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推着妈妈去旅行读后感锦集

推着妈妈去旅行读后感锦集

《推着妈妈去旅行》是一本由樊蒙 / 孙伟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推着妈妈去旅行》读后感(一):行动起来

刚刚已经写了一个小几百字的短评,搞得这个长评不知道如何下手了。记个账好了。

在N年没有去过实体书店后的一天,我走到新华书店,本来是打算买本加缪的《希绪弗斯的神话》装一下文艺青年,没想到转了半天没找到加缪,新华书店电脑里查了也没加缪。在推荐书目还是畅销书目那里偶然看到了这本书。不知道是那里吸引了我,蹲在地上看了好久,竟然买了回来。估计这本是我多年来看的唯一一本非名家的作品了。

开始看的时候,我一直不能抑制我作为一个典型浮躁2B90后的吐槽心理,觉得有毛可感动的,不就是推着从北京走到了西双版纳么,到底是哪里感动?是徒步走了辣么远的路程?还是一路上推着?出门干什么要发辣么多条微博引起别人关注?

然而事情并不是这样。当我读完了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得不说,这其实是一本不错的书。

作者写作的文笔可能只能算是中下等的水平,但是写的的确很真实。他并没有夸大自己在旅途中的痛苦,也没有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伟大。相反,他的立足点一直很正,他也从来没有认为自己的行为多伟大多感动中国,帽子都是别人给他戴的。可能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看书的时候体会不到作者的路是多么的难走,是有多么大的毅力,而我们没体会到的,不一定就是不存在的。

------------------------------

本来后面还打了一半的字……一个网页无响应给吞了,算了~就写到这里好了~

《推着妈妈去旅行》读后感(二):寸草心亦能报得三春晖

如果要择取几个词来形容我对《推着妈妈去旅行》的感受的话,或许震撼、感动、自惭形秽能够表达万一。

我震撼于作者樊蒙能够舍弃大城市的工作,义无反顾地推着妈妈徒步旅行。这份勇敢这份对母亲之爱鲜有人能做到。以前的时候,有人说80年代的孩子是一个尴尬年代的孩子,既不能吃苦又不时尚,但是樊蒙之举让我认为这种看法完全是错误的。不论哪个年代的人,都会有优秀的人、有能吃苦耐劳的人。而樊蒙不但是80年代的俱佳代表也是其他年代之人的代表。他的舍弃、他对母亲的爱无一不向我们诠释了稳稳的正能量。

我感动于樊蒙能够不嫌弃妈妈的疾病,而带她徒步旅行。中国有句俗话叫“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儿女是嫌母丑的,曾经的电视剧《丑娘》说的就是这件事。樊蒙以自己感动于世人的举动向我们阐发了什么叫“儿不嫌母丑”!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一种态度,一种对待父母的态度!人生短短几十载,为人儿女者,唯有像樊蒙一样,才不会留下遗憾!

我之所以选择自惭形秽这个词是因为我也有父母,但是我从来都只是说说带父母去旅游,但是从来都是觉得自己忙,一拖再拖,从来没有实现过。而我一年还有近三个月的假期,这与樊蒙一比,我实为不孝之极!如今,读了《推着妈妈去旅行》,我想,今年,我不会再拖!一定要带着父母去海边走走、去看看故宫……

就文笔而言,《推着妈妈去旅行》自然是逊色于专职作家,既不灵动又不时尚。它有的仅仅只是质朴的记录式的语言,然而这语言无时无刻不是围绕着妈妈而写,这种充满了孝心的质朴语言比世界上任何华丽的语言都能打动人。在这种文字中,我们随着樊蒙母子俩领略了旅途的风雨、风光、心情……

《推着妈妈去旅行》读后感(三):《推着妈妈去旅行》爱相随,游天下

每一次的旅行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游在旅途,行在四方,赏在路上,情在心中。也许不同的旅途中会发生不同的故事内容,但是我们很多的时候都会乐于在游览完后细细品味和感受旅途中的幸福时光,分享和记录下旅途中的点滴美好。

今天,爱好旅行的我更是借助着一本独特的旅行手册《推着妈妈去旅行》聆听到了一个超级感人至深的游记人生。旅行可以走遍释放,旅行可以有不同的旅途同伴。在这本书中所要讲述的则是一个更加难能可贵的旅行故事。80后北京青年和身患残疾的妈妈从北京到西双版纳,徒步3359公里的心灵之旅。还有意外收获的爱情。如此独特的旅行拍档,如此感人肺腑的深情之旅,带给我们书外读者的是除了美景,更是深切爱意的游记。尽管以往游记类的书册看过不少,但是如此与众不同出发点的旅行着实难能可贵。阅读这本书,身为读者的我们除了感动外,更多的还是扪心自问的反省。书中的80后青年如此孝顺地陪伴母亲去旅行,身为同龄人的我却资金还在和父母索取帮助。而又忽略了陪同父母们走出去放松下心情的需求。读着书中感人至深的真人真事,于时下忙碌的年青一代无疑是一个典范引起大家对父母长辈们的关注。旅行可以让我们释放心情;旅行更可以让我们表达孝意。在这本书中,除了深刻的故事外,它同样带给我们的是作者和母亲沿途收获的美景和美好。一幅幅的照片,一段段的深切,引发读者们的共鸣。

一本好书带给读者的意义是深远的。在这个越来越变得快节奏的社会,在这个年轻人因为忙碌而逐渐忽略老年人的时代,《推着妈妈去旅行》给予我们的时候无穷的视线正能量。让我们在品味“爱相随,游天下”的美好时光中,同样也积极行动起来,献上自己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共同领略这世间的旅途美景!

《推着妈妈去旅行》读后感(四):趁父母尚健康,做点什么吧

北京到西双版纳,3300多公里,不要说徒步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妈妈去旅行,就是真正能陪着自己的父母,以正常的交通方式前往旅游的,又能有几人呢?

孩子幼小的时候,从离家较近的公园开始,父母便会经常带着孩子去逛逛。随着孩子渐渐长大,逛的距离也在延长,直到领着孩子到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去旅游。这已经成为当今天下父母对孩子成长教育的一种方式。可是,我们又有几人能在父母身体尚能承受长途旅行的时候,去认真地规划,陪着他们到想去的地方走走、看看呢?

“百行孝为先”,我们大多数人也不是不孝顺,可这种孝顺与父母对子女的爱相比,不知打了多少折扣。

读过本书,很是让我们汗颜,与樊蒙的条件相比,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做得更好呢?当然,对父母的爱和孝不仅也不必限于旅游一端。“推着妈妈去旅游”的故事更多的是给我们一种思考、一种启迪——趁父母尚健康,做点什么吧!

读过本书,留下印象很深的还有书中引用的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不知是谁说的,但与我的内心颇为契合。爱好读书,不正是为了安顿自己的灵魂,让灵魂有一个自由的栖息之地吗?虽然整天的生活就是单位与家的单调循环往复,身体不能获得行走的自由,但读书让灵魂得以自由行走。每天,徜徉在书中,和创作书的智者对话,汲取心灵的营养,抚慰和润泽被工作和生活磨糙了的心。这句话,说得太有道理了。

文字指瑕:

1.版权页,内容简介第四行“阿甘”的引号字体不对。

2.第025页,第四段有“我睡眼蒙胧地走出屋”,《现代汉语词典》没有“蒙胧”一词,此处“蒙胧”当用“蒙眬”或“矇眬”,表示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3.第027页末段、第032页第三段、第五段皆有“树荫”,第083页末段有“柳树成荫”,第091页倒数第二段有“绿树成荫”,这些“荫”皆当用“阴”。 根据1985年12月由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播电视部联合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荫”统读“yìn”,“树荫”、“林荫道”应作“树阴”、“林阴道”。

4.第046页首段第二行、第050页首段第四行皆有“将将”,此为方言,与书的语体风格不协调,宜用“刚刚”。

5.第057页倒数第三段末行有“姿意谈笑”,“姿”当为“恣”。

6.第131页,第三段第二行有“汽车都被坐得都变了形”中,第二个“都”应删除。

《推着妈妈去旅行》读后感(五):爱之旅在路上

看到《推着妈妈去旅行》腰封上:别让爱你的人等太久,现在就带上最爱的人出发!封面樊蒙推着身体不便的妈妈前行在未知的旅途中,妈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也许是妈妈这辈子最灿烂的笑容,樊蒙在书中妈妈在家除了“偷菜”还是“偷菜”,很久没看到妈妈的笑脸,在加上那段时间与相恋4年的女友分手,奶奶离世等,心情极其不好,和妈妈说要出去走走,因妈妈说带上我一起,想去魂牵梦绕的地方-西双版纳,想去摸摸大象的鼻子、看看孔雀开屏;樊蒙似乎感觉到妈妈的梦想,平时因工作忙碌,也极少与妈妈沟通,本来只需一次旅行,目的地无所谓,因妈妈改变想法,且两人达成共识—徒步旅行。说走就走,利用两天时间规划路线,分工购买各种能想到的装备,同时递上辞职报告;也许你会说樊蒙是一时冲动,但他却做到了,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亲手去实现徒步旅行。带上妈妈去旅行,传递给我们正能量,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大家会经常说我也想出去旅行,没钱没时间,钱时赚不完的,时间不是没有,只是我们没那种魄力放下现下的一切,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更别说带上日渐变老的父母,不是在说你,也是在说我自己。也让我想到央视的一则公益广告,别让爱成为等待,妈妈由年轻变年老,旁白等你毕业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婚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孙女: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您享福;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子女做打算,而身为子女的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呢?成家立业后,只想着工作,想着自己的小家,忘记了父母。

樊蒙却做到了我们所不能,推着妈妈步行3300多公里,途径六省,历史100天,从北京走到了彩云之南-西双版纳。在烈日炎炎的夏日,走路都一身汗,樊蒙却推着妈妈及装备重达100公斤,且道路状况崎岖,上坡、山路、“水泥”道路等,带着对妈妈的爱和毅力,樊蒙一步步走下来了,感谢网络和媒体,更多的人知道了樊蒙和妈妈徒步旅行的心灵之旅,大家纷纷送上爱心和祝福,这只是一部分,其实更佩服的是樊蒙的行动力,做我们所不能,樊蒙给我们带来一种能量,不是我们力不所及,而是缺乏敢于冒险的精神,瞻前怕后,我们之所以喜爱看游记类书籍,把自己的旅行寄予在他人身上,通过他人的眼睛看世界,为什么不自己行动亲身经历呢?每个人的阅历不同,感受也不同,有时旅行的目的地不重要,关键是旅行的过程。确实,如果樊蒙不亲身经历,怎么知道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呢?加油站员工送饮料,卖瓜大爷赠送甘甜西瓜,饭店大哥来回两趟送饭,小朋友送葡萄等等,一路上碰到许多新鲜事,遇见形形色色的人,这些都是人生阅历、旅途中的一笔财富。途径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贵州等地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壮丽美景,古色古香的少林寺、荆州、壮观的黄果树瀑布等尽收眼底,还有一路上的未知困难,都被樊蒙笑对;不觉间走到了云南,来到了景洪-西双版纳,体验了魅力四射的民族文化,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好朋友,还收货了爱情。

《推着妈妈去旅行》用半天时间读完,樊蒙与妈妈的爱之旅,感动我们的仅仅是亲情吗?更多的是徒步3359公里的心灵之旅的毅力和动力,浮躁的社会下,浑浑噩噩的生活,心灵变得空虚,旅行能给我们带来一种空前的存在感,旅行,洗礼身心,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心胸也会变得越来越宽广,未来的道路很迷茫,只要我们坚信,勇敢向前迈步,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别再犹豫,让自己在路上,心灵或身体,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现在如果还没魄力身体在路上,就先来个灵魂的洗礼,多阅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