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沉默之门》读后感100字

《沉默之门》读后感100字

《沉默之门》是一本由宁肯著作,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默之门》读后感(一):重读《沉默之门》

用两天的时间,读完了再版的《沉默之门》。

合上书本,却走不出李慢的世界。我在那里面迷茫着,忧伤着。作者在书中,给了李慢一条出路,他在眼镜报社的工作经历中,在和李艳的交往中,一点一点地与世界和解,不再互不相容。他从创伤中慢慢复苏。然后,和杜眉医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还有了婚姻,开始幸福。而其实,这些都是作者给与他们的,是乌托邦。

事实上,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真相是“楼塌了”。正如陈思和说的那样“社会没有按照理想主义的精神传统发展进步,却走向了理想的反面。”当代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坍塌,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窗外又在飞着雪花,天空阴沉的很。读完《沉默之门》的我,内心沉重的也如窗外的天空。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春天还有多远?明媚的阳光在哪里?

关于唐漓,在新版中,作者让她又出现了,给了李慢一个交代,其实也是给了读者一个交代。很多读者也许会喜欢这个改变。但就我来说,以我的审美眼光,我倒是更喜欢那个突然消失然后没有任何交代的结局。

生命中的很多事,都是无法预知的。很多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过,又消失了,然后再无音讯,这是常见的事情。缘起,缘灭。不需要说明什么,也不必追问什么。

新版的封面很好,很符合我读完后的心境。

重读沉默之门后,我发现宁肯的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马格,那是我梦想中的完美人格。阅读最愉悦的是《天.藏》,充满了诗意和哲思。是我最喜欢的生存状态。情节最精彩离奇的当然是《环形山》了。但是,李慢,却是最能够心意相通的一个人。我是能那样深切地体会他的绝望,他的逃避。所以,今天突然发现,他的小说里面,最喜欢的,竟然是这本-----《沉默之门》。

《沉默之门》读后感(二):另类独特的文本,有先锋气质——这里不是褒义

在我的阅读视野中,宁肯是当代长篇中比较另类独特的文本,有先锋气质——这里不是褒义,其精神源头可以承续自80年代。

宁肯小说中的主人公总有一股脱离世俗的特质——这里不是褒义,不知道是否与作者在西藏的经历有关。本作的李慢对图书馆的向往,其精神内核在作者新作《三个三重奏》中得到延续。

宁肯小说中的性爱描写值得关注。《天·藏》中、《三个三重奏》中都有。本作中大概是一次尝试,之后越来越直接大胆。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后30页大概是修订部分,错字、漏字太多,我都不愿意一一指出了。连陈思和的后记都有几处明显的错字。责编要扣工资啊。

就阅读感受来说:每章之间过于游离,这是文本结构的缺陷;第一章包括其它一些地方的人称转换别扭而且无必要,修辞上的缺陷。

读了陈思和的分析,把人物的精神结构分析得较好。可是在最关键的精神复建之前崩溃的原因几乎没讲。

对“唐漓”这个形象我是这样理解的:她象征了国家机器的权力意志,因此可以随意地侵入到个人生活中并随时抽身而去。结合她出现的时代背景就不难理解了。李慢在自以为幸福的巅峰因为一次长驱直入的伤害而崩溃。我把这个过程看作时代对民众欺骗、戕害的隐喻。当然也不排除主体自身不可遏制的欲望驱动。

结局对“唐漓”的处理还是挺喜欢的,独立人格形成后虽然不舍但是理性选择。与杜眉(老是跳戏到《过把瘾就死》里的杜梅)的结合可以理解但是不喜欢,那么李艳算什么?

《沉默之门》读后感(三):打开沉默之门

By 解玺璋

宁肯不是个喜欢沉默的人,在我的印象里,他甚至还是个比较健谈的人。但是,继《蒙面之城》后,最近,他又推出了第二部小说《沉默之门》。像前一本书的名字一样,这个书名同样引发了我的好奇和想像。如果说前者是要指明认知的有限性的话,那么后者更像是对言说有限性的一种提醒。我猜想,作者在这里是要表达一种对于全知全能型作家身份的怀疑与反省。他在该书《后记》中曾对“沉默”一词这样解释:“小说是沉默的艺术,普鲁斯特称之为‘沉默之子’。沉默,孤独,写作大体就是这样。”这种态度大体上反映了作者对小说写作的认识,同时,也寓意着他和现实的紧张关系。很显然,他写小说,不是因为有话要说,而是由于“无法言说”。他说:“生命中有许多不可言说的东西,人只能说出一部分,说出的部分照亮未说的部分。”

《蒙面之城》写了三年,《沉默之门》也写了三年。三年当中,他曾数易其稿。一次我们谈起这部小说的写作,他形象地说:“像熬中药,慢慢儿熬出来的。”按照最初的想法,《沉默之门》是一种直抒胸臆的写法,并不讲究“沉默”。他希望小说能把生命中的一段经历记录下来,给自己一个了结。在他的感受中,那段经历一直像个“沉重的包袱”压在身上,使得他难以释然。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他对这种写法却越来越不满意。他发现,李慢和马格完全不同。李慢是《沉默之门》的主人公,马格是《蒙面之城》的主人公。马格始终是行动着的,他在行动中寻找意义。李慢则更多地表现为“精神性的存在”,他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喜欢独处和沉思,常常使自己陷入对生活的冥想之中。宁肯把他比喻为“一朵很隐蔽的花”,平时,我们是看不到它的芳姿,也闻不到它的香味儿的。它常常是在生活的阴影中显现自己,一下子不容易被人看清楚。这就增加了把握和表现他的难度。宁肯后来表示,对他来说,李慢是一种挑战。他反复修改,推翻了很多原来的想法,也做了很多新的尝试,目的就是要寻找一条接近李慢、走进李慢内心、揭示他的真实存在的途径。

《沉默之门》的写作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宁肯写诗的经历。整个作品是由长街、唐漓、医生、南城、幸福五个章节构成的,很像一首诗的五个段落。其结构和叙事不仅区别于一般的小说,也与《蒙面之城》大为不同。“其实,《蒙面之城》也有诗的意境。”宁肯说,那是一种古典的、浪漫的、理想化的东西,在表现上也更强悍、更张扬。《沉默之门》则比较接近于现代诗,抒情不是它的长项,它要表达的是作家对人的现实处境的思考,是人的内心的孤独感和荒凉感。他提醒我一定要注意书中多次引用过的那首诗《观察乌鸫的十三种方式》,那是美国诗人斯蒂文森的作品。这首诗几乎贯穿于小说的始终,在李慢人生之旅的每一个重要时刻,这首诗都像路标一样出现在作品中,犹如连接每个章节的秘密通道。这里除了他是个诗人,对诗情有独钟外,诗本身一定也和小说有某种神秘的联系。他说,他向往诗的背后所衬托的那种安定的生活。这也是李慢所向往的。他对生活的认识有时便导致了他对小说的认识。但是,在李慢的境遇中,这种向往竟成为一种奢望,甚至无望。这其实也是作者对生活有所思,有所感的反映,看上去有些悲观,也有些失望,然而却并不绝望。他说:“生活首先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除了死亡似乎没有别的终点。在死亡到来之前,人们抵达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人生的驿站,它不终结我们的人生,而是预示着人生又一个阶段的开始。”

宁肯是从1998年开始写小说的。6年当中,他总共有两部小说问世。他说,尽管这两部小说写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却都相当于他的“自传”。《蒙面之城》写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西藏的一段经历,他认为,那是他“前半生的一个总结,一个交代,好像把生命中主要的东西全用光了”。但紧接着,他又写了《沉默之门》。虽说后面这部作品写得比较冷静和收敛,更多象征的意味,然而,它的根基还是深深地扎在生活的土壤中,其中很多情节都是他的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有人曾经问他,《沉默之门》比起《蒙面之城》是不是有所进步?他不愿做这种比较,而宁愿换一个角度,他说:“这两部作品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觉得,一个人的生命只有阶段性,没有高下之分。至于说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那只是在题材上或表达方式上,由于题材不同,带来了结构和叙事风格的不同。”

《沉默之门》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特别是人的精神活动、生存状态,都写得很细很细,有时甚至是精雕细刻。这是它与《蒙面之城》非常不同的方式。但作者不是故意要这样写,故意要标新立异,他只是觉得,只有这样写,生活的本质和意义才有可能最终显现得清楚一些。这正是《沉默之门》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包括与李慢构成一定关系的那几个人物:老人、唐漓、杜眉、李艳,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带有符号化、概念化的倾向,这在一般的小说创作中或许是大忌,但也不是绝对的,在宁肯看来,这种写法恰恰满足了他在小说创作中对现代意识、现代观念的追求。就像他所创造的李慢这个人物一样,写作给予他的不是任何外在的、有形的物质财富,而是内在的精神力量和生活意义。为此,他放弃了很多在别人看来也许很有价值的东西,而宁肯写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