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迷失的人读后感摘抄

迷失的人读后感摘抄

《迷失的人》是一本由[法]阿明·马洛夫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迷失的人》读后感(一):在看似最好的时代里做着一个最不是自己的自己

从《太阳照常升起》到《在路上》再到《迷失的人》,从海明威到凯鲁亚克再到阿明•马洛夫,“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一直没有消失;世界进入到划时代的二十一世纪,然而人类的“迷惘病”却并未治愈,反而越演越烈,我们仍在日渐“无序的世界”不断迷失自己,我们正在看似最好的时代里做着一个最不是自己的自己。

《迷失的人》读后感(二):都是善良的人

20年后,他们都是被时光牵引改变的热情少年。他们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有政客,有商人,有拿起武器的人,有遁入空门的人,有移居他乡的人,有留在本国的。。。。。不论选择的初衷,他们都希望有一天国家不再有纷争。

离开的人怎能嫌弃留下的人内心不再纯洁,双手不再干净?留下的也无须指责移民者?他们都是时代的悲哀者。20年后的重聚,只要记得当初年少时的你我就好。

《迷失的人》读后感(三):迷惘

无论是从文字的运用还是叙述方式上来说,这本书都是今我着迷的。通过以亚当为主等人的回忆以及叙述了解到那个时代的青年们。或许他们只是一小小部分,但的确是一个缩影。他们在面对战争时不同的举措,在战争下激化的矛盾,无论是宗教、民族、信仰亦或是爱情都是值得去深思的。

穆拉德作为一个留守在祖国的人似乎无可避免地弄脏双手,至于美好的向往去独善其身,我想那是很难的。很少有人自愿去这样做,可谁又不是被历史的车轮推着走呢,或许被碾压,或许狂奔…那么他们做了这样的事后是否该被原谅?是否在临死之际原谅?我不得而知。

离开这个动乱的地方不是在动乱平息后回头评论那些“刽子手”的理由。然而谁有愿意离开祖国呢,若不是被不停的逼迫,若不是为赋予人应有的权利,又有谁愿意远去异国…

无论是过去的人还是现在的我们都在痛恨这个时代,梦想未来的时代,但是总有人必须要经历“这个时代”,有人必须要付出去矫正车轮的轨迹。

我想最后结局里的主人公亚当更是黎巴嫩,是这个星球,它永远在生与死之间徘徊,直到向一边或另一边倾斜。

最后,感谢那些曾经倾尽全力扶正天平的人。

迷惘永远不会消失,但却总会消失一段时间。

《迷失的人》读后感(四):迷惘的年代造就了迷惘的孩子

《迷失的人》(Les desorientes)是黎巴嫩裔法语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阿明•马洛夫(Amin Maalouf)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1993年,马洛夫便以小说《塔尼奥斯的岩石》(Le Rocherde Tanios)获得了龚古尔奖,这本书将真实的历史事件结合于民间故事的形式,追述了19世纪黎巴嫩的宗派仇杀和政治动乱。将近十年之后,马洛夫的新书《迷失的人》再次将小说镜头对准了“黎巴嫩”——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国家。

作为阿拉伯世界里的基督徒,以及西方世界里的阿拉伯人,马洛夫在《迷失的人》中以字句为手术刀,对“祖国”这个严肃的概念进行了文学性的解剖,给读者呈现出长达十五年之久的黎巴嫩内战对这个国家以及生活在其中和选择出逃的人造成的影响。正如这本书的译者——著名翻译家马振骋先生所言,“它探讨的是1975年开始的黎巴嫩内战对年轻人的影响”:正当这群大学生意气风发地憧憬着创造新人生、改造旧世界的理想时,纷杂的战争把这些自由的学子“统统打回到各自的教派族群中,自觉不自觉地延续自古以来的仇恨与纠纷”。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这是人生的一种戏剧性反转,也是历史创造的一个契机,马洛夫让这些年轻人在二十五年后重新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来自哪儿?”“我要到哪儿去?”这些关于存在感的问题,真可谓“迷惘的年代造就了迷惘的孩子”。

《迷失的人》读后感(五):感觉沉重

不是一本轻松的书,作者自己也说,这并不是完全虚构,每个人都有原型,带着真实的故事,读起来更加沉重。

黎巴嫩有过繁荣,可就是在近代遭遇战争,给这个小国带来了永无法磨灭的伤痛,故事的大背景就是这个年代,这个年代的年轻一代们,他们有过的迷茫和挣扎,他们追寻过的梦想,他们的爱与恨,他们得到和失去的。作者并没有花大笔墨去正面描写战争的惨烈,而是通过普通人的改变侧面反映出战争的破坏性,这才是战争最残忍和无可奈何的地方,它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甚者摧毁了一个民族的信仰,不管是逃离的人还是留下的人,都被迫留下深深的烙印。

全书有两条时间主线,一条以亚当因穆德拉突然病重离世回乡为主线,另一条线是亚当回乡期间对往事回忆的记录,顺序和倒序交替着,将亚当和他朋友们的故事一一展开,四分之一世纪前的他们意气风发,年轻而张扬,谁也未曾料想后来的分离,有些人选择了背叛,有些人永远离去,有些人背井离乡再没回来。这种叙述方式不只是设置悬念那么简单,反而是增加了故事的宿命感,已经知道结局,再去看曾经,有着更浓郁的沧桑和悲凉感。

很喜欢其中的一个情节,塞弥和亚当共度了浪漫一夜,在这之前塞弥特意打电话给亚当女友,问她是否愿意将亚当借她一夜。我想,在那样情境里,他们的拥抱和缠绵早已不是因为单纯的爱意或欲望,更多是对曾经青春岁月的留恋,如今的他们都已经历岁月蹉跎,只希望借有着共同记忆的另一个人,缅怀曾经的美好岁月,重温记忆中的好时光,后来多洛莱斯的来信也印证了这一点。这是全书中最让我感觉温情的时候,只是温情背后仍是时光无情。

故事结尾安排得也很是巧妙,亚当陷入昏迷不知能否醒来,更像是另一形式的逃离,这一结局虽然让故事的悲剧味道更浓,却也更深地触动我的神经。

一度想起了《追风筝的人》,关于背叛和救赎,背后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思。虽然两个故事所设定的背景并不完全相似,却仍是有共同点,战争是隐藏在故事背后阴影,影响着故事中人的命运。 或许,阿明·马洛夫和卡勒德·胡赛尼本身也有相似之处吧,虽然一个着重勾勒人性,一个重在对战争的反思,但都是文笔细腻,有对所刻画人物的深深悲悯,使得故事虽然伤感,却还是有温暖和感人的一面。

有研究语言的学者说,法语是世界上最严谨的语言,读翻译后的《迷失的人》还能感觉到这份严谨,译者水平着实是非常专业,外文书籍的质量,译者起决定性作用,遇到一本好的外文书是幸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