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嵇康集校注读后感锦集

嵇康集校注读后感锦集

《嵇康集校注》是一本由[三国魏]嵇康 著 / 戴明扬 校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6.00元,页数:7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嵇康集校注》读后感(一):景元四年冬雪夜祭嵇叔夜(同人文一首)

景元四年冬,大雪三日。余独饮至中夜,忽闻竹叶肃肃,其声若琴。忆及叔夜及刑,顾影索琴,弹广陵一曲,缀叙其志。又念昔日竹林谈玄,虽云声无哀乐,而今听此琴声,不由涕泪泫然。故醉中属文一篇,其辞曰:

郁郁浓云,出乎苍梧。娥娥素女,携以玉壶。飒飒凌风,散之莹珷。皑皑仙药,击刺孤庐。烛影明灭,素弦崩摧。醉中乍起,惊问来谁?来者二人,散发文身。进用文武,荣爵耀仁。至于幼诵登位,公旦摄政。愚诚愤发,叛戾义殊。周公征讨,败而见诛。忠心幽伏,篡逆为辜。遗臭万代,顽恶显著。叔夜闻之,论曰见理。内外兼叙,殁祸由起。呜呼哀哉!或曰:天下之贵,莫乎君子。宣尼为政,再思而仕。大夫刺幽,临渊怀冰。束身日慎,趋步兢兢。颂周遗训,慕唐德兴。何以傲物否世,见罪离经?谬矣!烛照性灵,谓之三才。同化共体,与道并生。逍遥于世,自由而成。叔夜百行,遵乎甚精。抗心希古,庄老明呈。养素全真,循性而行。刚肠疾恶,轻肆直言。口论人过,遇事乃喧。汲登谓之,性烈才隽。其能免乎?呜呼哀哉!

至于嘉木秋风,春桃落始。繁华憔悴,玉堂生杞。凝霜被翠,岁暮云已。四时更代,日月逶迤。徘徊莽苍,忉怛知己。阳精隐耀,重阴为雄。离合不见,往来飘风。祸福无常,孑立忡忡?沧浪之诫,浊以盥足;石君之慎,四五踯躅。至人论道,贤于贵生。奈何好尽驰慢,暗机气盛!精于世故,明而保身。匿情吝矜,措而伪矣。发言玄远,匿乎近矣。口无臧否,瞒乎心矣。

嗟夫!此之谓自然至真耶?此之谓矫作而极伪也!昔谓巨源,叹吾至资。今察而论之,其臧乎?其否乎?

沆砀雾凇,浩浩无涯。茫茫橐龠,何以身寄?灼灼颓日,余光照衣。风吹四壁,寒鸟相依。长啸当路,采薇阳岑。春日载荣,布叶重阴。习习谷风,吹我素琴。浊酒一杯,高云叙心。目送归鸿,手抚清弦。浪浪清波,渺渺太玄。垂纶醴水,得鱼忘筌。惠子既逝,谁可尽言!吾与叔夜,义胜丹青。逾矩青睐,共和琴笙。如何奄忽,弃我夙零!

呜呼!坚冰崔嵬破氤氲,朔风横厉白雪纷,烛影恍惚凄煞人。翠林摧折七子散,鬓满霜雪心郁堙。诉苍天兮天不闻,泣如雨兮叹愁云!叹愁云,云掩星。虚廓无见,藏景蔽形。孰云叔夜,不降陟听。延首叹息,雨泣交颈。于谓叔夜,阊阖岂明?松乔安在?山泽且菁?

《嵇康集校注》读后感(二):【转】原正幸: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礼乐批评

内容提要:嵇康《声无哀乐论》是在对传统儒家音乐观批评的基础上成立的。但在其第八问答中看到道家音乐观和儒家音乐观的交错影响。这是由于嵇康根据作为杂家的《淮南子》的音乐观而使其礼乐批评的基本论理更缜密地发展。本论文剖析第八问答而加以指摘和在《淮南子》从儒家观点的礼乐批评类似性,以阐明在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礼乐批评的意义。

《嵇康集校注》读后感(三):【转】景蜀慧:嵇康之“轻时傲世”与“嵇志清峻”

【作者简介】景蜀慧,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文史专家缪钺先生研治魏晋南北朝历史与文学,并得到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教授指导,继承业师文史并重风格,力求通过潜心读书,精核史实而深入探赜历史的本质和文化的真义。主持修订点校本二十四史之《南齐书》,主要代表著作有《魏晋诗人与政治》、《魏晋文史寻微》、《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魏晋南北朝卷》(合撰,第1作者)等。

《嵇康集校注》读后感(四):【转】邝其立:《声无哀乐论》释义——从礼乐到和乐

【作者简介】邝其立,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陈壁生教授。

摘要:在《声无哀乐论》中,嵇康模拟了一场晦明捭阖的讨论。秦客为儒家传统乐论代言,嵇康则借东野主人之口予以回应。主人指斥儒家礼乐论存在一难以实现的折衷:礼乐以情为本,但因人而异的情感或会妨害礼乐的客观性、普遍性。通过解构传统乐论,嵇康建构出一套形式化的音乐观,即认为音乐不含任何经验性内容,是纯形式之美。他对儒家乐论的批判,揭示出儒家礼乐以情为本的特点:作为教化工具,礼乐须以人情为其现实基础,所以不能"无情"。而有意摆脱政教负担的嵇康,则可以从至人养生的角度重审音乐,作出新解。最后一段答问中,嵇康在承认"声无哀乐"的前提下,迂曲地重新阐释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命题,并展现出圣人"任自然"与"崇礼教"两种颇为相斥的面向。这套两可的圣人观,反映了六朝学人与传统若即若离的思想状态。在这个意义上,《声无哀乐论》是考察汉晋之际思想变迁的绝佳参照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