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读后感1000字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读后感1000字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是一本由胡适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0元(全四册),页数:9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读后感(一):哲学

哲学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们如今也暂且下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重要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的学问,就叫做哲学。”例如行为的善恶,乃是人生一个重要问题。平常人对这些问题,或劝人行善去恶,或实行赏善罚恶,这都不算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哲学家遇到这个问题,便去研究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恶;人的善恶是天生的呢,还是学得来的呢?我们何以能知道善恶的区别呢?是生来就有这种观念,还是从阅历经验上学得来的呢?善何以当为,恶何以不当为;还是因为善事有利所以当为,恶事有害所以不当为呢?还是只论善恶,不论利害呢?这些都是善恶问题的根本方面。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想,方可希望有一个根本的解决。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读后感(二):胡适的北大哲学课(之一)

读完第一卷,按时间先后顺序将先秦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及哲学观大致梳理,并作归纳总结,总体考据丰富,观点清晰。

引入了西方比较研究学的方法,与西方哲学史观对比分析,这在当时应该是大突破。

但由于内容涉及面太广,考据引用甚多,影响文章可读性。

比较突出的是与章太炎观点的对比和驳斥,不禁教人怀疑这就是针对章太炎的观点而做。

不过,读史必存疑、学史需考据的学问态度,丰富考据搜集与深刻对比研究的方法,还是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读后感(三):#近三月读史有感#

《春秋》那部书,只可当作孔门正名主义的参考书看,却不可当作一部模范的史书看。后来的史家把《春秋》当作作史的模范,便大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历史的宗旨在于“说真话,记实事”。《春秋》的宗旨,不在记实事,只在写个人心中对于实事的评判。 明明是赵穿弑君,却说是赵盾弑君。明明是晋文公召周天子,却说是“天王狩于河阳”。这都是个人的私见,不是历史的事实。后来的史家崇拜《春秋》太过了,所以他们作史,不去讨论史料的真伪,只顾讲那“书法”和“正统”,等种种谬。《春秋》的余毒就使中国只有主观的历史,没有客观的历史。(这段话取自《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原文》) 古人写的历史似乎都有这种个人心中对于实事的评判,例如曹操被黑了千年;袁绍只因一场近毁灭性的失败历史上几乎否定他先前的功绩;隋炀帝治世之君,王朝的覆灭过度消耗国力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和征服高丽关系更大却被黑成昏君;还有最近刚看到的明朝正德皇帝朱照厚在历史书中是一个昏庸荒唐的君主,确实这位爷在为期间除了玩弄大臣,到处嗨皮但以他为人来看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不残忍,也不滥杀无辜,能分清好歹。在应州之战中亲帅统军五万与蒙古小王子的五万铁骑砍杀一天打败小王子,战果却是明军死亡五十二人,蒙古死亡十六人(呵呵,允悲)史书后面留下破绽写到“事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很明显朱照厚同志被人黑惨了。(类似被黑的历史人物很多,本人知道的不多不敢乱写) 那么除了将“书法”和“正统”作为写史根基就没有其他原因了吗?我想还有一点原因使这“根基”巩固下来,那就是执政的“合法性”。 周朝之前巫史不分,巫亦史,史亦巫。周人伐商,创立天下一体制度,天命由德堪配天者担当之。成就“普天之下,率土之滨”的气象。天下不再是一家之主,而是四海之共主。讲白点德高望众的圣人亦能配天(这里的圣人指的是全方位发展的能人)正好得符合正统。 我国历史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后世都要给前朝修史。结果一段历史开头和结尾的几乎都是千篇一律但凡开朝的皇帝出世都会有怪象出现比如当天夜里天上的紫微星微微一亮,预示着天下即将大变,结尾基本也是末代朝廷是如何如何的腐败无能(明朝除外,因为明朝的结局更悲剧至少我是这么认为),气数将近等等。这样写的目的我想大家已经猜到是为什么了,没错还是上面说的继承天下的“合法性”。 那么为什么从近代开始研究历史的会有很多翻案文章,有些甚至是颠覆性的观点(例如屈原是个同性恋)我想是现代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形成新一代的思想潮流,此前的传统被这巅覆的支离破碎。 结尾说点啥呢?嗯—— 真相只有一个!前一段时间两位朋友对我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是被人化妆整容过的老太婆”我想我们看历史要用最好的卸妆水和还原术恢复历史的真相,在真相中洞察历史的真正含义。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读后感(四):#近三月读史#

《春秋》那部书,只可当作孔门正名主义的参考书看,却不可当作一部模范的史书看。后来的史家把《春秋》当作作史的模范,便大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历史的宗旨在于“说真话,记实事”。《春秋》的宗旨,不在记实事,只在写个人心中对于实事的评判。 明明是赵穿弑君,却说是赵盾弑君。明明是晋文公召周天子,却说是“天王狩于河阳”。这都是个人的私见,不是历史的事实。后来的史家崇拜《春秋》太过了,所以他们作史,不去讨论史料的真伪,只顾讲那“书法”和“正统”,等种种谬。《春秋》的余毒就使中国只有主观的历史,没有客观的历史。(这段话取自《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原文》) 古人写的历史似乎都有这种个人心中对于实事的评判,例如曹操被黑了千年;袁绍只因一场近毁灭性的失败历史上几乎否定他先前的功绩;隋炀帝治世之君,王朝的覆灭过度消耗国力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和征服高丽关系更大却被黑成昏君;还有最近刚看到的明朝正德皇帝朱照厚在历史书中是一个昏庸荒唐的君主,确实这位爷在为期间除了玩弄大臣,到处嗨皮但以他为人来看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不残忍,也不滥杀无辜,能分清好歹。在应州之战中亲帅统军五万与蒙古小王子的五万铁骑砍杀一天打败小王子,战果却是明军死亡五十二人,蒙古死亡十六人(呵呵,允悲)史书后面留下破绽写到“事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很明显朱照厚同志被人黑惨了。(类似被黑的历史人物很多,本人知道的不多不敢乱写) 那么除了将“书法”和“正统”作为写史根基就没有其他原因了吗?我想还有一点原因使这“根基”巩固下来,那就是执政的“合法性”。 周朝之前巫史不分,巫亦史,史亦巫。周人伐商,创立天下一体制度,天命由德堪配天者担当之。成就“普天之下,率土之滨”的气象。天下不再是一家之主,而是四海之共主。讲白点德高望众的圣人亦能配天(这里的圣人指的是全方位发展的能人)正好得符合正统。 我国历史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后世都要给前朝修史。结果一段历史开头和结尾的几乎都是千篇一律但凡开朝的皇帝出世都会有怪象出现比如当天夜里天上的紫微星微微一亮,预示着天下即将大变,结尾基本也是末代朝廷是如何如何的腐败无能(明朝除外,因为明朝的结局更悲剧至少我是这么认为),气数将近等等。这样写的目的我想大家已经猜到是为什么了,没错还是上面说的继承天下的“合法性”。 那么为什么从近代开始研究历史的会有很多翻案文章,有些甚至是颠覆性的观点(例如屈原是个同性恋)我想是现代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形成新一代的思想潮流,此前的传统被这巅覆的支离破碎。 结尾说点啥呢?嗯—— 真相只有一个!前一段时间两位朋友对我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是被人化妆整容过的老太婆”我想我们看历史要用最好的卸妆水和还原术恢复历史的真相,在真相中洞察历史的真正含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