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语镜子的读后感大全

语镜子的读后感大全

《语镜子》是一本由郑也夫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6.00,页数: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语镜子》读后感(一):语镜子

看了书中大部分内容,是本社会短篇文集。书中提到的词语反映历史的变迁。如果想了解一些时髦词的由来,可以看看这本书。

比如:先生--同志--师傅,这三个词,分别是1949年以前,1949年以来和后三个历史时期中城市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称呼。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

结合现在的社会生活,我看到过的,听到过的,先生和师傅的称谓在一定的范围内,越来越多了。

《语镜子》读后感(二):语言社会的交流

语言从来都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从人说的每句话

每个词

都能分析出这个社会的这一时刻发生了什么

它从来都在表现着这个社会的风貌

甚至是未来

社会的新生词汇

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说是在映射着这个社会

语言的伟大之处

不仅仅在于让交流更明白

也在于让人们让社会的交流更丰富多彩

对于人们的客观表达

总也让人受到影响

世界上多种多样的语言

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社会

更是叫社会表现的更加与众不同

这就是语言

也是社会的交流

《语镜子》读后感(三):牛逼是高级别的褒义词

其实以前很讨厌那个“逼”字,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后来,类似的词语被更多的人用了,比如TMD,TNND,草泥马,尼玛等等,自己也不得不用了。这就是顺应潮流。因为别人用,你不用,亲近感便没有了。

更重要的是,要获得彼此心灵交流的通畅,不得不用。

你的朋友买了一个新钱包,若想夸奖,怎么办?

哥们,钱包不错。

哥们,你欣赏水平真高。

哥们,你真有眼光。

其实,千句万句,不如一句:

哥们,逼格真高!

关于苏轼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苏轼对佛印:“我修行时,观君如一泡屎!”而佛印却说:“我参佛时却看君是一尊佛!”苏小妹的解释是:心中所想便为外物所化,即:佛印心中有佛,东坡心如臭屎。

从这个故事中可见,苏轼骂人也不怎么样,还要带一个脏字,当然佛肯定要更胜一筹了。按照这个标准,我们现代人的水平简直可以同佛相比:苏轼,我去年买了个表。不知苏轼大文豪在天有灵,是否能听懂。

《语镜子》读后感(四):语言,社会的舞动(阿城,推荐序)

看到作家阿城为这本书写的推荐序,他说,看也夫的文章,又心酸,又快乐。

摘记全文:

————————

社会学说起来是一门学问,可以研究得很深而且奥,达到我们一般人完全不懂的地步,但我非此界中人,所以心目中的社会学家,是一种达人,表述亦非常通达,读者会随时悟到自己的日常经验:啊,原来如此。

也夫是我很关注的此类学者,这次他集社会语言搜集和研究的文章成书,当然是我非常关注的事情。

中国的社会学资料非常丰富,例如《二十五史》若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解读,就是两千多年的连续性的社会学资料。中国在上个世纪初,就有了社会学的学术领头人,例如陶孟和、潘光旦、费孝通、吴文藻、林耀华等诸人,与世界社会学科衔接紧密。虽然社会学在中国断过三十年,但中国老百姓久经沙场,无论生灭,总能留下入骨的言语,让当时的人和后人会心彼时的好恶,也留给也夫这样的学者浩瀚的材料。看也夫的文章,又心酸,又快乐。

我一直认为东北人会说话,去了东北,才知道他们冬闲时间长,炕头时间多,一件事,嚼来嚼去,锻炼成精。我体会这就是现场修辞,后来发现修辞的高段都是人精,即体察人情入微者。老话说人情练达即文章,让我明白文盲不是文字盲,而是人盲,不懂人的关系的勾连变化,是文化盲。所以很多学者的文章我看下来,感觉是文盲状态。也夫我看就是人精,所以他对社会语言作社会学的研究,体现出他对社会关系的变化和互动的敏感入微,分析的结果让我们对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的构成有活泼的认识,意义涌出。

20世纪初,有白话文运动,后来有人不满意,例如鲁迅,于是极端到大众语的程度,即我手写我口,其中有浓厚的民粹意识。现在到了网络、微信时代,才看出来最生动的状态是书面语和口语再加上图形符号的组合,例如“囧”的使用,“囧”本来已经是个死字。也许也夫已有分析妙论,让我们继续追踪也夫的文章。

《语镜子》读后感(五):“语镜子”的双向功能

眼下的学界,总体上热衷于这样一种风气:有学问不如有学术,有学术不如有学科。各路学术大腕要是没了学科,就像树倒的猢狲一样狼狈逃窜。有了学科,他们就可以画地为牢,可以占山为王。而被学科套牢的人,就像得了“学科斯德哥尔摩症”,难免要赞美起狭隘的知识暴力,而贬斥通识和洞明的学问。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体制的主流所趋,但也不乏身在体制之内却走在主流岸边的学人,敢于游走在学科的边缘,做一些并不“主流”的学问。

郑也夫在《语镜子》的自序中说道:“我从来不拘泥于学科划分,我认为划分仅比不划分稍好一点。”我以为身在学院中的人要说出这一番话,是要有抛弃“主流”的决心的。我身边有不少人读过郑也夫的书,知道他是一位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学者。而我最近研究当代中国思想史,还得知郑也夫是成名于90年代的“六八年人”。所谓“八六年人”,就是第一批下乡知青。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回城后考上了大学,成为当下学术界的风流人物。但是回到社会学这个学科内,我们就会发现,这么一位重要学者却并不“主流”。他关心的问题,往往是被主流社会学思潮视为无关紧要的问题。我曾经兴致勃勃地读过他的《阅读生物学札记》、《后物欲时代的来临》等著作,以及由他主持翻译的《理念人》一书,涉及的主题包括生物的社会性行为、现代社会的消费行为以及知识分子问题。这些主题,社会学家通常认为是生物学、经济学和文学等学科该管的事儿,因而不愿过问。而郑也夫却将这些事儿拉进社会学的视野,形成一种“偏正结构”的“冷学问”。

《语镜子》一书关心的,是语言的社会问题。在社会学界,这也算是冷到极致的“边角料学问”。但对于读者来说,“边角料”却可以带来阅读的兴致盎然。郑也夫躬身采撷了社会生活中的日常语言,将其归纳为礼语、官腔、咒词、黑话、粗口、俗语、联语、儿歌等等。体现在这本文集的一小部分篇章,阐述了语言的一般社会学问题,例如“语言强制力”、“语言社会学的视角”等等,多数篇章则进入具体的语汇本身,从社会史或社会关系的维度对其作出细致的堪察。这些语汇包括“棒”、“新鲜”、“革命”、“牛逼”等等,当然可以无穷举例,但作者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本书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因此作者细心考察的语汇,也必然是最能“反射”作者问题意识的语汇。“反射”是镜子的光学功能,郑也夫以镜子来转喻语言的社会功能,相信读者一看书名就能心神领会。在此我只想多绕舌一句:语言作为一面“社会之镜”,具有双向功能:其一可拿来自鉴;其二可用来鉴人。所谓“自鉴”,也适用于这本书的作者。他摆弄着这些来自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就像一个注意自我形象的人遭遇一面镜子。

当下社会学界,鲜有学者具有较好的“语言意识”。以学科为界限的长久淫浸,使得多数学人只剩下一身现代八股气:术语连串,句式欧化。语言功底再差一点的,则是病句成群,不知所云。而能修得文章学之功力的社会学学者,则屈指可数。我以为郑也夫是其中一位。我曾在福州偶然与郑老师会过一面,在不多的谈话中,印象尤深的还是关于语言的话题。我记得他说过,古典诗词至今还是他的日常必修课。这不免让我肃然起敬。对我来说,遇见一本义理和辞章兼修的书是一件快乐之事,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去读一本毫无语言光泽的书。缺乏光泽的语言,当然不具有镜子的功能。它是黑暗的,死寂的。尤其是近年来翻译进来的学术作品,多是当下学术体制的产物,其语言之粗糙与蹩脚,几乎让每一位读者抓狂。学问与文章是一体的,这种关系最能体现在著书立说者的修行方式上。对于这个问题,中国人的传统做法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而现代学者则倾向于一种相反的修行方式:以学科为中心,以学术为志业。前者固不可全信,后者更不可轻信。郑也夫的修行方式,大致介于二者之间。他既有学科学术之根基,也有世事人情之造化。这些可从他深入浅出的语言见出一斑。因为语言是一面可资自鉴的镜子。

至于语言的“鉴人”之功能,也是值得一说的。如果把郑也夫摆弄的每个词汇视作一个小镜片,我们就可以通过它们获得观察世界的某个视角。对此,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是有收获的。举例来说,在文学社会学领域,有一个经验现象一直无法得到较好解释:80年代之后,中国文坛停止了代际更替,“50后”作家“一手遮天”文坛30年有余,却未见新生代作家的强势登场。陈思和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关注到了这个现象,并期待新世纪十年会迎来一次新的“青春潮”,结果却落空了。这个问题涉及的因素太多,要解释起来当然很复杂。我也曾作过一些思考,试图给它一个说法,但解释力度终究是很有限的。读郑也夫的《语镜子》,则让我眼前一亮。在《“老张”与“小张”:老人的统治》一文中,作者通过日常口语照亮了一段社会史:1949年之后的中国又一度回到了老人统治的社会。我以为这个说法就像阳光一样平常,却很受用。就在我写作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正窝在乡下老家的木屋子里,有些阴冷,巧的是,此时有阳光从门外投射进来,似乎一下子化解了我的身心凝滞。“语镜子”就像这束阳光,它不仅照亮了一段社会史,还通过光的传递照亮了一片有待辨识的现实。

语言是“社会之光”的解码器,也是传输器。

曾念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