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妈妈去旅行了》读后感100字

《我的妈妈去旅行了》读后感100字

《我的妈妈去旅行了》是一本由[法] 让·勒尼奥 编 / 埃米尔·布拉沃 绘著作,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妈妈去旅行了》读后感(一):爱,从未缺席,却需学习——读《我的妈妈去旅行了》

每个人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都想方设法给予孩子最好的爱与关怀。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如何做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好的。比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亲友的别离,甚至亲人的死亡。当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对孩子解释“分离”,诉说“死亡”呢?这本由法国作家让·勒尼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而编写,法国漫画家、插画大师埃米尔·布拉沃绘制的《我的妈妈去旅行了》是一本温暖中又充满淡淡忧伤的绘本。其中没有呆板的说教,有的只是作者娓娓道来的一段童年的经历。

故事的小主人公——让在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妈妈,让与他的爸爸和弟弟相依为命。亲人们为了不让孩子过早的承受失去妈妈的痛苦。为了保护孩子,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妈妈去旅行了。让在憧憬、疑问和谎言中成长。邻家小姑娘米歇尔知道这件事后,开始以“让的妈妈”的名义给让写明信片,然后读给还不识字的让听,而且对让说:这是个秘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秘密越来越可疑,最终,让对妈妈的去向得出了自己的答案:“妈妈就像是圣诞老人……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已经不再相信这些了……”我们相信,长大了的让不仅知道了妈妈的去向,知道了送给自己和弟弟圣诞礼物的圣诞老人就是爸爸,我们还相信,长大了的让一定能够感受到家人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我的妈妈去旅行了》除了就“当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对孩子应该如实相告还是善意隐瞒”这一严肃而重要的话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恰如其分的展现了大人和孩子两个世界的巨大不同。它让读者清楚地看到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从而力图填补那些让成人和孩童的心渐行渐远的裂痕。大人认为的“好”未必真的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在孩子出现一些极其微小的创伤的时候,家长希望借助于“心理咨询”或者“儿童精神病诊所”,而孩子需要的也许仅仅是和家人、和小伙伴在一起,只要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享受“爱”,他们便能从“爱”中汲取力量,慢慢成长。

这是一部用心的作品。作者以一个7岁孩子的视角,描述了生活中的若干片段,真实呈现孩子的私密世界和内心独白,有笑有泪,语言充满童趣。故事现实而温柔,风趣又忧伤。在故事的构思上,作者也颇下了一番工夫。故事的开篇上小学的第一天,看起来不太讨人喜欢的班主任就伤心的告诉他们到圣诞节她就要退休了,而故事的结尾处,“一月份开学的时候,我认识了我们的新班主任”“她看起来很讨人喜欢”。一直照顾着让和弟弟的保姆也因为结婚而离开了让所居住的城市。小读者们也似乎能够明白,除了亲人的离去,我们的身边上演着不同的相聚与别离。也是这些经历,这些有爱相伴的岁月,让我们变得勇敢和坚强。

生活无法尽如人意,但爱和成长就是最好的慰藉。生活中,爱,从未缺席,却需要用心去学习。

《我的妈妈去旅行了》读后感(二):和孩子讨论死亡

《我的妈妈去旅行了》是根据作者让·勒尼奥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的。看到后浪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面对至亲离世,我们该怎样和孩子沟通? 小学开学第一天,老师就问了一个让让紧张的问题:爸爸妈妈的职业。然而让并不知道她的妈妈是做什么的。别的小朋友放学是爸爸妈妈来接,而来接让的是伊薇特,照顾让和弟弟保罗的也是伊薇特,可是伊薇特不是妈妈。爸爸是个老板,总是很晚下班,常常皱着眉头,很不开心。让的邻居米歇尔甚至以让妈妈的身份给让写明信片。度假的时候爸爸把他们送到西蒙娜外婆、皮埃罗外公家,外公外婆家有一张妈妈的画,他们看着画对让欲言又止,外婆的朋友们总是用了可怜的眼神看着让。在商场看到一件和妈妈身上穿的一模一样的衣服,故意哭闹想要一件。也许这样就能离妈妈更近一点吧。 让身边的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妈妈去世了,他的爸爸、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外婆的朋友们,他们都知道。可是没有一个人告诉他,我想他们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告诉他,该怎么守护一颗童心不让它受到伤害。

然后当米歇尔生气的对让说那些明信片都是她编的,你的妈妈已经死了的时候,看到让的眼泪,看到他悲伤的跑回家时,我想他心中的信念轰然倒塌了,他长大了。最后的最后他还是知道了,如同圣诞老人是不存在的,她的妈妈并不是去旅行的。

我有一个外甥,在他五岁的时候,他的大姥爷,也就是我的大伯去世了。外甥是他大姥爷和姥姥带大的。他姥姥身体不好,我怕她伤心,就让他不要在姥姥面前提起姥爷。他也就真的没提过,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那个时候对于死亡我也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只是急于照顾另一个老人,完全忘了其实他只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也许面对看不到大姥爷这件事,他是很恐慌的。 其实在小外甥六个多月的时候他的爸爸就去世了,现在已经六岁的他从来没有提起过他的爸爸也没有叫过爸爸,他也从来没有提起过他的爸爸。我想也许是因为生活在农村的缘故,身边的好多小朋友都是留守儿童,有的小朋友也是一年甚至几年都见不到自己的爸爸,所以他也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和别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的。然后总有一天他会长大,会问起他的爸爸,这个问题盘旋在我脑中很久,我们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在我脑中盘旋很久,仍然不得解。 而看完这本书后,让我反思我想我之前的做法是不是错误的,也许小外甥和让一样,也在试图找出他的爸爸,也许在他的心中充满了无数的疑问,也许他的心中也有一个信念呢?大人可能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的心里明镜着呢!

《我的妈妈去旅行了》读后感(三):童年无法尽如人意,爱和成长是最好的慰藉

收到绘本《我的妈妈去旅行了》,女儿先看的,看的时候笑了几次,看完以后却有些伤心,“让的妈妈去世了。”她说。

我之后看的,看的过程中情绪也不由得起伏波动,我理解了女儿的感受,这个根据作者让.勒尼奥亲身经历改编的故事,真挚感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笑中带泪的童年。

刚上小学的让和爸爸、弟弟还有保姆伊薇特生活在一起,他的妈妈去世了,可是家人不愿意把这个事实告诉让和他的弟弟,让一直认为,自己的妈妈在做一次漫长的环球旅行。邻居小小女孩米歇尔比让大两岁,她知道这件事,为了给让一些安慰,她以让妈妈的名义给让写明信片,读给让听,而且告诉让这是个秘密,要保守秘密。但是随着让一天天长大,这个秘密越来越可疑,周围人的表现也越来越可疑,最后,他终于知道,其实自己的妈妈去世了。

在这个故事中,家人的善意隐瞒,并没有给孩子带来太多慰藉,让内心的创痛依然产生了。正如这本书的另一位作者说的,让.勒尼奥要等上30年才能带着优雅、诙谐和超然的态度写下这个故事。可见,即便被隐瞒,但母亲的去世这个事实,依然给他的童年以伤痛,他内心的裂痕久久未能弥合。

但是,谁的童年又是完美的呢。让的邻居米歇尔,有一个暴躁的父亲,让的伙伴阿兰,是个被收养的孩子,每个人的生活似乎都有点不尽人意,但是不完美的童年依然可以被爱照亮。比如阿兰,说到自己被收养这件事,语气特快乐,就像他说的是“我特爱吃巧克力饼干”一样。可见,养父母的爱,弥补了很多遗憾,温暖着这个孩子的童年,这是一个生活在爱当中的孩子。

让也是,虽然母亲去世,这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无论是不苟言笑的父亲、还是慈祥的奶奶、擅长厨艺的好脾气的保姆,以及生活中的很多人,都给了他很多爱,他的生活有泪水,但也充满童趣,充满欢笑,充满期盼和希望。

这本书以叙事方式展开,没有过多写人物内心感受,但是我们却能通过文字与画面体察人物的感受。它从孩子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展现一个孩子的日常,没有刻意的治愈,却能给人带来慰藉,让人感到释然;它没有进行说教,只是通过故事,直达我们的内心,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这本《我的妈妈去旅行了》,正如编者所说,它带我们回到童年,重温成长中的快乐与悲伤,告诉我们生活无法尽如人意,但爱和成长就是最好的慰藉。

《我的妈妈去旅行了》读后感(四):一份真挚的童年记忆

与本书的两位作者让·勒尼奥先生和埃米尔·布拉沃先生的对话

后浪漫:让·勒尼奥先生,您是怎么想到创作这样一个故事的呢?书中的主人公让和您的名字一样,他的故事和您的个人经历有什么联系吗?

让·勒尼奥: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常问自己:我的妈妈去哪了,为什么谁也不跟我说这件事?于是等我长大了,就有了这本书,它基本上可以说是我的自传。我只是基于叙事需要,对真实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做了几个相对自由的处理,比如对个别人物略作修改。在真实生活中,我还有一个姐姐,而且我的祖父母其实并没有那么温柔。

后浪漫:埃米尔·布拉沃先生,是什么促使您画出这个故事的呢?首次读勒尼奥先生的剧本时,您有怎样的感受呢?

埃米尔·布拉沃:我决定画这个故事是因为让·勒尼奥是我童年时期的朋友,而且这个故事就是他自己的真实经历。我知道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但我不知道他是通过什么途径得知这件事的,他之前从没有对我说过。他要等上30年才能带着优雅、诙谐和超然的态度写下这个故事。当我首次读他的手稿时,我被深深地震动了,之后他就问我要不要把它画出来。

后浪漫:对两位来讲,这个故事是写给孩子看的还是写给成年人看的呢?

让·勒尼奥:这个故事起初是为孩子们创作的。但让我感到特别幸运的是,这个故事在无意中也得到了成年人的喜爱。而且成年人在读这本书时,通常要比孩子更有感触。我想是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死亡还不是一件特别了不得的事。

埃米尔·布拉沃:这个以6岁孩子的口吻写下的故事是给所有人看的,包括孩子,也包括成人。它带着充沛的情感把孩子和大人两个世界之间的互不理解非常清晰地展现了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它能够带着大人回到他们稚嫩的童年。说到底,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后浪漫:埃米尔·布拉沃先生,您的画作生动鲜活,可以说完美地烘托了故事的情节,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些您的创作心得吗?

埃米尔·布拉沃:我画的时候会把自己当成书中的人物,我会在想象中扮演他们,去经历他们的故事,去体会他们的感受。正是因为这样,这些人物才会鲜活。其实,我只是把让·勒尼奥在文字中想表达的东西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仅此而已。

后浪漫:当一个家庭中发生了重大的变故,两位认为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实情吗?大人要怎么做才能保护好他们的孩子呢?

让·勒尼奥:在20世纪60到70年代,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几乎是不存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交流变成了“精神层面”上的。在我们西方文化中,即使是出现最微小的创伤,家长也会把孩子送到儿童精神病诊所去。说真的,我并不知道和孩子沟通重大的问题时采用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最适当的。我已经注意到,我很难和自己的孩子就某些特定的话题展开有益的对话。在这个问题上,这本书不是一个范例,它并不是要给人上一课。它只是一个简单的展示,它提出了很多自身没有给出答案的问题。

埃米尔·布拉沃:对于某个人不会再出现在我们生活里这类事情,我认为我们不该向孩子隐瞒,尤其是当这个人是孩子亲近的家人时。这也正是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碰到的情况。我相信在现实中,大人都会想方设法避免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为了保护孩子,大人宁愿选择说谎,可是我们不应该让孩子在疑问和谎言中成长。这个故事的结局处理得很好:虽然事实是残酷的,但是最终得知了事实的让能够接受它并继续成长下去。此外,这本书鼓励孩子识字的效果也很棒:因为让不识字,所以他才会轻易相信小伙伴的计谋。正所谓无知造就弱小。

后浪漫:最后,两位作者有什么话想对中国读者说吗?

让·勒尼奥:这本书能拥有中国读者令我感到非常自豪。之前我一直认为这个故事只能让西方大众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这本书的几个译本的出现,我意识到这个故事和它所表达的情感在世界范围内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这也很正常,毕竟我们都是人类,而且我们都是由妈妈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埃米尔·布拉沃:我希望中国读者能够喜欢这个自传式的故事。它是用心写就的,这颗成年人的心没有忘记他的童年,正因如此,它能填补那些让成人和孩童的心渐行渐远的裂痕。

《我的妈妈去旅行了》读后感(五):这本书会勾起你的童年回忆:《我的妈妈去旅行了》

记得小时候,家里发生重大的事时,大人们都会神神秘秘的,表情紧张,小声说话,引得小孩子很好奇,若是多嘴问一句,大人又会说:“小孩子懂什么呢?一边玩去!”于是我们又会带着诚惶诚恐的心情,玩不知味。渐渐长大以后,偶尔听大人谈起小时候那些事,才知道原来不过如此。其实,当时大人们如实相告,或许我们就不会跟着瞎操心了。

所以,当我看到《我的妈妈去旅行了》这本书的时候,勾起了很多童年的回忆,也更加明确有什么事不必刻意隐瞒孩子,只需要告诉他们实情,并且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就好,绝对不能让孩子在疑问和谎言中长大。

作者让·勒尼奥既是法国作家、漫画编剧,同时也为动画片和广播剧写故事,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这本书是根据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的,基本上属于自传。

绘者埃米尔·布拉沃是法国漫画家、插画师,从小喜爱用画笔讲述故事,是作者的童年好友,所以他决定画下这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这本书起初是创作给小孩子看的,但是无意中也得到了成年人的喜爱,因为书中的很多场景也会勾起大人们的童年回忆,让人读完忍俊不禁。

比如翻到这本书的第六章,作者的爸爸不让他们看电视,但他们想到了一个窍门,就是趁爸爸还没下班而保姆正在做饭的时候,把电视的音量关掉,偷偷看一会。而他们的爸爸也有办法知道他们有没有看电视,那就是摸一摸电视机后面是是还热着。

作者的这一个细节描写,并没有刻意安排,却让我们看到了他真实而有趣的童年经历。其实这两个场景(第50、51页),不就是70、80年代很多朋友的童年经历吗?看来,天下儿童都一样狡猾,而父母也一样的机智。插画很精致,特别是爸爸的表情,刻画的入木三分。文字和插图有着共同的风格,感情非常细腻又透露着幽默的生活方式。

书中谈到作者的邻居米歇尔,她出于好心自己写了一些明信片,假装是让的妈妈在国外旅行时抽空寄回来的,还振振有词地念给让听。由于让才上小学一年级,认的字不多,所以即使同样认字不多的米歇米写了错别字他也不知道。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虽然无心插柳,但还是鼓励了孩子要识字,不识字容易中别人的计,因为无知造就弱小。

书中还写到外婆的朋友们,每次遇到作者就会揉乱他的头发,然后用忧伤的表情看着他们,就好像他们生病了一样。外公外婆也是经常触景生情,欲言又止。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童年时的一个好友,她的妈妈很早就去世了,爸爸给她找了一个后妈,但是后妈对她不是很好,经常打骂她,于是每次有大人见到她都说她很可怜,可是她本来和我们玩的很好的呀,听到别人这样说就默默走开了。我问起大人为什么这样说的时候,他们就说你不懂,不要乱说话就好。

最后,因为让和弟弟偷拍圣诞老人的照片,把照片给米歇尔看的时候,两个人吵架了,米歇米情急之下说出了明信片是假的,还说出了大人们刻意隐瞒了那么久的秘密——让的妈妈早就死了。结局虽然很残酷,但是让知道事实之后,反而坦然接受了。他知道圣诞老人是不存在的,妈妈也不存在了,但是他还能继续成长。这一夜之后,他长大了。

书中也描述了父母和子女的沟通问题。让的爸爸每天工作到很晚,经常皱着眉头,每次问话都是在说教,让的心里有问题也不敢问他。在上个世纪,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几乎是不存在的。现在只要提到教育,就会提到沟通。阅读这本书,也能给父母一个提示,跟孩子之间需要好好沟通。如果让的家人在他小时候就告诉他事实,那么他就不会受到米歇尔的伤害了。但是,正如作者所说的,很多事情本身并没有答案,就算现在他也不知道如何和自己的孩子沟通。

《我的妈妈去旅行了》这本书,没有说教,也不是什么范例,它就是作者用心写就的,希望能够填补那些让成人和孩子的心渐行渐远的裂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故事的译本也越来越多,或许是因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在全世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值得我们去阅读和思考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