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呼兰河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呼兰河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呼兰河传》是一本由萧红著作,武汉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记忆

终有一天,关于故乡的记忆会随着我们的逝去而消失。

萧红在临终前记下了自己幼年时关于故乡的记忆,这是她自己的情感。通过她细细的情感,我能看到她所成长的呼兰河,并不幽美,但这造就了她人生的一部分。

你我的记忆中,自有欢乐的部分,亦有寂寞难过的时刻;有给我们幸福的亲人,也有讨厌我们或我们讨厌的人;这一切,均是你我所拥有的。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人生的无奈与悲凉

刚刚看完,忍不住要说点什么。

其实不喜欢这种沉重的话题,虽然文章中也夹杂着她美好的关于后院的关于祖父的回忆,但是,仍然摆脱不了那浓浓的悲凉,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对于生活,对于人生,对于命运的无奈,那种逆来顺受让我看的心一阵一阵的紧缩,团圆媳妇那里,更是让我绝望到想哭,现在还没有缓过劲来,书中也不止一次的提起过这种观点,贫穷,愚昧,迷信,对于生活本能的接受与挣扎,让人无奈又悲哀,逆来顺受,在困境中没有一丝的希望,却仍坚强的活着,还会多少懂得自我安慰,自己找点乐子(尽管这乐子不过是看人上吊看人跳河看人跳大神看着别人被折磨)

好累,看这种书好累,我近期都不想再看了,后面还有一部分是生死场,等有心情的时候再看吧。。。。。

下一次再看这书,记得会摘抄一点了,因为很多地方有总结性的需要表达出了作者的意思

另外,这种以小女孩回忆的角度,且使用小女孩的眼睛和想法来表现那个年代的样子,还是很新的,以至于我前半部分都没适应。。。。。

《呼兰河传》读后感(三):平实但却发人深省,回忆亦是心之向往

读惯了现代文学,初读萧红,颇有些不适应,总有种平时开惯了车,忽然到了一地旅游,有那么一段路安排的骑马前行,是旅客们坐在马上,有当地人牵着马走,虽有些新奇,却觉得好慢啊……渐渐适应了这种“慢”,得空“慢慢”地欣赏着小径两边的春意盎然,心情也便沉静下来,变得怡然自得了……细细分辨花草树木,尤其红的、黄的、紫的、白的各色或大或小的花儿,也不知是什么品种,只觉得是很好看的,令人心情愉悦;透过稍远处的果树缝隙,可以看到更高的成排的树木随风摇曳,走着走着,远处忽然现出一洼水塘,几只鸭子悠闲的划着水,再走一段拐过弯,就看见一间农舍小院,村民仿佛习惯于游客的经过,丝毫不受影响,自顾自的过着他们自己的生活,继续前行,往另一边看去,豁然开朗,越过不甚高大的果树,远处屹立着雄伟的雪山,谓然慨叹它的神圣与庄严,就这样看着雪山,没走出多远,马渐渐停了下来,收回目光,原来到终点了,这段“旅程”结束了……怎么这就结束了呢,我还在望着雪山,我还在悠然享受着田园时光……至今想来仍然觉得那是难得的心里宁静,包括上下坡是坐在马鞍上的颠簸,都是中乐趣,叫人心向往之……

扯的太远了……但这与我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却是极相似的心境。萧红的文字平实,舒缓,没有精彩激烈,没有热情洋溢,只是娓娓道来,就似一条不甚宽的小溪,在地势舒缓的路边慢慢地流向远方。但就是这平实的文字,让你慢慢放缓自己的节奏,看着看着就与它一般律动了。她讲的也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平淡无奇的生活,甚或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这恰恰是当时那个年代,那个北方偏远小镇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萧红小时候在她祖父家中及后园的肆意玩耍,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回老家的“探险”:在田间地头逮蚂蚱能跑一下午,在池塘边捞蝌蚪不慎落入水中裤子湿透,蹲在灶边等着吃烤玉米或者烤馒头,或者等着吃熬子上新摊下又香又脆的煎饼;萧红进后屋把库房里的老物件一一翻出来玩,也让我想到回老家在“库房”里扒翻出几枚旧时代的铜钱,还有老式的煤油灯,洋座钟,收音机……

呼兰河城里有无知,甚至愚昧,有闲话长短,甚或中伤、诅咒,有时也会拳脚相加;这里有儿媳妇病了愚昧到只知道跳大神、找偏方,最终葬送了命去,也有磨坊的帮工第二个孩子刚出生,媳妇就撒手人寰,他不屈不挠独自拉扯着两个孩子……这里的人和事都是普通却真实的,还有萧红寂寞内心渴望的那份亲近,萧红让我们走进了她记忆中的小城,展现了那一副历史的画卷,也诉说了那令人心向往之、简单、快乐的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