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摘抄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摘抄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是一本由熊秉元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一):敦促人、教会人如何思考

并非填鸭式的口水书,每一篇足够品味个几十遍。值得一读再读!

很喜欢这种有幽默又不失理性的叙述方式,渐渐形成的思维方式,可以让人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台湾学者的学术风范,足以在大陆脱颖而出。

文章一开始茅老的推荐序,像是一道开胃前菜,越读越有味道!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二):读书如识人

书的内容由简易基础的经济学原理加平实生活小故事组成,读后感觉所得有限,如果他是我的选修课老师的话(毕竟我的主修课老师都应该是专业法学教师),我可能会觉得他的课通俗易懂,但也仅仅如此,不会有惊艳或者醍醐灌顶之感,感觉是会生怕一不留神讲深了,让听者领会困难。之所以说读书如识人,是我们通常会在读完一本书后,不是对内容主题价值观形成一个自己的判断和结论,还会同时对作者本人妄加揣测一番,我们打开书页就是与作者某一时形成的思想做精神沟通,听作者娓娓道来,在他讲述过程中对他个人形成观感,如果说真是文如其人的话,那想必这位作者应该是个在专业领域里及格,爱天马行空,还有点小闷骚的直男,书对巩固我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做了贡献,但作者本身真的不太对我胃口,所以无法给到更高分……(摊手,耸肩)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三):浅入的经济学

熊秉元曾经这么说过:”从过去近20年来的教学和研究里,我已经说服自己:和其他社会科学相比,经济学的分析架构确实最有说服力。近年来,我的脑海里常浮现的两个问题是:一、如何归纳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介绍给一般社会大众,使他们也能有较好的思维模式?二、以一种思维方式而言,经济分析的弱点、短处、缺失或盲点在哪里?怎么样补强?如何向其他学科汲取养分?”

所以这本书可以看做是他两个问题的实践。

他将经济学用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可见的事实作为例子举例,然后总结出经济学原理。个人认为这是很正确的思路,因为一切经济学理论其实都是人类在千百年的经济活动中而提炼出来的。

而作者除了涉及日常生活的经济学,还将法律,政府发布政策等等行为的范畴纳入了经济学。

尤其是司法有价这一概念,可以说颇为新颖。

作者提到:“权利”的成本,一定有资源的付出,而资源的付出,一定牵涉到成本的问题。

我以窃车的破案率为例:50%和80%的破案率,隐含不同的人力物力支出,而这些人力物力的

支出,是由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收来支付的。

也就是说,如果破案率50%,每个纳税人需要付的可能是1万,但是80%,每个纳税人可能需要付2万。

因此,这就涉及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愿意付出多少资源,来保障私有财产权。

小的时候,总认为警察和政府办事不力,不把坏人抓尽,而用经济学法一考虑,涉及整个社会的成本,就好理解,为什么,有些问题,政府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得去就算了,因为只有和谐,平衡,才能让整个社会稳定。就好像香港黑帮电影警察老爱对黑社会说:安分点,别搞大事,我们就不抓你。

当然不足之处也有,这本书总体来说,是浅入,但却不够深处。只能算普及读本,要想真学经济学,得把作者提到的所有经济学书籍读个遍才行啊。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四):看不见的手原来很大

我曾经很热爱经济学,在亚当•斯密和凯恩斯的指引下,认为经济学这门可以量化的社会科学无所不能,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以价格和价值机制为核心的算法,能够够社会的发展规律精确计算和推测。我也曾经很鄙视经济学,在哲学、文学和史学等人文思想的洗礼下,对于凡事都用货币衡量的经济学,让我一度觉得它充满了铜臭味,将光辉的人性、道德、理想都庸俗化。当我阅读完台湾经济学家熊秉元先生的《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突然发现,原来这只“看不见的手”真的很大。

在《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熊秉元先生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由浅入深的将经济学渗透进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先后通过60则日常生活的小故事,从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经济人的假设、成本价格、供需关系、财富与信息等,到社会伦常与变迁的论述,进而研究在民主政治过程中经济学发挥的作用,并由价格和规则的关系讨论公平正义的意义所在,最后以经济分析为工具推广至经济以外的其他文化价值。整本书阅读起来十分轻松,,不像时寒冰和郎咸平的书那样写给专业人士看的,几乎不需要太多的经济知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经济学的逻辑思维来看待生活中的事例,重在培养人们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理解。

阅毕反思,现在可以更客观的看待我曾经对经济学又爱又恨的情感。经济学基于“人自利”的角度出发,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本性的,这应该是由千百年来的生物特性所决定的,即使采用“理性”的思维,也最终是实现“自利”的结果。“自利”并不可耻,而每个人在相互妥协后的“自利”,有可能就是社会追求的共同目标。人文追求的是逻辑推理,经济学追求的是量化,这二者并不冲突,相反的,由于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也许你的感觉、潜意识都已经是你凭借经验和知识储备在瞬息中产生的计算结果。而生活中的每个选择,也许都是你在不经意间对成本与价值考量后的最佳“性价比”的体现。正如书本封面上所说,“经济学就像一把钥匙,可以解释诸多社会现象。”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它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更提供了我们与世界的对话方式。

文/卢育涛 2014.07.25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五):用经济视角观世界

本书中,作者熊秉元曾提及关于老师的层级划分——告知层面、解释层面、示范层面、启发层面,并将自己归为“解释”和“示范”之间。究竟这种定位是否有些过谦?相信读完此书后,读者会自有定论。

本书通篇穿插讲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借助这些故事,向大家传授和示范用经济学原理如何解读生活现象。这里没有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更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图表公式,有的只是作者在一旁现身说法、娓娓道来,完全利用讲故事、谈经历的方式将生活现象化繁为简。熊老师浸淫经济学多年,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理论框架。经济学原理对他而言,已全然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干瘪理论,而是能够灵活运用在各种场合,讨论各个话题。家庭关系、宗教政治、伦理道德、为人处世等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利用经济学这把“万能钥匙”打开遮蔽在表象和规律之间的大门,通向一条无比宽阔的大道。

正如作者所言:任何学科,就好比一座小的金字塔。在金字塔的底端,是各种具体问题;底层之上,则是各种基本原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塔尖,则是“最重要、最能反映这个学科精神、也最能贯穿整个学科的核心观念”。优秀的学者,是可以到达本学科的塔尖,同时还能够带领学生畅游到其他学科的金字塔。从知识到理论,再从理论体系到大道智慧,在更高层面上,学科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这也正是为何熊老师可以同电机系的李老师彼此交流的原因。不管面对何种授课对象,熊老师都极力利用大家相对熟悉的场景和语言,开展更深层面的探讨。由于这种现场代入感很强,所以大家听起来很受用,不仅仅把经济理论停留在书本上,而是真正将其内化为一种认知社会生活的思维方式,甚至是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如果只是知识普及层面上的传授,那么经过一段时间,这些知识会遗忘;如果通过理解,能够予以消化和接受,那么就会从世界观层面上有全新的启发,这正是熊老师希望带给我们的收获。

书中,作者还归纳出了经济学的四点重要结论:1、人是理性而自利的;2、存在不一定合理,但是存在一定有原因;3、好的加之要出现,是有条件的;4、一件事物的意义,是由其他事物衬托而出。这四条结论需要慢慢领会,方可能体会到其中“一以贯之”的奥妙,从而更好地解释社会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