左右的生活,感叹于那个时代欧洲新教知识分子家庭对孩子文学与艺术的培养,很多细节和心理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一个孩子徜徉于美好事物之间的那种渴求与享受。第二部分只有2篇,青年纪德通过旅行与写作唤起对自己同性状态的觉醒,全书以母亲去世、与表姐订婚结束。

3. 纪德的一生是矛盾和斗争的一生,从他很多作品(如《地粮》、《背德者》、《窄门》)中都能感受到这种冲突、对抗与痛苦,书中也将他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与这些作品的诞生串联了起来。但同时他也是阳光而快乐的,“对真理的大无畏热爱和敏锐的心理观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和处境”。他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些截然不同对我施加着相互矛盾的影响。我常常认为,我是被迫从事艺术创作的,因为只有通过艺术创作,才能使这些极不相同的因素协调起来。......那些杂交的品种,由于种种相互对立的要求在他们身上相互中和的同时,得以共处和壮大。”

4. 青少年纪德的生活中时不时闪现出牛人的身影:儿时的玩伴是基佐的外孙;14岁时母亲带他听鲁宾斯坦;20岁便结识了著名的文学理论家马拉美、诗人保罗·瓦莱里、画家惠斯勒;出去旅行的途中遇到了几个画画的小伙子,其中一人是高更;和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代表人物泰纳是邻居;和他经常一起聚会的数人中,后来有三个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相信真是疯狂。但王尔德在他生活中好像只是个打酱油的,没有传说中那么重要,哈哈。

5. 遗憾的是翻译得不是很好,很多地方很生硬,传递不出自然舒畅的美感,只可惜自己法语太差。不同的语言可以让你看到不同的文化和这个世界的不同面向,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如果种子不死》读后感(三):你宝贵而不可替代

“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掉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粒子来。”《圣经•约翰福音》这样说。纪德用“如果种子不死”做他回忆录的名字,大气地不行。与其死而湮灭于众生又福泽另一群无名之辈,纪德宁愿对耶稣的福音嗤之以鼻。这是以己之力翻覆世界的宏大气象,这气象足可比作特斯拉惊世骇俗的无线电输电技术:把地球作为内导体,电离层作为外导体,用放大发射机在地球和电离层中建立共振,天地就成了谐振腔。(郝景芳)谁说敏感者只能改变其内心?纤细的内心情感与社会性的违背本身就挑战了世俗,纪德向内探求,最终震撼世界。

如果将纪德此生几分,我分为:“幼稚状态的浓重黑暗”、“学习生活的特立独行”、“写作生涯的迷茫”和“非洲放飞的天性”。

纪德晚熟,鲜能了解人情世故,而始终坚持着一套他身上的“天职”赋予他的观照外界的眼睛——它们在某些时刻是盲的,有时却洞若观火,这导致他人生前三段的混沌。他能看见街上的阳光和蝴蝶,看见父亲房间地毯的富丽,草丛里的各式昆虫,却看不见世人的道德规范。波德莱尔给诗人唱《祝福》,说“他与风儿嬉戏,他与云彩说话,在十字架的路上唱歌与陶醉;他朝圣的途中,精神跟随着他,看见他快乐如林中鸟而流泪。”纪德固执地停留在蒙昧时代,那时恶不称其为恶,只是一种复杂的印象,所有乐、忧只是一种概念——这被他的回忆文字表达地淋漓尽致。上帝造出诗人,世人不容而天使护佑,于是天眼开而万物尽美。

我最惊诧也最喜欢的便是书中另起一卷的非洲漫游,此时他脱出黑暗,此时他的感情直率、热烈、随性,甚至背德。纪德在非洲突尼斯城体验到他人生极大的欢愉。他对这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加解释辩白,毫无遮挡或道德判断。欧洲大陆和天主教的教化在那时都无关紧要,他徜徉在此生欢娱。他与王尔德交往,作出最中肯的评价:“王尔德用造作的外表掩盖着他最真诚的情感。这使他令许多人无法忍受,他不愿停止做戏,大概也做不到。不过他演的真实他自己这个人物,角色本身是真诚的,一个魔鬼不停地给他提词。”我感到震惊于王尔德的自白:“我想有一个朋友,但只剩下情人了。”纪德记叙王尔德的同时,实际上披露了一部分的自己。他热烈张扬的求欢与他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不过他最后归于沉寂,而王尔德却走向深渊——纪德的另一半也一样。

“我这个欲壑难填的魔鬼所娶的却是苍天。”

如果种子不死,但种子仍然会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