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锦集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锦集

《大宋帝国三百年1》是一本由金纲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一):总共有多少册?

据说有好几卷好多册?

有人来确认下么,目前市面上出版了多少册?

在“大众书局”稍微翻了翻,写的蛮不错的,很宏伟的场面叙说。看了网上的评论,也是好评如潮,不逊于“明朝那些事儿”,据说也是部值得一看的书籍。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二):看过五代混乱的纲常伦理方知宋朝重建人伦的重要性

从作者的序言开始看起,作者序言中说到谈宋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作者自述自以为应从五代说起,从赵匡胤出生说起,然而其实在第一册中并没有一点赵匡胤出厂的迹象。整个第一部就是在为宋史做铺垫,直到第一册结束也才写到后汉灭亡郭威建立五代中第二个汉人建立的中原正统王朝。

从李存勖开始至此后两朝全是沙陀人建立的政权,而关于这些政权的描述中政府用的最多的手段就是搜刮,而描写到大臣时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嗜杀。而只有李嗣源属于一个例外,然而自李嗣源被下属黄袍加身反了李存勖的政权开始,诸多的黄袍加身事件开始逐渐浮出水面,至赵匡胤在陈桥驿最后一次被下属黄袍加身,这种历史事件居然在五代史短短的几十年中发生有十多次。

而石敬瑭为了入主中原居然不惜牺牲幽云十六州来换取一个九五之尊之位,至此之后直到赵匡胤建立大宋都要为这个事情头痛。石敬瑭死后稍微有点血性的石重贵与契丹闹翻大战三次,虽前两次赶走契丹,然而五代混乱的纲常伦理注定君与臣之间不能有百分百的信任即使是有亲缘关系。

杜重威阵前投了契丹,导致第一次契丹入主中原,屠城三日,死亡数十万人的惨案发生。

刘知远为了自己的布局不惜一切代价,直到契丹北返。

而刘承佑又难承大任,至此终于给了郭威机会,五代中出了第二个可以与李嗣源相比的贤君,然而这个贤君也不过是瘸子里边挑将军罢了。

看完五代的混乱终于知道赵匡胤拾起破碎的圣贤之理是多么难得!!!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三):历史故实比历史故事更好看

如果说有什么区别,我以为以下几点也许值得略说一说。

这部书,如果定性,应该是:“以史证经”的大随笔。《论语鼓吹》直接说“经学”的价值;《鲁迅读过的书》拐个弯说民国卿士的国学修养,那篇序言《鲁迅是现代士大夫》就想证明鲁迅并非如坊间和高校讲述得那么“反传统”。本书也不例外。用历史故实来证明儒学经学的正当性价值,是一个尝试。说起来,这也是孔夫子的传统——孔子为何要作《春秋》?要弄一部历史著作?那就是“题记”中说的那段话:

孔子有言:“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空谈大义,不如春秋褒贬。如果愿意考见圣贤气象和道义担当,历史叙事比思想讨论也许更切实详尽、也更彰明昭著。

所以,本书,应该是一部思想史专著,并不是历史演义故事。当然,我认为它讲述的“历史故实”比“历史故事”更好看,更紧张,尤其是思想的紧张。

这部书有几个方向的思想资源介入,如传统经学、传统史论、现代历史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其中,传统经学是本书“立身之本”,全书在讲述历史“时代”与“人物”的关联性紧张,这种紧张主要体现在:帝国军政,可以是道义的吗?如果是道义的,那么多“阴谋论”如何解释?这样,大宋帝国的一切“好看”与“不好看”,就此展开了。这样的展开过程中,一个个“故实”按照我的结构安排开始出现。那是一个个丰富有趣,充满意义的“历史团块”。读下去,会发现,不仅内在地含有借助这些思想资源挖掘出来的“意义”,而且,还很好看,很好玩。

“时代”是主角,“赵匡胤”只是“时代”中的一个历史人物。他的意义在于:从五代到大宋,这个文明转型的历史时代,经由无数个偶然机遇,他自我成就为一代圣君,为中国文化赢来了光荣。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四):学习五代史

说起大宋王朝史,自然能联想起宋朝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那些精美的瓷器让现代人也望眼欲穿,如何能拥有一件是许多人的梦想!要想了解真实的宋史,博物馆里藏着群多的文物能让你去回味,让你去回想那时的风风雨雨。

说起赵匡胤,自然就会想起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最终平定了天下。由于勤奋努力,开创了长达三百年的宋朝历史,百姓也终于从战乱中平息下来,修生养息。然而之前的五代十国给百姓却带来了难以痛苦的灾难。陈桥兵变真的很关键哦!

对五代十国的历史了解并不是很多,只是感觉当时社会混乱,而且那么多的国名让学子痛苦不堪,幸亏不是考试的范围,而让学子暗自庆幸。而现在,能够有机会跟随作者一起,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纷争地时代,去了解五代,去了解十国。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国名不在是陌生的字眼。对十国的演变,只了解到北汉,唯一一个在北方建都的国家,与后周差不多同一时间建立,且对后周有着深深地怨恨。至于十国内的其他国家则因在书中涉及很少,需要在后续的图书中,再次跟随作者去周游列国。

五代的多位皇帝,如后梁朱温、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以及后周郭威等等,在作者笔下按时间的顺序先后出场,读者也在书中慢慢了解到这些国家的演变。自然还有辅佐国王的群臣和小人,只是他们的王国最多延续二世,存世时间有的只有短短的三年,就被皇帝的贪欲而断送江山。

当时的社会混乱,手中握有兵权的将领,只要有野心想当皇帝,谁都可以来个黄袍加身,来个某某兵变,像赵匡胤一样的陈桥兵变在当时随时都会发生。而五代的皇帝一旦即位没几年就同先前的皇帝一样,为祸百姓!国家内的各种役种不断,贪官的存在,就连后周皇帝郭威也纵容手下掠夺都城,让百姓痛苦不堪。直至赵匡胤的以文治国,社会才得以稳定。

作者将五代的历史展现在读者眼里,纵多的史料让读者大开眼界,当然其自身对每一事变的点评也成为书中的亮点。

值得阅读的好书。

《大宋帝国三百年1》读后感(五):香孩儿老赵和他的历史

关于宋朝的历史,仅限于初高中学的那点知识,宋朝的皇帝那么多,说实话我就记住宋太祖赵匡胤和宋高宗赵构,只不过对这两人的感情截然不同,褒贬自是不同。金纲的《大宋帝国三百年》,既不同于正史也不同于故事,而是两者的结合,在他诙谐有趣的笔锋下,让我们对老赵是怎么建立的宋王朝历史有了深入的认识。

已经发生的历史,除非是将其影像保存下来,否则根本不可能完全地重现,更不用说人物的心理活动,而看金纲的《大宋帝国三百年》给人的感觉就是金纲就是这些所有事件的亲历者,且所有的历史人物都曾经将自己的心理活动告诉过他,瞧,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这绝不是只要钻进故纸堆、只要熟悉历史就能做到的!

这本《大宋帝国三百年1》其实是对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的铺垫,我从没想过为描述一个王朝的建立,会用如此大的篇幅来描述它之前的历史背景,而这一点也给予了我们做学术的态度,那就是如果想对某个知识点进行研究,就必须要对它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对该知识点作出深入的研究。

在描述每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金纲总是能找到现在的人耳熟能详的词语来形容他们,且恰到好处,如“李从珂放虎归山”“李从珂的悲情表演”“李从珂错失良机”从这几个词语我们就能看出李从珂是多么没脑子的一个人,在政治场混,自己不长点脑子指望大臣是无稽之谈!瞧,这就是我从金纲给出的词语中所解读的信息!

看似拉呱的形式,却是严肃万分,从“隐帝他舅舅,李太后的兄弟李业”中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历史,只不过是因为采取了口语化的语言让我们觉得更加接近历史而不是隔着十万八千里。如果金纲去《百家讲坛》讲述这本书,或者是以评书的形式将其进行外化,我想必定是火爆天的!

譬如昨日种种已成历史,譬如上一秒已成历史,我们无法将其原封不动地进行再现,但是有了金纲这样的人,所以我们能对大宋帝国之前的历史有如此详细而真实的了解!隔着时空,似乎我们也嗅到了香孩儿出生时散发出的那股异香!

辉煌的大宋帝国,其前的历史是如此的不堪,如果没有香孩儿老赵,也许今日我们将不会处在各自所处的境地!所以,感谢香孩儿老赵,感谢金纲将那段历史为我们重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